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之路第二輯(1)
06-26
我的六十年岐黃之路 王渭川「欲以戴段錢王之訓詁,發為班張左郭之文章」。記得一個年僅六歲的男孩,其母抱來,肌膚如冰,脈如細絲,肛門試體溫高達攝氏40。。袁師立方,首用熟附片15克,次用生石膏30克。我感到奇怪,問此症屬寒屬熱。袁師回答說:「吾欲以石膏清其里熱,附子強其心衰,非此不救。」結果真的兩劑而愈。至今回想起來,投袁門首尾三載,實受益非淺。我執業後,能夠學有所進,也與堅守袁門家法案,適當自我化裁有關。中醫臨床診斷,關鍵是望、聞、問、切。我在望診時,根據《內經》所說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道理,注意了觀察病人色、神、形等幾個方面,逐步摸索了一些規律。如見患者面部黑色素沉著,牙齦亦黑,我就根據《內經》「腎主骨、腎主黑」的精義,斷定是腎病的範圍。倘再考查有體重減輕、畏寒眩暈,脈遲細等癥候,則可進一步斷定為《金匱》所說的黑癉或女勞癉之類,其病機是命門之火大衰,有脾腎陽虛和肝腎明虛兩大類型。患者皮膚髮黃,連及鞏膜,就要疑有黃疸病的發生,但要與溶血性黃疸相鑒別。對於痰飲,如見患者左眼上下灰黑如煤煙,就知屬寒痰,見患者眼泡暗黑,知屬熱痰;見患者四肢多痿痹,屈伸不自如,知屬風痰。上屬各病,何師門診甚多,服何師方有效有不效。我因在望診中摸索了一些規律,辨證準確,所以投方輒效。師姐何小香當時負責挂號,曾密告何師,說我:「怪論百出,大放厥辭。」何師問清了實際情況,回答說;「這就是青出於藍的道理。」我從師母那裡偶然得到了這一句話,受到鼓舞,於是對望診進一步細加揣摸。六十餘年來,以此助我判斷解決疑難,成例不少。如川棉一廠一女工,曾患眼底血管硬化出血,左眼視力僅見手指,右眼視力o.1,經治療無效,來我處就診。我望見她步履蹣跚,問「關節痛否?」答以『劇痛」。查血沉為140毫米。我就斷定她的病本是風濕,失明只是病標。治標既無效,就應轉而治本。於是毅然放棄眼科方劑,主獨活寄生湯加蜈蚣、烏梢蛇、仙鶴草、麝香以祛風化濕、活血通絡化淤,結果病人兩周即視力復舊,以後歷七年而未發此類病症。又如,一位唐姓胃痛病人,曾經漢、滬、京、粵等地治療無效。就診於我時,見他兩手按胃,兩腳破行,訴胃痛數年末愈,查血沉極高,於是審徵求因,亦斷他病根在風濕投祛風濕葯而愈。「《肘後備急方》、《千金方》內都廣泛地用了蟲類葯,至於《金匱》中的鱉甲煎九和《溫病條辨》中的化症回生丹,更是以蟲類葯為主。」我謹記師教,用於臨床,確能收到意外之效。因為麝香比較貴,後來我還逐步用蟲類葯代替麝香,療效仍然非常滿意。迂迴曲折艱難困苦 葉橘泉《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紫參湯今紫參這味葯陽錯陽差地變成了蚤休、重樓,因而真正的蚤休(七葉一枝花)則不予收購,淪落民間。又如《傷寒論·辨陽明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之連翹,是金絲桃科的小連翹(地耳草、田基黃)。考諸本草學,原有「大翹」、「小翹」,「狹葉、黃花」,「藥用莖葉,連花實」等記述,李時珍云:「早蓮乃小翹,今用如椿實者,乃蜀中來。」意思是說今用的木樨科連隊是後來新發現的,而原來的大翹、小翹因而失傳。其實,小連翹(田基黃)對早期肝硬化有效,麻黃連招赤小豆湯明記用根,是金絲桃樹連翹,今叫做紅旱蓮。還有蘿薛科的杠柳,也是後來發現的,叫做「北五加」,因而原來五加科的五加失傳了。真正的五加皮是功以人蔘的一種珍貴強壯葯。本草所載「金玉滿車,不如五加」,是記其功用也。諸如此類,無疑影響了中醫用藥的正確性和療效。所以,我感到中醫需要研究中藥本草彌甘蔗境憶從前 劉樹農在受到《溫病之研究》的啟發以後,深感日人治學之精與識見之廣。又揣摩了湯本求真所著的《皇漢醫學》,覺得這部書的好處是教人從腹診上以識別陰證與陽證。我在臨床上曾根據確診所得用該書所讚賞的桂枝加苓術附湯,治癒了幾個滬地所謂「濕溫傷寒」屬於陰證類型的病人一九三六年,經同鄉人介紹,到南京診治某巨公(四十八歲)頭暈病,癥狀為頭暈而沉重,起立則覺天旋地轉,時吐涎水,旋吐旋生,食少神疲,靜卧懶言,如是者近一年,經中西醫治療無效。我診其脈沉弦而緩,視其舌淡苔灰滑,知其為在上之清陽不足,濁陰之邪上泛,已成陰乘陽位之局,但屢進苓、姜、術、桂、參、茸之品,僅得稍稍改善,而效不顯著。患者有休息痢史,每月必發,經西藥治療,三五日即止。我結合這一點,遵張子和「寒濕固冷,可泄而出之」之說,按《千金方》治「下限中痰僻(水旁)」的「紫圓」方,照方配製,先服如梧子大者三粒,得微下。隔一日用十粒分兩次服,下水液雜膿血數次,越二日頭暈即大減,灰膩滑潤之苔亦漸化,食納加,精神爽。續進調補脾腎兩陽之劑,康復如初,休息痢亦不複發作。年逾八十,以他疾終。涉醫征途回眸關幼波對於黃疸,除了同意「濕熱相搏」乃生黃疸的傳統概念外,對於與「疫毒」傳染有關的病因學說我也比較重視。在病理上,我體會到;濕熱羈留氣分不會出現黃疸,而濕熱為膠固之邪,入於血分,淤阻百脈,逼迫膽汁外溢,浸債肌膚,才能出現黃疸;若濕熱蘊毒,則血熱沸騰流速,膽液橫溢,除黃疸日益加重外,尚可出現扭血、嘔血、皮膚出血、斑點、赤縷、掌紅、蜘蛛志等,甚至毒熱瀰漫三焦,侵犯心包,而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等危候;若濕熱凝痰,更加膠固粘滯,淤阻血脈,脈道不通則膽汁更難循其常道而行,黃疸更難消退。歷以在治法上除了遵守傳統的清利濕熱之外,尚且提出「治黃必治血,血行黃易卻;治黃需解毒,毒解黃易除;治黃要治痰,痰化黃易散」的個人見解。有益的 回憶邊 江育仁曾治一例失眠患者,顴紅升火,徹夜煩躁不寧。多次投以平肝潛陽,養心寧神之劑,連服十多天,葯沉大海,並無寸效。老師就在我原方中加入豬膽汁、龍膽草雙重苦味葯,僅服三劑,即能安然入睡,霍然病癒。老師謂;「虛火宜潛,實火宜泄。該病有顴紅升火,煩躁不寧者,即肝膽有實火也。」 又一例女童尿儲留,長期導尿,引起下陰嚴重感染,外陰部紅腫潰破,迭經中西藥物並治,小便仍涓滴不下,痛苦萬分,邀我診治。認證濕火下注,經治一周,病情未見改善,反而增加肢體浮腫,呼吸氣粗,惡風發熱。乃請同窗老友會診,他詳詢病情,反覆檢閱所有處理方法,思考再三,若有所悟,告余曰:「此實『提壺揭蓋』之證也。」即疏生黃芪120克,桔梗18克,升麻、生甘草各9克,濃煎代茶,少量多次口服,並以生銀花、生甘草煎湯熏洗下陰,每日二至三次。三至四天後,小便已能自利,取出導尿管。嗣後陰部腫脹潰破處亦得逐慚消退癒合。 「提壺揭蓋」法,為癃閉少尿症中屬於氣虛下陷者,理法並非陌生,而下陰部紅腫潰破,明為濕火證,加之小便涓滴,似與證情有違。孰知肺主一身之氣化,肺氣不足,氣化豈能下達州都。生黃芪配伍升麻、桔梗,既益其氣,又舉其陷。且黃芪托毒消腫,對久潰不斂之瘡瘍有生肌收口作用,為外科之要葯。治學三部曲 朱仁康章氏對瘡瘍外科有獨到之處。常慣用蟲類葯如山甲、全蠍、斑蝥、蜈蚣之類,配成秘方九散,用以內消瘡瘍.功效卓著,故能馳名於世。醫海春秋 孫允中 我曾研究了引經葯,重視它們在方劑中不可低估的地位。血府逐淤湯中柴、半、桔、枳的上下升降,通竅活血湯中蔥、姜、麝香的升散開竅,少腹逐淤湯中茴、姜、肉桂的溫通下焦,身痛逐淤湯中艽、龍、靈脂的祛風通絡,隔下逐淤湯中烏、枳、香附的琉肝理脾,補陽還五湯中黃芪、地龍的補氣熄風,引經葯都起著重要作用。方中活血葯可以更替,而此等葯不能偏廢,否則一方可代六方,就沒有區分血府、通竅、少腹、身痛、隔下和補陽還五的必要了。有些人擬方之後即雲某某逐淤湯加減,實際不過是滿紙活血葯而已。當然不能說它毫無作用,但至少療效不著。我還對佐葯的積極因素,進行了推敲和驗證。如真武湯仲景用心良苦,方內白芍恰到好處,既可緩和附子辛熱之性而不致傷陰,又能引導附子達下元而不得上竄。與附子相配,陰陽互濟;同術、苓為伍,利濕外出。倘若去白芍則方義大變,稍微不切就有火盛耗津之虞。如果重用白芍則功力又進,斂陰涵陽,可治虛陽欲浮之證。顯然,那些恐其戀邪和視其無功,便棄之不用的人,是千慮一失了。無數的經驗證明,方劑中佐或反佐的應用具有實際意義,真武湯如此,芍藥湯、達原飲等方也是如此。我是怎樣學習中醫的 沈仲圭清·章學誠說:「學問之始,非能記誦。博涉既深,將超記誦。故記誦者,學問之舟車也。」(《文史通義》)涉山濟海,少不了舟車,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誦階段,而是作為以後發展的基礎和出發點,那麼,這樣的背誦便不得以「該死書」誚之。如江浙醫生用烏、附,大率幾分至錢許,而川蜀醫用烏、附,常用三、四錢,甚至有用兩許大劑者。例如裘吉生老中醫自訂疏肝和胃散,治肝胃氣痛療效可靠,方用沉香曲、香附、甘松、延胡、降香、九香蟲、刺猖皮、瓦楞子、左金丸、甘蔗汁、生薑汁,我向裘老索方,他即告我,以後我用此方治神經性胃痛、胃潰瘍胃痛,均有疏肝相胃、行氣止痛之功,但不宜於虛證。