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要政黨興衰史
06-26
台灣主要政黨興衰史作者: 曾潤梅 2008-03-21 18:54:00來源:名牌雜誌 已有評論4條 發表評論 收藏 推薦給 列印 字體:大 中 小 國民黨當局於1987年開放「黨禁」以後,島內政黨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迄今已有95個政黨登記在冊。但絕大多數政黨實力薄弱,無法在全島性的選舉中獲得5%以上選票(台灣「憲法」規定,只有得票率在5%以上的政黨才有資格參加「不分區立法委員」的分配),基本不能在政壇中發揮作用,因而處於名存實亡狀態。目前在島內政壇發揮重要作用的政黨主要有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和台聯黨,一度走勢良好的新黨和「建國黨」僅在政壇有過短暫的影響力。國民黨從「家天下」變為在野黨1949年底,國民黨在內戰中徹底失敗後被迫逃往台灣,並一直以「執政黨」身份在台灣地區執政長達50年之久。在2000年3月的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改選中,國民黨因內部分裂慘遭挫敗,一夕之間喪失執政權、淪為在野黨,前途如何,就看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一、蔣介石:「反共」、專政(1949-1972年)為了將台灣建設成「反共復國基地」,國民黨逃台之初除了將在大陸實施的專制獨裁統治全面複製到台灣,同時採取了一系列振興經濟的措施。一是「改造」政黨。蔣介石一直認為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組織渙散、黨紀荒廢、黨員墮落」,因而有必要對逃台後的國民党進行全面改造,但這一名為「卧薪嘗膽」的改造變成了蔣介石排除異己、加強統治的遊戲。經此「改造」,閻錫山、何應欽、孫科、白崇禧等在大陸顯赫一時的黨、政、軍界實力派人物一一被排擠出決策圈,在大陸叱吒一時、掌握黨務機器的CC系首領陳果夫、陳立夫兄弟,更是一個病死,一個遠走美國養雞度日,使國民黨成為真正清一色的「蔣家天下、蔣家黨」。二是搞「白色恐怖」。國民黨逃台之初,島內人心惶惶、動蕩不安,為穩定局勢,加強對島內民眾的控制,國民黨不僅於1949年5月頒布了「戒嚴令」,並陸續出台了30多種與之相配套的法令,厲行「黨禁」、「報禁」、嚴禁各類政治活動,全面「清共」、「肅共」,被國民黨當局冠以「匪諜」、「共黨人員」名義秘密處決及入獄者不計其數。與此同時,為加強思想文化領域的控制,國民黨當局還大力扼殺自由、進步思想,製造了無數的冤假錯案。雷震、殷海光、柏楊、李敖等一大批知識分子不是被抓去坐牢就是被暗殺。三是「反攻大陸」。蔣介石敗退之初,始終把「反攻大陸」作為其基本政治路線,不僅不斷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時間表,還集中一大批反共分子,前後研究出了1000多種「反攻方案」,並組織大規模的「游擊武裝」,不斷侵擾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還利用大陸三年自然災害、中蘇關係緊張、中印邊境戰爭、越南戰爭等時機籌劃「反共復國」,但大多在祖國大陸的反擊下以失敗告終。四是開展土地改革。為制止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國民黨當局被迫從1949至1952年在台灣實行被稱為「德政之一」的「土地改革」,使大量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從而刺激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緩解了經濟危機,同時也穩定了政局。二、蔣經國:「政治革新」(1972-1988年)進入1970年代後,面對中美關係逐步走入正常化、島內民眾政治參與意識的不斷增強等內外困境,以蔣經國為首的國民黨當局啟動了「政治革新」。1971年9月21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同時把台灣當局從聯合國及其所屬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並引發了20多個國家一夜之間與台灣當局「斷交」的「外交風暴」,這被蔣介石稱為國民黨「遷台以來最大的挫折」。