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改變美國乃至世界橋樑建築史的大橋是如何完成的?| 我們的生活是這樣被設計的
高雅3 小時前 35
建造結構、方式、材質,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坐落在紐約東河上的布魯克林大橋 100 多年前就宣誓了技術和工業的力量。
「按照我的設計完成作品的話,(它)將不僅僅是現存最偉大的橋,也是這個州、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工程。它最顯著的特點:偉大的塔樓,將會是連接兩座城市的地標,將會被評為國家歷史遺址。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一個先進橋樑工程的標本,這個結構將會永遠證明這個社會的活力、財富和進取心。」約翰·羅布林(John Augustus Roebling)在 1867 年寫下這句話,用他一貫「好像沒有什麼不可能」的語氣。
他說的是布魯克林大橋,當時世界上最長最貴的懸索橋, 首次連接布魯克林和曼哈頓,創造了新紐約的橋,作為紐約想要成為世界商業中心的雄心布局的橋。
提案
「紐約和布魯克林必須統一」,紐約論壇報的創辦者 Horace Greeley 在 1849 年的旗杆中說。
在東河上建造一座橋連接兩座城市的想法一直存在美國人心中,最早有記錄的正式提議出現在 1800 年,此後,每年都會有一個又一個的東河橋提案出現,但沒有一座化為現實。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橫亘在兩座城之間的東河。作為潮汐海峽,東河在當時水流湍急,河底有許多礁石;作為曼哈頓重要的交通口岸,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一條航線。每到冬天,河面結冰,連接紐約和曼哈頓的交通便會癱瘓。
1867 年,美國奧爾巴尼,一個章程投票正在進行,The Bridge Company 獲得了建造和運營東河大橋的授權,章程中沒有提及關於建造橋店任何建議,只說,這應該是一座收費橋、有充足的圍欄、整晚都燈火通明,以及應該在 1870 年 1 月 1 號竣工。
一個月後,章程變成了法律,約翰·羅布林被任命為工程師。
美國高架鋼結構建築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羅布林一家(是的,除了約翰,還有他的兒子甚至兒媳)是最特殊的一個組合。作為一位勤學好問的德國青年,建築工程學背景的約翰·羅布林在 1831 的普魯士只能修鐵路和公路,於是他移民美國,並創立了一種特殊的生意:在纖維繩上絞入鐵絲,以改善牽引船隻的麻繩總是斷裂的狀況。約翰·羅布林就此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鋼樑和纜繩生產公司。
但是,約翰·羅布林最直接的願望是做懸索橋。他在德國上學時就見過一些小型的設計,1851 年,他在尼亞加拉瀑布上得以實現了一個大型設計,並且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讓一列火車駛過這座鋼絲纜索拉撐的橋跨。這一切,成了他被任命布魯克林大橋設計師的前提。
19 世紀的美國,馬克·吐溫稱其為「奢侈的年代」,也是臭名昭著的墮落時代,政治賄賂,欺詐合同,雙重標準的全盛時期,如果你頭腦簡單,漫無目的,紐約是你幻滅的好地方。身為猶太人的約翰·羅布林顯然不是。他聰明、有野心,知道如何與政府和商人打交道。
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耗時 13 年建成,約翰·羅布林和他兒子都成了大橋的犧牲品。
約翰·羅布林
前所未有的巨大沉箱基座躊躇滿志的羅布林著手建設布魯克林大橋這個偉大的工程,但在一次勘測塔樓的途中,船撞上了碼頭,約翰·羅布林的一隻腳被擠在了碼頭地面和錨樁之間,受傷並感染了破傷風,他拒絕醫生治療,迷信一種古老的水療法, 2 個月後就去世了,年僅 63 歲。
但計劃並沒有停下來。約翰·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說服了不安的股東,成為布魯克林大橋的主工程師。
