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北京,你憑什麼如此處處受照顧?

以前我知道天南海北,可如今只見海北,不見天南。最慘的是天津,活生生置身在北京的陰影下,我不知道現在是否有關於大城市綜合排名的民調統計數據,倘若有的話,天津不跌出前10位,我就為他叫萬幸!可憐的四大直轄市之一。南京即使稍好些,也好不到哪裡去。至於上海受恩寵,其實是從90年代開始,這裡就不多談了。   以前我知道中國有清華、北大、南開、復旦、廈門等名校,可如今只見清華、北大獨領風騷,其他校院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拉開了若干檔次,可偏偏清華、北大兩座全國最高學府又都集中在北京。   知道央視一年的廣告收入有多少嗎?2004年突破80億元大關,超過下面N家媒體收入的總和,即使在國內,又有多少超大企業可以與之比肩?其絕對壟斷地位絕對強勢地位,又讓多少其他媒體汗顏?當然,新聞的權威性專業性嚴謹性非央視莫屬,但娛樂、體育、文藝、經濟類等節目呢,有沒有必要讓央視一家獨大?電信、移動尚可以分家,鐵通、聯通、網通等的加入競爭讓遊戲變得更公平,服務質量更好,而老百姓也獲得了更多的實惠。為什麼就不能把娛樂、體育、文藝、經濟類等節目分出來,組建中國娛樂頻道、中國體育頻道等等,但也別總放在北京一地,在全國各大城市灑下星星之火不是更好嗎?   全運會舉辦10屆了,可罕見北京高居榜首的時候,無論是單項類還是綜合體育實力,北京都排不進前3強,可偏偏亞運會、奧運會都要放在北京舉辦?倘若說北京是首都,是展示國家形象的窗口和門戶,大型綜合運動會放在首都舉辦意義深遠我也能理解,可其他單項競技類比賽呢?難道也非放在北京舉辦不可?可如今只要是中國XX賽事之類的項目,比如中國撞球公開賽、中國網球公開賽等等,幾乎也全是北京,難道西安、南京、成都、瀋陽等地舉辦就代表不了中國嗎?   亞洲杯足球賽,名義上是四個承辦地(北京、濟南、成都、重慶),可中國隊的主場又全都放在北京,為什麼不能讓四個承辦地以抽籤方式公平競爭承辦哪個小組的比賽呢?   80年代的時候,西安電影製片廠崛起,拍出了《西安事變》、《沒有航標的河流》、《人生》、《野山》、《老井》、《紅高粱》等一系列具有轟動效應的名篇,吳天明、張藝謀、顧長衛等人都是當時頗具影響力的電影人,可並沒有藉助這股東風順勢將西安打造成中國的電影中心,而是將最優秀的人才調往了北京,最終西影曇花一現,又悄然無息了。   至於高新科技方面,對北京的照顧偏袒也是避不可免的,比如重點扶持中關村,號稱要做成「中國的矽谷」,可這麼多年來,中關村一直都是電腦配件的組裝地批發地,研發能力連「矽谷」的毛皮都沾不少,只能成為個業界笑話。   中國好象辦了多屆國際爵士音樂節了,奇怪的是地點選在了北京?而非上海?有點莫名其妙。北京辦個搖滾音樂節什麼的還可以,至於辦爵士嘛,恐怕還真不行,沒有那城市氛圍。不過北京畢竟是首都,想辦也就辦吧,只有他們不想辦的,辦不了的,時間有衝突的,才會放手才會交給別的城市。   ……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懶得一一舉例了。   不是說北京不好,北京也挺好的,北京是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這點肯定的。但沒有必要政策總是往北京一地過分偏袒傾斜,讓它成為一切中心的中心。   現在的北京是什麼?是媒體中心,是文化中心,是學術中心,是商務中心,是體育中心,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其他中……其他城市想分杯羹都難,什麼好事都被一個人占著,累不累啊。政策處處傾斜,處處照顧,最優秀的人才拚命往北京抽調,能不人滿為患,寸土寸金嗎?   普通外地人想入北京戶口難比登天啊,比如固定資產達到XXX萬,僱傭北京當地員工XX名以上等等,門檻有多高,自己先用兜里的銀子堆著比劃比划下吧;   房價奇高不說,外地人想在北京買房光有錢是不行的,還有地塊限制,比如只能買N環外的房;   北京天子門生們的高考分數線可以那麼低,外地人想考清華、北大只能是寥寥幾個狀元;   地方保護主義突出。比如有關職能部門可以將外地人為主的集市統統收回來,美名其曰叫「照顧勞改回來的北京人就業」,只是天子門生太嬌貴了,這等活看不上眼,於是又再度轉租給外地人。集市格局依舊沒變,變的是轉了到手,讓北京人合法中介了下。   政策一處偏袒,變成了處處偏袒;政策一處照顧,變成了處處照顧;為什麼就不能扶持下別的城市?為什麼就不能將如此多的中心分出一部分到全國這盤大棋局上?比如別總是照顧清華、北大,扶持下南開、復旦、廈門不好嗎?不敢奢求格外開恩,但求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一碗水端平應該不過分吧。   北京,你憑什麼如此受照顧?憑什麼處處受照顧?
推薦閱讀:

女人此處越小就越旺夫,越好命!男人越少越操勞!
手相「此處」兩頭分叉,註定婚姻不順,一生婚姻兩頭難!
富貴命,此處高挺有肉,越飽滿,錢越多
╭**★*╯此處紅塵,張愛玲來過╭**★*╯
此處飽滿有力,越寬越好,必能旺財興家

TAG:北京 | 雜談 | 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