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短文言文練習

精短文言文練習 —— 精彩導讀 ————————————

  第四屆第五屆課堂教學大賽光碟3折特價……教師社區註冊可獲得點卷

  • 加入名師資源庫獲得50元點券
  • 《走進餘映潮》期刊第二期
  • 提供課件,贏點券,得光碟
  • 2010各學段暑假作文專題
  • (一)王冕僧寺夜讀 【原文】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1)牛隴上,竊(2)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3)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4)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5)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6)出坐佛膝上,執策(7)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8)。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9),冕小兒,恬(10)若不知。(《宋學士文集》) 【注釋】(1)牧:放牧牲畜。(2)竊:偷偷地,暗中。(3)輒:總是(常常)、就。(4)撻: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何」,為什麼。(6)潛:暗暗地、悄悄地步。(7)執策:拿著書。(8)達旦:到早晨,到天亮。(9)獰惡可怖:猙獰兇惡,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滿不在乎的樣子。 【譯文】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後,他仍是這樣。他的母親說:「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何不由著他呢?」王冕從此以後就地離開家,寄住在寺廟裡。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個個面目猙獰兇惡,令人害怕。王冕雖是小孩,卻神色安然,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賞析】文章告訴我們: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在於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啟發,得到啟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將來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閱讀訓練】 1. 結合文意,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竊入學舍 ②輒默記 ③兒痴如此 ④恬若不見 2.翻譯下列句子。 聽已,輒默記。 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 3.與「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B.必以分人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以刀劈狼首 4. 從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後來之所以成為著名的畫家、詩人,其根本原因是 。 參考答案:1.①私下的意思;②總是(常常)、就;③入迷;④神色安然,滿不在乎的樣子;2. 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住;一到夜裡,他就暗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琅琅一直讀到天亮。 3.C 4.王冕幼時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並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的學習精神,是他後來成功的基石。 (二)張無垢勤學 【原文】 張無垢謫(1)橫浦,寓(2)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3)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如是者(4)十四年。洎(5)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6),至今猶存。(《鶴林玉露》) 【注釋】(1)謫: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員降級並調到邊遠地方做官。這裡指被貶官。(2)寓:居住。(3)昧爽:天將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4)如是者:象這樣。(5)洎:等到。(6)雙趺之跡隱然:雙腳踏出的痕迹還隱約可見。 【譯文】 張九成被貶官到橫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間一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這樣一直堅持了十四年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迹還隱約可見,到現在還存在。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張無垢謫橫浦 ②每日昧爽輒執書立窗下 ③就明而讀 ④如是者十四年 2. 翻譯下列句子。 每日昧爽執書立窗下,就明而讀。 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3.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 ) A。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如是者十四年 B.其如土石何 其寢室有短窗 4.這個故事敘述張九成勤奮學習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奮」這是古今學者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真理,請舉出幾個古今中外的有關這個方面的例子 。 參考答案:1.①降職遠調貶官②總是③光,光亮④這 2. 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就著微弱的晨光讀書。 雙腳踏出的痕迹到現在還隱約可見。 3.A 4.略 (三)文徵明習字 【原文】 文徵明臨(1)寫《千字文》,日(2)以十本為率(3),書(4)遂(5)大進。平生於(6)書,未嘗(7)苟且(8),或(9)答人簡札(10),少(11)不當意,必再三易(12)之不厭(13),故(14)愈老而愈益(15)精妙。(《書林紀事》) 【注釋】(1)臨:臨貼,照著字畫模仿。 (2)日:每天。 (3)率:標準。 (4)書:書法。 (5)遂:於是,就。(6)於:對,對於。 (7)嘗:曾經。 (8)苟且:敷衍了事,馬虎。 (9)或:有時。 (10)簡札:信件,書信。 (11)少:稍微。(12)易:改換,更換。(13)厭:嫌麻煩而討厭。(14)故:所以。(15)愈益:愈加,更加。 【譯文】 文徵明臨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符合心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巧妙。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書遂大進 ②平生於書 ③文徵明臨寫《千字文》 ④或答人簡札 2. 翻譯下列句子 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參考答案: 1.①書法、於是,就;②對於、對、寫字; ③臨摹 、臨貼,照著字畫模仿;④有時 2.稍微有一點不稱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厭倦。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巧妙。 3.本段文字讚揚了文明學習書法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 (四)薛譚學謳 【原文】 薛譚學謳(1)於(2)秦青,未窮(3)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4)。秦青弗止(5),餞行於郊衢(6),撫節(7)悲歌,聲振林木,響遏(8)行雲。薛譚乃謝而(9)求反(10),終身不敢言歸。 