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語文名師的核心教學理念與經典課例研究之(十)
語文名師的核心教學理念與經典課例研究之(十)
━━著名青年教師熊芳芳的生命語文
利川市教學研究室 徐光華
【內容摘要】本文介紹了著名語文青年教師、生命語文的創立者——熊芳芳的生命語文。內容主要包括專業成長經驗、生命語文解讀和經典課例欣賞三個部分。目的是引領廣大教師走進名師、學習名師、研究名師,最終超越名師、使自己自成為名師。
【關鍵詞】語文名師;核心理念;經典課例;生命語文。
一、專業成長經驗
熊芳芳,女。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首屆全國中語「十佳教改新星」、全國中語會會刊《語文教學通訊》封面人物和全國核心中文期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封面人物、「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個人」,曾獲市政府優秀社會科學成就獎、是「市學術帶頭人」、市首批「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全國反芻式教學工作委員會理事、《求學·高分作文》雜誌特約編委、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教育部規劃課題「新課程改革與校園文學研究」子課題「校園文學與生命教育研究」主持人。2008年9月被語文教師成長叢書《名師透視:語文教學智慧篇》收錄(共收錄30位名師)。
她曾多次在全國各類課堂教學競賽中獲得一等獎,錄像課曾在中國教育電視台西部教育頻道「走進新課程」欄目播出,課堂教學實錄光碟在全國統一發行。近年來應全國各地之邀交流經驗、講課30多場次。多次應華中師範大學之邀為新加坡、澳門華文教師講座,2008年8月應邀在新加坡知行教學中心和南華中學共同組織的「悅讀樂寫」華文教學研討會上作了「魅力華文」的專題講座。
2003年7月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發表論文《生命語文》,首次公開提出「生命語文」並深入實踐,迄今已在《語文教學通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學語文》《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世界》《語文建設》等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相關論文70餘篇,有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學語文教與學》全文轉載,其中《語文天生浪漫》被用作其卷首語。2009年4月開始在《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主持「生命語文」寫作專欄,著有專著《生命語文》。
她指導學生在《語文世界》《作文與考試》《語文教學與研究》(學生版)《雨花》《少年文學》《語文教學通訊》《伊犁晚報》《少年作家》《蘇州日報》《求學·高分作文》等省市級、國家級刊物公開發表作品60餘篇。
她的專業成長經驗集中地體現在不懈地追求天生浪漫的語文上。
熊芳芳是湖北省近年來嶄露頭角的教壇新秀、在全國獲得較多榮譽的優秀青年教師之一。1999年11月,她在湖北省中學語文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20多位選手的角逐中獲得一等獎第一名。芳芳靈動、流暢、清醇的課堂教學風格,令人難忘。2000年4月,在湖北省中學語文骨幹教師研討班培訓會上,她應邀為全省中學語文骨幹教師主講示範課《桃花源記》,獲同行和專家一致好評。2000年7月,代表湖北省參加第三屆「語文報杯」全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現場抽籤決定課題,她不負眾望,力拔頭籌。其課堂教學實錄被山西春秋出版社製成光碟在全國統一發行,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相繼刊出了相關報道。
2001年3月,參加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及其會刊《語文教學通訊》共同舉辦的首屆「語通杯」全國中語「教改新星」評選活動,脫穎而出,榮獲全國「十佳教改新星」榮譽稱號,並在全國中語會會刊《語文教學通訊》2002年第4期刊登6000字 「封面人物」報道。2001年4月,代表湖北省在中國教育學會中語會課堂教學研究中心第十七屆年會上主講觀摩課,再獲全國一等獎。2002年,她的錄像課《行道樹》在中國教育電視台西部教育頻道「走進新課程」中播出,獲得好評。同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並破格晉陞為中學高級教師職稱。2003年,課題論文《生命語文》被省教研室評為省級一等獎之後,又在全國中學中青年骨幹教師語文論壇暨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高級研修活動中被評為全國一等獎,並應邀作為教改新星的代表對該活動中的觀摩課進行現場互動評課。
