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cerebral palsy
出生前到生後1個月以內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肌張力異常、姿勢及反射異常。並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視覺及聽覺障礙等。
是指小兒因多種原因(如感染、出血、外傷等)引起的腦實質損害,出現非進行性、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而發展為癱瘓的疾病。嚴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癲癇、肢體抽搐及視覺、聽覺、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或病後失調,致使精血不足,腦髓失充,五臟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養,形成虧損之證。腦為元神之府,導致智力低下,反應遲鈍,語言不清,咀嚼無力,時流涎水,四肢無力,手軟不能握持,足軟不能站立。或感受熱毒,損傷腦絡,後期耗氣傷陰,腦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養,導致本病。
1.一般表現 主要為:
(1)早期表現:
①精神癥狀:過度激惹,經常持續哭鬧,很難入睡。對突然出現的聲響及體位改變反應劇烈,全身抖動,哭叫似驚嚇狀。
②餵養困難:表現為吸吮及吞咽不協調,體重增長緩慢。
③護理困難:穿衣時很難將手臂伸入袖內,換尿布時難以將大腿分開,洗澡時腳剛觸及浴盆邊緣或水面時,嬰兒背部立即僵硬呈弓形,並伴有哭鬧。
(2)運動功能障礙:
①運動發育落後:包括粗大運動或精細運動遲緩,主動運動減少。
②肌張力異常:表現為肌張力亢進、肌強直、肌張力低下及肌張力不協調。
③姿勢異常:靜止時姿勢如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四肢強直姿勢,角弓反張姿勢,偏癱姿勢;活動時姿勢異常如舞蹈樣手足徐動及扭轉痙攣,痙攣性截癱步態,小腦共濟失調步態。
④反射異常:表現為原始反射延緩消失、保護性反射延緩出現以及Vojta姿勢反射樣式異常,Vojta姿勢反射包括牽拉反射、抬軀反射、Collin水平及垂直反射、立位和倒位及斜位懸垂反射。
2.分型 腦癱運動功能障礙的範圍和性質,:
(1)痙攣型(spasticity):發病率最高,佔全部病人的60%~70%,常與其他型的癥狀混合出現,病變波及錐體束系統,主要表現為中樞性癱瘓,受累肢體肌張力增高、肢體活動受限、姿勢異常、深腱反射亢進、踝陣攣陽性,2歲以後錐體束征仍陽性。上肢屈肌張力增高、肩關節內收、肘關節、腕關節及手指關節屈曲。卧位時下肢膝關節、髖關節呈屈曲姿勢;俯卧位時抬頭困難;坐位開始時,頭向後仰,以後能坐時,兩腿伸直困難,脊柱後凸,跪時下肢呈「W」形;站立時髖、膝略屈,足尖著地;行走時呈踮足、剪刀樣步態。根據受累的部位又分為7種:
①痙攣性偏癱(hemiplegia):指一側肢體及軀幹受累,上肢受累程度多較下肢重。癱瘓側肢體自發運動減少,行走延遲,偏癱步態,患肢足尖著地。約1/3患兒在1~2歲時出現驚厥。約25%的患兒有認知功能異常,智力低下。
②痙攣性雙癱(diplegia):指四肢受累,但雙下肢受累較重,上肢及軀幹較輕。常在嬰兒開始爬行時即被發現。托起小兒雙腋可見雙下肢呈剪刀狀交叉。本型如以影響兩下肢為主則智力發育多正常,很少合併驚厥發作。
③痙攣性四肢癱(quadriplegia):指四肢及軀幹均受累,上下肢嚴重程度類似,是腦癱中最嚴重的類型,常合併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視覺異常和驚厥發作。