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一行抵達北京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雙方發表了《上海聯合公報》。雖然蔣痛罵美國背信棄義、出賣國民黨,但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並以「莊敬自強、處變不驚」自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同時與台灣當局「斷交」。國際人格的喪失使國民黨以「中央政府」名義治理台灣地區的「法統地位」受到了極大挑戰,國民黨開始面臨治理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危機。與此同時,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及教育水平的提高,迅速膨脹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隊伍要求分享政治權力的意識不斷增長。他們對國民黨當局的獨裁極權統治極為不滿,迫切想改變「納稅有份,參政無份」的政治局面,要求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實現民主政治的呼聲高漲。代表中產階級利益的各種被統稱為「黨外」的反國民黨勢力異軍突起,並於1986年突破「黨禁」成立民進黨,公開對國民黨的專制獨裁統治提出挑戰。1975年,蔣介石病逝台北,其子蔣經國全面掌握黨政軍大權。為挽頹勢,蔣經國自1972年出任「行政院長」後便打出「革新保台」旗幟,出台了一系列「政治革新」措施。一是大力推行「本土化」政策。國民黨逃台之初,為防止本省籍人士坐大危及自身統治,基本上由隨國民黨自大陸逃台的外省籍人士佔據「中央」政府的重要職位,本省籍人士只能在地方發展,難以進入上層決策圈。但這一省籍歧視政策卻引來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並直接引發了省籍矛盾。蔣經國被迫在1972年開始有計劃地推行「本土化」政策,擴大本省籍精英在黨政機關中所佔的比例,並極力拉攏台灣地方勢力,起用、扶植一大批本省籍人士出任黨政要職,李登輝、林洋港、吳伯雄等一大批本省籍精英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進入國民黨上層權力圈的。二是大力進行「行政革新」。蔣經國掌權後大力推行「新人新政」。不僅大刀闊斧地展開人事改革,大量啟用新人與年輕人,使連戰、陳履安、關中、宋楚瑜、錢復等一大批「青年才俊」脫穎而出,成為政治舞台上耀眼明星。還提出了「禁止公款吃喝、行政官員不得進出娛樂場所、官員下去視察必須輕車簡從、杜絕貪污、受賄」等「十項革新要求」。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改變外界對國民黨貪污、腐敗、老化的不良印象,蔣經國也因此獲得了「平民總統」的美稱。三是實行「政治革新」。在中美正式「建交」,祖國大陸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政策方針,以及島內民眾強烈要求開放「黨禁」、解除「戒嚴」的內外壓力下,蔣經國在1986年3月的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上宣布進行全面「政治革新」。其中最具關鍵性影響的就是於1987年7月14日宣布解除長達38年之久的「戒嚴令」,島內民眾自此可以不受「黨禁」、「報禁」、集會遊行的限制,自由地爭取參政、問政、議政的機會。這是國民黨自1949逃台以來,在政治上進行的最大幅度的一次調整,為李登輝時期的「憲政改革」奠定了基礎。三、李登輝:「國民黨台灣化」(1988-2000年)在日據時期長大的李登輝屬於極少數深得「日本皇恩」的「皇民」,曾改日本名為「岩政里男」。1970年代初,身為「農經專家」的李登輝因緣際會獲得蔣經國的賞識,1972年被任命為主持農業改革的「政務委員」,之後歷任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等要職,並於1984年升任為蔣經國的「副總統」,成為權傾一時的本省籍「風雲人物」。蔣經國信任、提拔李登輝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蔣認為李是學者從政,沒有政治野心、也沒有政治班底,不會拉幫結黨,易為各派勢力所接受,也便於控制;另一方面是李登輝的本省籍背景順應了蔣經國推行「本土化」政策的要求,有利於樹立用人不分省籍的形象,緩解因政治資源分配不公而引起的矛盾。