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現在我們家庭里兒童缺乏夥伴,我們社會又處在巨大的社會變遷之中,所以我們的價值觀在變。加上所謂的傳媒,大眾傳媒在刺激孩子,孩子普遍青春期或者說性成熟提前,青春期拉長。大人又是更年期,而且現在進入更年期的這些人恰好趕上十年"文革』,他們也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正規教育。這樣的兩代人碰一塊兒了,所以叫雙期碰撞。它帶有中國特
色。」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周孝正
——2003·3《今日父母》
上面這一段文字是《今日父母》雜誌的一個專欄「父母沙龍」的一次討論—— 青春期與更年期的較量,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老師的精彩發言,尤其最後形容的「中國特色」的「雙期碰撞」,真是恰如其分。因為作為生理現象,青春期與更年期是沒有國界,沒有國籍區別的。可是為什麼今天的中國「雙期碰撞」似乎異常激烈,甚至在家庭、在社會形成強大的衝擊波,成為一個非談不可的話題,非治不愈的頑疾?周教授的謎底是社會變遷、價值觀改變、獨生子女、傳媒刺激以及成年人教育思想滯後等等。我認為社會變遷、價值觀改變和傳媒刺激具有普遍性,世界其他國家也會在不同時期不同程度地發生,而獨生子女現象與家長期望值過高再加上教育思想滯後,才形成了青春期與更年期之間水火不相容的中國特色。 獨生子女缺乏夥伴是一個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它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培養,人格的完善及心理素質的提高等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不單單是表現在每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而造成的孤獨感,更主要的是由於是獨生子女,家長「少而精」的意識作祟,對孩子十分重視、百般呵護,不敢放手與人交往,不願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力範圍,不給孩子更多地接觸社會的機會,無形中縮小了孩子的活動空間,縮小了孩子的交友範圍,人為地封閉了孩子本該躁動的心靈。這些都與孩子青春期生理髮育產 生了矛盾,導致了孤獨、自閉、沒有朋友、心理異常等一系列現象的發生。到我的心理輔導室來尋求幫助的孩子們中間,就不乏這樣的案例:性格內向,孤僻,由於沒有朋友,缺少語言與心靈的溝通和交流,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也在悄然而至。他(她)們的表現形式往往是鬱悶、煩躁,敏感多疑,時常有受欺負的感覺。我在與一位女孩交流中就了解到,在她一歲時父母離異,跟母親一起生活。因怕孩子受委屈,十幾年了母親不肯再婚,在自己父母的幫助下獨立帶孩子。母親每天上班無暇顧及孩子,實際上陪伴孩子最多的是姥姥。於是形成了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規律,學校——家庭。老人又沒有能力經常帶孩子去接觸社會,放出去玩。一來怕學壞,二來怕不安全,上學後學習成績不太好,更是怕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時間。於是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再加上單身母親的呵護和姥姥的封閉式管理,孩子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無助,到了十二三歲以後,這些現象就都被歸結為「青春期綜合症」的表現。所以今天中國孩子的青春期反應與獨生子女不無關係——此為「雙期碰撞」的中國特色之一。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過單一、過主觀是目前存在的另一個問題。關於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我在前面已經提到,不再重談,只想提醒一些不承認自己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的家長,您所表現出來的「不指望他成什麼才,當什麼家,以後有養活自己的本事就知足了」,與您的潛意識並不完全一致。我形容這些家長是:一方面用眼睛盯著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用眼角的餘光掃視著別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比自己孩子更出色的孩子),在羨慕、攀比,甚至有幾分嫉妒心態的驅使下,對自己的孩子其實永遠是「不知足」,「恨鐵不成鋼」,「好……再好……更好」成為對孩子永久的要求與期盼。
這種看似不高的期望,使家長對孩子少了些寬鬆、寬容和寬待。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於單一、過於現實是目前很突出的一個問題。就在昨天我給初一新同學上的第一節思想政治課上,我設置了一個小問題:家長為什麼每年肯花1.3萬元送你到我們這所民辦校來完成初中的學習?目的是想把同學們引向「盼你成才」的結論,然後進入我這一課的主題「要成才先做人」。沒想到相當一部分學生回答得很現實:「為了考個好高中」,「為了將來能上好大學」,「為了長大能有份好工作,掙大錢」,「現在爸爸媽媽給我花錢,我以後賺錢多了再回報他們」……唉呀,讓我費了好大的勁才轉到了「爸爸媽媽希望我們成才」的思路上來。能說孩子們回答得不對嗎?
家長們長期以來給孩子們灌輸的就是好高中+好大學=有出息,至於硫酸潑黑熊的劉海洋,殺害同窗的馬加爵,媒體再怎麼擴大宣傳,也不會太多地引起家長們的重視,「那是極個別的,我的孩子不可能」的想法深藏在每一個家長的心中。而沒有人意識到,第一,劉海洋等人的父母可能原來也曾這樣想的;第二,高智商犯罪、高學歷犯罪正在呈上升的趨勢;第三,沒有人能夠為另外一個人的行為打100%的保票。即使你是這孩子的父親、母親或其他最親最親的親人,也不例外。目前中國的中考、高考制度確實影響了家長們的教育思路。我也知道有許多家長是違心地、很不情願地重智育輕德育;重學業進步,輕全面發展,使孩子的路越走越窄。我雖然替家長無奈,為孩子叫屈,但我更相信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條條道路通 羅馬」。 我有一個喜愛有加的學生叫張一可,剛剛初中畢業,上了不是很理想的高中,自己很鬱悶,父母很惆悵,可是我卻對他爸爸媽媽說:「走入社會,一可一定是好樣的!」我為什麼敢為一個15歲的孩子說這樣的大話呢?因為在我心中張一可就是個好孩子,若能拋開學習成績,我甚至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好孩子。軍人家庭賦予他的正直、善良;對人的那份真誠;有極強的集體榮譽感。我在他的學年評語中曾這樣寫道:「你愛集體,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惟獨不夠愛自己。你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裡。」我所謂的「不夠愛自己」確實指 的就是他在學習上努力不夠。他媽媽不只一次困惑地問我「學習不好,其他那些好有什麼用啊?」我肯定地說:「有用,而且有大用。」因為我始終相信成績不應該是衡量孩子的惟一標準。不僅我相信,孩子們更願意相信和認可這一點。但家長們卻「寧可信其無,不敢信其有」,只好把對孩子的期望鎖定在學、學、學,考、考、考上,這種期望是不是很單一呢?還是在我小的時候,就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孩子是國家的未來」。但是直到今天,中國的孩子們還是生活在家長們的「私有觀念」里,可能這就是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值過於主觀的根源吧。按常理來說,母愛、父愛是最無私的,家長們的所思、所想、所做,無不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與前途。但是家長們同時也忽略了一點,即孩子本身也是個體的人,也是有頭腦有思想的人,也是會憧憬和設計未來的人。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多元化信息的不斷刺激,孩子們產生了強烈的自主意識,他們不能再心甘情願地接受家長們一系列的包辦代替。我本人就有過一次真切的體會:
兒子在讀高二時,我們開始討論學文還是學理,將來大學考什麼專業。我當時很主觀地提出「學經濟類或金融專業」。理由是我的哥哥在建設銀行總行工作,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環境和收入,孩子大學畢業後能通過舅舅進入建行工作是我的既定目標,是我的理想。我自認為給孩子指出了一條明路,為孩子設計了一個美好的前程,卻不料兒子有一天突然向我明確表了態:「我對搞經濟一點兒興趣都沒有,更不想當什麼會計,也不願意進建行。」咦?我十分詫異,反問他:「你想幹什麼呀?」就這時候我還滿以為他「沒想好」或者「沒目標」呢!沒想到兒子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想學法律,我想當律師!」我真的愕然了,因為在這以前我們家的事好像都是我說了算,孩子的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下和掌握之中,現在這麼大的一件事,兒子居然要自己作主了。愕然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驚喜:兒子長大了,我的主觀願望該退休了,我願意做兒子的幕後支持者。
通過這件事是不是可以折射出相當一部分家長對孩子期望值的主觀性呢?恰恰由於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過單一、過主觀、過現實甚至過狹隘,當孩子的意願與家長的要求不協調、不一致時,分歧與矛盾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都企圖說服對方,都不願意改變自己。剛剛產生自主意識的孩子們只能用叛逆來應對家長的專制,所以才形成了 青春期與「更年期」的較量——這不能不說是中國「雙期碰撞」的特色之二。 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和進步,家長提高了對孩子的期望值,更加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在工作之餘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教育事業,這都是很可喜的現象,是一種進步。但是教育思想的滯後又使得家長們面對孩子們的反叛與不屑感到束手無策或力不從心,而且越是那些執著地力圖改變孩子的家長挫折感、失敗感越強。因為在這些家長的潛意識中,自己總是對的,孩子總是錯的;自己處處都是在為孩子著想,孩子卻完全不懂父母的心。有的媽媽就很明確地說:「我緊嘮叨著他還不聽呢,如果不說,這孩子不定成什麼樣呢!」而孩 子卻一點都不領情。今年考上高中的一個男孩前幾天給我打電話,我囑咐他:「上高中了,長大了,不要再讓媽媽操心了,學習一定要自覺……」我話音未落,他搶著插了一句:「其實我媽她全是瞎操心,我根本不想聽。」在孩子看來家長是在做無用功。剛開學上初一的思想品德課,說到成長的煩惱,沒料到每個班都有多於三分之二的同學表示現在就有煩惱,而煩惱的內容基本上都集中在「家長嘮叨」和「上中學不讓看電視和玩電腦了」兩個方面。可怕的是這才剛上初一,剛滿12歲的孩子,就已經在拒絕家長的教育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煩,家長怒,弄不好就兩敗俱傷。
雖然說起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看孩子和家長接受信息量與速度的不對等,孩子超前、家長滯後是一重要因素。我在前面說過,青春不是特權,是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但青春期的心理反應卻在今天的孩子身上表現得十分強烈,這與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的信息「快遞」不無關係。美國9.11世貿大樓被炸幾分鐘,中國人通過互聯網就得到了消息;俄羅斯人質事件還未結束,北京媒體已經在連篇累牘地追蹤報道;美國街舞被孩子們津津樂道;日本 動畫片讓孩子們百看不厭;韓國漫畫更是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想了解性知識偷偷摸摸訪問黃色網站;要體驗異性交往到聊天室去尋找夥伴等等。這一切刺激的是孩子們的神經,影響的是孩子們的思維,改變的是孩子們的行為。儘管他們的超前讓大人們看不慣、想不通、接受不了,但它們畢竟是一種帶有鮮明時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壓不服,惟有疏導才是上上策。
疏——疏通,導——引導,使其思路順暢,方向正確,明辨是非,排除干擾,增強自身免疫力,才好平安度過青春期。作為疏導者主要成員的家長,第一,責無旁貸,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第二,你必須比孩子「高明」——不僅能夠及時接受各種新信息,還要具備篩選、辨別、分析的能力。換句話說,你得有與孩子溝通、交流、導向的資本,別讓孩子看不起你。1998年47歲的我為了能和喜歡足球的學生有共同語言,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我刻意培養自己對足球的興趣。北京國安隊在工人體育場的主場比賽我必親臨現場,學習足球知識,感覺賽場氣氛,在和學生聊球、侃球的過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家長若真的願意為孩子排憂解難,助孩子成長一臂之力,好了,家長們試著接受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吧。不過我要再一次聲明的是:我不是專家,教育研究剛剛起步,既不深也不透,但我提煉出來的觀點絕對來源於實踐,就算是給家長們一點點借鑒吧。一 真正實現與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家長與孩子的區別有性別上的、年齡上的、知識上的、閱歷上的、能力上的、經濟收入上的……惟獨沒有人格上的。受封建社會君臣父子觀念的影響,中國的父母與子女、長輩與晚輩、成人與孩子從來就與「平等」兩個字不搭界。所以儘管「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的觀點早已經提出很多年了,專家們為給孩子們爭得「平等權」沒少呼 吁和吶喊,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並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是家長們對於「平等」理解有誤,無限提高孩子的地位,維護孩子的權威,對孩子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在家裡孩子的話就是「聖旨」,孩子的要求就是命令,家長必須執行。有人也許會說「這是極個別現象」,但我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種表面上的「平等」,實質上的嬌寵,在相當一部分家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曾經有一次家訪,正趕上一家三口在吃晚飯。吃到一半時已經上初一的孩子順手拿起一個蘋果就啃,我說了一句:「飯沒吃完怎麼又吃上水果了?你爸媽也不說你呀?」這個女兒立即沖著她父親說:「你問他敢說我嗎?我借他一個膽他也不敢,說話比我聲音高了都不行!」只見這位父親溫文爾雅地一笑了之。
我見過許許多多這樣的場面:孩子在學校門口等家長來接,家長因故來遲了,孩子大發雷霆,家長百般賠罪;在商場高檔鞋櫃檯前,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你自己挑吧,喜歡哪雙咱就買哪雙。」公共汽車上,有了一個座位往往是十幾歲的孩子坐下,40歲左右的媽媽站著;還有諸如孩子經常在家裡亂髮脾氣,父母在孩子面前唯唯喏喏,孩子要錢說要100元不給50元等等,我見得真是太多了。
這種現象看起來給了孩子極大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空間,徹底丟棄了傳統的家長專制,但實際上卻走入了另一個極端——溺愛、嬌慣,演變成了孩子對父母、甚至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專制,這是不正常的,也是很可悲的。
另一方面是家長們在潛意識中拒絕接受與孩子的平等,放不下家長的架子,「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子不教父之過」,「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傳統觀念多多少少還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使得家長們有意無意地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管理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了命令多、協商少,指責多、鼓勵少,批評多、表揚少,指揮多、指導少,懷疑多、信任少,打擊多、肯定少的教育方式。一個中學生說上中學後父母用的最多的詞就是「不許」和「應該」,還有「輪不上你來教育我」之類的話,時間長了他就不愛搭理父母了。這是典型的有中國特色的教子之道,能怪孩子不接受嗎?