④痙攣性截癱(paraplegia):雙下肢受累明顯,軀幹及雙上肢正常。
⑤雙重性偏癱(doublehemiplegia):四肢受累,但上肢受累較下肢重或者左右兩側癱瘓程度不一致。
⑥三肢癱(triplegia):三個肢體受累,多為上肢加雙下肢癱瘓。
⑦單癱(monoplegia):單個肢體受累。單癱表現輕微,易誤診,若發生在非利手,就更易誤診。
(2)手足徐動型(athetosis):約佔腦癱20%,主要病變在錐體外系統,表現為難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運動,當進行有意識運動時,不自主、不協調及無效的運動增多。這些動作在睡眠時消失。多有肌張力降低,抬頭無力,餵養困難,常有舌伸出口外及流涎。1歲後手足徐動逐漸明顯,因口肌受累呈顯著語言困難,說話時語句含糊,聲調調節也受累。通常無錐體束征,手足徐動型腦癱智力障礙不嚴重,驚厥亦不多見。隨著圍生期保健的廣泛開展,此型現已少見。
(3)強直型(rigidity):此型很少見到,由於全身肌張力顯著增高,身體異常僵硬,運動減少,主要為錐體外系癥狀,使其四肢做被動運動時,主動肌和拮抗肌有持續的阻力,肌張力呈鉛管狀或齒輪狀增高,腱反射不亢進,常伴有嚴重智力低下。
(4)共濟失調型(ataxia):可單獨或與其他型同時出現。主要病變在小腦。臨床表現為步態不穩,走路時兩足間距加寬,四肢動作不協調,上肢常有意向性震顫,快變轉化的動作差,指鼻試驗易錯誤,肌張力低下。此型不多見。 二、共濟失調型:佔小兒腦癱患兒的1%~2%,表現為步態不穩,指鼻實驗陽性。
(5)震顫型(tremor):此型很少見,表現為四肢震顫,多為靜止震顫。
(6)肌張力低下型(atonia):表現為肌張力低下,四肢呈軟癱狀,自主運動很少。仰卧位時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狀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時,頭不能抬起。常易與肌肉病所致的肌弛緩相混,但肌張力低下型可引出腱反射。多數病例在嬰幼兒期後轉為痙攣型或手足徐動型。
(7)混合型(mixed):同一患兒可表現上述2~3個型的癥狀。以痙攣型與手足徐動型常同時受累。還有少數病兒無法分
六種類型:
一、痙攣型腦癱:腦癱患者學童中卻以徐動型者居多,其次才為痙攣型。痙攣意指肌肉僵硬不靈活。為何導致這種現象主要是腦受傷部位在傳達控制訊息到肌肉的過程中出現不正確的傳遞或訊息。
三、運動障礙型:佔小兒腦癱患兒的15。表現為肌肉無目的、無自主的多運動,手足徐動,呈舞蹈樣動作,肌肉震顫,肌張力增高或減低。
四、舞蹈型腦癱:舞蹈型腦癱比率最少的類型。動作特徵是搖搖晃晃或顫抖,常存在平衡困難的現象。
五、混合型腦癱:混合型腦癱不是單純一種類型,常合併多種類型,許多未經復健的學齡腦癱多呈現出此障礙特徵。
六、徐動型腦癱:徐動型腦癱的就大特徵在於動作控制不良,常出現誇大的動作。尤其在作一個動作時,會伴隨全身動作及臉部表情扭曲的現象,在徐動型腦癱患者早期,肌肉張力無力或低張現象,隨著年齡漸長,若沒有適當的復健治療,常轉變為為混合型,多呈現如高張徐動型。
用藥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早期干預,長期康復。
1.康復治療 :
(1)運動療法(physical therapy,PT):主要訓練粗大運動,特別是下肢的功能,利用機械、物理手段改善殘存運動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勢反射,誘導正常的運動發育。常用:
①波巴斯(Bobath)法(又稱神經發育治療法):阻止異常的姿勢反射活動,促進正常的姿勢反射產生,發展正常的運動能力和自動反應能力。