蔣經國當時並未規劃由李登輝來接班,而是一直想大力培養次子蔣孝武,但因蔣孝武涉嫌主導1984年的刺殺江南命案,引來島內外的強烈反彈,迫使蔣經國在1985年底和1986年初兩次對記者公開聲稱:「從未考慮由蔣家人來繼位,蔣家人不能也不會競選下屆總統。」「傳子夢」破滅後,蔣經國便開始籌劃由「副總統」李登輝、國民黨秘書長李煥、「行政院長」俞國華、「參謀總長」郝柏村等四人集體接班,但還未等這一規劃完成,蔣經國就於1988年1月13日突然病逝,當天下午李登輝就依法繼任「總統」。但是,黨內卻圍繞具有真正實權的國民黨主席一職到底由誰擔任展開了激烈的爭鬥,以宋美齡為首的保守派反對由李登輝擔任,對李能否掌握最高黨政權力產生了極大的威脅。這時候,極具政治手腕的李登輝一方面擺出一副「和平、謙恭」的低調形象,馬不停蹄地一一登門拜訪國民黨元老,爭取其支持;另一方面打出「改革」旗號策動國民黨內要求革新的少壯派在媒體上投書為其造勢。而時任國民黨副秘書長的宋楚瑜在1月27日的中常會上突然率先公開發言支持李登輝兼任黨主席,更使得「擁李派」趁勢而上,最後迫使大會通過了由李登輝代理黨主席的提案。1988年7月,國民黨召開第十三屆代表大會,李登輝正式當選為國民黨主席,最高權力地位基本確定。在接下來的黨內權力重新分配中,以宋美齡為首的保守派被擠出權力核心,在蔣氏父子時期只允許在縣市以下層級活動的地方派系領導人則大批被引入「黨中央」,使得錢權勾結的「黑金政治」在李登輝任內發展到極致。此外,為實現所謂「推翻國民黨外來政權、建立台灣國」的夢想,李還與民進黨公開推行以謀求「台灣獨立」為核心的內外政策,不僅通過「憲政改革」初步形成了一部「台灣憲法」,並在國際上大搞「務實外交」,意圖造成「一中一台」的事實。李登輝在任內大力排除異己的行為也直接導致了國民黨的分裂。1993年8月,因不滿李登輝獨斷專權、背棄國民黨傳統的「一個中國」政策,以趙少康、王建煊為首的國民黨少壯派集體退黨另組新黨,造成國民黨退台後的第一次分裂;1996年「總統大選」前夕,為了通過選舉打倒李登輝,林洋港、郝柏村、陳履安等人違紀參選,但被李開除黨籍,引起黨內支持群眾的第二次分裂;2000年「總統大選」時,時任台灣省長的宋楚瑜因不滿李登輝的打壓而脫党參選,最終導致國民黨因票源分散而丟失了50年執政政權,國民黨正式下野。四、連戰:在野黨圖謀翻身(2000年至今)2000年3月18日當晚,憤怒的國民黨基層支持群眾包圍了國民黨中央黨部,強烈要求李登輝為「總統」敗選負責,李被迫辭去國民黨主席一職,由副主席連戰接任,國民黨自此進入了連戰領導下的在野時期。國民黨丟失執政權的直接原因為國民黨分裂為連戰與宋楚瑜兩個陣營,深層次原因卻是國民黨執政50年來黑金、腐化積弊深重失去民心所致。為東山再起、浴火重生,國民黨自敗選後推出了一系列黨務改造措施,全面清除李登輝「台獨」分裂路線的影響,回歸傳統的「一個中國」政策。國民黨不僅明確將黨定位為「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不是外省黨,也不是台灣黨,更不是台獨黨」,強調國民黨追求中國最終能在「民主、自由、均富的前提下達成統一」,並主張兩岸在「國統綱領」、「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談判,全面開放「三通」、鬆綁「戒急用忍」等等。基於贏取2004「總統」選舉的考慮,為洗涮「聯共賣台」的污名,國民黨雖然在2003年下半年避談「九二共識」,並積極推動「公民投票法」完成立法,甚至提出「不排除台獨成為台灣人民未來的選項」,但國民黨認同、捍衛「中華民國」,反對「台獨」的基本立場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隨著50年執政權的一夕喪失,加之宋楚瑜、李登輝成立新政黨帶走了部分傳統國民黨票源,使得國民黨表現在選票上的政治實力急速下降。在2001年底的「立委」選舉中,國民黨的席次由之前的115席腰斬為68席,得票率由46%迅速下降為28.8%,由第一大黨變為居於民進黨之下的第二大黨。基於反「台獨」的共同理念以及對付民進黨的共同需要,國民黨早在2000年底便結合「系出同源」的親民黨、新黨等泛藍勢力,以「立法院」為舞台,對民進黨展開強力制衡。為避免「泛藍軍相爭、民進黨得利」的現象一再發生,票源高度重疊的泛藍三黨還就2001年底的「立委」、縣市長選舉以及2002年底的台北、高雄市長選舉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面對2004年「總統」選舉,泛藍高層均深知「合則可勝、分則兩敗」,為重新奪回執政權,國親兩黨早在2002年底便達成「總統選舉共推一組人馬參選的共識」,並於2003年2月14日正式宣告「連宋配」成軍。