華盛頓·羅布林
約翰·羅布林的計劃中,整座橋依靠兩個塔樓支撐,首先他必須足夠堅固,以支撐起橋的重量,其次必須足夠高,不會干擾河上繁忙的運輸。
當務之急是先建造一個可以水下作業的沉箱。華盛頓以前在歐洲見過小的沉箱,但布魯克林大橋需要建造的沉箱比當時歐洲任何一座橋都要大,佔地超過四個網球場的大小,要三城樓之高。羅布林選擇了造船廠建造沉箱,因為他認為只有造船工人知道如何讓木材防水。
建好的沉箱像船一樣入水,再由拖船將其引導至修築橋柱的地點。下水後,十層堅硬的木板添加在沉箱頂部,一邊工人們用鐵鍬和鶴嘴鋤將沙礫和石頭挖出箱體,沉箱下沉;另一邊工人在箱體頂部建造橋柱,花崗岩的重量讓沉箱進一步下沉,直到觸碰到河床,再灌入水泥,製成堅固的基座。
羅布林選擇了堅固防水黃松木,並在沉箱內外塗上 6 英尺厚的防水塗層,6 個「管道」連接沉箱與外部空間,兩個圓筒狀的氣閘( air lock)運輸壓縮空氣,輸送井(supply shaft)輸送工人進入沉箱作業,也是工程完畢後水泥的輸送通道,注水的傳動軸(water shaft)一直從沉箱底端延伸到水上,輸送沙礫和石頭,「水軸」的巧妙之處在於,不僅能起到「鎖住」空氣的作用,還能檢測沉箱中的氣壓。
沉箱
龐大精密的沉箱設計,對工人們來說就沒有那麼偉大了。
東河的壓力、熱氣、壓縮空氣......難聞的氣味,混雜著鑽孔機和鐵鍬的聲音,惡劣的環境中,水下的工人們每天只能工作 4 個小時。一些工人們經常感到呼吸困難、眼球發紅突出、流鼻血、反胃作嘔,之後甚至會出現四肢麻痹和疼痛,這些癥狀在回到陸地幾天到幾個星期中消失。
但即便是煉獄一般的施工環境,布魯克林的大橋建造中從來沒有缺過人。那是 19 世紀的美國,每天 4 小時 2. 1 美元的薪酬(地面上 2.5美元/8小時),足以吸引大量的移民勞工。
基座比想像中困難得多,必須經歷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一點一點挖出來。直到 1871 年,布魯克林大橋的塔樓建成。
紐約河段的工程隊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沉箱持續下潛 18 米依舊沒有到達岩層,接連兩人死於潛水病,工地上人心惶惶不斷有人離開,也不斷有新的移民勞工被「豐厚」的報酬吸引而來。
深度到達 24 米,當時從來沒有任何一座橋到達過如此深度。工程隊碰上一塊像水泥一樣堅硬的石頭,工人的工具都敲頓了。華盛頓必須作出評估,是要設法抵達床沿犧牲更多的工人,或是讓塔樓立於堅硬的沙塊上。
他選擇了後者,但他必須承受失敗的風險。如今,100 多年過去了,地基依舊堅固。
塔樓圖紙
越是浩大的工程,牽扯的人越多,不可控因素也越多。由於工人偶爾的疏漏,造成火災和壓縮空氣泄漏,長期呆在水下患上潛水病的華盛頓,病情在這幾次的事故加重,已經無法去工地。
他的妻子艾米麗·羅布林自學高級數學、工程學,在接下來的 11 年中幫助華盛頓監督工程並轉達大橋建造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與此同時,生病的華盛頓依舊每天在紐約的家中,用軍事望遠鏡觀察工程進展。
相比磨人的水下之旅,水上的塔樓建造則輕鬆得多。每天,三架吊車在蒸汽發動機的帶動下將巨石(石灰岩、花崗岩)吊到半空中,逐一就位。當時美國大多數建築不超過 5 層樓高,布魯克林大橋的塔樓有 25 層樓之高,視線之內,鶴立雞群的哥特風格的塔樓,十分振奮人心。
第一次使用鋼索鋼材的出現造就了布魯克林大橋的另一個前所未有的成就。
塔樓上承受著四根巨大的主絞索,將紐約和布魯克林相連。主懸索直徑為 0.4 米,長約 5633 米,由 19 股鋼索綁在一起,每股鋼索由 278 根鋼絲擰成,每根鋼絲有一根鉛筆粗。布魯克林大橋首次使用了鋼索,在這之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是鐵鎖,有些甚至是繩子。
為了消除人們的疑心,當第一個鋼索懸掛起來的時候,機械工程師法林頓坐著吊椅滑過鋼索,成為了第一個跨越這座大橋的人。
但事故還是發生了。錯的不是鋼材,而是製造鋼絲背後的人。
1871 年美國民主黨的政治機器坦慕尼協會首腦 William M. Tweed(「BOSS」 Tweed),也是橋樑股票的主要持有人和負責項目財務的董事會成員,被爆出賄賂醜聞入獄。根據他的證詞,為了贏得 150 萬美元的債券,從橋樑工程中牟利,Tweed 賄賂市參議員金額高達 6 萬 5 美金。公眾對政府和公司,再一次失望。