同年4月,在浙江省第二屆「錢塘之春」名師課堂教學展示暨語文課程標準學習研討會上,應邀赴杭州主講示範課《紫藤蘿瀑布》,獲得好評,《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後經首都師大教授評點發表於教育部語言文字報刊社主辦的刊物《語文建設》2003年第10期。2004年4月,應邀在廣東省雲浮市鍾德贛反芻式單元教學研討會上主講示範課,課堂實錄的光碟於同年9月在新加坡南華中學華文教學研討會上現場播放,引起較大反響。與此同時,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又授予她「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個人」榮譽稱號。此外,她還是市政府優秀社會科學成就獎得主、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帶頭人、荊州市首批「優秀青年骨幹教師」、《荊州日報》教育時空「紅燭譜」人物、《荊州日報》教育周刊頭版頭條新聞人物。
《春》是一篇經典的老課文,怎樣有詩意、有創意、有新意地組織《春》的教學,是許多執教者永遠的追求。正因為是傳統的名家名篇,所以出新就更難。而熊芳芳設計的《春》的創新課堂教學就曾讓我們眼前一亮。這篇教學案例經評點之後被《中學語文》於2003年第7、8兩期全文連載(課堂實錄連載在本刊尚屬首例)。
一次,她的學生在配合另一位語文教師上競賽課時驚詫莫名:「上公開課還要事先準備嗎?我們的熊老師從來都是說上就上的呀!」在省里競賽時,她的學生被提前放了學,她連面也沒見著,第二天上台就開課;在全國競賽時,組委會安排選手和學生見面的時候,她卻去了一趟石林風景區。她說她喜歡裴多菲的那句名言:「我是一個為了『真』,連『美』也可以犧牲的……只要是『真』的,也就是『自然的』,是『好』的,而且我也認為必然是『美』的。這就是我的美學。」
熊老師說過,她是一隻海燕,害怕沒有挑戰的生活。一次,黃石教研室請她去作報告、講課的時候,她的兒子正在醫院裡準備做手術,朋友勸她拿以前講過的課文應付一下算了,她堅決反對,她說她必須對得起大家的期望,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她硬是在醫院裡、在兒子睡下不再需要她陪的深夜,完成了一篇新課文的教學設計。她的報告、講課均引起了強烈反響,一堂課、一個報告用了整整半天,會場上一些沒有座位的老師也就站了整整半天。
這就是我們眼中的 熊 老師,一個用生命經營著語文,也經營著她的夢想與快樂的人。
二、生命語文解讀
熊芳芳老師圍繞「生命語文」所展開的各種探究活動中,一方面致力於「生命語文」相關理論問題的建構,另一方面則更多探究「生命語文」理念下那些具體細緻的課程設計工作和教學設計工作。所以,可以說她的「生命語文」既有先進理論的支撐,又有實踐課例的應證,理論性和操作性、先導性和實用性有機統一,對當前改革創新語文教育、踐行語文新課程理念、發揮語文教育的多重育人功能等,都有突出的指導、借鑒作用。
那麼,究竟什麼是生命語文?怎樣有效實施生命語文呢?
(一)怎樣正確理解生命語文
1、生命語文的基本含義
什麼是生命語文呢?熊老師認為「生命語文」,就是以生命為出發點,遵循生命的本質屬性,與生活牽手,讓生命發言,讓語文進入生命、喚醒生命,並內化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格內涵,是為幫助我們認識生命的美麗和寶貴,探索生命的方向與意義,提升生命的質量與品位,使生命變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義而進行的語文教育。生命語文是為生命而為的教育,也是用生命而為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別以遠主體和近主體的角色進入源客體(教材與教育資源)形成諸我共同體,在豐富絢麗的語文世界中,獲得人與世界的親近,獲得個體的精神的豐富,並最終獲得一種優化的高品質的生命 形式。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曹明海認為,走進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世界,就可深深地感受到她以女性特有的深度體驗透視語文教學的本色與特性,毫不遮掩地袒露自己在「生命語文」世界裡心靈中的每一個夢想、每一次約會、每一紋波瀾、每一陣顫慄、每一份虔誠、每一回感動,讓人直面生命語文之真,去解「生命語文」之謎。她以境界超然的「語文天生浪漫」的格調和真純的生命語文之內在氣質與品格,打破了技術語文、技能語文閉鎖的教學心態和矯情模式,托出了鮮活燦爛的「生命語文」意識和靈姿天韻。是的,語文是生命的符號,語文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語文與生命是相融同構的。熊芳芳老師從語文本體構成的這種文化特性出發,揭示了「生命語文」的特質。她認為,「生命語文」的教學,即讓語文進入生命,內化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格內涵,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美麗與寶貴,探索生命的方向與價值,提升生命的質量和品位,使生命變得更加美麗、更有力量、更有意義。可見,這種「生命語文」教學的價值追求和目標是指向「人」和「生命成長」的。在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以生命積累參與其中,語文學習活動成為在語文世界裡心靈與心靈的交流、生命與生命的對話、靈魂與靈魂的碰撞之過程。這既是一個語文技能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促進生命成長的過程。