學到老學不了 沈六吉古法以五銖錢抄藥粉不落為一錢匕。故一般藥粉一錢匕不等於一錢,約合目前二分左右。而今某手冊競改十棗湯每服一錢匕為一錢。十棗湯中,甘遂、大戟、芫花皆為毒藥。《傷寒金匱方》之用十棗湯送下,正欲緩和其毒。現無故將劑量突增五倍,豈能避免中毒。又備急丸每次劑量為小豆(指赤豆)大三丸,約合今六厘左右。丸內有巴豆,過量易中毒。而今某手冊改為每服五分左右。治醫一生 何世英 在我早期臨床中比較地側重以六經辨證指導外感熱病及其變症,不少病人有顯著療效,深受患者好評,例如 患者,男,三十歲。素有痰飲留伏的哮喘宿根,因受外邪而複發,半月不解。中西醫藥無效,病勢垂危,已準備後事。征見喘息鼻扇,張口抬肩,胸高氣短,頭汗如珠,麵包發青,煩躁不安,舌苔白膩,兩脈滑大而數,沉取無力。據證論治,認屆痰氣交阻,閉塞氣道,邪盛正衰,肺氣欲絕。乃以扶正降逆定喘化痰之法,投麻杏石甘湯、葶藶大棗瀉肺湯加重劑人蔘治之,葯未盡劑而喘已定。 某老翁,初秋突發高熱,日瀉十餘次,中西(日醫)醫共治療三天無好轉,病勢危殆,乃約余診。見其精神恍榴,煩躁氣促,遍身熾熱有汗,泄下褐色水液而惡臭,腹痛不著,納呆不吐,溲少而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當時按太陽陽明合病、挾熱下利之表裡證論治,而以葛根黃芩黃連湯治之,一劑而瘥。 一老婦年近古稀,外感高熱四天,熱遲匝月,日夜不能合眼瞬息,西藥安眠、中藥安神俱無效。煩躁,痛苦難堪。舌質光紅而於,脈弦細而數。按少陰熱化、水火未濟,而以黃連阿膠湯治之,酣睡,再劑乃安眠。 又患者,男,五十歲。先發熱十天,退熱後二十天不飲不食,不語,仰卧,昏唾而不閉目,有時長出氣,半月無大便,舌苔白膩遍布,兩手俱無脈。中西醫均拒絕治療,已備好衾稕,等待氣絕。余按邪熱內陷、痰熱鬱結、阻滯中皖、氣機痞塞論治,而予小陷胸湯原方。服後二小時,病人即能閉目深睡,減少了長出氣。翌晨突然坐起,訴飢餓,索食物,家人反而驚懼,以為「迴光返照」。疑懼稍定,姑與之食,見其食後又安睡,知其已有生望,於是由懼轉喜,再邀複診。繼續以小陷腦湯加元明扮予之,翌日得暢便。由此神態自如,其病若失。 經方用之得當,效如俘鼓,這是歷代醫家共同的體驗。但我通過臨床認識到,郁於經方一隅,是不能解決一切外感熱病的。在某些情況下,必須用溫病辨證及應用時方才能取得效果。例如神昏一症,完全按照《傷寒論》胃家實處理,是不符合實際的。又如外感熱病初期之屬於溫病的,依然堅持「一汗不解,可以再汗」,及「下不厭遲」的原則,也是不合理的。更以流行性乙型腦炎為例,如以六經辨證,則只能受到陽明經證的局限。在把好乙腦三關(高熱、驚厥、呼吸衰竭)中,即使對退高熱有利,但也不能控制驚厥和呼吸衰竭,何況乙腦在臨床上常表現為暑溫證和濕溫證不同的類型。所有這些都不是六經辨證所能指導,也不是單用經方所能解決的。由於歷史的條件《傷寒論》決不可能概括萬病,它的理法方葯,也決不可能完全適用於一切外感熱病 施師處方,喜開「對葯」,如厚朴花與代代花連用,大生地與大熟地連用,砂仁殼與豆蔻殼連用,蒼朮與白朮連用等。用藥劑量非常謹慎,麻黃均用蜜炙且分量極微,一般o.9—1,5克,很少用至3克。常諄諄告誠同學慎用葛根,必要時以青蒿代之。 我多年來秉承師法,每獲良效,但有時也要跳出老師的框子。施師慎用葛根,而我經常慣用,並無副作用發生。施師對某些葯使用劑量甚微,而我根據病情需要,往往超量應用始能奏效。例如施師用葶藶子經常不超過1.5克,而我則用至9克。又如麻黃定喘,對急性呼吸道疾患,雖小量亦效,但對慢性者,墨守微量,往往無濟於事。施師治療頭風證中的神經性頭痛,喜用蟲類平肝熄風葯,一般地用地龍、僵蠶,稍重用全蠍,特重用蜈蚣。施師用蜈蚣,每劑從未超過一條,我則根據病情需要,每劑最多用至十六條,並末發生中毒反應。醫學生涯六十年 陳源生矚我再讀《醫學心悟》。並說;「《心悟》一書,其精粹又在『醫門八法』篇中,務必要熟讀、精思,最好背得。」確如其言,「八法」篇頗切實用,我臨證以來,立法處方得程鍾齡先生益處不小。據我的學習體會,學《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有兩把入門的鑰匙:就是陳修園著的《長沙方歌括》和《金匱方歌括》兩本書。陳氏方歌鏗鏘順口,或概括重點條文,或列治法原則;既有藥味組合,又詳分量加減,對於理解和熟記條文、方葯皆有幫助。至今這些方歌我都牢記未忘,我覺得這是一條學習仲景著作的捷徑。程鍾齡有兩句話我很讚賞「知其淺而不知其深,猶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猶未知也。」雞矢藤一葯,我幾十年來屢用於肝膽脾胃諸病,證實其有健脾消食,行氣止痛,利水消脹的良好效果。 《金匱》治肺病、腸癰皆用冬瓜子,而冬瓜乃瓜果菜食之物,其於何能有此效?常見冬瓜子拋入豬糞坑中而不腐爛,次年凡施用豬糞之處可自然生長冬瓜。於穢濁中生長的冬瓜,其味甘淡,甚為爽口。我注意觀察了這一現象,從而省悟此物極善濁中生清,其子抗生力強,更屬清輕之品。根據冬瓜子升清降濁,輕可去實的特點,用治咳喘膿痰、肺癰、腸癰、婦女帶下以及濕熱病過程中出現的濁濕阻滯上焦和中焦的癥狀都有顯著療效。有一同道之孫女,年僅兩歲,患腹瀉。先以滲濕分利無效,繼投溫中健脾,瀉仍不止,乃邀會診:視患兒形廋,面色無華,汗多煩躁,常夜啼驚醒,指紋青淡,日瀉七、八次,食油瀉甚。我根據《靈樞》「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葯,不可飲以至劑」的原則,權借《金匱》治婦人臟躁之甘麥大棗湯,假其至平至甘之性,調治「陰陽形氣俱不足」之疾,並於方中酌加蟬蛻、仙鶴草、楂炭,處方共用六味葯,服二劑而瀉止神安。另有一婦人患崩證,血大下不止。察其脈證,寒熱皆無明顯之徵,惟詢得血下時陰中覺熱,我根據平素審苗竅診斷疾病性質所積累的經驗,血下陰中覺熱,必屬血熱致崩。乃出方:地榆120克,米醋同煎,單刀直入,期冀速效。患者晝夜連服二劑而血止。事後,跟隨我臨床的西醫同志問我:「老師治病,用方極其平常,且少執全方,選葯亦屬平淡,劑量輕重不定,為何收效同樣顯著?」我回答道:「遣方不以罕見邀功,用藥不以量重取勝,關鍵在於辯證準確,立法吻合病機,方葯切中病情,雖四兩之力,可撥千斤之重,神奇往往寓於平淡之中。」一九六二年,我所名老中醫周湘船邀我會診一尿毒症患者。病人已神智不清,躁擾不寧,大小便三日未解,歷經中西醫兩法治療,幾次導尿,收效不顯。其人年逾七旬,證涉險境,命在垂危。診畢,我對周老說:「巧取或可冀生,猛攻必然斃命。」經協議處方:以滋腎通關九為煎劑內服,外用萊服子、生薑、火蔥加白酒炒熱,溫燙腹部,內外合治,希冀於萬一。上午葯後,下午得矢氣,尿通。不料,通而復閉,又增嘔吐,再施前法加減失效。怎麼辦7夜間彈思極慮,窮究良策,偶然翻到王旭高治腫醫案一則,案云:「肺主一身之氣,水出高原,古人『開鬼門,潔凈府』,雖曰從太陽著手,其實亦不離乎肺也。」這幾句話使我茅塞頓開:此證何不下病上取,導水高原?進而聯想列《金匱》治百合病亦不離乎肺,其癥狀描述與此患者頗多吻合之處,又何不權借百合病諸方以治之:清肅肺氣,百脈悉安;導水高原,治節出焉。翌日,陳所思於周老,遂與百合地黃湯,百合知母湯,百合滑石代赭石湯三方合宜而用,井加琥珀粉、臘梅花,煎水頻服;外治法改用新鮮馬蹄草沖絨,炒熱,加麝香少許包肚臍。經內外合治幸得吐止,二便通快,神智漸蘇。如此,隨證加減月余而競全功。通過此例治療後,近十餘年來,陸續又治了七、八例尿毒症患者,只要其證偏於肺腎陰虛而伏內熱者,沿用此法,咸可奏效我的學習方法和臨證體會 揚永璇祖述憲章發揚光大 吳考槃《傷寒淪》真是一部經驗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好書。精研潭思老而彌篤 張伯臾徐靈胎評註的《臨證指南醫案》,是我一生愛讀的書。葉、徐兩家均是一代名醫,但在學術見解上,常有相佐之處。如《臨證指南醫案》的吐血門中,葉氏常用麥冬、五味子、玉竹、沙參等品。徐靈胎持不同意見,認為:』吐血咳嗽乃肺家痰火盤踞之病,豈宜峻補」,「今吐血之嗽,火邪入肺,痰凝血涌,惟恐其不散不降,乃反欲其痰火收住肺中,不放—毫出路,是何法也!」對此兩說,在我始學之時,確有莫衷一是之感。為釋疑團,我在臨床中留心十餘年,始有所悟,遂作批語如下:「徐葉兩家之言,似乎背道,實乃相輔而不悖。吐血咳嗽而痰火戀肺者,麥冬、五味之屬,當在禁用之列,以免助紂。然臨證中,所遇肺陰已傷,舌紅絳,脈細數而咳痰吐血者不少。以陰虛為重,沙參、麥冬、玉竹等葯,均屬對症佳品,豈能廢用?徒持苦寒,反傷胃氣,非其治也。故徐、葉之說,未可偏廢,須相機而用,取效臨床。仲景有麥門冬湯,麥冬半夏同伍,補陰而不窒膩,遣方之妙,誠可取法。」可見,大凡治學,不能輕率隨和一家之言,總應潛心研討,方能融為已見。