民進黨從「民主進步」到全面「台獨」1986年9月28日,因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統治而集結的「黨外」勢力正式組建「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結束了國民黨40多年的「一黨專制」局面。民進黨成立後,隨著島內局勢的變化,逐漸由主張「住民自決」蛻變為追求「建立新而獨立的台灣國」的「台獨黨」。在2000年3月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後,「台獨」理念在各個領域全面落實。一、民進黨成立,打破國民黨「黨禁」(1986年至1990年代初期)1970年代以後,隨著台灣經濟的迅速發展,島內民眾要求分享政治權力的意識日漸抬頭,迅速崛起的中產階級更是迫切希望獲得與其經濟實力相適應的政治權力。各種反抗國民黨專制統治、俗稱「黨外」的政治勢力也活躍起來,成為台灣政壇上的一支重要力量。1977年11月,因不滿國民黨在桃園縣長選舉時當場舞弊、弄污選票,「黨外」參選人許信良的支持者群起火燒警察局,史稱「中壢事件」。事件發生後,「黨外」勢力則借這股「民氣」加速集結,並於1978年10月聯合成立「全省黨外助選團」,提出十二項共同主張,開始走向組織化,將「黨外」運動推向了一個新階段。1979年8月16日,「黨外」人士創辦了《美麗島》雜誌社,共有160多名「黨外」知名人士參與其中,並在全台各地設立了20多個分社;《美麗島》不僅撰文抨擊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呼籲「打倒特權」,開放「黨禁、報禁」,更以此作為聯繫群眾、聚集力量的主要陣地,成為「黨外」勢力的大本營。為摧毀這股力量,國民黨於12月12日以「涉嫌叛亂罪」拘捕了雜誌社的主要成員,並查封了雜誌社及其設於各地的辦事社,史稱「美麗島事件」。經此重挫,「黨外」運動除了要求國民黨當局平反「美麗島事件」外,也逐漸向組織政黨的目標推進。1986年9月28日,部分「黨外」人士突破國民黨的「黨禁」政策,宣布成立民進黨。由於「黨外」勢力成份複雜,既有隨國民黨自大陸逃台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反對國民黨專制統治的本土勢力,也有追求「台獨」的分裂分子,相互間有關台灣前途的主張也各異,為求取內部平衡,在共同對抗國民黨的總目標下,民進黨最後決定在內部決策上實行「派系共治」,也即黨內任何重大決策都必須經由各派系討論、協商後共同決定。在有關台灣前途的主張方面,迴避了激進的「台獨」主張,改以文字較為模糊的「住民自決」為宗旨,但各派對「自決」的涵義做出了不同的解釋,主張「台獨」者認為「自決」即「台灣獨立」,其他則認為「自決」僅為一種方法或過程,並非結果,不排除「獨立」、維持現狀或與大陸達成統一等任何選項。但自1988年李登輝上台後,在李登輝的縱容與暗助下,「激進台獨」主張逐漸在黨內佔據主流地位,並於1991年拋出「建立台灣共和國」的「台獨黨綱」,徹底蛻變為「台獨黨」。這一時期,民進黨積极參与「中央」與地方各個層級的選舉,並獲得了一定的席次,其黨員數則從建黨之初的1000多人發展到1991年的2萬餘人。由於民進黨力量微薄,難以在「立法院」及「國民大會」通過合法途徑抗衡國民黨,因而不僅經常在「立法院」對國民黨的官員及「立委」大打出手,還不時聚眾上街遊行,甚至通過與警察發生流血衝突等暴力手段向國民黨當局施壓,因此在「台獨黨」之外又獲得了一頂「暴力黨」的帽子。二、「溫和」轉型,巧妙改變政黨形象(1990年代中後期)李登輝自1991年後展開的「憲政改革」,將民進黨所主張的「國會全面改造」、開放省市長民選以及「總統」直選等納入「憲法增修條文」,為民進黨通過選舉累積實力、進而奪取政權創造了條件。尤其是在1993至1997年由許信良、施明德先後擔任黨主席時期,民進黨積極推展政黨轉型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民進黨的形象。一是在「台獨」主張上推行「務實轉型」。為打消選民對「台獨」的疑慮,民進党進入1992年後開始對「台獨黨綱」進行淡化處理,不再露骨宣揚「台灣共和國」。1995年9月13日,時任黨主席的施明德在美國公開宣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民進黨若執政,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第一次公開提出「事實台獨」理論。在1996年「總統」選舉中,以彭明敏為首的「基本教義派」堅持大打「台獨」牌,導致民進黨以21%的超低選票敗選,使黨內要求「台獨」務實轉型的呼聲加大,「溫和台獨派」更宣稱「台獨是票房毒藥」,應修改「台獨黨綱」。