曹教授還指出,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教學,本質上就是一種「喚醒教育」。因為語文教育的文化功能就在於能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吸收文化營養,獲得人生經驗,充實生命內容,提升精神境界,達到生命與人性的「全面喚醒」。語文的文化特性決定語文學習具有這種強烈的喚醒功能:記敘文的形象性、感召力,對學生的情感與心靈無疑具有陶冶、感召的作用,凡是好的記敘性文章,往往能使學生讀來「心靈顫動」;議論文的理性美、說服力,對啟迪學生的理性智慧、開發學生的論辯思維具有不可抗拒的邏輯力量;說明文的客觀性、科學美,特別是它那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從客觀存在中尋找真理的求實性特徵,無疑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求實態度、科學精神和尊重客觀存在與科學真理的覺悟;文學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感染力,對學生更具有強烈的感情衝擊力,特別是文學作品中躍動的思想與精神、靈魂與風骨、生氣與生命、意境與神韻,都會以其強烈的藝術衝擊力喚醒學生的人性與理智、情感與靈性,喚醒學生的責任感和價值感,喚醒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力。如熊芳芳老師的《最後的牛水車》、《像山那樣思考》等課堂實錄和《一滴眼淚一滴水》、《李清照詞兩首》等教學設計案例等。就學生來說,對這些文本的閱讀學習都是一種情感與心靈的喚醒活動,是一種建構人格、涵養文化精神的過程。應該說,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教學,有著寬闊、豐厚的文化情懷,使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伴隨著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毫無疑問,語文教學應當高揚這種文化精神,充分發揮語文的喚醒功能,以涵養學生的心靈,促進生命成長,建構學生完滿的人格和情感精神世界。
同時,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教學,還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能夠打破長期以來語文教學「概念化」的詮釋模式,不是人云亦云的平庸教學見識,而是她對語文和學生進行生命觀照的獨到的教學發現和認識,是她對文本世界和生命形態的語文課堂的獨到的深層啟悟和洞察。閱讀他的著作和文章,欣賞她的課例和設計,都會深切感受到,這些無一不是熊芳芳老師對語文教學現象和課堂教學生活中人們很少發現和感受到的潛流獨具慧眼;或者是她對某種語文教學真義的體驗和深省;或者是她對語文課堂況味的品嘗、教學理想的追求和隨之爆發出的教學心靈顫動;或者是她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深層意識和心態、強旺的學習欲求和生命力的昭示等,具有引人透視語文教學深層和啟迪語文教學真義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趣。熊芳芳老師對「生命語文」的這種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探索,表現出全新的語文教學價值追求和有效的教學能量——既能深入文本的內部世界、領略文本世界內部構成的絢麗風光,理解和建構文本意義,賦予文本以「活」的生命;又能在建構文本世界的同時建構自我世界,喚醒「每個人靈魂里的詩的情感」,使學生情緒為之波動,心智為之洞開,獲得美好的情感享受和深刻的心靈啟迪與理性智慧。如「有文化涵養浩然之氣」「必不可少的死亡教育」「三大哲學問題:生、活、死」「不止是愛情」「自由的核心意義」等等,把生活中的生命發現和心靈體驗的獨到感悟引於教學過程中,使深沉的感情以及從中迸湧出的理思,構成了「生命語文」教學豐厚的生命意蘊,給人以重重層層的教學沉思以及對語文與生命的尋味。
熊芳芳老師對「生命語文」教學探索所表現的這種特徵,很顯然,透露出超俗閃亮的語文教學思想火花,具有獨到的創新性教學價值。因為她的這種「生命語文」教學探索是與新鮮的教學理念、獨到的教學識見、創新的教學智慧結合在一起的。實際上,「生命語文」是她對語文的本質特性與語文教學的獨特感悟。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創新性的認識,是她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對語文教學的獨特感悟。在語文教學中只有具有自己的一種獨到感悟,才能深入開拓語文教學的新境域,建構語文教學的新秩序,促進語文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總之,熊老師的「生命語文」概念包含了兩方面的要素:為生命而為的語文教育和用生命而為的語文教育。前者立足於學生生命意識的喚醒,側重在課程實踐中教育學生認識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本質上屬於教學目標的實踐活動;後者則立足於「生命語文」課程的建構,重點在於教師在相對清晰的課程目標引領下,以一種積極的、主動的態勢,努力開發「生命語文」所應然的課程內容,努力探索「生命語文」所指的教材內容和教法內容。應該說,這兩方面,熊芳芳老師的努力都獲取了回報。首先,從課程資源開發角度看,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課儘管因為社會「應試」大潮的影響而不得不圍繞著一本一綱舞蹈,但她在這舞蹈過程中,還是大膽捨棄了一些非「生命語文」的篇目,同時又意識清晰地引入一些有效服務於「生命語文」的新鮮內容進入課堂。這種認真地捨棄與積極地引入,儘管不能全部顛覆現行語文的諸多定式,卻也一定程度改變了語文課程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微觀知識體系。其次,從課堂教學的視角看,熊芳芳老師的「生命語文」,始終將「豐富的內心世界」「深厚的文化底蘊」「多彩的生命體驗」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圍繞著五「度」十「最」的尺度精心錘鍊課堂,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們很多老師雖無緣親歷熊老師的課堂,卻從她的一個個課堂實錄中體味到了她在「生命語文」課堂上綻放的全部生命光芒。熊老師的課,的確是在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激情舞動激情,用愛啟迪愛。