那麼什麼是人格呢?《辭海》上解釋為「個人的尊嚴、價值和道德品質的總和」。《現代漢語詞典》則更細的列出三種涵義,一是「人的氣質、性格、能力等特徵的總和」,二是「個人的道德品質」,三是「人的能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的資格」。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所謂「人格上的平等」之「人格」,就是指後者而言。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雖屬未成年人,還有他們所不能履行的義務,但是他們有獨立思考的權利、發表見解的權利、與父母平等對話的權利、保護自己隱私的權利、玩的權利、休息的權利……家長們如果真的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話,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把「平等」還給孩子們:第一 不要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
這可不是我的個人意見,而是許多許多孩子的呼聲。咱們中國的家長們太喜歡包辦代替,操心受累之餘還總愛不無委屈地說一句:「我什麼都替他想到了,能做的我都做了,我容易嗎?」可是對於您的這一「替」,孩子們不但不領情,反而加劇了他們的逆反心理,尤其是進入了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更願意固守自己的意志而拒絕家長的好心安排。家長說是為 他好,他說家長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家長說學這個今後有前途,他說我不喜歡沒興趣,這種頂牛的例子很多,而且真的不一定都是孩子不對。就我個人來說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兒子9歲時,我一定要兒子學一樣樂器,而且根據我的喜好選擇了手風琴。我還自以為很理智地對孩子講:「我並不是要你學出什麼水平,一個男孩子會拉手風琴,今後上中學、上大學演個節目,給人伴個奏多方便啊!」於是托同學在北京買琴(當時還在山西大同),800多元在在上世紀80年代可是家庭中一筆不小的開支,然後又託人找了一位幼兒園老師,每周兩次每次50元,我背著琴送他去學。其實孩子從一開始就告訴我他不喜歡,但我一廂情願地強制他非學不可。半年過後,孩子沒興趣,我也沒了熱情,快20年了,我們家的手風琴再沒有人摸過,快成古董了。
我想有過我這樣經歷的家長絕不僅我一個人。當時孩子還小,沒有反抗能力,到了初中、高中時就經常是兒子嘲弄我了:拿回個獎狀或得個好分數,很不屑地扔(絕對是「扔」)給我,一定要捎帶上一句「給,拿去滿足您的虛榮心吧」。細想之下,孩子難道說得不對嗎?到了高中畢業考大學時,依我第一志願就報政法大學,穩紮穩打比較有把握。但這時候我已經完全左右不了他了,他堅持報中國人民大學,一句「考不上我認了」把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裡。所以我以後帶高三畢業班在指導學生報志願時,一定會反覆向家長強調「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要協商不要強制」。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孩子們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準確、不恰當的成分,家長不要俯視,而要平視,以溝通與協商的方式求同存異,當孩子發現您尊重他時,他也是會講理的(這原話是孩子說的)。 第二 承認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兩位英語老師正在看初一學生的作業。一位老師自言自語:「ABS,防抱死系統,這哪對呀?防爆也不應該是這個抱字呀?」兩位老師正要切磋,無意中被我聽到,我連忙打斷她們:「你們剛才說的是ABS嗎?它確實指的是汽車上的防抱死系統,學生寫得沒錯……」我又簡單解釋了一下,兩位老師恍然大悟,不無慚愧地表示「看來有些知識還真得跟孩子們學 了」。跟孩子們學——無論老師或家長都應該樹立這種意識,而且絕不僅僅是體現在「兒子,你教我學學電腦」,「女兒,這DVD怎麼看」這樣簡單的「討教」上,而是要求我們成年人在與孩子們人格平等的前提下真正承認孩子們的優勢與長處;承認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某些不適應甚至是落伍;承認我們在教育孩子不犯錯、少犯錯的同時我們也在不自覺地犯著錯誤。人無完人嘛,家長也未必就比孩子完美。北京市十佳中學生王海洋的父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坦率地承認「孩子在許多方面做得都比我們好」,所以他們對待孩子更多的是理解和寬容。
家長在孩子面前虛心一點,只會更加贏得孩子的信任。在我教過的無論初中還是高中學生面前,我總要向孩子們表明:「老師不過是在知識上和做人的道理上比你們先學了一步,你們以後肯定是要超過我的,這才是社會的進步。」當我在教育教學中出了差錯時,我會誠懇地向學生認錯或者道歉,絲毫不會降低我在同學們心中的威信,反而更加拉近師生間在情感上的距離。一篇《教授給那個學生深深鞠了一躬》的報道很是發人深省,大意是:
某大學最富盛名的一位教授開講座,大講堂里的人坐滿之後,早到的教授從椅子上站起來,徑直走下講台,來到最後一排座位前,指著中間座位的一個同學說:「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講座前,請允許我向這位同學致敬。」說著教授向那位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教授講述了自己第一個來到大講堂觀察到的情景:許多先到的同學一進來就搶佔了靠近講台和過道兩邊的座位,只有這位同學來的時候徑直走到大講堂的後面,而且是坐在最中間,一個進出都不方便的位置上,這讓我充滿敬意。
教授隨即向同學們講的「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道理暫且不提,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著名教授向一個普通學生鞠躬並表達敬意後「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是給那個同學的,也是給這位教授的。對於孩子們來說,長輩們能夠向他們虛心求教,他們在榮幸之餘會增加自信;大人們肯向他們道歉認錯,他們在諒解之餘會增加自省。一個充滿自信,善於自省的孩子一定是一個讓家長省心的孩子。第三 進行朋友式的交流「與孩子交朋友」是眾多教育專家的建議,是最能夠體現「人格平等」的有效手段。我在多年教育實踐中逐漸領會到它的積極意義,進而確定並認可的教育理念。對於家長們來說,在新教育思想的熏陶和影響下,大多數人在主觀上還是願意接受這一觀點的,有和孩子交朋友的願望,這在家庭教育領域是一個可喜的轉變。但是從目前處在青春期階段的孩子與 家長的關係來看,效果似乎不十分理想,這也是造成「雙期碰撞」的一個重要因素。那麼造成這種主客觀不統一的根源何在?我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其一,與孩子交朋友的目的不正確。
今天的許多家長雖然意識到與孩子交朋友有好處、有必要,但是並沒有真正降低自己作為「長輩」的地位,不是像對待同齡朋友那樣以心相交、以誠相待,而是目的性很強,太過於現實,太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與孩子交朋友是為了更好地「管」孩子;與孩子交朋友是為了讓孩子「聽話」;與孩子交朋友是為了更多地行使自己的「指揮權」,所以實質上並沒有與孩子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儘管父子間可以稱兄道弟;儘管女兒叫母親可以直呼其名;儘管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可以孩子說了算;儘管為孩子花錢家長毫不吝惜,但是卻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而孩子卻往往因為識破家長虛假的平等而不屑與之為友。家長與孩子之間缺少平等的、真誠的、心與心的溝通。
其二,傳統觀念限制了與孩子正確的交流。