古人說,對待傷寒與溫病,須縱橫看,我覺得此語甚妙。縱橫交織,本一體也。無可否認,就兩者方葯論,各有偏重專長,只有融會貫通,方能左右逢源於臨床 例如;方x x,男,25歲,某院會診病例。病者原思有腎病綜合征,住x x醫院內科病房,使用西藥噻替派。在第十七次治療後,白細胞突然下降至200/立方毫米井伴高熱,體溫40.5。c,兩次血培養均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西醫診斷為敗血症,繼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立即停用噻替派,並用多種抗菌素靜脈滴注及肌肉注射五天,高熱不退,證情兇險。一九八O年十月二十五日我應邀往診,證見高熱六天不退,入夜口渴,便秘,兩下肢紅斑(出血點),苔黃膩根厚中裂而干,脈象虛細而數。我分析,病系正氣大虧,客邪乘虛而入,邪熱亢盛,熾於氣分,灼傷陰津,且見入營之勢。治應扶持正氣,清化邪熱,投人蔘白虎湯,參以涼血救治之。方用生曬參、鐵皮石斛益氣保津,石膏、知母、銀花、連翹清熱透泄,赤芍、丹皮、旱蓮、澤蘭取其涼血散血之意,以杜傳變。全方「清」、「透」、「養」三法同用,服藥二劑,高熱得平,白細胞上升至4900/立方毫米。病房醫師以此方為清熱妙劑,故又囑患者續服原方三劑。至十月三十日再邀會診,病者出現嗜睡懶言,面色萎黃,汗出較多,口渴脅痛,苔根膩,舌淡紅中裂,脈細數,重按無力等症。我考慮此由邪傷氣陰,又過服寒涼清熱之劑,以致陽氣傷損,有虛陽外越之兆,邪熱雖化未徹,而有內傳少陰之虞。故治療重在扶養正氣,佐徹余邪。方中重用吉林白參、黃芪、當歸補氣血以托邪,牡蠣、白芍和營衛以斂汗,柴胡、銀花、連翹以透余邪,佐入麥冬清熱養陰。服四劑後,熱病告愈,二周後複查,二次血培養未見細菌生長。 本案治療,我先宗溫病,後法傷寒,不拘一格,努力做到立法用藥,知微杜漸,防變於未然,這樣才掌握了主動權。我深入研讀東垣、丹溪、景岳等名家醫論及《名醫類案》、《柳選四家醫案》、《臨證指南醫案》,井常置《類證治裁》於案頭,隨時翻閱。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讀《干金要方》,難解其意,視為「偏書」。解放初期我曾見方行維老先生治病用藥甚為夾雜,每每認為是無師傳授的結果。近二十餘年來,我所通疑難雜症,與日懼增,投以平時效用之法,取效者不多,常百思不解。在這種情況下,遂再次攻讀《千金要方》。隨著閱歷的加深,讀起來就別有一番感受。我感到該書醫學理論縱然不多,而方症記錄樸實可信,其表裡、寒熱、補瀉、升降、通澀等葯常融冶在一方之中,可謂用心良苦,奧理蘊在其中。所謂疑難雜症者,大多症情錯雜,非一法一方所能應對,當須詳細辨證,切中病機所在,方能奏效而不能被某些狹隘的理論所束縛,更不能受流派所承的學驗所限制,必須擴展視野,進一步研究《干金》組方之雜,觀察其臨床之驗,我想這是探索治療疑難雜症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待疑難雜症,正如嚴蒼山先生所云,方葯不避其「雜亂」,但須雜中有法,亂中有序,這也是我得力於《千金》之處。學無止境學無捷徑 張珍玉當時青島雲南路有位老中醫叫謝文良,北京人,頗有盛名,就診者盈門。我問他,經雲「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應當怎樣理解。他說;春夏溫暖,陽氣旺盛,陽生陰長,生機蓬勃,萬物爭榮,此時應當順應自然之勢,保護生髮的陽氣;秋冬寒涼,陽殺陰藏,陰氣當令,萬物收藏,此時應保護主令之陰氣。治病要考慮節令氣候,勿伐天和。這對我啟發很大。如《傷寒論》中「胃家實」一語,開始父親引經據典,反覆講解,但理解還是不深。以後隨父見習,見一位病人頭痛,家父卻投以大承氣湯,遂問其理。父雲;「病人便秘拒按,苔黃脈洪,是陽明實證。陽明之熱邪上沖,干擾清竅,所以頭痛。陽明經行於前,故病人頭痛部位在前。用大承氣湯以瀉其實邪,邪去正復,頭痛自然可愈。」至此才真正指出「胃家實」之意。四物湯是補血的首方、要方,其配合是非常巧妙的。大自然有春夏秋冬,萬物有生長收藏,春夏為陽,主生長,秋冬為陰,司閉藏,陰靜陽動,無動則無以靜,無靜亦無以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四物湯中,川芎為春,當歸為夏,二者主動;白芍屬秋,熟地系冬,二者主靜。動靜配合,所養之血,才是有生機的活血學習中藥,植物葯的藥用部分不同,功用也不同。近乎天者走於上。花葉向上生長,近乎無質輕揚,屬陽,功用主表主升;近乎地者行於下,根近乎地,質重,屬陰,向下,主降主瀉。這就是一般規律。但普遍中又有特殊,如諸花皆升,而旋復花獨降。就是同一味葯,由於配伍不同,在不同的方劑中,作用也有所不同。如小柴胡湯、理中湯、白虎加人蔘湯都用人蔘而其義不同:小柴胡湯中,人蔘扶正,使邪氣不得復轉入里,理中湯中人蔘補氣健脾,振奮脾胃功能;白虎加人蔘湯中,人蔘補氣生津,治津氣兩傷。我們現在用人參與古代又有不同,現在多用於氣虛氣弱的病證而少用於氣津兩傷。我曾治療一無汗症病人,自出生後就未出過開,年幼時尚無特殊感覺,長大後,每當勞動或活動劇烈對就面赤發熱、心慌、煩躁。某醫院診斷為無汗症。一般很容易認為,肺主皮毛應該治肺,使其發汗。但仔細分析,病人並無肺病的癥狀,而面赤、身熱、心慌、煩躁為心陰虛的表現。汗為心之液。我從滋補心陰為治,獲得滿意效果。我對「柴胡劫肝陰」不太明白,就去間一位夏老師。他說:柴胡有琉肝的作用,用之得當,效果顯著。但柴胡味苦微辛,疏肝太邊就會耗傷肝陰。他的解釋對我啟發很大。我發現不少方劑中柴胡往往與白芍配合應用,白芍可以防止柴胡疏散太過。不但加深了對藥物功效的認識,而且進—步明確了藥物的配伍意義。氣與陽的關係問題。雖然也明確助陽葯不能補氣,補氣葯也不能助陽(黃芪能昇陽);氣屬陽,但又不等於陽。臨床上氣虛和陽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究竟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還不很清楚。就這個問題請教老師們,指出陽是對陰而言,氣是對血而言,氣與血可以分屬陰陽來說明它的作用。陰陽可概括全身,也可指一個組織臟腑。一般地講,物質屬陰,功能屬陽。臨床上所指的陽虛,多指脾腎,氣虛多是屬於脾肺。於是,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明確的認識。天癸不能局限地指月經;它是人體生長、發育尤其是維持正常生殖機能必需的物質帶脈起於季脅的兩面,環腰一周,如束帶然。《素間·金匱真言論》說:「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心為陽中之陽,所以心有實熱之邪,可以用苦寒直折;肺為陽中之陰,肺有實熱之邪則應慎用苦寒,以防傷陰。腦為奇恆之府,中藥中並沒有入腦的藥物,那麼,臨床上怎樣治療腦的病症呢?聯繫到臨床實際,讓學生理解中醫臟腑學說中,把有關腦的生理和病理多分別歸屬於五臟,其中以心肝腎為主。心主藏神,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生髓而通於腦。《靈樞『海論》說:「胞為髓之海。」《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髓者皆屬於腦。」因此腦的病症多從心肝腎辨證論治,這樣,學生對腦的認識及腦病症的治療就具體而深刻多了。從醫回憶錄周筱齋學無止境鍥而不捨哈荔田周學海《讀醫隨筆·升降出入論》說「心肺陽也,隨胃氣而右降,降則化為陰;肝腎陰也,隨胃氣而左升,升則化為陽。故戊己二土中氣,四氣之樞紐,百病之權衡,生死之門戶,養生之道,治病之法,俱不可不謹於此 先父臨床尚用氣分葯,並據《內經》「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之旨,認為氣在人體內沿著經絡血脈運行不息,循環往複,若有一毫壅塞,則氣機不暢,臟腑失和,氣血不調,百病叢生,此即《內經》「百病生於氣」之意。並認為氣實則多郁,氣虛必兼滯,氣寒則多凝,氣熱則流急不傾,因此針對證情之寒熱虛實在大法確立之前題下,每喜佐用適當之氣分葯,以調暢氣機,運行氣血,調和臟腑,如陰虛之用香櫞、綠萼梅、合歡花等,取其理氣而不傷陰;血虛之用小量柴胡、荊芥等清芳流動之品,以舒發肝氣,氣虛之用陳皮、佛手、砂仁理牌和胃,取其補而不滯。它如降氣之朴、積、蘇梗等,疏氣之青皮、桔葉等,行氣之烏葯、木香、陳皮等,升氣之柴胡、升麻、川芎等,以及香附醋炒以入肝,鹽炒以入腎,炒黑以止血等等,皆為臨床之所慣用。我承繼先父這一經驗臨床數十年,漸達其妙,用藥範圍也有所發展。如蒿本、·細辛等,雖非氣分葯,但我常作氣分藥用。