【注釋】(1)謳:唱歌;(2)於:向;(3)窮:盡,完;(4)遂辭歸:於是就告辭回家;(5)弗止:沒有勸阻;(6)餞行於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7)撫節:打著拍節:(8)遏:阻止;(9)謝: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賞析】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虛心求教,永不滿足,不能驕傲自大,要知錯就改。這是我們閱讀本文應該得到的啟示。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響遏行雲。 2.翻譯:薛譚乃謝而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3。 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4。 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麼? 參考答案:1.①不,沒有②阻止 2.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3。略。 4.有。是他那知錯能改,變驕傲為虛心的學習態度。 (五)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1),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2)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3),輒以水沃面(4);食不給,啖(5)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6),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7)。」 【譯文】(1)孤:幼年喪父;(2)每:常常;(3)或夜昏怠:有時晚上昏睡懈怠;或:有時;(4)輒以水沃面: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沃:洗。(6)乃至被讒受貶: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讒:說別人壞話;(7)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譯文】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決心努力刻苦讀書,有時讀書讀到夜晚疲憊睏倦,就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使自己頭腦清醒。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鍊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閱讀訓練】 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並釋義。 ①啖粥而讀 音: 義: ②輒以水沃面 音: 義: ③食不給 音: 義: ④乃至被讒受貶 音: 義: 2.「每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譯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任。 B. 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任務。 D. 每天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3.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②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③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④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4.劃分這段文字的層次並簡要歸納層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所作的什麼文章中的名句,與該文一樣,這句話在本文中起了什麼的作用。 參考答案:1.①dàn;吃。②zhé;往往,總是。③jǐ;供應。④Chán;說別人壞話 2.B 3.①有時夜裡疲憊睏倦,常常用冷水洗臉。②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③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僅自足罷了。④他經常朗誦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4.層次劃分略。①年少家貧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後因直言而遭讒降職。③刻苦自勵而心憂天下。 5.《岳陽樓記》;點明中心,揭示主題。 (六)司馬光好學 【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1)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2),眾兄弟既(3)成誦,游息(4)矣;獨下帷絕編,迨(5)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6),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7)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8)。」 (摘自《三朝名臣言行錄》) 【注釋】(1)患:擔心,害怕;(2)群居講習: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3)既:已經;(4)游息:遊玩休息;(5)迨:等到;(6)用力多者收功遠:下的力氣多,收穫就長遠;(7)嘗:曾經;(8)思其義所得多矣:想想它的意思,收穫就多了。 【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於)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穫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司馬光曾經說:「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穫就多了!」 【閱讀訓練】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患記問不若人 ②迨能倍誦乃止 ③迨能倍誦乃止 ④詠其文 2.翻譯下列句子。 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遠。 B. 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C. 書不可不成誦。 D. 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4.文中「獨下帷絕編」意思是只有司馬光徇自苦讀。我們有一個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勤奮,這個成語是 。 參考答案:1.①擔心②等到③才④吟詠 2.D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穫就多了! 3.C 4.韋編三絕 (七)歐陽修苦讀 【原文】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1)畫地,教以書(2)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3),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4)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5)。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摘自《歐陽公事迹》) 【注釋】(1)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地下莖蔓延,葉子長形,紫色花穗,生長在水邊。莖可以編席箔。(2)書:書寫。(3)及其稍長:等到他年齡大些了。(4)或:有時。(5)惟讀書是務:只是致力讀書 【譯文】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荻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等到他年齡稍微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他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於讀書。