2004年9月18日 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節目的主題——永不消失的電波,介紹和回顧了方明、林茹、雅坤三位著名播音員及她們的播音情結。其中一段內容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雅坤老師的兒子直言「生活在媽媽的陰影里,不能與媽媽合作」。其原因就是已經成年的兒子總是得不到媽媽的肯定。當主持人朱軍請母親「對兒子說點什麼」時,雅坤老師的一番話是:「兒子,不要生活在媽媽的陰影里,我希望你更出色,希望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朱軍立即予以糾正:「您應該說"兒子,你真棒,在媽媽心裡你是最優秀的,我相信你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當時聽罷不禁為朱軍喝彩!看似大同小異的兩段話,其實有著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居高臨下的希望,後者是朋友式的讚美;前者是一種指導,後者是一種鼓勵;兒子聽了媽媽的一番話會自愧不如,繼續生活在媽媽的陰影里,而朱軍那一番話如果是媽媽說的,會給兒子一種激勵,增強走出媽媽陰影的自信。雅坤老師的這番話太典型了,代表了中國相當一部分家長,固守自己傳統的家長作風,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對孩子的俯視,完全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在希望、在指揮、在鞭策,忽視了孩子的感受,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家長不會正著說話,許多想表達的好意非要反著說出來,比如:「今天這是怎麼了,怎麼知道主動學習了?」「你還能考90分?」「99,你怎麼就不能拿個100分呢?」「上課不說話能憋死你呀?」「給班裡做好事管什麼呀,多考幾分比什麼都強!」「這回有點進步,可別驕傲啊!」……太多了,不勝枚舉。我幾乎每次與家長交流時都在不斷地給他們糾正這些「傷孩子」的話。一糾正,家長也能夠認同,也能承認自己的說法不妥,但在脫口而出時卻渾然不覺。其實還是內在的、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在作怪。
我認為上述兩點是造成孩子不願與家長溝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在前面講過「高明的家長會傾聽」,但前提是家長得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肯於向你傾訴,家長才有可能傾聽。家長們千萬不可因為孩子小、未成年而忽視了孩子的敏感性,你跟他套了半天近乎,最終還是為了讓他聽你的,這種「不平等條約」註定是要失敗的。所以家長在傾聽之後,對於分歧點要協商、要尊重,甚至做適當的讓步。我始終相信:一、孩子不會100%都是錯;二、絕大多數孩子還是講理的。另外家長們以雅坤老師那番話為戒,學學朱軍那番經過修正後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對方聽著舒服才好接受。就拿我上面舉過的例子來說,改一改效果可能就不一樣了:「哦,今天主動學習了,真好!這可是個不錯的新起點啊!」「考了90分?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行。」「99分不錯,知道那1分丟在哪,下次記住就行了」……家長們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的語言吧。
二 賞識教育有奇效
關於賞識教育,專家們多有議論,像知心姐姐盧勤老師寫的《告訴孩子,你真棒》,周歧老師的《覺醒》,王瑞富等人編著的《天才是這樣誇出來的》等都集中表達了一個主題,即掌握好誇獎這個法寶,就抓住了孩子成功的關鍵。相比之下,我還沒有資格就這一問題再「說三道四」。但是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我願以我的經驗之談向家長們力薦。
我在前面提到,對孩子的誇獎、讚美必須有兩個前提,一是家長本身具備基本的道德素質,明辨是非美醜,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二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實施賞識教育,否則孩子長到十五六歲家長突然一賞識,孩子還真可能由於不習慣而拒絕接受。除此以外我再向家長們談談我的四點看法:1.發現;2.抓住;3.慷慨;4.批評。
發現——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孩子是自己的好」,「誰的孩子誰疼」這些說法好像都是從中國老一輩人那兒傳下來的。可奇怪的是今天的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優點持「不說也埋沒不了」的態度,對孩子的缺點卻盯住不放,認為「不說改不了」。其實說到底還是家長望子成龍心太切,太過於追求孩子的完美,所以才形成了對孩子滿心的期盼、滿眼的期待、滿臉的不滿、滿嘴的說教,還永遠有一種不隨心、不如願的遺憾。尤其拿自己的孩子跟朋友、同事、鄰居家比較優秀的孩子去比較時,總是覺得臉上無光。我認為家長們這是作繭自縛。我教出了數以千計的學生,敢說你只要承認他還是個孩子,身上就一定有表現出來的和沒有顯現待挖掘的優點,這些優點就像一顆顆火種,一旦以正確的方式點燃,就可能形成燎原之勢。可是如果不被我們發現,這小小的火種也可能自己熄滅,或被我們無情地壓滅、踩滅。我有一個學生學習確實很差,但我對他的厚道、善良卻很有些偏愛。在一次我心情比較沉重地進行班級工作總結後,一下課同學們都陸續走出教室休息,惟獨這個同學走到我面前輕輕問了一句:「老師,您沒事吧?」令我十分感動。今年教師節他和同學們一起來看我,我與每一個孩子都打了招呼,但對這位同學我緊緊擁抱了他,因為我更看重他身上的閃光點。家長們試著去挖掘、去發現孩子的優點,不僅是為了孩子,也給您自己增加點自信。
抓住——發現優點及時肯定
孩子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是最容易被老師和家長抓住的,而有些優點卻由於或者是內在的、或者被壓制埋沒時間太長了,不容易輕易被別人感覺到;但他只要有這個優點,一定就會有靈光閃現的時候,作為有心的家長不但要去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且要及時給予肯定,尤其那些問題比較多、習慣於挨批評,甚至有些自卑的孩子,家長更應該告訴孩子:「你的這個優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我為你驕傲。」「你在這方面能做得這麼出色,其他方面也一定能夠做好。」把孩子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或者長期被老師和家長忽視的優點、優勢挖掘出來並加以肯定,對增強孩子的自信與自強十分有好處。我前面提到過的小陳思,在一次上課時我要求同學們用統一的A4紙製作班徽,有些同學說沒有,話音剛落,陳思立即毫不猶豫地舉起了自己的一打A4紙大聲說:「我有,誰要?」一瞬間更堅定了我對他的評價和判斷:他熱情、單純、渴望友情,所以才犯了總是花錢買零食給同學們,以此來換取友誼的錯誤。父母和老師一直揪住他的這一個毛病不放,試圖逼著他改過自新,卻不見效果。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初衷,表揚了他對同學、對朋友的無私,然後從交朋友的目的、方法和手段上進行分析,結果問題迎刃而解,很長時間讓家長頭疼的頑疾根除了。我的體會是,放過孩子的一個優點,也許就放過了一次孩子進步、成功的機會。
慷慨——不要吝惜對孩子的表揚
怕孩子驕傲——這是許多家長的顧慮,也是中國家長特有的教育理念。有人做過這樣的對比:外國孩子告訴媽媽考試得了100分,媽媽會說「親愛的,你真棒,我為你驕傲」,中國孩子同樣告訴媽媽考試得了100分,媽媽則會說「別驕傲啊」,或者說:「這回題太容易了吧?」我以前的學生朱繼明在上初三時就很無奈地告訴我,從爸爸那兒永遠得不到一句表揚,考了95分說「還有100分的呢」,考了100分說:「這是偶然,你能保持得住嗎?」苛求完美的家長們似乎永遠也不滿足,或者是心中竊喜而不喜形於色。可是您知道您的這種美德用於此處其實並不恰當,因為它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傷害了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而失去自信。我認為賞識教育的實質是愛,對孩子有發自內心的、真誠的、不帶功利性的愛;賞識教育的過程就是從愛的基點出發,發現、發掘、抓住、肯定孩子的每一個優點和每一點進步;賞識教育的表現形式和落腳點就在於對孩子的讚許、鼓勵、誇獎、表揚……不要吝惜一切讚美的語言,充分發揮大拇指的功能,不論孩子還是大人,都願意有「好話一句三冬暖」的體驗,而「忠言逆耳」畢竟讓人感覺不舒服,再說既然是「忠言」何必非要「逆耳」呢?對於孩子們來說「順耳忠言」也許效果會更好呢!