②伏易得(Vojta)法:通過刺激腦癱患兒身體的一定部位,使患兒產生翻身和匍匐爬行兩種反射運動模式,最終使這些反射運動變為主動運動,這些匍匐爬行視為人體所有協調運動的先導。
③派托(Peto)法:集體訓練的引導法,把生理條件相似的患兒放在一起,包括粗動作訓練、感覺運動、自助技能訓練和特殊教育。
(2)作業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OT):訓練上肢和手的功能、眼手協調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以提高日後的職業工作能力。
(3)語言治療(speech therapy,ST):包括發音訓練、咀嚼吞咽功能訓練。對於語言功能障礙要爭取在語言發育關鍵期前進行。個例訓練與集體訓練相結合。視覺障礙及時糾正,聽力障礙儘早配備助聽器。
(4)物理治療:包括電療、水療等,特別是在水中能產生更多的自主運動,肌張力得到改善,並增加患兒學習自信心。必要時配備合適的矯形器。
(5)祖國醫學:應用針灸、推拿、按摩等進行康復治療。
2.外科矯形 適用於步態趨於成熟的小兒(6~10歲)進行。主要適應證為痙攣性腦癱患兒,目的在於矯正畸形、改善肌張力、改善肢體平衡。手術包括肌腱手術、神經手術、骨關節手術等。
3.家庭教育 提倡家庭成員的參與康復治療。應加強患兒父母教育,學習功能訓練手法及日常生活動作訓練方法;全面關心患兒,注意合理營養和護理。
4.藥物治療 目前尚未發現治療腦癱的特效藥物,僅為對症治療,如為緩解手足徐動型的多動,可試用小量安坦;緩解肌痙攣可用巴氯芬、肉毒素A、丹曲林、苯二氮卓類等,降低肌張力,增加關節活動幅度和運動功能;合併癲癇者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
飲食保健
食療方:
甘草小麥大棗湯
配料:甘草10克、大棗5枚、小麥10克
製作:將3藥用冷水浸泡後,用小火煎煮,半小時為1煎,共兩煎,合併煎液
用法:每日2次,早晚溫服,喝湯食棗
功效:健脾益氣,平燥緩急,可降低大腦興奮性,使人易於進入睡眠狀態
百合熟地龍齒湯
配方:百合15克,熟地15克,龍齒15克
製作:龍齒先煎40分鐘,再入百合、熟地同煎煮,取汁飲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用於精神渙散,多語多動,煩躁易怒,好衝動,睡眠不安,舌質紅,脈細數或玄細之腎陰不足,肝陽偏旺型小兒多動症
參棗桂圓粥
配方:党參15克,炒棗仁15克,桂圓10克、粳米150克,紅塘適量
製作:將党參、棗仁紗布另包,與桂圓、粳米同煮成粥,加糖即成
用法:每日2次
功效:用於精神渙散,多語多動,面色少華,身疲乏力,納少體瘦,唇舌色淡,脈細弱無力等心脾氣虛型小兒多動症
龍眼肉粥
配方:龍眼肉10克,合歡花5克布包,蓮肉20克,粳米50克
製作:將上4味加水同煮為粥
用法:每日早餐服1次,乘溫食
功效:用於小兒虛勞羸弱,健忘,貧血,多動多語等症
②氣虛、陽虛的患兒,表現為:面色晃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自汗,應指導施以補氣、補陽的食物。
一般情況下可食不熱不寒、性質平和的食物,如粳米、玉米、扁豆、白菜、鵪鶉、鶉蛋、豬肉、牛奶等,既能補氣,又能補陰;或既能補陽,又能補陰的食物,如山藥、蜂蜜既補脾肺之氣,又補脾肺之陰,枸杞子既補腎陰,又補腎陽。
③陰虛、血虛的患兒,表現為:腹脹、納呆、腹瀉、倦怠消瘦等,應指導家長施以滋陰、補血的食物。
如蛋類、百合、海參、桂圓、甲魚、蚌肉等。
④如患兒有胃熱,二便不通,消化吸收差,應推陳而致新,以瀉中求補。指導家長用清補食物。
如蘿蔔、冬瓜、西瓜、小米、蘋果、梨、黃花菜等。
⑤如患兒陽虛或氣陽虧損,如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長而頻,可指導家長應用冬令進補的食物。