按《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細辛色青入肝,質輕宣散;蒿本辛溫通絡,兼入厥陰,二藥用治心胃氣痛,或痛經等病每獲捷效。我在繼承家學,參究古人、今人醫療經驗的同時,也注意搜集、整理、實驗民間的單方、驗方如抽葫蘆或向日葵根煎服療水腫、小便窿閉;牛膝、乳香等分為末,每服6克治遺精;塗搽煤油療斑禿;拉拉秧點瘊子等等,均采自民間驗方而確有效果。此外,我亦重視單味葯的治療特效,及現代藥理學對中醫研究之成果如青黛之消瘤,貓爪草之治結核,豬毛菜降壓,蒼耳子之療過敏性皮炎,蜂房、全竭之興奮性機能以及外用熏洗療祛等等,在辯證用藥的同時,每每參酌應用,常能提高療效。滿目青山夕照明 洪子云其於《內經》,除要求通讀明義之外,尚規定若干精讀背誦之文。至於《傷寒》、《金匱》,則要求整本背誦,謂之「包本」。溫病雖不在經典之列,以先君駕好之故,亦要求背葉氏《溫熱論》、吳氏《溫病條辨》等書。另選若於精鍊之歌括,務必能背。當時雖不勝其苦,迨至用時,方知其甜。讀傷寒分作三步①熟讀熟背,領會大體精神,以成無己《註解傷寒論》為主要參考文獻。不貪其多,但求其熟。②精該柯、尤、錢氏之三『集」、《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輯義》以及二張(張隱菴、張令韶)、陳修園之詮釋,井瀏覽其餘,以廣見識。在博覽群書基礎上,務必綜合歸納,分析對比,逐條體會,相互交融,分中有合,合而復分。例如心下痞一症,除五瀉心湯證外,應追搜有關條文,各個分析對比,求出證治之異同,而瞭然於胸中,以便運用時提起一點帶動一串。多年實踐證明,此步功夫,對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大有稗益。②理論聯繫實際。此時應與書本保持若即若離關係。「若即」是藉助書本,繼續提高理論水平。「若離」是不受書本束縛,大膽獨立思考,能動地認識疾病發展變化及其診療規律,決不可限於條文字句之間。然後根據實踐所得,加以總結提高。如此不斷往複,必能形成自己的學術見解。如157條(二版教材《傷寒論講義》之序號,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一九六四年版,下同)十棗湯證,有「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句,歷來注家多顧文演義,未加深究。余在臨證中發現,病者主訴心下痞者甚多,而訴心下硬滿者極少,對照註解,難明其故,然細查病體,則恍然有悟。即醫者以手切按病人心下,覺抵抗力較強,若有硬滿之狀。同時病者稱心下痛者極少,而稱牽連胸脅痛者多,若積飲較重者,或有窒息感。故知「硬滿引脅下痛」是他覺症,由是應斷句為「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這樣不僅符合臨床實際,而且便於教學。又如22條「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歷來對「脈促」見解不一,聚訟紛紜,有以「急促短促」為解者,有以「數中一止」為訓者。據臨床所見,「急促短促」者確有之,且為多數學者贊同。而「數中一止」者亦時有所見。如病毒性心肌炎,初起酷似外感,或寒熱未罷,而脈促(指「數中一止」,下同)已見,或外證已除,而脈促不休。其中有心陽虛劫者,投桂枝去芍藥湯化裁,常獲佳效。於是,以上兩種意見,兼收並蓄可也,不必由理論而理論辯其是非。 學理如此實踐亦然。例如大葉性肺炎,一般屬溫病範疇,多採取衛氣營血辨證。然而亦有特殊情形,如嚴冬發病,常有里熱雖重,但外寒束縛不解,可仿太陽兼內熱證治法,方用大青龍湯化裁,有初病之時內熱潛伏不現,而見面色蒼白、肢冷脈微、血壓下降者,當急予回陽救逆,待陽回之後,再議其餘;有在熱熾過程中,或熱灼之餘,而陽氣暴脫者,仍須當機立斷,速投回陽之品。處處留心皆學問。如治一青光眼患者,男五十餘歲,雙目失明,其女扶持來診。病程既久,肝實而脾虛,飲食少進。檢索前方,俱是滋腎柔肝之品,效果渺然。憶及《本草綱目》引《醫余錄》云:「有人患赤眼腫痛,脾虛不能飲食,肝脈盛,脾脈虛,用涼葯治肝則脾愈虛,用暖葯治脾則肝愈盛。但以溫平葯中倍加肉桂,殺肝而益脾,故一治兩得之。傳雲;木得桂而枯是也。」仿其意,擬方如下:桂枝、白芍、生地、炙草、菟絲子、復盆子、夜明砂、谷精珠、破故紙。經治月余,患者不需人扶持,而行走自如,一寸以上大字可以辨識,競獲理想效果。 又如治一例「多型性紅斑」患者,青年女性。紅色斑塊遍及全身,高熱持續月余,而病情愈重,紅斑此起彼伏,漸有水泡形成。初按溫病發斑治法,全無效果。故知常法難以奏效,而慮及變法。察患者紅斑滿布,而痛癢明顯;高燒月余而無舌絳、神昏、痙厥等情。知熱毒郁怫於血絡之中,既不能從外透解,亦不能內陷臟腑,故涼血化斑無功,而清絡宣透或許有效。治以《串雅內編》之治火丹(絲瓜子、玄參、當歸、升麻、柴胡)為主,加重清熱宣透之品,如銀花、連翹之類。果收熱靜身涼,斑退癢止之功。後用此法,再治一例,亦順利痊癒。說明醫學經驗,有時藏於小書雜說之中。俗語云,「小小單方,氣死名醫」,不為無據。當然,首先必須強調練就堅實之基本功,然後處處留心,方能相得益彰。反之,不論基礎,而一味東尋西覓,以圖巧遇良方,則常常枉費精力,而一無所獲如熊黃連之治濕熱、溫熱,硃砂蓮之治胃痛,景天三七之治血小板減少等等。中醫學術應當發展提高 祝堪予《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二書,其書理法方葯完備,臨床價值甚高,其方用之得當,往往覆杯而愈。。特別是《金匱要略》這本書,歷經年移代革,展轉傳抄,以至錯簡脫文甚多,有的條文有證無方,有的條文有方無證,有的條文不知所云,有的條文又過於簡練,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對這些我們都不可看作是句句金石,字字珠璣,一字不能移,一字不能改。如若脫離實踐,穿鑿附會,隨文敷衍地「以經解經」,則很難以理服人,所以學習《金匱》要從臨床出發,或以證測方,或以方測證,或根據其所述主證研究組方,分折用藥,方能體會仲景認證之准、組方之嚴、選葯之精,然後再結合現代臨床所見,擴大諸方的使用範圍。譬如現代腫瘤的發病率很高,不少腫瘤患者早期被發現後,西醫往往採用放療或化療,因而產生副作用:放療後多見咽干口燥、煩熱失眠、舌紅脈數等陰虛見證,化療後多見面色不華、神疲乏力、納差噁心,伴血象下降等氣虛見證,有時也可以見到氣陰兩虛者。對這樣的病如何認識?《傷寒》、《金匱》等中醫古籍並沒有也不可能記載有放療或化療等詞句。我運用仲景理論,引申其意,把這些都看作是「火邪傷陰」或是誤治而形成的「壞證」,治療或養陰為主,或補氣為主,或是二者兼施以扶正固本,從而減輕其副作用。這亦屬辨證辯病相結合。驗方過敏煎(銀柴胡、防風、烏梅、五味子、甘草)經藥理研究抗過敏反應作用較可靠,我在臨床上治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等病時,常用此方為主。又如抗免疫方(廣木香、當歸、益母草、赤芍、川芎)經藥理研究證實確有抗免疫反應功能,所以我在治療硬皮病、紅斑狼瘡、慢性腎小球腎炎等疾病時,亦常選用。醫途回首五十年記 高式國凡遇愛好之書,寧可買而不讀,不肯見而不買。如張壽甫、陸淵雷、揮鐵樵、時逸人、秦伯未、承澹庵諸前輩大作,讀之如見海天之闊,其維新衍義之處,多由經典化出,其中意味深且長也。時正值百家爭鳴,有擬將中藥革新,單煎分儲,然後按方配劑,商余可否?余喻以漬茶,乘熱飲之,其味清香,功可透汗,涼而飲之,香味減,功則利尿,隔宿飲之,其色紫,其味苦,功則涌瀉矣。一茶之微,尚且如此,安知多數藥味,煎後寒熱新陳之變,功能或有不同乎? 余在主任針灸科室期間,曾解釋經穴命名意義。以任督二脈為人身陰陽經絡兩大綱領。比之乾坤兩卦,其他太、少、明、厥,陰陽各六,則猶震、巽、坎、離、艮、兌六子也。即《奇經考》所云「督脈為陽脈之總綱」之意也。故余擬以督脈為十四經之首。又以「長強」穴為督脈各穴之首,亦即十四經所有諸穴之首。 推究經穴起源,當由養生靜坐,體會經絡動靜之妙,有所心得,而志其位置,察其流、注、斂、散,而識其性能。兩者之義,俱由自覺而得。或喻之以物象或證之事功,取兩三文字之義,標示體用性能而定其名稱。若雲必表而出之,雖聖人有所不能。 釋「關元」。唐容川謂本穴為「元陰、元陽交關之所,即先天之氣海」也。為養生吐納吸氣凝神之處,即老於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古「玄、元」通用,顛倒讀之,即為「玄關」,古人多於此等名詞守秘。故,故意顛倒其詞,隱「玄關」而稱「關元」。後之學者體會「元」字之義,想其為用當在「乾元、坤元」也。研討本久可與「命門、氣海、白環」等穴匯參之。