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絨布媽媽」。哈洛是美國著名的比較心理學家,他用猴子做的母子依戀實驗讓人很受啟發。他為小猴製作了兩種假的猴媽媽:一種是用鐵絲編成的「鐵絲媽媽」,另一種是用母猴的模型套上鬆軟的海棉和絨布的「絨
06-26
每日分享:「絨布媽媽」。哈洛是美國著名的比較心理學家,他用猴子做的母子依戀實驗讓人很受啟發。他為小猴製作了兩種假的猴媽媽:一種是用鐵絲編成的「鐵絲媽媽」,另一種是用母猴的模型套上鬆軟的海棉和絨布的「絨布媽媽」。在同樣有奶瓶的情況下,小猴偶爾會到「鐵絲媽媽」那裡吃一下奶,但更多時候是在「絨布媽媽」處吃奶並依偎在懷裡。如果「鐵絲媽媽」身上沒有奶瓶,而「絨布媽媽」身上有,小猴會很快就和「絨布媽媽」難捨難分了,根本不去「鐵絲媽媽」那裡。如果「絨布媽媽」身上沒有奶瓶,而「鐵絲媽媽」身上有,只有當小猴感覺餓了時,才跑到「鐵絲媽媽」那兒吃奶,其餘時間就是「絨布媽媽」懷裡。每當小猴離開「絨布媽媽」出去玩耍時,如果受到驚嚇,小猴就會恐懼地快速跑到「絨布媽媽」那裡,緊緊依偎在懷裡,漸漸地平靜下來。如果將「絨布媽媽」換成「鐵絲媽媽」,小猴遇到驚嚇,就會一直在跑。從實驗中心理學家得出結論:小猴對母猴的依戀並不只是因為母猴能供給奶吃,更重要的是母猴能給小猴柔和的感覺,並且還能給小猴安全感。後來,哈洛等人又給「絨布媽媽」增添了越來越多的母性特徵:在身體里裝上燈泡,使它「體溫」升高,在身體里裝上能按摩、會動的裝置,讓它會撫摸、擁抱小猴。在這種情況下,小猴更願意去找「絨布媽媽」,並且越來越離不開了。不論「絨布媽媽」的母性特徵如何豐富,也不能與真母猴相比。實驗證明,這些在「絨布媽媽」身邊長大的小猴,成年後不同程度地帶有行為上的偏差。從猴的實驗中可看出,父母不僅僅是孩子的物質供應者,更應是心靈和精神的供養者,特別是來自父母的擁抱、撫摸、接納和愛是讓孩子形成活潑、熱情、自信和自尊的保證。親子之間永遠應是親密無間、相互尊重,如果父母看到孩子就煩,連「絨布媽媽」也做不到,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10點建議,幫助你平復第一次見來訪者的焦慮
※《社會心理學》讀書筆記
※你想擁有水蛇腰嗎?
※夏洛特煩惱中都有哪些梗或者笑點?
※為什麼你常常話到嘴邊,卻忽然忘了怎麼說?
TAG:心理學 | 實驗 | 美國 | 心理 | 媽媽 | 分享 | 心理學家 | 比較 | 模型 | 猴子 | 母子 | 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