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無三 藍星只有中美兩國掌握協同交戰系統技術

簡介: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備綜合防空火控/協同交戰能力的國家

中國海軍052C型驅逐艦發射紅旗9艦空導彈,協同交戰系統引入之後,將會大大提高它的攔截距離和範圍

近日國內媒體報道中國相關單位利用系留飛艇配套「某武器系統」完成「對超低空目標攔截試驗」,這個系統似乎與美國的綜合防空火控/協同交戰系統相當,如果屬實,它表明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次掌握這個技術的國家。

綜合防空火控/協同交戰系統是美國在新世紀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它標誌著水面艦艇、地面防空系統對於反艦導彈、巡航導彈攔截能力和範圍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因此此次試驗成功,也標誌著中國對巡航導彈防禦能力已經躍居當今領先水平。

發射SM-2MR艦空導彈的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

這裡可以看到伯克級SPY-1雷達天線距離水面較低,影響它的雷達視距,進而無法發揮艦空導彈的性能

這個試驗需要系留飛艇就表明它能夠依靠空中雷達系統來擴展武器系統的攔截範圍,這是綜合防空火控/協同交戰系統最主要特點,普通雷達輻射的電磁波在大氣層中傳統路線近似直線,但是地球是圓的,雷達只能探測到地平線以上的目標,無法探測地平線以下的目標,而防空導彈依賴雷達提供目標探測、指示和制導,所以雷達視距就是防空導彈的射程,換句話說,不論防空導彈的射程有多遠,它只能攻擊雷達視距內目標,舉一個例子,美國伯克級配備的SM-2MR艦空導彈射程超過100公里,但是SPY-1雷達對於掠海反艦導彈探測距離不到30公里,在協同交戰系統沒有服役之前,SM-2MR對於掠海反艦導彈攔截距離只有30公里,這對於導彈性能來說顯然是一個極大的浪費。

從雷達視距公式我們知道,擴展雷達視野最有效辦法就是將天線升高,這就是預警機,這樣利用預警機提供目標探測和指示,就可以擴展防空導彈的攔截範圍,當然普通的預警機和防空導彈難以完成這樣的超視距攔截,首先預警機要有足夠的目標刷新速率,這樣導彈飛抵目標區、末制導系統開機,可以迅速捕捉到目標,另外導彈要具備一定的目標探測能力,探測範圍儘可能的擴大,這樣就可以減少目標探測系統的壓力,兩者之間還要有高速數據鏈相聯接,能夠快速完成戰術數據的交換。

綜合防空火控/CEC的精髓在於利用空中雷達來擴展防空導彈的攔截範圍

它首先需要相控陣雷達預警機

導彈也要升級末段主動雷達制導系統

因此美國海軍新一代防禦體系根據綜合防空火控/協同交戰系統的要求進行升級,用E-2D預警機替代了E-2C預警機,它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而E-2C是機械掃描雷達,由於實現了電子掃描,所以它的目標刷新速率較高,可以更好的支持綜合防空火控/協同交戰系統,用SM-6導彈替代SM-2MR導彈,前者採用了末制導雷達系統,探測能力更強,降低了對探測系統的要求,兩者之間採用高速數據鏈進行聯接,而不是我們熟悉的LINK-16數據鏈,協同交戰系統採用的數據鏈工作在C波段,LINK-16工作在L波段,所以前者速率要快的多,綜合防空火控系統則納入了新一代KU波段數據鏈。

中國海軍在新一代國產艦空導彈防禦體系發展之初就注意到相關技術要具備一定超前性,例如國產紅旗-9艦空導彈採用了末制導雷達制導系統,這樣就不需要對導彈進行升級就可以增加協同交戰能力,而國產直18預警機直升機配備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實現電子掃描,目標更新速率快,可以滿足協同交戰系統的要求,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只需要引入高速數據鏈將直18與紅旗-9進行聯接,就可以實現協同交戰系統,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面,中國相關單位已經展出了KU波段高速數據鏈,所以中國發展綜合防空火控/協同交戰系統可以說是一件水道渠成的事情。

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的中國紅旗-9艦空導彈

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直18預警直升機

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綜合防空火控/協同交戰系統發展成功有效增強了航母編隊抗擊反艦導彈的能力,在沒有增加這種能力之前,國產紅旗-9射程雖然上百,但是只能攔截30公里範圍內的掠海反艦導彈,而增加協同交戰能力之後,紅旗-9可以跨越水天線攔截反艦導彈,攔截距離、範圍有了成倍增長,並且這個時候反艦導彈處於自控階段,不具備機動閃避能力,非常容易被攔截,大量目標在外層防就被攔截,大大降低了內層防禦壓力,增強編隊整體防禦能力,所以中國海軍航母編隊抗擊飽和攻擊能力將會得到一個飛躍。

中國可能正在研製艦載固定翼預警機

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目前問題是直18預警直升機這個空中探測系統性能偏低,難以與E-2D相比,不過有消息說中國已經開始研製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它也會配備有源相控陣預警雷達,性能可以與E-2D媲美,一旦這種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上艦,中國海軍航母編隊作戰能力將發生又一個飛躍。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技術】踝關節韌帶重建術後康復計劃
八字看投胎絕對是門技術活
馬里奧·曼祖基奇大壯的技術生涯是什麼?
櫻桃建園技術
這項技術沒掌握,你在籠子中一定心慌慌

TAG:技術 | 系統 | 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