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豬肝、狗肉、雞肉、鯰魚、鱔魚、海蝦等。
飲食護理要點:
護理中應詳細了解患兒的飲食習慣,要細嚼慢飲,避免粗糙的食物,選擇易肖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糖、低脂肪的食物,並在色、香、味上加以調整,以保證患兒的營養供應。飲食宜定時定量,少食多餐,多食滋腎養肝,健脾胃養心血之品,常飲骨頭湯;多食桂圓、大棗、蓮子、黃芪、党參、胡桃、山藥等以達強筋健骨,補益脾胃的功能。對於心脾兩虧的患兒,應根據其脾胃吸收功能,逐步加強飲食營養。可用茨實、薏米、山藥、北芪煲瘦肉湯,或茨實、薏米、肉汁煮粥服用等,耐心喂服,保證能量供給。施以調整情志的飲食以使患兒心情愉悅,處於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應避免引起脾氣的食物。
對家長宣教在餵食時多親近患兒,親切稱呼孩子,播放輕鬆型音樂能使手足徐動症患兒放鬆,刺激型音樂有助於痙攣的緩解。讓患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產生一種輕鬆愉快的心理情緒,使之處於最佳的進食狀態。嬰兒應以母乳餵養為主,人工餵養應注意乳食的質量、適時增添輔食,保證充足的營養。
小兒腦癱不適宜吃什麼?
1、不要吃油炸、辣、油膩、辛熱、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難消化的食物,因小兒體質多熱,再食油炸等辛熱食品易引起熱病。
2、不宜濫食溫補,因小兒為純陽之體,只宜滋養清潤食物。
3、不要過多食糖,因口腔內的細菌會使糖發酵,易患蛀齒而影響食慾。
4、不要偏食,因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
5、不要過多食用姜、蔥、味精、胡椒、酒等調味品。
病理病因
既可發生於出生時,也可發生在出生前或生後新生兒期。約有1/3的病例,雖經追查,仍未能找到病因。多年來一直認為腦癱的主要病因是由於早產、產傷、圍生期窒息及核黃疸等,但存在這些病因的患兒並非全部發生腦癱。故只能將這些因素視為有可能發生腦癱的危險因素。Vojta曾列出40餘種可能發生腦癱的危險因素,幾乎包括了圍生期及新生兒期所有異常情況。近年國內外對腦癱的發病原因進行了許多研究。如美國圍生協會曾對45萬名小兒自其母妊娠期直至出生後7歲進行了前瞻性的系統研究隨訪,顯示腦癱患病率為4‰活嬰,同時發現出生窒息並非腦癱的常見病因,多數高危妊娠所娩出的小兒神經系統均正常。其他國家對痙攣性腦癱進行的病因研究也表明,僅有不到10%的腦癱患兒在分娩過程中出現窒息。同時也有較多研究證明,近半數腦癱發生在存活的高危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中。
對受孕前後與孕母相關的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和疾病因素如妊娠早期絨毛膜、羊膜及胎盤炎症、雙胎等多因素的探討;對於這些因素所致的胚胎髮育早期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腦室周圍白質營養不良等多方面的研究。認為這些胚胎早期發育中的異常很可能是造成早產,圍生期缺血缺氧的重要原因,而且是高危新生兒存活者以後發生腦癱的重要基礎。這些研究為腦癱發病原因及今後早期干預提供了新的途徑。
疾病診斷
與進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樞性癱瘓及正常小兒一過性運動發育障礙相鑒別。
