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滬者也】上海人的年夜飯,你可懂菜譜背後的「討口彩」

除夕夜的晚飯是一年一度的年夜飯。這是一頓新舊交接的飯,一頓承上啟下的飯。只要你願意,可以從今年吃到明年。我們這一撥,還有幸吃過跨世紀和越千年的年夜飯;這一點,倒是可以載入家譜里。

上海人的年夜飯,可是一個口彩的大聚會。外公在世時,家裡的年夜飯都是他一手操持。除大路貨的雞鴨魚,他拿手的是走油肉、八寶飯,還有幾樣菜是每年雷打不動的。如:葷菜必有肉燒蛋,蔬菜缺不了黃豆芽、塌棵菜和金針菜木耳等,湯里是短不了百葉包肉、蛋餃和線粉。原來,這些菜都是有講頭的。正所謂寓意於吃,口彩盡在嘴巴間。這一桌菜肴里,主要是展現了「元寶」和「如意」這兩大主題。

「元寶」系列——「金元寶」是蛋餃,「元寶肉」是肉燒蛋等。「如意」系列——「如意卷」是百葉包肉,「稱心如意菜」是黃豆芽,也包括把黃豆芽、油豆腐、金針菜、木耳、香菇、線粉、蘿蔔絲乾和冬菜集一鍋等的「如意八寶菜」。

此外,要有被叫做「銀條」的線粉,寓意福氣「塌塌長」的塌棵菜、吉祥「節節高」的水筍乾燒肉、發家發財的發芽豆炒鹹菜以及事業「年年高」的炒年糕等。尤其是「如意八寶菜」,不但是大年夜要吃,在年初一也要吃。

現在,網上也有年夜飯討口彩的菜譜介紹,其中有豬肚、草蝦、魷魚、海參、火腿主打的「五福臨門」、豬肚、 魷魚、雞腿唱主角的「三陽開泰」、紅燒鯉魚的「年年有餘」、花鰱魚頭燉豆腐的「鴻運當頭」等。但我總覺得這些菜是有點偏北方口味,上海人是不怎麼碰鯉魚的。

市場經濟開放後,人們對發財致富的嚮往顯得更為突出和強烈。可以說,巨大變化的產生是改革開放的結果,貧窮不再是光榮和社會主義的標籤。正大光明向錢看,萬眾一心奔小康。

節慶中的人們,已不再把致富發財的念頭深藏心底,而是在藉助口彩的同時肆意張揚這面旗幟。按照一個西方社會學家的觀點:節日是日常時空外的時空,節日的生活具有時空上的相異性。因而,節日的活動不僅僅有著於日常不同的表象活動,而且有著更深刻的意義。在這個特定的時空中,人們通過象徵性的物質與精神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願望與情感,是嚮往詩意地棲居的一個深情表達。在我們的年夜飯上,不也是如此么。

除了年夜飯,春節討口彩也體現在春聯上。當年的上海,春聯之盛是有竹枝詞為證:「家家門戶揭新聯,一色嫣紅箋紙妍。莫問文言通與否,只求吉語話連篇。」(朱壽延:《歲事竹枝詞》)

解放前的上海,此時還有貧困或失業的文人寫春聯賣;他們「挈紙一束,於人口稠密處書繕門聯」。為人家寫幸福嚮往,賺得是辛苦銅鈿,對此有竹枝詞道:「艱難最是杖頭錢,燈下風翻五色箋有客可憐寒澈骨,凍毫冰硯寫春聯。」(張春華:《滬城歲事衢歌》)相似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

一直記著兩副與我相關的春聯,把它看作告誡和警句。一副與我從事的記者職業有關:上聯「雞毛吹成鳳羽事」,下聯「狗嘴吐出象牙文」。另一副與我的生肖、一個狗年生人搭界,上聯「年逢本命屬狗挺起胸膛」,下聯「日要謀生做人夾緊尾巴」。

小時侯,春聯是從新華書店買的,內容與形式匹配,多是紅彤彤的。貼過「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黨走」。「文革」時,更是多用毛主席詩詞,常見的有:「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等。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貼春聯少了,時興在門上倒貼個「福」字。總之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討個好口彩……


本文編輯:沈軼倫 郵編:shenyl032@jfdaily.com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推薦閱讀:

肌肉增長背後的飲食科學
蘋果「背後的男人」 郭台銘與鴻海帝國
「IP熱」背後的冷思考
時尚與時尚背後!
許億:關於巴黎恐襲,可能背後的問題更多

TAG:年夜飯 | 菜譜 | 上海 | 上海人 | 背後 | 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