從小寫的詩、賦等文字,下筆就像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閱讀訓練】 1.文中「教以書字」的「書」的含義,跟下面哪一句中的「書」相同?( ) A.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C.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D.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2. 翻譯句子。 ①歐陽修四歲而孤。 ②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 ③惟讀書是務。 3. 就本文而言,歐陽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是: 。 4. 歐陽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一個促進他成長的原因是 。 參考答案:1.D 2.①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②家裡沒有書可讀,他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③只是致力讀書 3.勤學苦練、專心致志 4.家長的善於教育,嚴格要求。 (八)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 (1) 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 (2)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3);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 (4 ) 昧行(5) 乎?」 平公曰:「善哉!」 (劉向《世說新語》) 【注釋】 (1)炳燭:把蠟燭點燃。 (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是個瞎子所以這麼說。(3)陽:這裡指陽光。 (4 )孰與:一種固定格式,用來比較,相當於「比……怎麼樣」。(5)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譯文】晉平公向盲樂師師曠請教說:「我現在七十歲了,準備學習,恐怕已經晚了吧。」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點燃蠟燭學習呢?」晉平公說:「哪裡有做臣下的跟他的國君開玩笑的呢?」師曠說:「盲臣怎麼敢跟國君開玩笑呢?我聽說:少年時愛好學習,像太陽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愛好學習,如同中午時的陽光;老年時愛好學習,就像點燃蠟燭的光亮。在燭光下行走,跟在黑暗中行走,哪一種好呢?」晉平公說:「說得好啊!」 【賞析】本文通過晉平公與師曠的對話,闡述師曠對學習的見解。文中把人生中的三個不同時期的學習喻為「日出之陽」、「日中之光」和「炳燭之明」,告誡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 【練習】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暮( ) 戲( ) 聞( ) 善(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臣聞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識之 D、學而時習之 3、翻譯文中畫黃線的文言句子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4、這則短文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 參考答案:1。晚;戲弄,開玩笑;聽說;好。 2. B 3。哪裡有做臣下的跟他的國君開玩笑的呢? 老年時愛好學習,就像點燃蠟燭的光亮。在燭光下行走,跟在黑暗中行走,哪一種好呢? 4。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 (九)螳螂捕蟬 吳王欲伐荊(1),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3)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4)。吳王曰:「子(5)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6),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7),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8)得其前利(9),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選自劉向《說苑·正諫》) 【注釋】 (1)[吳王欲伐荊]吳王,指吳王闔閭;荊,楚國。 (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國王的侍從官;少孺子,年輕人。(3)[懷丸操彈]藏著子彈拿著彈弓。 (4)[旦]早晨。 (5)[子]你。 (6)[委身曲附]彎曲著身體,屈著前肢。「附」同「跗」,腳背骨。 (7)[延頸]伸長頭頸。 (8) [務欲]一心想要。 (9) [前利]眼前的利益。 【譯文】吳王闔閭準備進攻楚國,告誡他身邊的大臣說:「膽敢向我進諫的人就處死。」他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向吳王闔閭進諫,勸阻他不要進攻楚國,但是有不敢,就藏著子彈拿著彈弓來到吳王闔閭的後園走來走去,露水浸濕了他的衣服,象這樣經過了三個早晨。吳王闔閭說:「你來,為什麼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濕到這個地步!」那年輕的侍從官說:「園子里有棵樹,樹上有隻知了,知了在高處鳴叫,它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它後面;螳螂彎著身子,屈著前肢,想要逮住蟬,卻不知道有一隻黃雀在他的旁邊;黃雀伸長了頭頸,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拿著彈弓和子彈的人在他的下面。知了、螳螂、黃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它們身後的禍患。」 吳王闔閭聽了說:「對啊!」於是停止了用兵。 【閱讀提示】 本文通過年輕的侍從官給吳王講的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凡事須瞻前顧後,全面權衡,千萬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卻身後的禍患。 【練習】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伐 ( ) 旦( ) 子( ) 延( ) 2、在文中找出與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詞,並寫出相應的句子。 (1) 則懷丸操彈於後園。 字: 句:( ) (2) 如是者三旦。 字: 句:( ) 3、為下列句子補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蟬,而[ ]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2)[ ]欲啄螳螂,而[ ]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4、填空。 《螳螂捕蟬》寫了 、 和 等幾種動物,告訴人們的道理是 。 5、翻譯下列句子。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參考答案: 1。攻打、進攻; 早晨; 你; 伸長。 2。(1)乃,乃罷其兵。(2)此,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 3。(1)螳螂,螳螂。(2) 黃雀, 黃雀。 4.螳螂、蟬、黃雀 ;凡事須瞻前顧後,全面權衡,千萬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卻身後的禍患。 5。螳螂彎著身子,屈著前肢,想要逮住蟬,卻不知道有一隻黃雀在他的旁邊;(知了、螳螂、黃雀)這三種動物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它們身後的禍患。
    推薦閱讀:

    搶先練習!部編七年級初一語文下冊古詩文理解默寫(果斷收藏)
    呼吸法的練習要領
    瑜伽進階練習:七步做完全蜻蜓式
    古詩文練習題(一)
    怎樣練習音階琶音

    TAG:文言文 | 練習 | 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