1.單純型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有家族史,兒童期起病,進展緩慢,表現為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征( ),可有弓形足畸形。
2.複雜型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病情進展較快,可有上述雙下肢錐體束征、視神經萎縮、括約肌功能障礙等,如Behr綜合征。
3.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 也稱Louis-Barr綜合征,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呈進行性病程,除共濟失調、錐體外系癥狀外,可有眼結膜毛細血管擴張、甲胎蛋白顯著增高等特徵性表現,免疫功能低下常並發支氣管炎和肺炎等。
4.顱內佔位性病變 如頭痛、嘔吐及視盤水腫等顱壓增高症,可有定位體征,CT/MRI可鑒別;腦炎後遺症有腦炎史,智力減退、易激惹、興奮、躁動及癇性發作等。
5.嬰兒肌營養不良、糖原貯積病等可有進行性肌萎縮和肌無力,進行性肌萎縮伴舌體肥大、肝脾及心臟增大應考慮糖原貯積病。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本症可做下述實驗室檢查。
1.新生兒常規血尿便檢查、生化電解質檢查。
2.母親與新生兒血型檢查、膽紅素定性試驗、血清總膽紅素定量。
3.高齡產婦產前羊水基因、染色體、免疫學檢查。
其他輔助檢查:
1.腦電圖 伴驚厥發作的患兒腦電圖可見尖波、棘波、尖慢綜合波;部分無驚厥發作患兒亦可出現癲癇樣放電;個別患兒可有兩側波幅不對稱。
2.腦CT檢查 可見有腦萎縮、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灶、多發性腦軟化灶及多囊性軟化,可伴有先天性腦穿孔畸形,透明隔發育不良、囊腫、腦室擴大等。CT檢查幫助探討腦癱的病因。
併發症
腦癱常伴有其他障礙,如智力低下(佔30%~50%),癲癇(25%~50%),視力異常如斜視、弱視、眼球震顫等(50%左右),聽力減退(10%~15%)以及語言障礙,認知和行為異常等。
發病機制
腦癱是一個綜合征,可以由於多種病因所引起,病理改變與病因有關。各種先天性原因所致的腦發育障礙,常有不同程度的大腦皮質萎縮和腦室擴大,可有神經細胞減少和膠質細胞增生。早產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可引起室管膜下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變性,可有多個壞死或變性區及囊腔形成。經內囊支配肢體的神經纖維區域(錐體束)常受累。核黃疸後遺症可有基底節對稱的異常髓鞘形成過度,稱為大理石狀態。近年已發現一些腦癱伴有癲癇的小兒,其腦組織有腦溝回發育不良,細胞移行異常和灰質異位等早期腦發育障礙。
小兒腦癱的病因
1、出生前:大多是母親妊娠期吸煙或被動吸煙、酗酒、不適當的用藥、接觸毒性物質、感染弓形蟲、患風濕病、先兆流產、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盤功能不良以及母親高齡等。
2、圍產期:是產鉗分娩、胎位不正、產程過長或急產、出生時窒息、早產、過期產、多胎、極低體重兒等;由於缺氧,很容易導致腦水腫和顱內出血,致使腦組織損傷,都可能導致腦癱。
3、出生後:大多是因頭部外傷、顱內出血、感染、中毒等;黃疸癥狀出現但治療不及時,膽紅素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尤其在大腦基底節、視丘下核、尾狀核等部位堆積,就可能導致核黃疸,而出現智力障礙或腦癱.