1996年5月,在各派系大老的支持下,民進黨新生代提出「台獨運動的新世代綱領」,指出:「當更改國體、國號等與凝聚共同體意識的目標發生衝突時,可以暫時放棄更改國體、國號,台獨不一定以台灣為國家名稱」,吹響了「務實轉型」的號角。但這一舉動卻遭到「基本教義派」的強烈反對,指責轉型是「貶低台獨、模糊台獨、俗化台獨,甚至醜化台獨」,並於1996年10月出走另組「建國黨」。二是推動政黨合作,改變政黨形象。以施明德為首的民進黨中央自1996年開始積極推動政黨合作,並提出「大和解」、「大聯合政府」的主張。1996年初,民進黨通過喝咖啡、聊天的方式與新黨實現了「大和解」,進而在新一屆「立法院」中組成「在野制衡聯盟」,但這只是利用新黨迫使國民黨讓步而已。1996年7月1日,許信良接任黨主席的當晚便「夜奔敵營」,與李登輝密談近1小時,為實現國、民兩黨聯手進行第四次「修憲」鋪路。1996年底,兩黨在「國發會」上不顧新黨和島內各界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彈,達成了22項「憲改共識」。1997年7月18日,歷經兩個多月的激烈爭吵、討價還價之後,在國、民兩黨主流派的聯手操控下,強制完成了第四次「修憲」。經此「修憲」,「中華民國憲法」基本上宣告終結,國、民兩黨主流派追求的「台灣實質獨立」的「國家政權新體制」得以確立。民進黨推行的一系列政黨轉型行動,使民進黨給外界留下的「台獨黨」、「暴力黨」、「缺乏執政能力」的不良形象有所改觀,認同和支持民進黨的選民逐年穩步增長。不僅黨員人數急速擴大,由1991年的2萬急速上升至1999年的20萬,在選票上的實力也有所上漲,並在1997年縣市長選舉中,在席次和得票率方面首次雙雙超過國民黨,大力扭轉了在1996年「總統」選舉慘敗後的低迷氣氛。該黨綜合實力和國際知名度的大幅提升,不僅增強了黨內加速轉型的信心,也為其實現「地方包圍中央」,奪取最高執政權創造了條件。為爭取廣大中間選民的支持,贏得2000年「總統」選舉勝選,民進黨於1999年5月8日通過了「台灣前途決議文」,宣稱「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由於決議文避免使用「台灣共和國」字眼,並提及「中華民國」,為其躲在「中華民國」外殼行分裂之道作了極好的遮掩,並因此爭取了不少中間選民的支持。三、變身執政黨,陳水扁「一人獨大」(2000年5月至今)2000年3月18日,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改選結果揭曉,拜國民黨分裂之賜,陳水扁以微弱多數當選。陳水扁於1951年出生在台南縣的一個佃農之家。1979年12月,「黨外」人士反抗國民黨專制的「美麗島事件」爆發後,陳水扁因擔任「黨外」領導人之一黃信介的辯護律師,開始走上從政之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1994年,陳水扁當選為首屆民選台北市長,跨出了政治生涯中最為關鍵的一步。上任後,陳刻意展現「與國民黨不一樣的作風」,強力推動市政,颳起了一股強勁的「陳水扁旋風」,一躍成為民進黨內無人匹敵的「超級政治明星」,並先後登上了美國《新聞周刊》、《時代》、《商業周刊》等著名雜誌的政治人物風雲榜。在爭取1998年底的台北市長連任敗北後,陳水扁則投身於2000年「總統」選舉,並逼迫「一生志在總統」的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於1999年5月退黨自行參選。在2000年「總統」選舉中,國民黨籍的連戰、民進黨籍的陳水扁以及獨立參選人宋楚瑜三組人馬綜合實力相當、競逐激烈,陳水扁最終能以微弱多數當選,除了漁翁得利,還因為李登輝一直認為只有陳水扁才能真正繼承其「台獨」分裂路線,並於1998年親自封陳為自己的「接班人」。當李發現連戰選情不妙時,為防堵宋楚瑜上台,便在選舉最後關頭夥同與其關係密切的本土財團操作「棄連保扁」。三是國民黨統治台灣50多年來,尤其是李登輝主政後,貪污腐敗、「黑金政治」發展到巔峰,引起島內民眾強烈不滿,殷切希望「政黨輪替」。陳水扁推出「新政黨、新政治、新政府、新領導、新中間路線」的「五新」口號,高唱「反黑金」、「政黨輪替」有利於爭取「反黑金」、「求新求變」選民的支持。而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形象比較清新的「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在選前最後關頭髮表「挺扁」言論,進一步促使了部分渴望改革的選民轉向陳水扁。四是李登輝主政期間,大肆推行「台獨」分裂路線直接助長了民進黨的發展,使其形成了相當的政治實力。