2、生命語文的主要特點
熊老師認為,生命語文有兩大主要特性:
(1)與生活牽手,具有突出的生活性。
熊老師認為,關注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因為生活是語文教育的家園。所謂的人文性,所謂的精神追求,所謂的「人之為人」,如果離開了現實的生活,拋棄了平淡、苦悶、壓抑、無奈、欣喜,便成了遠離人間煙火的空中樓閣。韓軍說:「強調人間化、生活化,充分尊重人的尊嚴,人的生命尊嚴(精神尊嚴、靈魂尊嚴),人的生活尊嚴(精神自由願望、個性願望、多元願望),在封閉的中國語文教育中擴展人性的基本的生存空間。」語文所表達的是對人間生活的肯定,諸如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是語文教學的關注點。同時語文又是對日常平淡的無意識的生活的一種拋棄和對詩意生活的一種發現和創造,語文的存在就是要從紛繁平淡的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體驗美,就是使學生在真實的生命體驗中嚮往著生命的輝煌。
(2)讓生命發言,具有突出的生命性。
首先,生命語文是為生命而為的語文教育。這是對學生而言,是從教育的目標和職能來說的。生命語文的教育目標不再是單單指向字詞句的獲得(但不意味著它不重要)、對語法的操練,不再是對課文的肢解與分析,而更強調生命性的感悟與表達,是為了豐富個體生命的內涵,為師生展現一種新的生存方式。這樣的語文教育能夠成為生命成長的搖籃,成為個性張揚的天空。
其次,生命語文是用生命而為的語文教育。這是對教師而言,是從教育的手段和過程來說的。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就不僅僅是在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甚至不能僅僅用自己的愛心與奉獻去教育學生,而必須用自己整個的生命去教育與影響學生。老師與學生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全方位地進入語文,又從語文中得到豐富的生命。在這樣的語文學習中,師生都是以平等的生命體的身份出現,自由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欣賞,共同推進教學的進行。這樣的教學,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其過程充滿著不確定因素,充滿著新的可能,這種過程本身就散發著生命的熱力。在這種充滿生命力的教育生活中,師生生命意識的喚醒、創造行為的展現都成為可能。
語文教育研究專家袁衛星認為,熊芳芳的生命語文具有「四度」特徵:
一是有「溫度」。這裡的「溫度」,是指師生關係的構建,課堂氛圍的營造,教育情境的創設。熊老師在「創建富有生命張力的課堂空間——課堂教學五『度』十『最』」中說,要「提升課堂空間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也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個學生」,要「強化課堂空間的自由度——教師最大程度地閑下來,學生最大程度忙起來」。的確是這樣,新課程背景下,師生關係應當有新的構建,教師要淡化自己的權力角色,強調自己與學生的合作、共享關係;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成長的引路人;教師要甘做「作為學生的教師」「爭做學生的朋友」,教師要力圖消減作為一名教師加之於孩子——特別是大齡孩子——身上的傳統權威,變「知識權威」為「學習夥伴」「精神嚮導」。熊老師還在執教《紫藤蘿瀑布》一課時提出「情感背景」的概念,展示了課文作者一段不尋常的情感經歷,巧妙地開啟學生情感的閘門,將學生的心靈引入課文。這實質上是一種情境的創設,是一種特定的人物關係的構建,是「使本來在普遍世界情況中還未發展的東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現和表現」。「藝術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從來就是尋找引人入勝的情境,就是尋找可以顯現心靈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蘊的那種情境。」
