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生態攝影師鳥語者談拍攝技巧一

追尋精彩和感動 生態攝影師鳥語者專訪

2010-11-11 02:40 出處:pconline 作者:小玉 責任編輯:zhongyurong (評論20條)

在本頁瀏覽全文

PConline:由於鳥類生態攝影的特殊性,你認為應當重點掌握的技巧有哪些?鳥語者:鳥類生態攝影技巧是以超長焦距鏡頭運用為基礎的,鳥類拍攝對於鏡頭的選擇較為特殊,如拍攝個體較大的鶴類、鷺類等鳥類時,焦距200MM至300MM可以滿足;如拍攝個體較小的鶯類等林鳥時,至少焦距400MM以上,500MM和600MM焦距鏡頭是最佳選擇。如拍攝水鳥時,800MM焦距更為適合。鳥類拍攝對於相機的選擇,主要是兩點,一是在高ISO情況下,能夠保證低噪點的較好畫質。二是較高的連拍速度連拍張數,能夠保證鳥類飛行動態捕捉的成功率。因此,鳥類拍攝技巧,除了要掌握一般數碼攝影技法外,重點是超長焦距鏡頭運用手法,把握好焦距、速度、光圈、ISO設置的關係和控制。  焦距、速度、光圈、ISO等參數設置的關係永遠是矛盾,關鍵是我們如何把握好平衡的控制。鳥類拍攝時,超長焦距鏡頭帶來的問題是景深較淺,有時表現遷徙鳥類的壯觀場面,取得較好的清晰度,只能以縮小光圈來盡量擴大景深。由於光圈縮小,快門速度就會下來,因此,為了保證滿足鳥類飛行時拍攝速度(一般應當保證800至1400分之一秒),只能提高ISO,而提高ISO帶來的問題,就是噪點增多,畫質受到影響,作為拍攝者,就是根據拍攝思路和拍攝主題,進行合理有效控制,使之達到一個平衡。如圖遷徙的鳥類,表現鳥類遷徙時的壯觀,保持景深是第一位要求,因此,我將光圈縮小至11,同時保證快門速度達到1300分之一秒,ISO打高至640,犧牲畫質也是無奈。

鳥語者作品:《遷徙的鳥類》

  有時為了更好地表達拍攝主題,拍攝者應當學會準確地控制拍攝參數的設置,處理好主體和背景的關係。如圖和諧:我在拍攝珍稀鳥類大杓鷸在灘涂上覓食時,便考慮構圖時將灘涂上的趕海漁民作為背景,以表現人與鳥類和諧的主題。為了使趕海漁民儘可能清楚,我便以F11小光圈實現大景深為主要目標,同時,選擇我很少使用的1200的高ISO,來保證拍攝大杓鷸飛行時所需的快門速度,從而控制景深與畫質的關係。

鳥語者作品:《和諧》

  快門速度也是表達創作思路的手段,一般情況下,拍攝飛行或打鬥鳥類,用較高的快門速度,以凝固精彩的瞬間。如圖打鬥。有時為了拍出鳥類飛行的動感,就得打破常規,用30分之一秒或60分之一秒的慢速,進行追隨拍攝。就是手持鏡頭追隨鳥飛行的軌跡,邊搖動邊拍攝。慢速追隨拍攝難度較高,但動感效果不錯。如圖慢速追隨拍鵜鶘。作為主體,鵜鶘腦袋和身體是清晰的,扇動的翅膀是虛的,表現動感。由於邊搖動邊拍攝,背景也被拉成條束狀,動感較強。

鳥語者作品:《打鬥》

鳥語者作品:《慢速追隨拍鵜鶘》

推薦閱讀:

最適合小白裝×的藝術感抽象畫面拍攝技巧
特寫的拍攝技巧
這10個簡單的步驟將視頻拍齣電影感
5招定格寶寶照最美の瞬間

TAG:攝影 | 攝影師 | 拍攝 | 生態 | 拍攝技巧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