不僅在歷次「立委」選舉中擁有30%左右的選票基礎,更在縣市長選舉中掌握了45%左右的選票,為其邁向執政之路創造了一定的基礎。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民進黨終於實現了所謂的「政黨輪替」,成為台灣地區的執政黨。陳水扁上台後開始取代國民黨掌握了政治、經濟、社會資源,不僅全面掌控了行政系統,還逐步「綠化」公營企事業,迅速建構起「綠色」政商關係網,並不斷利用手中所掌握的資源積極發展基層實力。在2001年底「立委」選舉中,民進黨獲得33.38%的選票,取得87個席次,一舉取代國民黨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縣市長選舉得票率則由1997年的43.12%上升至2001年的45.27%,黨員人數更由1999年的20萬一躍為41萬。雖然民進黨的綜合實力有所上漲,但其得票率也僅維持在35%-45%之間,從未超過50%,仍未打破「泛藍大於泛綠」的選票結構。此外,陳水扁上台後,黨內瀰漫「惟扁是從」氣氛,任何重大決策、大小爭議只有陳水扁發話才能拍板定案,各派系龍頭、大佬說話分量急遽下降,尤其是陳水扁於2002年7月兼任黨主席後,民進黨自成立以來一直維持的「派系共治」的運作模式開始被打破,逐漸被陳水扁「一人獨大」所取代。親民黨國民黨的歡喜冤家2000年「總統」選舉,脫党參選的獨立參選人宋楚瑜以30萬票的些微差距落選。為了凝聚這股力量,宋楚瑜於當年3月31日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為宗旨的親民黨,並自任黨主席,由其在選舉中的副手搭檔張昭雄任副主席。親民黨成立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讓宋楚瑜在2004年「總統」選舉中捲土重來,而宋在2000年選舉中獲得的466萬張票,以及其超人氣的「個人魅力」也成為親民黨發展的重要基礎與資本。宋楚瑜1942年出生於湖南湘潭,其父宋達一直在軍中任職,與蔣經國私人關係密切。1974年初,在美國讀完博士學位的宋楚瑜返台擔任蔣經國的私人英文秘書,並在年底以秘書身份代理「新聞局副局長」,之後又擔任「新聞局長」、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及「中央黨部」副秘書長等職。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後,「副總統」李登輝繼位,國民黨內團繞著掌握實權的黨主席一職展開了激烈的爭鬥。對政治發展走向極為敏感的宋楚瑜,在接下來的「中常會」上率先表態支持稍佔上風的李登輝兼任黨主席,為確保李在黨內的最高地位發揮了關鍵的「臨門一腳」作用。自此,宋一路跟隨李登輝,並充當李穩固自身權位,剪除政敵、排擠黨內外省籍精英的「馬前卒」和「打手」,與李建立起被輿論稱為「情同父子」的關係。1993年2月,宋楚瑜接替「行政院長」連戰出任「末代台灣省主席」,為了替即將來臨的「省長直選」鋪路,宋一進入省政府就馬不停蹄地走訪基層、積極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為便於辦公,宋還將一輛九人座的福特旅行車改裝為「車上辦公室」,車內裝置了書報袋、傳真機、電話等設備,可以隨時與「中央」、省府及地方人士聯絡,進行辦公。在宋的領導下,「省府團隊」的工作效率奇高,不管哪裡出現風災、水災,總是第一時間親臨現場,快速解決問題。宋扎紮實實經營基層的努力終於獲得了選民的回報,在1994年12月首屆台灣省長選舉中,宋最後獲得472萬票,以60%的高支持率當選,以一介外省人打敗了民進黨高舉的「台灣人要掙脫外來政權統治,做自己主人」的變天訴求。472萬的選票基礎讓宋楚瑜深刻體會到,民意支持才是其在政壇上發展的真正後盾,他要靠自己的實力而非李登輝「關愛的眼神」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為培養地方人脈,宋楚瑜上任後充分利用省府政經資源,四度走遍台灣全省309個鄉鎮,探查民情、解決問題。為防止宋楚瑜勢力繼續坐大危及自身權力,李登輝採取了包括「凍省」也即自1998年後停止省長及省議員的選舉等方式打擊宋楚瑜,李、宋關係自此極速惡化。在籌備2000年「總統大選」中,儘管宋楚瑜的民間聲望很高,國民黨基層也極力撮合宋楚瑜與連戰搭檔參選,但在李登輝的反對下破局。為徹底打擊宋楚瑜,李登輝於12月9日惡意控告宋楚瑜涉嫌侵佔高達1.4億新台幣的國民黨黨產,從而引發震驚島內的「興票案」風波,使宋的「清廉勤政」形象大受打擊,支持度快速下滑至25%,成為其最後高票落選的關鍵因素。雖然親民黨的支持者強調親民黨的成立是基於「理念的結合」,但所謂「理念」主要是將「宋楚瑜送進總統府」,宋楚瑜所到之處更是「宋」字旗幟隨之飄揚,具有濃厚的「宋楚瑜一人黨」色彩。