歌德說:「最真誠的慷慨就是欣賞。」家長們把對孩子經濟上、物質上的慷慨轉換一下,慷慨表揚、慷慨讚美,滿足孩子在心理上的需求,從而激發孩子上進的內在動力,久而久之就絕不僅僅是有益於孩子眼前的一時一事,而是使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多一些自信,少一些自卑;多一些自強,少一些自棄,進而實現真正的自立。我相信,在孩子人格形成過程中,在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過程中,鼓勵、表揚的積極作用要遠遠大於壓制與批評。
批評——一味批評意味著批評失效
關於賞識教育,家長們可看的東西很多,我不再贅述。但是我想換一個角度剖析一下賞識、表揚、誇獎的反面——批評,這一家長、老師最常用的教育手段。
首先我必須聲明,我絕不是反對或者拒絕使用批評這種教育手段。及時的批評可以糾正錯誤;恰當的批評可以使人認識錯誤,改過自新;嚴厲的批評可以使人猛醒而懸崖勒馬……總之在社會生活中,批評是修正和協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係,幫助他人改正缺點錯誤的重要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他們由於不成熟、自我約束力差、自我糾錯能力差,所以在成長過程中不但錯誤百出,而且經常是在犯同樣的錯誤。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家長最感到撓頭的是:「孩子怎麼沒記性?」「為什麼屢教不改?」於是頻繁地使用批評手段,意圖把孩子「罵」醒。但是不管你是苦口婆心地罵,言詞激烈地罵,還是語重心長地罵,這種帶有批評成分的教育效果都不十分理想。尤其是針對處於 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他們的逆反心理作祟,或固執己見不認錯,或明知故犯不服輸。如果大人們再不及時修正自己的教育策略,形成與孩子的對立局面,那麼這時候的批評不但無效反而要適得其反了。如果再碰上一個破罐破摔的孩子,被批評煩了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我今年接手的初一新生中有一個小男孩,開學第一天就引起了老師的注意:習慣不好,比較散漫,總愛做出一付什麼都不在乎的樣子。班主任老師批評他,他表現出了極大的抵觸情緒。我斷定這是一個從小挨批評比較多,被說「皮」了的孩子,批評對他已經不起作用了。我第一次上他們班的課,他在下面偷偷摸摸看卡通 漫畫,我提醒他時,他用眼睛不屑地瞄著我,一條腿不停地顛著,做出一付不以為然的神態,但我已經看出了他心中的恐懼與不安。下課後,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沒有他預料中的批評,而是溫和地告訴他:「來到新的學校,怪關老師沒有把有關規定詳細地向同學們介紹,咱們《初一年級一日常規》中"不帶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到校』就包括卡通漫畫書。今天先把書拿回去,我相信你以後一定不會再帶到學校來了,我已經看出你是一個挺聰明的孩子……」這次談話後老師們都反映他有了「想好」的意識,尤其上我的課,還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積极參与課堂教學活動。
當然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不穩定是他們的特點,出現反覆是很正常的現象,可是對這種類型的孩子確實不可以再一味地批評,因為他們對批評已經產生了「抗體」,很難再有好的「療效」了。有一學期剛開學的第一周,初一的孩子們就向我訴說他們的煩惱——家長的嘮叨。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孩子們嫌家長嘮叨,表面看起來是嫌家長「說得多」,實質上是因為家長們說的內容多批評,少表揚;多指責,少鼓勵;張口一表揚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話誰愛聽?誰愛老聽?聽多了,沒用了,不就成廢話了嗎?對孩子的批評要掌握適時、適當和節制的原則。
三 沒那麼多孩子「早戀」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都有一怕——怕孩子「早戀」。正是由於怕,所以十分敏感,時刻提防著孩子和異性同學的交往:偷翻孩子書包;偷看孩子日記;偷聽孩子電話;發現一點可疑跡象就憂心忡忡甚至大驚失色,找同學求證,找老師核實,然後就是實施一系列教育、管理和限制的措施。總之,家長為這件事真是勞心傷神,傷透了腦筋。
可是據我所知,沒有幾個孩子能夠向家長或老師承認「錯誤」並「痛改前非」的,有些只不過是由「地上」轉入了「地下」,因為他(她)不認為自己有錯。我跟孩子們探討過這個問題,他們的意見和看法大致有以下這些:「我們怎麼了,老師和家長總是神經兮兮地盯著我們。」「我們不過是合得來,接觸多點兒。」「我們的友誼就是純真的友誼,別把我們想得那麼壞。」「不是我們複雜,是大人們太複雜了,好像非讓我們承認早戀他們才甘心。」「我們不是壞孩子,該怎麼做我們都明白,家長喋喋不休的說教讓我們煩透了。」「真正做出格的事我們也不贊同,那肯定是極個別的。」孩子們說了許多後,我讓他們對爸爸媽媽和老師說上一句話,他們的大意基本都是:「請相信我們。」「給我們一點理解和寬容。」通過觀察和與學生們的交流,我越來越理解和相信孩子們的心聲。我之所以用了「越來越」,是因為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甚至走過彎路。
記得上世紀80年代曾有一部風靡一時的日本電視連續劇《血疑》,著名影星山口百惠飾演的幸子與三浦友和飾演的男主角愛得死去活來。那時候就有學生問我:「幸子才17歲,是高中生就戀愛了,我們怎麼就不讓呢?」當時的年代還沒有那麼開放,學生還比較好糊弄,被我三言兩語就給搪塞過去了,其實連我自己都知道我在強詞奪理,根本無法服人。上世紀90年代初,我曾為我的學生「早戀」而勃然大怒,採取了一切拆、壓的手段,不但沒起作用,反而讓學生跟我形成對立。也許至今他還在恨我,這是我從教生涯中最為慘痛的一個教訓。
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孩子們率先打破了許多思想桎梏,逼著我們這些成年人、教育工作者必須重新認識,理智面對新形勢下的新問題,很多青少年問題專家,像孫雲曉、陳一筠、何立嬰等紛紛著書立說,給家長和老師們以指導,針對孩子們的 青春期問題提出了不少理論、觀點和建議,我看後、聽後受益匪淺,再根據我在多年實踐中積累的第一手材料,總結出了我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膚淺認識。1.青春期階段孩子對異性的想往、追求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是社會環境影響,多重信息刺激和生理迅猛發育的必然結果。雖然表現強度因人而異,但心中的漣漪每一個孩子或遲或早都會產生,與孩子的品質、學習無關。我在前面說過,一個看起來十分單純幼稚的小男孩突然告訴我「最近學習心不在焉的原因是喜歡上了班裡的一個女孩」,令我吃驚的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表面看起來單純、 幼稚、內向甚至木訥的孩子,在心靈深處也會留有一個小小的「愛」的角落,他(她)錯了嗎?沒有。不過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他們對「愛」與「喜歡」、「崇拜」、「欣賞」乃至「合得來」的界限不十分清晰;情感上缺乏穩定性;對人的評價標準有片面性,但是又不可否認他們兩情相悅之間的那種純潔性;不帶功利色彩;沒有物質聯繫;不牽扯經濟利益;只是建立在「我喜歡」、「合得來」、「有好感」的基礎之上。所以我的主張是,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家長首先應該持寬容與信任的態度,給孩子自我思考、自我認識的時間與空間,以看似不經意的態度給予藝術性的點撥或指導。