急性胎兒宮內缺氧:主要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發生的急性缺氧所致的新生兒窒息。常見的原因有產力異常;臍帶異常(臍帶過長或過短、打結、纏繞、脫垂、扭曲以及臍帶附著異常等),胎盤附著異常如前置胎盤,以及難產、急產、異位產、異常先露、內倒轉術、產鉗、胎吸助產、頭盆小稱以及催產索、止痛藥與麻醉藥物使用不妥等,都可能引發小兒腦癱。
胎兒宮內慢性缺氧:胎兒期缺血、缺氧是小兒腦癱重要的危險因素之。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癇、重度貧血、各種心、肺、肝、腎疾患、糖尿病以及並種感染等疾病影響胎盤血流灌注均有可能導致胎兒宮內慢性缺氧。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過期產兒、巨大兒以及雙胎或多胎兒等:產後因素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驚厥、外傷、顱內出血、呼吸窘迫綜台征、高膽紅索血症、低血糖症、吸入性腫炎、敗血症、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胎兒的心、肺發育異常所致的新生兒期呼吸障礙等均與腑性小兒腦癱明顯相關。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驚厥、外傷、顱內出血、呼吸窘迫綜合征、高膽紅素血症、低血糖症、吸入性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胎兒的心、肺發育異常所致的新生兒期呼吸障礙等均與小兒腦癱明顯相關。
小兒腦癱的癥狀
腦癱患兒會出現哪些早期的癥狀呢?小兒腦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特別是在嬰幼兒時期。隨著發病率的上升,也逐漸引起人們對小兒腦癱的關注,但是很多人對小兒腦癱的癥狀不是很了解,以至於不能及時了解到病情,從而加以解決。以下就是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
一、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 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二、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三、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 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四、固定姿勢,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 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
五、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 診斷為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的手術治療原則
手術治療是治療腦癱的主要方法之一,手術治療主要目的在於解除肌肉痙攣、平衡肌力、矯正畸形、調整肢體負重力線、改善運動功能。進行手術治療的原則:
1.上肢手術原則
上肢運動比較複雜,且多精細動作,對治療效果的要求較高,希望恢復手的精細功能。因此,矯正上肢的畸形和恢復手術的隨意運動功能,要求上肢手術者,智力應較好,有強烈康復慾望,術後能積極進行訓練,且手術前應有一定程度的隨意運動功能。推薦閱讀》》為何選擇手術治療足外翻?
2.下肢多關節畸形的處理原則
對於下肢髖、膝、踝等多個關節畸形的患者,因多關節畸形中,有原發畸形和繼發畸形之分。原發進行即可好轉。因此,手術前宜謹慎判斷畸形,加以手術矯形,手術後對鄰近關節密切觀察一段時間,視其變化情況,在謹慎決定後續手術是否需要。
3.癱類型與手術有關
痙攣型腦癱最適合手術療法。
4.神經狀態及治療情況
智力良好,智商在70%以上,有治療慾望,並能在手術後配合康復治療。
5.手術後配合康復訓練
腦癱與其它骨科疾病患有很大的不同,手術後的結果也有很大差異。那種以為手術出生完成後即大功告成的觀點是錯誤的。為防止術後複發,提高治療效果,手術後必須進行康復訓練和配合矯形器。
6.肢體固定畸形影響康復訓練情況
術前經過正規康復訓練治療,且有一定的療效,但有難以矯正的畸形影響運動障礙的改善者,施行術矯正該畸形。
小兒腦癱的治療
1、神經反射再成訓練法
是指在運用特定的訓練手法和技巧,結合康復師的引導。使得腦癱患兒大腦內部形成新的神經樹突,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新的神經反射通路,讓大腦能夠支配肢體產生新的運動習慣和姿勢,以糾正由於原始的腦神經樹突不能下傳運動意識而導致腦癱的癥狀。
2、治癱十三針
是通過改變調理經絡氣血的原有軌道,修復出一條新的經絡通路或是刺激打通部分通路,來實現腦癱患者的康復治療。
3、反向物理因子療法
是採用特殊的理療設備,即4-8電極片。在治療病變的肢體同時,對相反方向的肌肉群同樣實施治療,使得肢體在治療的效應場內全方位的接受理療的作用。這樣的治療是肢體的肌群產生協調作用和生理性的運功。
4、超聲波水療法
主要是運用超聲波水療的特性將治療不同類型腦癱的配方作用於腦癱患兒,通過刺激中樞神經,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使腦癱患兒建立新的神經通路,幫助患兒形成一種新的運動模式,從而達到治療小兒腦癱的目的。
5、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
