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已成為語言最複雜國際都市-澳洲新聞
【導讀】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和費法斯媒體集團進行的調查,悉尼已經成了世界上居民所使用語言最豐富的城市之一,一共有237種不同的語言在悉尼居民的家中被使用,而在家中說非英語的人士達到了幾乎40%.
數據指出,大悉尼的諸多居民社區中,有五分之一區域內,非英語使用者人數要超過英語的使用者。
悉尼市民青睞十大常用非英語語言
其中阿拉伯語的使用者主要居住在西區,而阿拉伯語也是用得最廣泛的非英語語言。有幾乎5%的悉尼居民在家中使用阿拉伯語。普通話和粵語的使用者,基本上聚居在悉尼的北岸,南區和內西區也有不少的分布。
根據費法斯集團媒體所做的調查研究,悉尼有三分之一的居民在家中不說英語,而在悉尼語言最複雜和綜合的區域Liverpool,一共有20種其它語言被人使用,被稱為是語言最複雜的社區。全悉尼一共有22%的區域,其大部分居民在家中使用的語言不是英語。
有十個區域的悉尼居民,少數族裔語言非常顯著地成了他們當地的一大語種。比如悉尼十大外語之一的阿拉伯語,一共有4.8%的人在家講阿拉伯語,即17.68萬人。Old Guildford這個區有46.6%的居民在家使用阿拉伯語。
排在悉尼十大使用外語排行榜的第二名的是中文,包括普通話和粵語。好市圍(Hurstville)有幾乎一半的居民在家使用中文。其中使用普通話的居民佔到27.8%,使用粵語的居民佔到21.2%.全悉尼使用普通話的人士佔到3.6%,即13.29萬人;使用粵語的人士佔到3.5%,即13.06萬人。
另外一個被悉尼人使用頻率較高的語言是越南語,全市使用越南語的人士佔到2.3%,即8.46萬人。Cabramatta West是使用越南語比例較高的區域,有40.1%的居民都在家中使用越南語。
悉尼有2.1%的人士使用希臘語,總人口數有7.94萬,他們基本上聚居在Earlwood區,這裡有22.8%的居民在家中使用希臘語。悉尼有1.7%的人士在家使用義大利語,總人口數有6.58萬人,他們基本上居住在Haberfield區,這裡有24.3%的居民使用義大利語。
其它亞洲語言,比如菲律賓語、印度語和韓國語,也是高比例悉尼居民使用的非英語語言。菲律賓語排在第六位,使用者多聚居在西北區的Woodcroft;印度語排在第八位,使用者多聚居在Hoston Park;韓語排在第十位,使用者多聚居在Newington等區。
華語新聚居區層出不窮
居住在悉尼已久的人都會熟悉那幾個被華人長期聚居的"老華人區",但這次的統計數據還確立了一些新的華人聚居區,主要是新移民不斷增加所致。
據費法斯集團數據,就多使用普通話的社區來說,好市圍(Hurstville)仍然是比例最高的居住區,其次是新社區羅斯(Rhodes)。羅斯使用普通話的居民佔到24.4%.寶活(Burwood)使用普通話的居民佔到23.9%,也是中國大陸移民的高聚居地區。然後依次是乾草市場(Haymarket)佔到20%的比例,歐田磨(Ultimo)佔到19.3%的比例,懇思(Campsie)佔到19%的比例,阿勒瓦(Allawah)佔到18%的比例,馬斯菲爾德(Marsfield)佔到17.7%,Wolli Creek佔到17.6%,Homebush West佔到17.2%.
這些區域中,羅斯、馬斯菲爾德、Wolli Creek、Homebush West等地都是比較新的華人聚居區。新移民的增多,可能與當地的新建房屋開發有關。
另一方面就使用粵語的社區來說,好市圍仍然以21.2%的比例成為第一大區,其次是East Killara,該區使用粵語的比例高達18.8%.使用粵語比例第三高的區域是Berala,佔到17.5%;然後是Narwee(16.7%)、卡靈福(Carlingford 15.9%)、伊士活(Eastwood 15.8%)、Beverly Hills(15.8%)、阿勒瓦(14.5%)、寶活(13.9%)、卡市(Cabramatta 13.7%)。
而從傳統意義上華人聚居的幾個區域來講,居住在康士比(Hornsby)的人士中,被使用最廣泛的非英語語言是普通話,佔到總居民人數的9.4%.車士活(Chatswood)區,使用率最高的非英語語言也是普通話,佔到總居民人數的14.9%.另外一些普通話被作為該區使用率最高的非英語語言的區域還包括:悉尼市中心、豪宅區Point Piper、Kingsford、Zetland、North Strathfield、Gordon等。
移民家庭鼓勵孩子傳承語言
墨爾本大學教授比昂科(Joseph Lo Bianco)表示,"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把人們和傳統聯繫在一起。"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移民都重視傳統語言的繼承。
據費法斯媒體報道稱,一個群體是否保持自己的語言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他們移民的原因和過程,定居國家的社會和環境因素,不同族裔之間的婚姻。比如,荷蘭人通常會在第一代就放棄自己族裔的語言而希臘移民則會幾代以上地傳承自己的語言。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車士活中學中文外語系系主任和周六語言學校車士活中心教務組長Wei Leu老師表示,華人在家從新移民的父母處,學習和使用中國語言和文化有很大的益處。
他說:"孩子學習父母的語言,除了有助於兩代人之間的溝通之外,最重要的是通過語言了解上一代人的思維方式、動機、態度和價值觀等。理解並不表示完全接受,但如果無法了解父母的價值觀,那文化的衝突(代表中國文化的上一代和代表西方文化的下一代)可能就很難避免。"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上來看,孩子從小在家講華文,不講英文。並不會阻礙他們的英文發展。畢竟我們是生活在一個英文為主的社會。"因此在家如果使用華文,並不會對於學習英語有多麼大的弊端。
多元文化融合過程遭遇兩難困境
Wei Leu表示,移民的文化宗源當然很重要。文化所代表的價值觀、動機、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能夠幫助自己度過人生的低潮和困難。做為第二代、第三代的移民,要保留這些傳承下來的價值觀和思考方式非常不容易。
他說:"我個人認為只能通過語言的學習,慢慢引導他們對中國人的文化產生興趣,進而願意去接觸和理解,至少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一粒種子,也許有一天會開花結果吧!"
他表示,移民生活在允許多元文化發展的社會內,已經非常幸運。然而,不同文化的融合需要努力,不管是從所謂的"本地人"還是"移民"的角度來看。澳大利亞社會最大的有點在於它能夠接受不同的文化。
談及移民的歷史,他說:"這是經過很多人努力才取得的結果。別忘了在20世紀初的"白澳政策"之後,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裡,澳洲社會鼓吹的是"同化",而不是"多元文化"."
"對我們華人來說,"適應新文化"和"保留中國文化"一直都是一個"兩難".尤其是在面臨孩子的教育時:要他們像澳洲人,還是中國人呢?從一個華文教師的角度來看,我要勉勵家長們努力去理解澳洲人的文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力量),但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華文教育。沒有了語言(包括文字)的傳承,這些在海外出生長大的孩子將很難理解父母以及他們背後的價值觀。"
來源:澳洲新快網
推薦閱讀:
※31個敞開式公園成市民「後花園」 部分設施已更換|新聞中心
※晟睿財團招金進寶:今天,twitter誕生了一個新詞,創造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
※宋王朝特殊的新聞發布會
※巴菲特38年間買76隻股 最愛金融其次是新聞傳媒
※TLY | Fine,but how 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