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探索腫瘤的治療錢伯文有一患結腸癌的病人,手術後不到半年複發,右下腹有一堅硬腫塊似雞蛋大,經常腹痛,便溏,胃納很差,形體消瘦,面色晄白,舌苔薄白,質淡,脈象細而無力,兩尺尤虛。由於病人已不適宜二次手術,所以採用中藥治療。分析癥候屬脾腎虧損,氣虛血衰,氣滯血淤等。哪一方面為主呢?從脈證偏於正虛,初步認為上述症侯是由於脾腎陽虛所致,治宜溫補脾腎、益氣助陽(党參、白朮、黃芪、附塊、肉桂、補骨脂、仙靈脾、鎖陽等),同時適當加用一些理氣活血、祛除病邪的藥物(八月札、枸橘、木香、丹參、當歸等)。經過一段時間,病人癥狀有所減輕,體力也有所增加,但腫塊末見縮小。於是根據患者的體質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側重於攻,以理氣、活血消腫的藥物(香附、木香、積完、枸橘、歸尾、赤芍、三梭、乳香、沒藥、白花蛇舌草、天龍丸等)為主,由積極的防禦,轉為積極的進攻。在積極進攻、祛除病邪(消除腫塊)的同時,再適當地加用一些益氣補腎的藥物(党參、黃芪、熟地、仙靈牌、桑寄生等),攻補兼施這樣就可避免攻伐太過而損傷正氣。運用這個方案經過三個多月治療,腫塊慢慢縮小;再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治療,漸至腫塊消失,恢復工作。 總之,調整脾腎功能在治療上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有一例食管癌的患者;高年體虛,吞咽困難(僅能吃半流質),胸前區及背部悶脹隱痛,咳嗽不爽,痰多粘膩,大便於乾燥,苔膩舌質偏紅,脈弦細而滑。曾用5—FU,因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劇烈而停止化療,要求服中藥。辨證分折以痰氣凝滯為主,並根據「食入即出是無水也,無水者,壯水之主」的理論確定了「健脾化痰、理氣散結、佐以滋陰補腎」的治則。在使用復方(青皮、枸橘、杏仁、橘葉、木香、檳榔、桃仁、石見穿、石打穿、象牙屑、山豆根、生地、茯苓、生熟苡仁等)加減出入的同時,加用六味地黃丸、移山參片等,連續服藥一年左右,吞咽困難基本消失,二年後完全康復。服藥期間,x線攝片複查逐漸好轉;最後一次攝片:食道已無異常。在這個病案的治療中,由於思者脾虛生濕,濕能生痰,痰氣凝滯而為腫塊,又加高年腎氣不足,腎陰虧損,因此,治療上採用標本兼顧的方法,一面化痰、理氣、散結以祛邪(消除腫塊),一面調整脾腎功能以扶正,所以獲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現在臨床上有些藥物雖是常用的,但用量也不能太大,如龍葵超過30克並長期應用,就會降低白細胞,莪術大劑量長期應用會對肝功能有影響。即使常用的桔梗和山豆根,如劑量掌握不要,也會產生不良反應。有一次,治療一聲帶腫瘤患備用藥後病情進步不大。當時一位青年醫生想使藥物迅速發揮作用,就把處方中桔梗增加到12克,山豆根增加到18克。結果服藥後即出現噁心嘔吐、胃納獃滯等副作用。後來把劑量調整下來,病人才得以重新接受治療。在辨證的基礎上適當地加一些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如喜樹、山豆根、腫節風、天南星等),效果更好一些。例如一例胃癌患者,根據辨證屬於胃陽虛及憂鬱痰阻所致。按辨證用藥,癥狀雖有減輕,但效果不明顯。後來我們在辯證基礎上加了石見穿、石打穿、天龍等之後,癥狀就有顯著好轉,後經x線鋇餐胃腸攝片檢查,病灶亦有縮小。習醫、臨床回首錄敗 韓百靈習醫回憶 屠揆先有人患咳嗽久不愈,化驗痰,發現有白色念珠狀黴菌。當時有一民間單方用白葯子葉治鵝口瘡有效,因而聯想到鵝口瘡之病原體既是白色念珠狀黴菌,則對支氣管之念珠狀黴菌亦應有效,因於清肺化痰葯中加用白葯子。不久咳平,痰液化驗已無黴菌。先兄的教導和自己的實踐使我深信,學習一些現代醫學知識,對於繼承發揚祖國醫學,必然會大有好處。用藥,必先通過辨證;立方,須靈活調配。所謂調配,就是指某種藥物,其功用與病人之癥狀相符,而藥物的性質卻與病因相悖時,就必須加用其他藥物以調配,例如麻黃能平喘,其性溫,用於寒喘,當然很適當,再配以祛寒葯或化痰葯,則效用更明顯。如用於熱喘其功用是對症的,但麻黃之溫性卻與病因不相宜,如加用石膏、甘草以調配之,則麻黃雖溫性而仍可用於熱喘。又如大黃為苦寒通下藥,用於熱閉,當然很適合,如用於寒阻,就必須配以溫熱葯。調配得當,既發揮了藥物的主要作用,又制約了它與病因不相適宜的性質。先叔父常教導我:「仲景制方之神妙,非同尋常,好多方劑寒熱並用,攻補兼施,調配得非常確當,必須認真學習,仔細領會。」誠然,如果不善於調配,治寒證一味寒性葯不用,』治熱證一味熱性葯不用,如此嚴格限制,表面看來,似乎運用辨證施治的原則未嘗有錯,但在利用某種藥物的特長方面不免有不足之處。我記得初臨床時,遇一濕溫病人,壯熱八、九日不退,口渴欲飲,胸中煩懊,脈象濡數,早已用過三仁湯等輕開淡滲之劑而無效,但濕熱懼重,擬重用芩、連、山梔,但鑒於病人舌苔黃膩而偏於燥,濕溫中期,邪從熱化,用芩、連恐犯古人苦燥傷津之戒。疑慮不決,請教於先兄,指導我用知母、花粉、蘆根配合芩、連、山桅等葯,可無苦燥傷津之慮。如法用之,果然熱漸退,舌苔黃膩漸化,並未出現津傷液涸之象。因知用藥之調配,關係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和相互制約作用,在治療中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師和交友厚積而薄發董德懋 施老治外感熱際擅用清解法。他說:「吾儕治療外感病,首宜辯明表裡、寒熱、虛實,則層次分明。表病不可只知發汗,且應注意清里。,』他根據表裡病情的不同,合理配用解表和清里藥物比例。在治療感染性發熱疾病,如流感、白喉、風疹、水痘、猩紅熱、丹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腺炎筆常用銀翹散加減,宣散風熱,清熱解毒,其加減變化甚妙如:夾寒加麻、杏加重荊芥量,挾血熱加生地、丹皮、丹參;熱毒重加公英、地丁、紫草、甘中黃,挾濕加獲苓、大豆卷、通草、綠豆衣;若肢體痛甚,銀花用藤,加桑枝,若發疹,加浮萍、蟬衣等。他對紫雪散應用亦別具一格,常在未見神昏譫語時即用,只要高熱、便秘、舌紅、苔黃,用之腑行熱退,不致熱陷營血。施老善用山藥配黃芪治尿糖高,蒼朮配元參治血糖高,為中藥現代藥理所證實,並屢驗於糖尿病臨床治療中。他對藥物應用,常在古人啟發下有所發揮,如蒲黃治中風失語舌強,蟬衣治耳鳴,為先生臨床經驗心得。先生對孫一奎《赤水玄珠》和張石頑《張氏醫通》尤其推祟,認為是中醫內科必讀之書,每教吾等閱讀。《張氏醫通》為張石頑師生心血結晶,集前賢書百餘種,十六卷,七十萬字,述內科證治,兼及婦、兒、外科。我讀《張氏醫通》,以內難仲景學說為經,後世各家學說為緯,掌握其辨證綱領、方葯運用為要。對張氏個人實案、證治發明,亦每留意,如交腸、百合病,歷代較少記述驗證治例,張氏書中有載,特錄出以供以後參考。對每種疾病,尤其著眼於歷代各家在診治上的認識發展,從中自有收益。以後我還參考《古今醫案按》等優秀醫案相互參閱,也有不少新意發現。 如臨床常用行氣藥物治脾胃氣滯病症,有香附、烏葯、木香、砂仁、陳皮、枳殼、厚朴、擯榔、大腹皮、蔻仁等,其辛香溫燥,具止痛、除滿、解郁、化痰、祛濕、和胃、運脾作用,部分藥物還有平喘、活血、疏肝、通下的功效。但因辛燥又易耗氣灼津,故不宜久用。以後在臨證中發現《濟陰綱目》加味烏葯湯不僅可治婦人氣滯痛經,對脾胃氣滯病證亦效,方內烏葯、香附、砂仁、木香四味行氣藥性平和,且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如香附行氣而疏肝解郁,長於止痛;烏藥行氣除滿,對胸腹痞滿皆宜,木香行氣而寬中止瀉,對腹瀉下痢較宜,砂仁行氣而醒脾開胃,能芳香化濕。臨床常酌選其中二、三味小量(3—5克)配用,每取良效。再如脾胃不和,胃氣上逆,見嘔吐、暖氣、呃逆、吞酸等,余每以降逆和胃法,選旋復花、代赭石兩葯。起初我套用仲景旋復代赭湯時效時不效。後辨為脾胃虛者用原方較合適,如有腸胃實熱見便秘、口乾、苔膩者,則去參、草、棗加瓜萎、風化硝、大黃、枳實,降逆通下合用。可見選葯精當必須在正確辨證基礎上,始能積累合理的經驗。治學雜談 謝海洲這種先《傷寒》、《金匱》,後《溫病》的教學自學方法,北方民間醫生大都相似,與南方醫生先《溫病》、後《傷寒》的學習方法迥然有別。祖父十分重視背誦,身體力行,能從頭至尾背誦《醫宗金鑒》和陳修園醫書二十四種。瞿先生主張背誦《神農本草經三家注》[張隱庵、葉天士(實為姚球)陳修園],使我在本草研究上受益匪淺。 