當一位16歲的女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終於告訴媽媽自己喜歡班裡一位男同學時,媽媽親切地摟住女兒:「你長大了,媽媽為你高興。真巧,媽媽也是在像你這麼大時喜歡上同班一個男生的。當時媽媽十分理智地戰勝了自我,讀大學時選擇了你的爸爸,你不覺得爸爸媽媽現在很幸福嗎?」女兒既詫異又欣喜地對媽媽說:「我的好多同學都會為這種事挨家長罵的,媽媽你真好,我懂了,你放心吧。」無論這位母親的經歷是真是假,她都是一位高明的母親,教子有方的母親。既不是放棄,也沒有傷害,用委婉的方式解開了孩子的心結,放下包袱,輕鬆面對學習和生活。作為母親既沒有給孩子施加壓力,也沒有自尋煩惱,這一方法很值得借鑒。所以我的建議是,家長們一要認真關注、細心觀察孩子在 青春期階段的細微變化,不可掉以輕心;二要調整好心態,不要疑神疑鬼,草木皆兵,自己嚇唬自己;三要在信任理解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引導,切忌簡單粗暴和高壓強制,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詆毀他或她正在交往中的異性夥伴,那可就犯了孩子們的大忌。在處理眾多所謂的「早戀」事件中,我的經驗歸結為一條就是「既要熱又要冷,該熱時熱該冷時冷」。面對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變化和心理上的困惑,家長要表現出「熱」——理解、關心、呵護,讓孩子在成長的煩惱中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面對孩子青春期階段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家長表面上要顯現出「冷」——冷處理。當聽到老師反映「孩子給男(女)生寫小條了」,「與某個異性同學來往過密了」或者從抽屜里、日記中發現孩子有小秘密了,家長不用吃驚,也不必詫異,冷靜地面對孩子的長大,在看似冷漠中與孩子進行藝術性、策略性地溝通,避免出現「彈簧效應」——越壓越彈。事實證明,中學時期男女同學之間的好感、接近,大部分都是「短命」的,經過短暫的「熱戀」之後逐漸都會冷卻下來,一直「戀」到成功的畢竟是極個別現象,而且這種執著也未必就是壞事。
2.中學階段的出軌現象,往往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早戀,或者早已超出了「戀」的範圍。前不久我在北京的617路公共汽車目睹了這樣一幕:一男一女兩個大約讀初三的學生,雖然穿著校服,背著書包,但形象很粗野。上車後並排坐在一個雙人座上,男孩子不停地動手動腳在女孩子身上揉搓,後來索性把頭扎在女孩子懷裡,用舌頭舔著她領口很低的胸口, 還在嘴裡念叨「鹹的」。在眾目睽睽之下,那個女孩面不改色悠然自得地「享受」著。對面座位上一位母親無奈地用手捂住坐在膝蓋上的女兒的雙眼。這是早戀嗎?我不同意!這隻能歸到沒有自尊、不自愛,甚至放蕩的行列里,他們今天能與對方作出這種舉動,明天就還會與其他人做出更出格的事情來,這已經是對「早戀」的褻瀆。但我相信這一定是極少數人所為。
著名兒童問題專家孫雲曉編寫的《藏在書包里的玫瑰》一書,真實地報道了13位中學生發生性關係的原因與過程,並逐一作了分析。著名作家畢淑敏老師看後稱有「滴血之感」。我作為母親,作為老師讀罷此書真的有一種「心在滴血」的感受,那種心痛不僅僅是為了孩子,還為我們滯後的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青春期教育、性健康教育。這本書在序言和封底有這樣一段醒目的提示:本書至少講述了以下5個事實:
①發生性關係的學生中,半數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好學生;
②發生性關係的學生,來自重點中學甚至是名聲顯赫的學校;
③他們初次發生性行為時100%不用安全套;
④他們有過性行為的事實,父母與教師100%不知道;
⑤他們對學校與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滿意。
既然用了「至少」二字,我就根據我讀後的感受再增補幾個事實:
⑥他們多是一見鍾情;
⑦發生性行為時多是一方主動,一方被動;
⑧一時衝動過後都沒有真正幸福甜蜜的體驗;
⑨一次性體驗後,基本都決了道德的堤防,更加放縱自己;
⑩發生性關係的雙方最後都以分手告終……
如果透過這些事實再談孩子們的「早戀」問題,我覺得就有點不夠切題了,因為它已遠遠超出了「早戀」的範疇,而是直接切入了「性」這個敏感話題。今天孩子們的性意識、性好奇、性無知、性嘗試、性體驗等等一系列心理以及行為上的變化簡直是一瞬間的。尤其是在初二到初三這個階段,好像一下子什麼都懂了,就有初三年級的學生曾經以嘲諷的口吻對我說:「你們大人太小看我們了。」所以依我看,社會、學校、家庭,專家、老師、家長,不要在所謂早戀問題上過多地做文章、想對策,而是要再跨一大步——直面孩子的性心理現狀,搶在孩子「犯事」前做好防患工作。
就在我校的心理輔導室剛剛開辦的第一周,一個男孩子試探性地找到我,吞吞吐吐地向我講述了他與同班一個女孩的故事:由於一次集體活動,使他比較多地接觸了這個學習很優秀的女生,在交往中互有好感。不久這個女孩子坦露心聲,明確表示「喜歡」他。我問:「你的態度呢?」他回答:「也有點兒。」我以為事情不過至此,所以按照一般的輔導思路,首先肯定了他們之間「友誼」的正常,純潔,引導他怎樣正確看待和處理髮生在青春期階段的這段感情,他也很理智地告訴我:「她現在無心學習,上課不專心,老看著我,我不希望她這樣,怕影響到她的學習。」在越談越深入之際,我提醒他:盡量避免單獨相處,尤其不可以在父母不在時到雙方的家裡去。沒想到他立即告訴我,已經趁父母不在時到家裡去過了,而且談的話題都是「那些事」(他就是這麼說的),包括詢問他的「遺精情況」,直至女孩子提出要跟他「玩兒」,他不解地問「玩什麼」,答「玩你」。雖然據這個男生自己說「什麼也沒有發生」,但是卻讓這個女孩子對他很不滿意,怪他不主動。因此他很迷茫,才找到我探尋解決的辦法。
這是一個書生氣十足的男孩子,也可能性心理發育確實滯後於女生。我幫他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尤其講到可能出現的後果以及對個人前途的影響時,他不但聽進去了,而且願意接受我的建議,下決心冷靜地想一想,理出個頭緒後「退出這場遊戲」。幾天後,他又一次找到我,告訴我已經向那個女孩兒表明了「做普通朋友」的意向,然後全力投入到學習中去,為迎接全區第一次初三統考作準備。期中考試結束後,他把各科分數抄在一張小紙上,來向我彙報成績,結果十分令人滿意。這時候他慶幸的是及時找到了我來指點迷津,沒有誤入歧途;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幫助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及時調整了航向,真正實現了防患於未然。