親民黨成立後,宋楚瑜的支持者逐漸轉化為親民黨的黨員及支持者,各地要求入黨的民眾非常踴躍,目前該黨正式黨員已突破6萬。據民意調查機關所做的調查顯示,親民黨成立前夕已擁有12%的支持度,之後一直穩步向上發展,一般維持在17%左右,居於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支持度之間,成為繼國民黨、民進黨之後的島內第三大黨。從國民黨分裂出來的親民黨基本上繼承了國民黨「一個中國」的政策。親民黨指出,兩岸都是歷史、文化、地理的整個中國的一部分,在「一中層頂」下,讓各自擁有「獨立主權」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參與國際組織;兩岸應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談判,開放兩岸直接「三通」,逐步由經濟、文化整合逐步邁向政治整合等等。由於國親兩黨「系出同源」、票源高度重疊,面對2004年「總統」選舉,一向對政治發展脈動極為敏銳的宋楚瑜深知,在陳水扁擁有龐大執政資源以及泛藍選民強烈要求兩黨合作的內外壓力下,國親兩黨除了合作別無他途。若不採取務實態度推進「國親合」,自己強出頭不僅必輸無疑,還將背負造成泛藍分裂的罪名,不利於其本人與親民黨發展。2003年初宋即不斷表示,在「總統」參選問題上,「什麼都可以捨得」,絕沒有「非我莫屬」的心態。2月14日,連戰與宋楚瑜共同發表「共同聲明」,宋公開承諾在「正副總統人選搭配」問題上尊重連戰的意見,宣告「連宋配」正式成局。台聯黨以「台獨」為惟一使命2001年8月12日,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以延續「台獨」分裂路線為宗旨的「台灣團結聯盟」(簡稱台聯黨)正式成立,並在2001年底的「立委」選舉中獲得13個席次,成為「立法院」第四個政黨。台聯黨成立後便以「台獨護衛軍」之姿,一再拋出各種「激進台獨」主張,逐漸成為島內外「激進台獨」勢力的「總代表」。為終結「國民黨外來政權」,將台灣從中國領土分裂出去,李登輝在主政12年間,不僅將傳統外省籍精英一一排擠出國民黨權力核心,將國民黨裂解為國、親、新三個政黨,而且結合島內「台獨」分裂勢力大力推行旨在分裂國家的內外政策,並在2000年「總統」選舉的最後關頭操作「棄連保扁」,使陳水扁最後以39.3%的微弱多數勝出。然而,「台獨」分裂路線卻在陳水扁上台之初面臨極大挑戰,一方面陳水扁「台獨」政權身陷政經困境難以自拔,另一方面,以連戰為首的國民黨逐漸拋棄李登輝分裂路線,並與「系出同源」的親民黨、新黨組成在野聯盟聯手「反獨抗扁」,這一切令李登輝產生「外來政權即將復辟」、分裂路線難以為繼的危機感。為防堵泛藍軍成功整合、幫助陳水扁穩定陣腳,並確保「台獨」分裂路線得以有效延續,李登輝決定再度介入政壇。早在2000年底,李登輝及其親信便密謀鼓動國民黨本土派人馬出走另立「黨中央」,陰謀失敗後便指使前「內政部長」黃主文等人於2001年6月後積極招兵買馬籌組新政團。8月12日,台聯黨舉行成立大會,由黃主文出任黨主席,並公開推薦了共39位「立委」參選人,主要由島內失意政客及地方派系人物組成,意圖在年底「立委」選舉中奪取35個席次,進而在「立法院」與民進黨組成「35+85」的「穩定執政聯盟」,聯手對抗泛藍軍。作為第一位台灣本省籍「總統」,加之言行舉止極具煽動性,李登輝深獲部分本省籍民眾的支持與認同,併產生了強烈的「李登輝情結」,認為「惟有在李登輝的帶領下,台灣才有前途」。李登輝下台後雖然喪失了黨政資源的分配權,其「政治光環」亦迅速消褪,但其執政12年來所累積的政治影響力、社會資源以及人際關係網路並未完全喪失,仍對島內一小部分本土意識強烈的選民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在李登輝南北奔走、拼著老命的助選下,台聯黨在2001年底「立委」選舉中獲得7.7%的選票,一舉跨過5%的政黨門檻,取得「立法院」13個席次,在台灣政壇佔有一席之地。但由於缺乏基層根基,台聯黨的整體實力比較薄弱,根據民意調查機構所做的調查顯示,台聯黨自成立後,政黨認同度一直維持在2%-3%之間;其中「急獨」選民是台聯黨的主要選票市場,「緩獨」選民是次要選票市場,且大多為50歲以上的閩南籍選民;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以及主張統一及維持現狀的選民多不支持台聯黨。到目前為止,台聯黨的黨員總共不超過5000人。打著「幫陳水扁穩定政局」旗號而成立的台聯党進入「立法院」後,便以「友軍」姿態與民進黨展開全面合作。