經典著作是中醫理論的源泉,有了熟讀乃至重點篇章能夠背誦的硬功,博覽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點。老一輩所以能引經據典,脫口而出,如數家診,就是因年輕時下過一番苦功。經典讀熟了,以後才有豁然貫通之妙。尤其在青少年時,奠基更為重要背,不單純是記憶的問題,還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學習方歐、藥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應毛,口到筆到,熟能生巧。臨床時初有方後無方,最後又有方。這種意境都是背誦、記憶、實踐、提高的過程。背誦開始要少,由少而多,積腋成裘,積沙成塔。到一段落,可以暫放,再另起第二段落,記熟了再開始第三段。《金匱要略》我就是這樣分條分段背誦的,一共四百條都能朗朗上口,永誌不忘,並可由此及彼,互相聯想,互相印證。這種背誦的「童子功」,對學中醫的人是必備的。制方要通權達變,吸取前人經驗,不落前人案白。古人謂方之為倣也,倣病而有力者也。正如喻嘉言所云;「凡用藥太過、不及皆非適宜,而不及尚可加,太過則病去葯存,為害最烈」我體會,在組方配伍中,除注意君臣佐使等組方原則外,還應根據治法要求,處理好五個辯證關係: 一曰散與收。散指發散、宣散,多指祛除外邪,宣通氣機;收指收斂固脫,固攝氣血之謂。二者相互為用,互相制約。如虛人外感,既要祛除外邪,用荊防之辛散,又要助其正氣以芪術之甘溫固表,所謂黃防風相畏而相使,實際上是反應了扶正祛邪兩種治法的作用。 二日攻與補。攻為祛邪,補為扶正。應根據邪正鬥爭情況,將攻補靈活配合,兩者之中,關鍵在於扶正。《傷寒淪》保胃氣、存津液,溫病之「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皆在於頤護正氣。正如十棗湯之用大棗,白虎湯之粳米、甘草,小柴胡湯之党參……我每用清熱解毒、活血化淤及攻伐之劑,必適當佐以顧護正氣之品,正本此意。至於具體方葯之多少,或平補平瀉,均應據證靈活掌握,惟以祛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為目的。 三曰溫與清。溫指「寒者熱之」,清指「熱者寒之」,治寒以熱,治熱以寒,「治寒不遠熱,治熱不遠寒」,是治則之大法。但因病情複雜多變,組方配伍並非純用寒熱,而是寒熱井施,溫清並用。寒熱錯雜之徵,自不待言。真假寒熱之證,因純用寒熱易致格拒不受,亦需反佐一、二昧藥性相反之品,謂之反治。根據方劑配伍及治療的需要,常宜靈活伍用寒熱之劑,如左金之萸連,交泰之連桂,取其相互制約、相反相成之功,或為監製他葯以防其偏。這些藥物雖數少而量輕,但其效用頗大,往往有出奇制勝之妙。 四曰升與降。升指提升,言其向上;降指通降,謂其向下。升降本為人體血氣之正常運動,所謂「升降出入,無器不有」。若升降失常則生化無權。故治病當調氣機之升降,配伍應注意藥物的升降,使氣升降相宜,調配得當,升者不可升而無制,降者不可降之太過。如眩暈一證,無論病因若何,其病機無非清者不升,濁者不降所致,應升清降濁井用。虛者,升其清陽為主,升麻、荷葉之屬皆可加入;實者,降其濁氣為主,重鎮潛降之品皆可選用。 五曰靜與動。靜者言其陰柔獃滯也,屬陰,動者言其行走通達也屬陽。補益之劑,尤其滋陰養血之品,易於室塞氣機,故其性多靜;而宣通之劑,如行氣活血通陽氣之品,則多後動。組方配伍,應注意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如補法最易引起脘腹痞脹,納食欠佳等氣機不暢、胃氣不和之證,或郁而化火變生它疾,常宜合宣通和胃之法,佐以動葯,以行其滯,宣其痞,散其壅,故補氣常佐以行氣,補血常佐以活血,養陰注意助陽化氣,溫陽注意陰陽互根,才能補而不滯,滋而不膩,陽生陰長,能生能化。我臨證尤其喜用羌話一味,其具宣通氣機促進生化之力,用補益之法時,均可佐入,甚得其益。亦應注意動中有靜,通中有補,防止用過,傷其正氣。 這五個關係相互滲透、互相聯繫,其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可補君臣佐使之不足。組方配伍時若能處理妥當,對提高辨證論治水乎必有幫助。我治療癌症重視清熱解毒法。並根據癌腫部位、性質及兼夾邪氣,以整體現為指導,配合扶正培本、活血化淤等法綜合治療。如白血病,初期或複發時,正氣尚可,而邪毒又甚,表現為幼稚細胞極度增多,全身熱毒症侯明顯,以清熱解毒為主,扶正培本為輔。緩解期則以扶正培本為主,清熱解毒為輔,活血化淤相機而兼用。清熱解毒藥常用青黛、龍葵、雄黃、墓頭回、蘆薈、蚤休、白花蛇舌草、黃葯子等。 在應用清熱解毒法時,要注憊①熱毒的輕重;②顧護脾胃。因清熱解毒多苦寒之品,易傷胃氣,可佐入健脾和胃之葯,對於脾胃虛弱者尤應慎重,③正確對待「炎證」。「炎證」雖多屬熱證,但亦不盡然,而熱證也並非皆是「炎證」,切不可一見炎證即清熱解毒。反之,某些清熱解毒法有消炎抗菌作用,但並非清熱解毒僅是消炎抗菌,更不能把清熱解毒藥物當成抗菌素使用。抗菌消炎和清熱解毒是中西兩個不同概念不能混為一談。梅花香自苦寒來樓百層在施醫局的實習中,目睹針灸老師的治療效果非常顯著,不僅對扭傷、疼痛之症常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而且對很多慢性雜病的療效亦使人驚奇。這引起了我的仰慕,同時又讀到了「湯藥攻其內,針石攻其外,則病無所逃也」的古訓,從而激發了我學習針灸的熱情。對針刺手法的運用十分講究,尤對針感的放射傳導能掌握主動,大有華佗那樣:「若當針,亦不過一、二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撥針,病亦行差。又如對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和甘草瀉心湯的應用,由於三方的組成藥物實質相同,惟側重面各異而已,因此我在臨床運用時,抓住以下三條:干噫食臭顯著者,用生薑瀉心湯;下利較劇,完谷不化者,用甘草瀉心湯;其餘則概以半夏瀉心湯為治。如此由博返約,執簡馭繁,臨診就能屢收良效。我只能以內科為主。我重點研讀了《溫熱經緯》、《溫病條辨》、《廣溫病論》、《葉天士醫案》和《傷寒指掌》諸書,其中尤以吳坤安的《傷寒指掌》論述精闢,頗切實用。如內附「察舌辨症法」,即為卓識之撰,對辨證用藥確具指導意義。《針灸大成》是我重點學習之書,對其中的各家歌賦,如「百症賦」、「標幽賦」、「金針賦」等尤注意熟讀,使臨證取穴有據。每逢農村集市遇有扎針賣密葯的場合,我都要圍著看個究竟,留心他們的針刺操作。記得有一次目睹針刺「睛明穴」,其深度競達一寸以上使我大為震驚。考古代文獻記載僅針一、二分深度,在醫校時,曾老師亦只針此深度。深達一寸以上者卻從未見過。為此,我主動與他們結交。時間長了,在他們那裡獲得了許多樸實有用的知識,而這在文獻上卻是無法得到的。如對一些穴位,歷代醫籍雖記有「禁針」、「禁灸」,卻互有出入,常使初學者無所適從。但在民間醫者眼裡看得很簡單,如認為「背薄加紙」,故凡取用背部穴位須沿皮斜刺,不能直刺;又謂「避開筋脈,就是穴道」,筋脈系指肌腱血管等。雖然這些認識今天看來不足為奇,但當時對我的啟發頗大,對睛明穴的針刺,至今我仍一直掌握這個深度。在前人針灸歐賦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體會,自撰了「治療總穴歌」,作為臨證的重點用穴,現錄加下,供作參考: 面口合谷收,曲池配穴優;如遇頭痛時,風池效可奏。胸脅內關謀,可向外關透。肚腹三里求,上腹中脘搜,下腹加關元,天樞治臍周。腰背委中求,殷門亦可收,陀脊按部加,斜向脊柱透;下腰大腸俞,上腰腎俞揉。上肢取曲池,合谷肩髃施;下肢陽陵泉,環跳絕骨刺,周身節骱病,疼痛取阿是,避開大血管,胸背禁深刺。徐疾補瀉的針刺操作全程應理解為:將針進入穴內後,由淺部徐緩地微捻納入深部,再由深部疾速捻退至淺部,上下往來,以氣調為度,這樣可導致陽氣內交,所以稱之為補法;反之,由淺部疾速捻入深部,再由深部徐緩地微捻退至淺部,上下往來以氣調為度,這樣可引導陰氣出外,所以稱之為瀉法。《靈樞·官能》中「明於調氣,補瀉所在,徐疾之意」及《小針解》的「刺之微在數遲者,徐疾之意也」,就是這個意思。由此推而廣之,可認為「呼吸補瀉」即是在徐疾補瀉基礎上,結合患者呼吸時機分補瀉的一種方法,而不能機械地把它理解成僅以「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為補;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為瀉」。至於「開闔補瀉」的「出針後於穴位上速加揉按,促使針孔閉塞,不令經氣外泄為補;反之,出針時搖大針孔,不加揉按而令邪氣外泄為瀉」,是針刺全過程中的後階段,當與其他補瀉手法配合為用,而不能單獨使用,故「開闔補瀉」實際上不是一種獨立的補瀉手法,只是徐疾補瀉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巳。