就在我正在電腦前敲這本書稿時,一份《新京報》擺在面前,一幅大標題吸引了我——《性教育課學生嫌洋老師保守》,副標題是:青春期教育講座在八一中學舉行,高一學生與美國專家問答交流。我只摘錄該篇報道的其中一小段:「我想把現在的女朋友踢掉,我該怎麼做?」「如果女朋友提出發生關係,我怎麼應對?」短短半小時的提問時間,四五十張小紙條飛向講台,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美國專家都認為「很敏感」的問題。這是昨天發生在北京海淀區八一中學的一幕。——怎麼樣?這篇報道是不是提醒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和評價今天的孩子們了? 3.對孩子,尤其對初中生不要輕易扣上「早戀」的帽子;家長,尤其是老師盡量少用或不用「早戀」的概念。我在前面提到過,對這個問題我是有過教訓的,確實曾經對於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十分敏感,而且使出渾身的解數想把兩個孩子拆開,結果不但徒勞,甚至適得其反。2001年海淀某著名中學初一年級的一節公開課值得我們反思:一天,我的一個初一男 生以十分亢奮的情緒告訴我「××中學上公開課,辯論"早戀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您知道嗎,最後"早戀利大於弊』的同學獲勝了!」言語中透著幾分得意。我向學生闡明了我的觀點:這節課的辯題有誤,定位不準。對於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討論和引導的是「男女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讓他們懂得交往中的對與錯、是與非,學會文明規範自己的行為,而不應過早地、人為地把孩子引入關於「早戀」的困惑。我的觀點立即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同,於是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對初一、初二的同學盡量迴避「早戀」話題,因為沒有那麼多孩子在「戀」;即使心裡有了「戀」的萌動,絕大多數孩子也會埋藏在心底,老師與家長手下留情,就讓孩子保留那一份長大的喜悅;再退一步說,有些孩子確實有所表現,也不必大驚小怪,更不可小題大作,大人的平和心態才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
我校一位年輕班主任有一天憂心忡忡、神情緊張地專門跑到三樓來找我,劈頭就是一句:「關老師,您看這可怎麼辦呀?」隨後從手掌心裡拿出一個小小的小紙捲兒,展開一看是寬1厘米、長不過10厘米的一張小紙條,是學生傳遞過程中不慎落入老師手中的,裡面就一句話:「×××,我特佩服你,所以這次口風琴表演我選了你。」這是一個女孩寫給班裡一個很優秀的男生的。這有什麼好緊張的呢?我當時給班主任的建議有兩點:一、不予理睬,當作什麼也不知道;二、也可以安撫一下那位心中忐忑不安的女孩子「咱班×××確實很優秀,不只你一個人佩服,同學們都很佩服他。光是佩服還不夠,應該向人家學習,你這種上課傳紙條的做法,會引起他對你的反感……」過後的事實證明,什麼也沒有發生,相安無事,不過是老師的一場虛驚。
四 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關於青春期的話題現在是鋪天蓋地,有人分析生理原因,有人解釋心理變化,有人評論行為特點。我想強調的是,青春期是孩子生理迅猛發育期,心理斷乳期的統稱,是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非常時期。而由孩子們口中說出的「更年期」,只不過是一種解嘲的說法,表達了對家長的不滿與無奈。
我請教過醫學專家,女同志的更年期絕大多數都發生在45歲以上,甚至50歲左右,40歲就進入更年期的絕對是極個別現象,不帶有普遍性。而青春期的孩子年齡一般在12歲~18歲之間,他們的父母也就是40出頭,基本還沒有進入更年期。孩子們之所以提前給家長戴上更年期的帽子,是因為媽媽們管得多、管得寬、管得細,尤其是愛嘮叨,總之愛跟孩子們較勁,招致了孩子們的逆反。但畢竟是媽媽、是長輩,孩子們只好無奈地說一句「我媽她更年期,特煩!」就在我與家長的實際接觸中也切身感覺到,真正的「更年期家長」極少,造成「雙期碰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們缺少正確的教育理念,把說教當作最拿手的教育手段,恨不能用嘴說出一個稱心如意的好孩子來。《現代漢語詞典》上對「嘮叨」的解釋是「說起來沒完」,這種沒完沒了地說,不用說孩子,誰碰上也會煩。所以我建議家長們往後退一步,不要跟孩子死較勁,也許反而會讓您收到滿意的效果。
張夢龍是今年初中畢業剛剛考上高中的學生。這孩子初一剛剛走進我的視線時,給我的感覺是白白凈凈、文文弱弱,性格略顯內向的小男孩。時間長了發現他個性很強,不主動與同學交往,不能很快融入集體當中去,好像對誰都不信任,對老師、同學存有戒心。作為班主任我努力去接近他,關心他,卻明顯地感覺到他在應付我。這個孩子的個性激起了我的「征服欲」,他畢竟才十二三歲,我下決心一定要走進他的心裡。於是我去進行了家訪,發現張夢龍的爸爸媽媽簡直就是既「望子成龍」又「恨鐵不成鋼」的典型。我用三個字來形容這對父母就是「愛、恨、急」。愛,我就不用多說了,我手裡有他媽媽在孩子8歲時寫的一篇隨筆(知道我要出書,她把多年來教育孩子的一些感想、筆記都奉獻出來了),抄錄下來可見一斑。有個兒子真好兒子今年八歲了,八年的光景說快也快,說慢也慢。
對於孩子來說也可以一切都嫌太慢,而對成年人的我來說,歲月匆匆,快得出奇,就在這快與慢的不同節奏中,一個活潑的生命已然成長起來,望著長得如同一棵小白楊樹般挺 拔秀氣的兒子,自豪感和幸福感時常流溢在我的心頭。
我從心裡慶幸我有一個兒子,儘管他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希望他是個女孩,然而當我無奈地望著他那毛茸茸的頭髮和亮晶晶的眼睛的時候,我又滿心歡喜起來。
天底下的父母對於撫育孩子的艱辛記得最清楚,也忘得最快。在那說不清、理還亂,永遠做不完的瑣碎事務中,有時候我真羨慕那些保持兩人世界的家庭,幸虧有了兒子,才使我懂得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和滋味。
有了兒子,不管你在外面多麼辛苦,多麼繁忙,也要急急地奔回這個家,不管你多麼渴望做的一件事,也要事先把兒子安頓好,不管家裡家外發生了什麼事,在兒子面前也要保持一份冷靜……
兒了終於一天一天長大了。都說兒子長得像我。他爸說,瞧我兒子長得啥樣,就知道他娘長得啥樣。
真是可氣,愣把兒子排在我的前面,嘻嘻、哈哈……
兒子和我很親,他會偎依在我懷裡,一句一句教我唱歌,一遍遍述說同學們之間的故事,他會摟著你的脖子說悄悄話。有時我和他爸逗他,我們就會成心氣他,來個全家舉手,當他看到我和他爸表示不同意的時候,他會舉起雙手和雙腳,洋洋得意地說:「這個代表爸爸,這個代表媽媽。」
總之,有個兒子真好。看著他那充滿天真幼稚的笑臉,你會把一天的勞累和煩惱統統忘掉。
恨,當然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恨,而是「恨鐵不成鋼」的恨,「愛之深,恨之切」的恨。我這兒有一份張夢龍去網吧玩後寫的檢查,下面有他媽媽的批語:「如果不好好學習,照這樣下去,每年這壹萬叄白花了!!!!!!將來怎麼辦!!!!!!!如果再有下回,那你看著辦!媽媽心裡真難受,於心何忍?對得起誰?」這字裡行間,這13個驚嘆號,是不是表達了一個母親對不爭氣兒子的恨呢?
