沒辦法,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何在

四年之前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迷茫的時期,事情讓人眼花繚亂,選擇讓人目不暇接。四年之後我畢業,進而開始研究生的生活,迷茫的感覺稍有減少,但依然存在。不過相比於四年之前,至少不會那麼的慌亂和手足無措。四年之間積累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些經驗,應該可以拿來分享。希望剛剛進入大學的師弟師妹,能從中得到一些收穫。

1

大多數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的時候,對於自己的專業都是不了解的。因為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學校排名總是會被當成第一項評價指標,於是幾乎是順理成章的,報考學校的王牌專業,自然也成為家長和老師眼中的熱門。這種填報方式有它的合理性:排名更靠前的大學,一般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教育資源。然而弊端卻也非常明顯:學生們並不知道那一個個稀奇古怪的專業名稱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沿著這條路走,更有可能得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和美好的生活。

這樣做的事實情況怎麼樣呢?事實情況就是,大部分的學生,沒有辦法對自己的專業產生興趣,或敷衍或艱苦的繼續自己的學習;同時每年都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出於對自己專業的不認同,放棄已經學習了一年甚至兩年的專業,選擇另一個專業從新開始;更有極端的案例發生在我同學的身上,他在大三時選擇放棄自己現在的大學,決定回到高三複讀,參加第二年的高考。

對於這些事實我沒辦法去做評價,因為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讓學生很難左右最後的結果。高中三年一路艱苦奮鬥,又經過高考洗禮的高中畢業生們,很難對大學有太多的了解,聽從長輩們的意見,再加上自己對某個專業似是而非的印象,多數情況下,這樣做出的選擇只是一種以現實為基礎的無奈的妥協。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2

大二的時候,在某節課上,老師拋出了很多大學生都聽到過的一個問題:你們應該從現在開始思考起來,自己今後想要做什麼,自己今後的規劃是什麼,什麼是自己的興趣所在?面對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長時間,然而在一年之後的大三,我的思考一無所得。

除了少部分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堅定了自己的方向(比如那些從大一開始就準備考研、出國的同學),大部分人其實都在渾渾噩噩的過著自己的大學時光。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何在,現在的生活也還算OK,未來的問題也不是沒有思考過,只是答案從來都不曾清晰。大學的一個可怕之處就在於:在那看似不緊不慢的生活背後,做出選擇的時刻總在悄無聲息的靠近。我一直認為關乎選擇和興趣,這是大學應該教給每一個人的最重要的東西,然而事實上這些被反覆提起的尊重個人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等等概念總是流於表面,所選取的例證也多是學生自己努力的結果,大部分人在最開始產生的疑問經過大學時光並沒有得到答案。於是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大家開始惶恐,開始打探,開始焦躁不安,面對父母和同學關於未來的詢問,總能聽到這樣的回答:沒辦法,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何在。

我的大三時光就如上面敘述的那樣度過。我一次次地問起自己這個問題,又一次次無可奈何的放下。然後我才開始慢慢的意識到,面對這個問題,再久的思考都不會帶來任何有價值的信息。如果真的想要尋找自己的興趣,唯一的辦法就是行動起來。

3

行動的第一個要素,叫做了解。儘可能的了解,你有可能會感興趣的領域,這裡的了解,不是簡簡單單上網搜索簡介,而是需要有切身的體會。

舉個例子:最開始進入大學,數以百計的社團,到底應該加入哪個呢?大部分人,一般都會加入其中的三四個甚至更多。然而在一年之後,很多人只會選擇其中的一兩個留下來,其餘的都退掉了。參加過的人都知道,在宣講會上聽到的,沒有參加之前自己心中設想的,和加入之後的親身經歷並不相同,你只有去嘗試了才明白自己到底是否適合。別人再多的推薦,都抵不上自己親身經歷的感受所帶來的保障。

再舉個例子:在快要畢業的時候,是選擇繼續深造,還是選擇直接工作,是大多數人需要面臨的問題。社會對於學曆日益提升的要求,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只要有能力,就應該再學幾年,拿一張碩士學位證,或者咬咬牙,爭取一張博士學位證。然而這條路,有可能並不適合你,有些事情,不是咬咬牙就能解決的問題。如何去進行判斷,僅僅靠思考是沒有用的,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是:進入實驗室。在課餘的時間,加入一個老師的課題組,真正體會一下科研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從課題選題,到實驗設計,再到工作台搭建,實驗開展等等一直走到最後,不必面面俱到,不必要求成果多麼驚人,只需要認認真真的走一遍科研的流程。然後大多數時候你會發現:科研與自己原先的設想簡直有天壤之別,有的是自己未曾料到的快樂和痛苦。如果在經過了這一系列的過程覺得還好,那麼好,繼續深造這個選項可以加入你的方案之中了。