由於約翰生前對質量極盡嚴苛的要求,約翰羅布林公司可以製造出最好的鋼索。但因為利益衝突的攻擊,羅布林公司無法參與建造的過程。董事會緊扣預算,鋼索承包權落在了布魯克林公司 J. Lloyd Haigh 的手上。 J. Lloyd Haigh,業內都知道是一個不老實的商人,在主鋼鎖里,混雜了腐爛的鋼絲。1878 年 6 月,一位工人在施工時由於鋼絲斷裂墜落,造成 2 名罹難,3 人傷勢嚴重。
儘管最終鋼索的承包權回到了約翰羅布林公司,但已經摻雜在主鋼索的腐爛鋼絲沒有辦法收回。華盛頓只好在每根主懸索上多添加了 150 根鋼索,以保證工程的質量。而拉住四根主懸索的地鉤,每個足有 54431 噸重,相當於 12000 頭大象拽著主旋鎖。除此之外,華盛頓在懸掛橋面的吊索中另加了斜撐桿,使得橋面比約翰·羅布林計劃中堅固了 6 倍。
「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在建造第十年,由於提供橋面材質的公司遲遲無法供應,再加上此前不斷爆出的醜聞和事故,公眾的耐心似乎消磨殆盡。關於華盛頓病情加重,神志不清的謠言四起,一時間輿論將矛頭指向華盛頓。
換主工程師的提議被提上董事會議程,這對於為這項工程奉獻了十幾年的羅布林家族無疑是巨大的打擊。艾米麗·羅布林在檢測工程之餘,張羅著平息謠言,保住羅布林主工程師的位置。她是第一個在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上進行演講的女性,成功地保住了華盛頓的尊嚴。
建成伴隨著複雜利益的鬥爭和層出不窮的意外,1883 年,歷時 14 年,一共犧牲了 27 人,布魯克林大橋終於建成,包括主工程師約翰·羅布林。
時任美國總統切斯特·艾倫·阿瑟及紐約市市長富蘭克林·埃德森走過大橋,與另一邊的布魯克林市市長塞斯·洛會合,幾千人參加了落成典禮,在煙花和禮炮中,見證了激動人心的一刻。
羅布林一家是幸運的(是的,用美國另一位著名橋樑建築師歐瑪士·阿姆曼的說法,「運氣」,是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東西。阿姆曼是著名的韋拉扎諾峽灣大橋的設計師。)
布魯克林大橋始終未發生垮塌事故。垮塌事故在 19 乃至 20 世紀非常常見,其主設計師都是著名的工程師,比如西奧多羅·庫柏之於魁北克附近的聖勞倫羅河大橋。86 名工人與垮塌的大橋一起掉入河中,75人溺水身亡。
許多工程師都會在別人的失敗里尋找彌補自己方案短處的線索。每次發生這樣的垮塌事故,與大橋建設無關的工程師們就會湧向事故現場,努力確定原因。但是就這座垮塌的大橋本身而言,設計它的工程師的職業生涯就此結束。
在羅布林的計劃中,橋面兩旁的人行道高於車道與鐵路軌道,可以讓人們好好地享受這座橋帶來的迷人景緻。正如 David McCullough 寫道,「車行道和軌道是為了每天的交通,而人行道則為了靈魂」。
高聳的塔樓、優雅的拱門、交錯的鋼索和斜撐桿,感謝電燈的發明,布魯克林大橋也是第一座使用電燈照明的橋樑,構成了東河上第一道迷人的夜景。
直到今天,布魯克林大橋仍然是美國最著名的大橋之一。在 1903 年之前,即在布魯克林大橋與曼哈頓中間的東河上建成威廉伯格大橋之前,他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懸索橋。正如作家蓋·特里斯的說法:「它一直為詩人們所讚美,美學家們所羨慕,自殺者們所鍾情。」
《咖啡公社》中的布魯克林大橋
題圖、文中圖來自:Archdaily、Engineer"s journal、Motherboard、Wiki
推薦閱讀:
※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當選新總統!他的驚人秘密是什麼? ※探秘美國女子監獄裡的真實生活 舒適如度假(組圖) ※他是最會穿衣服的美國男人! ※選戰太「污」,美國大選病得不輕! ※歷史如何造就美國
TAG:生活 | 建築 | 設計 | 美國 | 世界 | 橋樑 | 建築史 | 改變 | 變美 | 這樣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