急,這是許多家長的通病,夢龍媽媽也不例外。表現形式也沒有什麼新鮮的,就是嘮叨,已經引起了孩子的強烈逆反,再加上爸爸的暴力參與,幾乎把孩子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你越說我越不聽」。在家長一籌莫展之際,我介入了他們的家庭教育,「命令」父親不許再使用武力,試著跟兒子溝通,與兒子交朋友;建議媽媽少些嘮叨,多些鼓勵。這兩位明智的家長按我說的去做了,爸爸不再打孩子,有話好好說;媽媽努力剋制自己盡量少說;背著孩子三天兩頭偷偷給我打電話,一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變化,二來向我探詢具體的教子之道。逐漸地他們發現孩子順溜了,不那麼頂牛了,有了進步的跡象。媽媽在嘗到了甜頭後,有感而發,寫了一篇《鼓勵是樹立孩子自信心的一劑良藥》,寫出了自己從嘮叨到鼓勵的體會。
鼓勵是樹立孩子自信心的一劑良藥
過去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許多誤區,一是批評多、表揚少;二是老拿別的同學和他比,比成績、比紀律,比來比去孩子很反感,很自卑,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三是在他犯錯誤時,我們的做法就更顯急躁,一付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結果卻不盡人意,上課時他走神,說話,學習成績也時好時壞。成績好的時候他興高采烈,差的時候就垂頭喪氣。甚至不敢跟爸爸好好講實話。
與其說初一是小學向中學的一個過渡,那麼初二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孩子在北英中學,初二(4)班,北英中學是一個剛剛創立,是一個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好學校。初二(4)班則是一個「班風正,學風濃,不服輸,爭進步」的優秀班集體。負責他的老師是一位非常敬業,極其負責的優秀班主任,年級組長關承華老師。
關老師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後,主動找他談心,及時和我們聯繫,而且不顧身體有病前來家訪,了解孩子的表現及對父母的意見並商量解決的辦法。
關老師發現孩子非常喜歡電腦,就從抓住這一特點入手,各項任務不時地交給孩子去「製作」,事後,又在班裡表揚他的作品。其他老師也一樣,孩子稍有進步,就及時表揚。表揚聲漸漸多了起來。一次,在逛商場時巧遇了英語毛老師和其他老師,毛老師又不失時機地表揚了孩子,說孩子的期末成績比期中有很大提高。老師的一句表揚話,深深觸動了孩子的心,一路上他高興不已,自信心更足了,也許他認識到,只有學習上更努力,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得到老師們的表揚。
還有一次,下午放學後,孩子進門的第一句話:「媽媽,今天老師又表揚我了,當著全班的面呢,瞧咱棒吧!」高興中帶著幸福和自豪,這高興勁能持續好幾天,甚至有時能和下次連上。表揚變成了動力,點點滴滴,舉不勝舉,事情雖小,卻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愛好興趣,滿足了孩子的自尊心,他對自己更有信心了,學習上的勁頭更足了。不久前的一次英語考試他晚上背,早上背,重複背……他說:「媽媽,我要得100分。」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孩子帶著成功的喜悅告訴我時,我的眼睛濕潤了!
表揚和鼓勵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表揚和鼓勵是孩子邁向成功的基石,往往一句很普通的表揚、鼓勵的話對您來說不算什麼,無足輕重,可是對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卻是重要的,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化成了一種動力,鼓起了他的士氣,讓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希望。表揚和鼓勵是促進孩子進步的催化劑。老師正是用這種「心理幫助的教育方式」改變了孩子,也教育了我們。
是老師與我們的及時溝通和學校的家長課,才使我們學會了怎樣做一位稱職的家長。
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了,懂事了,更重要的是學習更自覺了。期中考試後,又默默地給自己定下一個追趕的目標,這種願望是可貴的,我們一直在給他鼓勵,祝他早日超越自己,實現願望!
在家中,我們互相學習,互相尊重,我也盡量克服嘮叨的毛病,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氣氛,營造一個良好的情感環境,把孩子當成我們的朋友。孩子和我們越來越親近了,能說心裡話了,漸漸消除了隔閡。在此,我要引用柴潔心老師的一句話:「教育孩子要批評時帶著優點,表揚時不帶缺點。」所以,鼓勵和表揚是樹立孩子自信的一劑良藥!
北英中學初二(4)班
張夢龍的媽媽
2002·11·9由於家長的全力配合,張夢龍到初三簡直是一天一個樣,學習進步了,並加入了共青團。媽媽在他即將進入中考衝刺階段時,又給兒子寫了一封充滿母愛的鼓勵信,夢龍讀後在下面寫了個大大的「閱」字。別小看這一個「閱」字,這是他誠心接受媽媽教誨的一種回應。親愛的兒子:
看著你一天一天地長大了,爸爸媽媽打心眼裡感激你十幾年來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你現在還是承上啟下的年齡,我們相信你的未來是輝煌的,但是你的成長離不開一步一個紮實的腳印和爸媽的關愛。作為爸媽,特想成為你的好朋友,和你一樣學習文化知識,共享上學的樂趣,共同感悟人生的道理,共同暢想未來。特想和你交知心朋友,如果爸爸媽媽有對你態度生硬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怪罪,只要理解我們的「愛」就足夠了。
最近你學習很忙,已進入衝刺階段,爸媽知道你辛苦,我們非常心疼你。真的,兒子,人的一生都是要獨立完成的,前途是自己創造的,我們也代替不了你。作為父母,只能啟發你,幫助你,協助你完成人生的目標。希望你在心情不好、迷惘的時候,向我們傾訴、請教。把我們當成最好的朋友,我們會感到安慰。
我始終自信,非常非常自信,我兒夢龍是非常非常出色的,是最最棒的。
你在我們心裡從始至終都是最棒的!!!
努力吧!兒子!
永遠愛你的爸爸、媽媽。
2003·12·20
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中考衝刺階段張夢龍保持了良好的狀態,憑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中。而最讓我欣慰的是,在即將告別母校,離開相處了三年的老師和同學之際,他表現出了強烈的依依不捨之情,在我家裡呆了很久,遲遲不肯離去,嘴裡反覆念叨著:「這就分開了?太快了吧?我還能來看您嗎?」完全沒有了當初的逆反、冷漠和抵觸。臨開學前他悄悄地告訴我:「老師,您知道我現在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嗎?是我現在特想學習,不像初中時總想玩了。」國慶節前夜給我打來電話彙報7天長假的安排:玩1天學6天。在高一新班級里擔任團支部書記的張夢龍簡直就是我的驕傲。一個孩子能在這麼短時間內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他的父母親說起來總是歸功於我,就在夢龍媽媽送給我的教子記錄中,專門附了這樣一段話:「今天夢龍接到錄取通知,往事又歷歷在目……夢龍的進步跟您慈母般的關心是分不開的!我們全家都非常感激您!關老師——您永遠是夢龍的老師!也是我們的老師!再次感謝您!」
平心而論,張夢龍的進步以及和我所建立起來的一份真摯感情,確實有我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孩子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的明白、明智、明理,能夠主動和老師配合;能夠經常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思路;還能夠隨時糾正自己的教育手段,給孩子留有自我表現思考、自我表現認識、自我表現修正的空間。家長不那麼累了,孩子也不那麼煩了,效果不是很好嗎?較勁是雙方的,但主動權掌握在家長這一方,家長想明白了,不要跟 青春期的孩子較勁,不要把本來簡單的問題人為地複雜化了,對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多一分信任,多一分幫助,孩子的成長之路也許會更順暢。 結束語知心姐姐盧勤在向家長和孩子們推薦一本好書——美籍華人劉軒的《叛逆年代》,在推薦文章里盧勤老師的一段文字很適合作我這一部分內容的結束語:
「劉軒的爸爸劉墉是位著名的美籍華人作家,他寫過很多好看的書,深受青少年的喜 愛。我愛看劉墉的書,更愛和他討論教子之事。劉墉教子的最大特點是放得開,收得住。劉墉信任兒子,欣賞兒子,尊重兒子,不怕兒子摔跤,大膽讓兒子去闖世界,去尋找自我。這一切,正是讓處於"叛逆年代』的兒子沒有沉淪,沒有消極,沒有墮落,反而越挫越奮的原因。正是劉墉對兒子的理解與尊重,才幫助兒子順利地度過了青春期。」
「如果說,兒子是一葉小舟,老子就是舵手,為兒子導航,放手但是不放縱。對於叛逆年代的孩子,需要這樣的父母。放開手,讓孩子去尋找自己,找到的,才是自己的。」
知心姐姐 盧勤
——2004·8·18《北京青年報》
推薦閱讀:
※比婚姻更考驗女人的,就是跟他生個孩子
※董卿力薦:1500個成語接龍,孩子背熟啃爛,語文從沒低過98分!
※小小說《紅孩子》鑒賞
※吉時吉日吉月,這些時辰出生的孩子命好,有出息
※為什麼你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因為你說話的樣子太難看、語氣太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