誠如《靈樞·邪客》所謂;「先知虛實,而行徐疾。」《內經》所裁針刺補瀉法,基本上均以徐疾補瀉法為基礎,離開了徐疾,也就無從言補瀉。學醫在勤奮臨證貴辨析 路志正伯父教我誦讀中醫典籍的方法是:先是低吟,即自念自聽,吟讀數十遍或百遍之數,有若流水行雲,出口成誦,形成自然記憶。他反對高聲朗讀或強記在心,否則忘卻亦快。低吟之後,要逐漸放慢速度邊讀邊體會文中涵義,所謂「涵味吟誦」,務求弄懂原文。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逐漸使我認識到背誦和理解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許多名篇大作及中醫經典都是這時誦讀的,至今不少原文仍能朗然成誦,深感得力於當年窗下功夫。而且,習慣成自然。晨間如不讀書,則悵然如有所失。朗朗上口,樂在其中。今雖六秩,其趣不減。切脈,《內經》有「三部九候」之論,由於種種原因,後世發展為「獨取寸口」,但實踐之中常感不夠。如大面積燒傷及某些血管病患者,寸口無法切按或無脈,則不僅需「三部九候」進行診脈,甚至凡體表末被灼傷部位,一切可觸到之動脈,皆可切按。如臍間動氣,十二經脈等常可彌補獨取寸口之不足。對於危難重症欲知其須後吉凶,還須以下部三候(足厥陰、足少陰、足太陰)中診視,即古人謂之枝葉雖萎,而樹根猶榮也。如汪昂《增補本草備要》,黃柏治口瘡下小注云:「治口瘡用涼葯不效者,乃中氣不足,虛火上炎,宜用反佐之法,參、術、甘草補土之虛,乾薑散火之標,甚加附於,或噙官桂以引火歸元。」又如枳殼條下,方士進瘦胎飲;蛤粉條下,宋徽宗寵姬病痰嗽,面腫不寐,李防禦治之不效,向走方郎中求得黛蛤散。它如肺損用白芨末,產風血運用華佗愈風散(荊芥穗),陽明頭目昏痛用都梁丸(白芷),胃氣痛用良附丸等等,至今仍為醫家所慣用。得氣感應,多先從穴下反射到押手上的一瞬間,刺手針下的沉、緊、酸、麻、脹感隨之而至。濕證,所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隨其所在而表現不同。除一般特點外,臨證尤應注意其舌脈。舌體多胖大,質呈暗淡或暗紫,苔多粘膩滑潤,脈多濡緩細澀。應注意通、化、滲三法。「通」乃溫通或流通之意。因濕性重濁,最易阻遏氣機,故宜杏、蔻、橘、桔等調理宣通三焦氣機之品,更重在調理脾胃之升降。「化」則應注意濕邪之轉化。溫化寒濕時忌用大辛大熱,以免過燥傷陰而化熱;清化濕熱則忌大苦大寒,以防濕邪凝滯或過傷脾陽而寒化。「滲」指以淡滲或苦滲之品引濕下行,所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當然,治濕還應和健脾、溫肺、益腎合用,方為治本之圖。冠心病,醫家多以通陽宣痹之瓜蔞薤白劑取效,或從氣血淤阻以活血化淤收功。我治一冠心病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前醫曾選用宣痹通陽,益氣養血、活血化淤之劑及擴冠等西藥而效不顯。觀其胸悶皖痞、噁心欲吐、口粘、口乾不喜飲、頭暈目眩、舌胖嫩、脈濡緩等見證,顯系濕濁中阻,郁遏心陽所致。遂以運脾祛濕、芳香化濁法,藥用藿蘇梗、清半夏、雲茯苓、杏仁、菖蒲、鬱金、路路通等而得愈。「發作性睡病」,中醫稱「多寐」、「嗜卧」。究其因,有膽熱好眠者,有氣血虛弱者,有髓海不足者,但仍以濕邪困脾者為多。而濕困脾土又有濕重和脾虛之辨。濕重者,體多肥胖或久居卑濕之地或素有茶癖或暴飲無度而致水濕停漬,困遏脾陽,證以肢體酸困、沉倦無力、胸脘痞悶為主,苔多白膩,脈來濡緩。治宜芳香化濁、燥濕健脾,方用藿朴夏苓湯加減;脾虛者證以肢體倦怠、脘腹脹滿、食入則昏昏欲睡為主,苔白質淡,脈多沉弱。治宜健脾益氣以醒牌困,方用六君子湯加砂仁等治之。余用此法,曾治癒多例病者。 「腦震蕩後遺症」,近人多以活血化淤入手,這僅是治法之一。殊不知腦為清靈之府,跌仆驚恐,最易引起氣機逆亂,而變生痰濕。痰濕擾亂清空,則頭痛、頭暈、麻木、噁心嘔吐,諸證叢生。我治療此類病證,除一般常用之乎肝熄風、鎮靜安神、活血化淤法之外,尚多從痰濕考慮,以溫膽湯化裁,亦每多效驗。 我舉以上數例,說明濕邪為害,傷人甚廣,不獨南方多見,北方亦未可忽視。如「多寐」一證,雖常見以上幾種,但亦未可概論。嘗在門診治一「發作性睡病」,以其有鼻塞胸悶、痰多粘白、氣短浮腫等見證,辨為肺氣失宣,鼻竅不利所致,競以疏風宣肺、清氣化痰法得效。藥用蒼耳子、白芷、桔梗、前胡、法夏、陳皮、黃芩、牛蒡子、竹茄、黛蛤散、六一散、蘆根等五十餘劑而治癒。說明肺竅不利亦可引起嗜眠,豈可盡歸於脾濕、膽熱哉 嘗治一婦,乳中結核累然,乳頭時滲清水,兩乳發脹,胸脅脹滿掣痛,經期尤甚,診其脈象沉弦,舌苔薄白。西醫診為「乳腺副腺增生症」。一醫以其炎症從火,予以清熱解毒之劑。葯後更覺胸悶不舒,脘痞納呆,遂轉求余治。蓋乳頭屬足厥陰,乳房屬足陽明。當其五七之年,陽明脈衰,兼之憂思(圭心)怒,肝失條達,而致肝木侮土,氣血痰濕膠結不化致成『乳癖」之病。其因在於氣滯,證屬肝脾不和。遵「木郁達之」之旨,予舒肝健脾,解郁通絡之治。用醋柴胡、青蒿、橘葉、丹皮、桅子、當歸、白朮、薄荷、王不留行、路路通、生草,凡五診,月余而平。曾治一「周期性發熱」病者韓某,一九七六年十月開始發熱,每月一次,持續3—5天,體溫38,5—39.5。c。至一九七九年九月曾先後十次住院,經檢查為免疫機能缺陷,雖中西治療,未能根除,遂求診於余。見其體瘦面黃,面目無神,手足及鼻尖易出汗,發熱日哺為甚,脈沉取無力。診為元氣虛、陰火盛、營衛不足之證。以補中益氣湯加首鳥、鱉甲、牛膝為治,半月而愈,隨訪至今,末再複發。我學習中的幾點體會蔣潔塵所謂「經方」、「時方」,同樣來自實踐,用之得當,均有良效。又《醫學廣筆記》與《陸氏三世醫驗》均曾提及朱遠齋其人。朱氏擅長攻下,有自製「潤字丸」一方,屢以攻下愈重證,深受丁長孺(《醫學廣筆記》之編者)及陸養愚之讚揚專門搜討治療方法的醫籍,頗為少見。日本丹波元堅編著的《葯治通義》編審精當,持論平正,收集得也很完備,值得參閱。學習方劑不可限於背誦歌訣,呆記藥味,亦不只是了解其適應症,重要的是要理解其方義。《醫學讀書記》中「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合論」值得一提。論中謂:「氣虛者,氣多陷而不舉,故補中益氣湯用參、芪、術、草等甘溫益氣,而以升、柴辛平助以上升;陰虛者每每上而不下,故六味地黃丸多用熟地、萸肉、山藥味厚體重者補陰益精,而以茯苓、澤瀉、甘淡助之下降。氣陷者多滯,陳皮之辛,所以利滯氣;氣浮者多熱,丹皮之寒所以清浮熱。然六味之有苓、澤猶補中之有升、柴,補中之有陳皮,猶六味之有丹皮也。其參、芪、歸、術、甘草,猶地黃、茱萸、山藥也。法雖不同而理可通也。」文中有分析,有比較,闡述堪稱透闢簡練,讀之深受啟迪,實屬上乘方解。總之,學習方劑,必須細心情究,深明方義,方可舉一反三,逐步提高。使方而不使於方: 一是「醫貴多方」,需熟悉前人的各類成方。所謂熟悉,決非死記藥味,重點在於從理、法上加深理解,對每一個病證至少要牢記五個以上的方劑。臨床實踐,要注意必須「執方」,切忌「湊葯」。一般來說,理法方葯這四個方面要求面面俱到。醫案中有本《謝映廬醫案》,該書的一個特點是「處方用藥,善於選用成方」。它在每一則醫案的後面,都附有一至兩個其所本的成方,而且不偏執經方、時方,對初學者來說,此書允稱為最好的醫案範本,值得閱讀。二是學習各家方解,要善於比較、分抓從而鑒別高下,擇善而從采百家之長走自己的路 裘笑梅對婦女臟躁悲傷,以陰虛肝旺型較為多見。明乎此,我認為應治以平肝安神潛陽滋陰之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創擬了「二齒安神湯」(青龍齒、紫貝齒、靈磁石、獲神),旨在養心神,開心竅,鎮驚而守其神。臨床與甘麥大棗湯合用,療效顯著。治學之道在於學「問」趙棻再如學習脈學,感到很抽象,如講到浮脈是浮在皮膚上,又如水漂木。聽了好象易懂,但追問它的實際標淮如何?又難定論。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在字裡行間去尋求答案。古人為什麼說如水漂木,如果只在字面上去理解,只能認為浮者,浮於上也,脈浮在皮膚上如木浮於水一樣,其實這是一知半解。須知中醫言脈,在於脈氣即脈之動態。要真正理解浮脈,必須深思其意,再加實驗。可試取一塊小木板,放在盆中,盛水後木浮於上,此時以手指輕輕下壓,手指亦緊隨木塊下沉,如將手指輕輕提起,木塊亦緊隨手指上浮,這種應指上浮之力,即是浮象。臨床驗浮脈,即重按之後,隨即輕輕提起,手指不離皮膚,脈氣亦隨手指上浮,這就是浮脈。古書文字簡練,必須深究。驗舌亦是如此。