然而即便是選擇了繼續深造,問題也才是剛剛開始:在那麼多的研究領域面前,究竟哪一個是我所感興趣的?沒有人能保證自己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但是有一點毋庸置疑:嘗試的越多、了解的越多,成功的幾率也就越大。這是一個需要付出努力的過程,也是一個對自己的認識不斷提升的過程。在我們研究生的開學典禮上,校長致辭,講到一個大我兩屆的學長,從大二開始尋找自己的方向,期間輾轉五六個實驗室,最終在流體研究方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之後的研究,在他看來都是樂趣,在加入新實驗室一年之後,他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SCI論文,那時他只有大四,而這一成果,已經超過了很多學校碩士畢業的要求。

那些還沒有經過認真的嘗試就輕易說出不知道自己興趣何在的人,大多只是以此作為不願意嘗試的借口罷了。

4

行動的第二個要素,叫做態度。我不想說態度決定一切這種話,因為在我看來,這樣的話並沒有什麼實踐上的指導性。我所說的態度,是讓自己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所做出的努力。

興趣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沒有自我的投入,興趣總是很難產生。這就好比三個人在打牌,當三個人全神貫注,為了勝負絞盡腦汁的時候,快樂的感覺來了,興趣也隨之產生了;而當有人覺得輸贏無所謂,隨意出牌的時候,這種感覺很快就會蕩然無存。再形象一點,就像寫作業中攻克難題所帶來的快樂,是那些抄作業的人永遠也感受不到的。

當下很多時候,人們所要面臨的問題太多,於是逐漸的,敷衍成為一種必備的生存技能。能敷衍的事情不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彷彿成為約定俗成的行事準則,甚至在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里,還提供了說話時的敷衍技巧:重複對方話語的最後幾個字。這種敷衍的方式在最開始效率極高,但也有著很大的隱患。長期的敷衍讓人們產生巨大的慣性,以至於在這樣的慣性之下,很多好的東西輕而易舉的就被我們拒之門外,于是之所以對一件事提不起興趣,只是因為從來就沒有把它當成一件事去完成。

我相信上面所說的,幾乎每個人都能認同,但是關鍵在於:怎麼做?就如同一直思考無法找到興趣所在,僅憑著內心突然產生的雄心壯志也沒辦法根本的轉變態度。我所採用的方法:就是在自己有較多空閑的時候,找一件任務表上的任務,盡自己一切努力,把它完成到最好。怎樣衡量自己在努力的做到最好呢?很簡單,如果當你做事情的時候,你有一種認真的感覺,這種感覺不同於心浮氣躁,而是全身心的沉浸其中,你就處在把事情做好的狀態里。這樣的訓練慢慢的增加,最終改變你看待大多數事情的態度: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有完成的信心。需要知道的是,這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一兩次的努力並不會根本上改變你對事的態度,長久的訓練才能有效。這時候再回頭看自己所在的生活,所面對的事情,就不會像從前那樣無聊乏味,畢竟興趣時強時弱,有時徹底消退也有可能,不停的尋找興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如何讓我們時刻保持充滿興趣的狀態才是更高明的做法。

5

行動的第三個要素,叫做轉變觀念。這裡的轉變觀念,並不是前面所說的端正態度,而是要讓自己接受下面這個觀念:並不是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意義。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三個要素,是要確保當你做到這一條的時候,已經完成了前兩條:做出了努力,端正了態度,不會對這一條產生歧義。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了太多關於意義的教育,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個公式方程,無論文理,都要探究一下其意義何在。這種教育讓我們形成了一個看待事物的固化思維:一件事,總應該是有它的意義的,而沒有意義的事情,沒有做的必要。誠然,這種思維讓我們可以追求更有意義的事情,但現實生活中並非事事都是如此,很多情況下我們所做的事都沒有意義或者至少在短期內體現不出他的價值,如果僅僅因為這樣就在此停步,很多時候也是令人遺憾的事情。

從大學開始,到讀研、到工作,好多事情總讓人感覺毫無意義,學習的課程完全用不上,研究的東西毫無用武之地,在做的工作體現不出自己的價值。這種自我否定很快就會剝奪自己在這件事上的樂趣,進而對自己產生自我懷疑:既然自己所做的事並沒有什麼價值,為什麼還要花費這麼多心思呢?於是敷衍了事,退回第二步,陷入死循環。

所以,應該樹立的觀念: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有意義。就像我喜歡寫作,也許並沒有多少人看,但我樂在其中,已經夠了不是嗎?放開了這一層內心的約束,就會感到更加的自然。

6

大學應該是最自由,最青春的一段時光,我們沒必要把它過得那麼彷徨。邁出第一步,積極了解、端正態度、轉變觀念,每個人的生活都該多彩。也許在之後我再問你:你的大學生活過得怎麼樣?你能笑著回答我:嘿,我樂在其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你知道各類封包的寫法嗎
人為什麼會鬼壓床,做春夢?關於夢,你知道多少?
七王之亂你不知道的那點事
岳飛後人與這兩姓氏永不通婚,一個你可能知道,但另一個你猜不到
水產活菌調水,功效你知道的!!!

TAG:興趣 | 自己 | 辦法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