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具有應用「BX修復細胞」,可以分化成為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潛能的神經細胞,細胞移植後分化的神經元能夠修復和補充缺損的神經元,並促進小兒腦組織中的細胞分化發揮功能,恢復腦神經的正常生長發育,從根本上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障礙,為腦性癱瘓小兒進一步康復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小兒腦癱的治療方法—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從根本上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障礙,為腦性癱瘓小兒進一步康復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已為現今有效的治療方法。北京解放軍261醫院專家提醒:並且患者年齡越小,其腦部再構成代償能力就越強,治療的可能性就越大。儘早干預,是腦癱康復的唯一途徑。
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具有靶向化、高效化、微觀化、自動化的特點。
靶向化:機體受損病變的組織會持續釋放出某些特定的細胞因子,稱為趨化因子。距離受損組織較遠的區域,趨化因子的濃度較低,與鄰近受損組織的高濃度形成了濃度梯度。在濃度梯度的引導下,輸入患者體內的BX細胞能夠逐漸的向病變區域靠攏、彙集,使病變組織周圍形成相對高濃度的BX細胞群體,對病變局部發揮充分的組織修復作用。
高效化:實驗證明,相比較人體普通的修復過程,輸入BX細胞後的組織修復速度要快上數十倍甚至上百倍,使人體受損的組織在短時間內即得到快速的恢復。
微觀化: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的治療過程發生在分子水平,以細胞為單位對病變區域產生治療作用。整個治療過程只需依靠輸液和注射來完成,無創、無痛,更無需承擔開刀動手術的負擔和風險。
自動化:輸入BX細胞之後,所有治療過程都會在人體自身的調節之下按部就班的完成,如果患者有需要,只需按照醫生要求按時到院接受治療即可,無需住院,為忙於工作,沒有大段空閑,無法住院治療的患者們提供了便利。
小兒腦癱的日常生活訓練
日常生活活動是人們維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動。根據日本康復醫學會總會的意見,狹義的ADL是指人們在家庭生活中進行自身照顧活動,如進食、更衣、整容、入廁和入浴;以及移動活動如床上改變體位,床椅間轉移,步行等。廣義的ADL還包括與ADL相關的一些活動、如家務活動、交通工具運用等。
人們在ADL中,均具有以下共同的基本動作,如移動體位,獨坐,坐著進行上肢和手的活動、站立、行走等。腦癱患兒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在進行運動康復時,促使上述運動功能的恢復,也需同時進行ADL訓練,ADL訓練使患者在現實生活環境里,把學到的上述各種動作結合起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既能使兩者的康復療效相互促進,也使患者最終達到生活自理目的。當前,ADL訓練已列為康復醫學的重要目標。對腦癱患兒的康復也不應忽視ADL訓練。
小兒腦癱的家庭飲食
一、五要
1、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要選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與腦的記憶、思維有密切的關係,牛奶、豆漿、雞蛋、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因維生素A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大腦的發育。維生素B族能提高機體各種代謝功能,增強食慾,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
2、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食、饅頭、粥、粉為主食,過多雜食會影響食慾,造成營養障礙。
3、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和纖維,能保持大便通暢。
4、飲食要有定時,一般早、午、晚各進食一次,有條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點心一次,按時進食,可以增加食慾。
5、戶外活動。
預防
皮膚完整:皮膚和粘膜是人體阻止病菌入侵體內的第一道防線。要經常給新生兒洗澡、揩身,保持皮膚清潔、乾燥;衣服要求柔軟、吸水性強;不要佩戴金屬物或在衣服上插縫針。
臍部的乾燥清潔:臍部是病菌進入體內的重要門戶,故應經常保持乾燥、清潔。
防止感染性疾病發生:器官內髒的發育均還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皮膚嬌嫩,皮下血管豐富,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高,皮膚、粘膜稍有破損,細菌、病毒就會進入血液循環生長繁殖,從而釀成敗血症和病毒血症,進而成為腦炎、腦膜炎,導致腦癱發生。
重點預防措施:①孕期宮內感染;②早產;③多次妊娠;④低出生體重;⑤出生時或新生兒嚴重缺氧、驚厥、高膽紅素血症及腦出血等。
推薦閱讀:
※腦癱兒童康復治療原則
※腦癱的早期干預方法
※【課件分享】腦癱患兒康復訓練中常見問題及處理策略PPT
※母愛寫奇蹟 腦癱女活過25歲
TAG:腦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