如舌苔的厚薄,從字面來看,理解並不困難,但厚薄的界限,應如何確定?我想應該從舌的乳頭方面去探討,乳頭被苔垢遮滿,才算厚苔,否則仍屬薄苔。如此鑒別,才有著落,決不可因古書未言,便囫圇吞棗。懸壺生涯六十年 趙炳南勤奮讀書不斷實踐一兼憶瞿文摟、韓一齋、江逢春先生 趙紹琴(列印全文) 瞿老強調「治病求本」,他說:「鯀湮洪水,醫之禁忌。」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反覆講述治病必求其本的道理。先生論「今之醫家,不審標本,不論八綱,用補藥為病家之所喜,每每錯補誤溫,病者無怨。如每見火證必涼,並言熱則寒之。不知火之初起,最忌攻泄。火郁當發,以導引為貴。瘡瘍外症,每用調和氣血,後期再以活淤通絡,不留後患。切不可早用涼法。以寒則澀而不流,溫則消而按之。」瞿老的這些學術見解和經驗,對我以後的臨床有很大影響。 瞿老對溫病的治療強凋宣暢氣機,不可一派寒涼。他說:「溫雖熱疾,切不可簡單專事寒涼。治溫雖有衛、氣、營、血之別,階段不同,方法各異,但必須引邪外出。若不治邪,專事寒涼,氣機閉澀,如何透熱?又如何轉氣?輕則必重,重則無法醫矣。方書雖有牛黃丸、至寶丹、神犀丹等,但必須用之得當,早則引邪入里,後期正虛之時,又無能運葯治病,只有用之得當,才能見效。」程老此論,我在臨床中體會,正是葉天士「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能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的含意。凡郁皆當開。氣血痰飲食濕,均可致郁,郁久化火,都是熱證,豈可一派寒涼?並言「治熱以寒」,遏阻氣機,病焉有不復加重之理?瞿老之論,源於《內》《難》,出之於自己多年實踐,用之於臨床,每多效驗。一次治一婦人妊娠三月,患疾喘咳,首方以蘇子、萊服子、杏仁、貝母、批把葉等宣肺化痰降逆之品。汪老看後批之曰:「蘇子降逆力強,胎兒受傷,甚則引起墮墜;萊服子味辛性烈,弱人尚不可用,況孕婦乎?」又一次,一猩紅熱病人,我處方中用了薄荷,汪老批之曰;「溫疹乃熱郁於內,一涌即發,發則無以制止,方中何以還用薄荷?恐其不速耶?」井告誡道:「脈數有力,斑出深紫,高熱心煩,咽紅腫痛,皆是發出之極矣,切不可再行發之,只宜清氣涼營,以緩其速。我所走過的學醫道路 譚日強學然後知不足 潘澄廉必讀之書,一般認為如《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溫病條辨》和《溫熱經緯》等。必讀書中,如《內經》的「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論」、「六節臟象論」、「脈要精微論」、「至真要大論」之類的有關基礎理論諸篇,對中醫各科均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需要精讀。如習內科者又應細讀「熱論」、「瘧論」、「欬論」等;習針灸者又應細讀「經脈別論」、「刺要論」、「繆刺論」、『九針十二原」等。總之,對一部《內經》,讀時要有一般和重點之分。溫熱病學,它是傷寒學說的發展,對急性熱病的辨證和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關的文獻也較各值得必讀的有《溫病條辨》、《溫熱經緯》。此外,《溫疫論》亦可選讀。個人認為在醫案方面如《寓意草》、《王孟英醫案》、《謝映廬得心集》、《程杏軒醫案》之類,對癥狀的描述、處方的意義、治療的效果等,敘述得較為詳明,端緒易尋。如《臨證指南》、《王旭高醫案》、《丁甘仁醫案》之類,要從其同一類門的醫案中,通過綜合分析,推求其辨證和論治的規律,吸取經驗,確有很大的意義。憶肖龍友先生在讀老子及諸子學說中,受到一定的啟發,因而悟及吱黃之奧妙,加深了他對中醫基礎理論的信任及興趣,進而認真反覆地學習研究內、難各經。後更加努力學習歷代醫家名著,而略有心得。每遇棘手之症,投藥—時未效時,他總是反覆思考,茶飯不香,甚至常於夜間翻閱醫書,終宵不眠,直至考慮出更為妥當的治療方案並取效時,始感輕快。每於出診遇重病患者,回家後常多次用電話或其他方法聯繫,以了解病人服藥後的反應及病情的變化,從而斟酌下一步的處理。他說:「欲投育陰培本之劑,必先觀其條件如何,設病宜投而有一、二徵象不便投,又必須先除其障礙,或為其創造條件,若果時不我與,則於育陰培本之中,酌加芳香化中之葯,如陳皮、郁余、幟殼、沉香、焦曲、雞內金等。」祖父調理慢性病症,特別注重五志七情,故處方巾多加入合歡花、橘絡等,調其情志,舒其鬱結。其憂思過甚者,則投香附,其善恐易驚者,則又使用鎮定之劑,如磁石、茯神等。 祖父治虛損防其過中,治癆除著眼於肺腎外,更重於脾。他說:「得谷者昌,若致土敗,雖盧扁復生,亦難為力矣」。故補脾則党參、白朮、山藥、蓮肉;運中則扁豆、苡仁;納谷不甘則谷麥芽。其中須酸甘益胃者則投石斛、麥冬、金櫻子等等。憶龍友先伯先伯重視中醫理論,主張醫術醫道並重,由術入道。在其《醫范十條》中曾論及醫道與醫術:「中國之醫,有道有術。黃帝歧伯之問答,道與術並論者也……《內經》多論道之言,為氣化之學所從由,故漢以前之醫大都皆能由術入道,即莊子所謂技而近乎道者也。」先伯還告訴我們,中醫貴在「活」,如果離開氣化陰陽,就談不上什麼「活」。最忌「呆」,他說「呆板」是學不好中醫的。先伯對「醫者,意也」的解釋,其一是「大學所謂誠其意者,勿自欺也,即學醫之要訣」;其二是「非徒持機械之法所能行者」,就是活用中醫理論,而要靈活運用,就必須深刻全面加以領會。他主張「以學稽古,以才御今」,體現了他對古今的辯證看法,含有古為今用之意。他又說:「泥於古不可言醫,郁於今亦不可言醫。必先斟酌損益,以求合乎今人之所宜,而後可以愈病。雖非困於學,竭於術者,不能至斯境也。」只有誠其意,困於學,才能精其術,這與《干金方》「大醫精誠」的要旨相合,而首先突出「誠」字,是很精闢的。伯父曾說過,治病必求其本是根本的,根本就是氣化陰陽。在診斷上知其何者為本,則何者為標,自然不言而喻;而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是言治法。」後讀《素間·至真要大淪》:「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此與上論不謀而合。足見先伯在經典理論上,不援引其詞句,但深諳其理。先伯雖不談運氣,卻頗重視季節用藥。如暑天家中常備六一散,若有傷寒跡象,或頭暈,或不汗出,用之頗效。若見心煩欲嘔,常加藿香葉,開水沖泡。待涼飲,沁浸心脾,若有心煩、心悸,加用硃砂;小便黃加鮮荷葉先伯對風寒感冒喜用蘇葉、蔥白、豆(豆支)(蔥,山東者佳;豆(豆支),四川者佳)之類。檢閱徐靈胎《醫學源流論》卷下;「不能知醫之高下,葯之當否,不敢以身嘗試,則莫若擇平易輕淺,有益無損之方,以備酌用,小誤亦無害,對病有奇功,此則不止於中醫(指中等的醫生)矣。如偶感風寒,則用蔥白蘇葉湯取微汗;偶傷飲食,則用山楂、麥芽等湯消食;偶感暑氣,則用六一散廣藿香湯消暑;偶傷風熱,則用燈心竹葉湯清火;偶患腹瀉,則用陳茶佛手湯和腸胃。」先伯或受其影響。憶北京家中經常備有炒黃黑的糊米,小兒傷食飲用。成人腹脹,常用砂仁一粒,以針穿其孔午,在火上燒焦,取下,紙包捻碎,去紙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葉粥(鮮荷葉去梗,洗凈,待米燒半熟,即置荷M葉於其上,再煮,熟後粥色青綠清香)寬中解暑,妙用非常。考《本草綱目》,「粥」專列一項,計有四十四種。蓋粥能暢胃氣,生津液,推陳致新,利膈益胃(如意苡仁粥除濕熱,利腸胃;蓮子粉粥健脾胃,止瀉痢;薯蕷粥,補腎精,固腎氣等),但有荷葉燒飯而無荷葉粥。李東垣師承潔古在仲景枳術湯基礎上創製枳術丸,用荷葉裹燒飯為丸。他說:「蓋荷之為物,色青中空,象乎震卦風木,在人為足少陽膽同手少陽三焦,為生化萬物之根蒂,因此物以成其化,胃氣何由不升乎。」《溫病條辨》清絡飲中有荷葉。先伯對小兒脾虛疳積,食少、消瘦、易汗出,亦常用苡仁、山藥、大棗煮大米粥治之。我小時即用過,效果很好。對老年人則常用蓮子、芡實煮粥,以固其腎氣。他說葯補不如食補,寓葯於食,可謂善補。另外,家中亦備有夏天用的露,如銀花露、生地露、玄參露等。小兒慢性腹瀉,用暖臍膏貼臍部。總之,因病情不同而採用相應的劑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郭子光外感發熱的治療經驗 - 外感辨治 - 華夏中醫論壇 (原岐黃中醫論壇)——傳中醫薪火...
※沒有半月痕或者半月痕只有大拇指有怎麼辦?
※治糖尿病中醫好還是西醫好?4句話讓你徹底明白,選擇正確抗糖路
※名老中醫之路之(39 )樓百層
※2個習慣會毀掉胃,中醫養胃有秘訣!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