不僅在「立法院」有關人事案、預算案等公共政策的推動上全面配合民進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民進黨在「立法院」居於劣勢的局面,增強了陳水扁掌控政局的能力;並在縣市長及「總統」等單一選區的選舉中全力支持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李登輝、台聯黨已多次明確表示,「為延續本土政權,一定要全力支持陳水扁連任,否則本土政權會斷根」,並發動台聯黨、「李登輝之友會」、「群策會」、「李登輝學校」等系統全力「挺扁」,更宣稱將在2004年2月28日當天發動一個規模高達100萬人的「台灣正名運動」大遊行,為陳輔選造勢。台聯黨不遺餘力地推行「激進台獨」路線,獲得島內外「激進台獨勢力」的認同與掌聲,島內外多個「激進台獨」政治社團紛紛奉李登輝為「精神領袖」,台聯黨由此成為「激進台獨勢力」的「大本營」與「總代表」。李登輝是台聯黨賴以生存的惟一資源,沒有李就沒有台聯黨,台聯黨「立委」程振隆曾非常傳神地詮釋,「李登輝的一個眼神,就足以決定台聯的問政走向。」雖然李目前仍在「獨派」選民中擁有一定的影響力與號召力,並擁有一定的人脈與社會資源,但近年來李的政治影響力迅速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在「激進台獨」主張在島內基本沒有市場的情況下,台聯黨也擺脫不了居於末流位置的宿命。新黨迅速崛起持續衰敗1993年8月10日,因不滿李登輝背棄一個中國原則走向「台獨」、勾結地方派系及財團助長「黑金政治」,趙少康、王建煊等十多位形象清新、要求改革的國民黨少壯派「立委」宣布另組新黨,這是國民黨自建黨以來的第一次正式分裂。新黨成立之初表現出強勁的生命力,成為國民黨、民進黨之外的第三支力量。但因新黨的主要成員大多具有外省籍背景,而且主要以台北等都市區為活動中心,從而給外界造成「外省黨」及「都會黨」的印象,極大地影響、限制了該黨的發展壯大。尤其是1997年後,新黨因政治訴求失焦、內訌不斷等原因逐步陷入危機,在2001年底的縣市長及「立委」選舉中,更因同質性極高的親民黨的擠壓,而僅在金門獲得1個縣長及1個「立委」席位,得票率降至2.61%,最終未跨過5%的政黨門檻而走向泡沫化。由於新黨在成立之初標榜為「柔性政黨」,黨章規定黨員享有充分的自主權,隨時可以加入或退出,也不必交納黨費,因而新黨並沒有實質意義上的黨員,主要為認同新黨理念的義工和「精神黨員」。新黨在成立之初的政黨認同度曾高達10%,在1995年更攀升至15%的高峰,但之後認同度逐年下降,目前僅維持在2%-3%之間。新黨在「建黨宣言」中明確主張追求國家統一、反對台灣「獨立」,強調「中華民族應固守原有之疆域,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容異族染指,亦不容分裂國土;堅決反對台灣獨立,割裂民族臍帶,自絕於10億同胞」,同時要求開放兩岸「三通」,促進兩岸全面交流、建立互利共生的「大中華經濟圈」。「建國黨」激進「台獨」的短暫表演1996年10月6日,民進黨內的「激進台獨」成員因不滿許信良等人推動的「台獨務實轉型」,憤而另組「建國黨」。該黨成立後便聲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非中國一省,兩岸的一切交流都必須在國對國的對等關係上進行」,推動台灣以「台灣共和國名義」加入聯合國等等。由於「激進台獨」主張在島內基本沒有市場,「建國黨」成立後並沒有取得預期的發展,在1998年底的「立委」選舉中僅獲得1.44%的選票,因未跨過5%的政黨門檻而快速走向泡沫化。陳水扁上台後,該黨一些重要成員重回民進黨;2001年8月台聯黨成立後,不僅該黨的基本支持者完全轉向台聯黨,該黨一些重要成員為謀求政治第二春也紛紛加入台聯黨。「建國黨」徹底走入歷史。「建國黨」主要聚集了一些「激進台獨」分子,並未正式招募黨員,目前基本處於有名無產狀態。目前「建國黨」的黨主席為何文杞。(註:本文所引用資料到2004年為止)上一頁1下一頁【南方周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9716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張國立在兩會提了個建議,被台灣記者堵廁所質問
※【炒作】遼寧艦再穿台灣海峽 島內媒體:當局別再煽風點火!
※無量壽經玄義 (第八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08
※蔡英文被所謂友邦稱來自中國台灣,台媒稱口誤?
※台灣黑幫七大教父,非黑非白的另類勢力
TAG: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