二是有「高度」。這裡的高度,是指語文教育的目標設置。在語文教育目標的確立上,熊老師反對把語文教育變成社會工具、政治工具、經濟工具,主張以受教育者本身的利益為中心來設定語文教育的目標,讓學生開發潛能、完美人生、完善人格,成為世界公民。她有這樣的認同:「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應該使每個人尤其藉助於其青年時代所受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認為應該做的事情。」「教師要善於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發展上最有困難的學生面前,都向他打開他的精神發展的領域,使他能在這個領域裡達到頂點,顯示自己,宣告大寫的『我』的存在,從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並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蘇霍姆林斯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三是有「深度」。 「生命語文」是應當有「深度」的,這裡的「深度」,是指語文課文的文本解讀。熊老師說過,不同文體的文本,學生從中收穫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但同樣都對生命有益:有些文本偏重於感性經驗的獲得,可鍛煉學生的感受力、理解力、想像力;有些文本偏重於理性認知的獲得,可鍛煉學生的判斷力、整合力、解釋力;有些文本偏重於知性素養的獲得,可鍛煉學生的鑒賞力、思考力、創造力。袁專家認為,不僅如此,對於語文課文來說,還有兩個層面的解讀:一個層面是具體實在的文學層面,叩問作品文本意義的生成過程;另一個層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學層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價值意義,展開對生存世界的理解。讓人高興的是,透過熊老師的「備教策略」「教學設計」「課堂實錄」等,我們不難發現,熊老師絕不像有些教師那樣只在文學層面(甚至只是文字層面——如串講文言文)給學生解讀課文,更不會拿條「標準化」的繩索,給學生的思想來個五花大綁(這好比我們旅遊時看到某處自然風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豬八戒背媳婦,也可以看成孫悟空出世,還可以看成唐僧騎馬,這完全是由於未經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狀態才可能給遊客這多樣的感受,但我們偏要把它搞成豬八戒背媳婦的準確形狀,搞得一點意思都沒有)。很多的教材經過她的精心備課,都找到它們在文學史、言語史、文化史、哲學史、歷史上相應的位置;很多的課文經過她的巧妙引導,都在學生心頭激起了漣漪,在學生腦海留下了思考。
四是有「寬度」。「生命語文」是應當有「寬度」的。這裡的「寬度」,是指師生由教材走向課程資源,由課堂走向日常生活。熊老師善於變「死」的課堂為「活」的課堂,變「平面」的課堂為「立體」的課堂,變「一成不變」的課堂為「不斷生成」的課堂;善於在有限的時間內拓展出最大的信息空間,使課堂富有彈性和可塑性,具有生成性和可發展性。在她的課堂上,教材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孤立的整體,而是開放的、完整的「課程資源」中的有機構成部分,教材成為了學生與他人、生活、社會、自然等發生聯繫的橋樑和紐帶。在她的課堂上,教師不僅能積極捕捉、發現、利用學生的經驗、感受、創意、見解、問題、困惑,使之成為教學過程的生長點;而且能讓學生跳出課本、跳出課堂,和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全息互通的交換。熊老師的課堂創設了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生活態」,這種「生活態」,正是前文所說的「情境」。
3、生命語文的根本目的
熊芳芳認為,實施「生命語文」的根本目的或者說「生命語文」關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在這樣三個方面:
(1)用語文喚醒生命意識。所謂生命意識,就是人的生命為了適應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依據先天的基因,加上後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對客觀事物進行解讀、攝取、表現和改造的潛在能量的靈智和欲求。我們的祖先有著很強的生命意識。就說夸父逐日吧,它的產生、流傳,反映了先民內心的渴望與天真的追求。「日」在先民的意識中是作為時間的意象而存在的,時間又是生命流逝的標誌,在單純而模糊的思想中,追趕上了太陽就是超越了時間,阻止了生命的終結。這種強烈的願望終於凝生為夸父逐日的幻想,藉助想像的翅膀開始了人類生命幻想的初次飛翔。人類為表現自身的生命意識而產生了神話,開啟了中國文學深遠的生命源頭。生命意識包括從肯定、珍惜個人自我生命價值,到他人、社會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動與倫理關係等大生命的省思,以及生死、尊嚴、信仰的思考等等。生命意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與基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良好素質,但對於身心尚處於發展階段的學生而言,這只是一種潛在的因素,有待教師去喚醒。熊老師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
一是教育學生認識生命、敬畏生命。主要包括:①利用人文知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②利用社會知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社會基礎;③利用自然知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物質基礎;④利用環境知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與環境的互動與相互豐富的可能性。通過幫助學生認識生命,進而欣賞生命的豐富與可貴,並協助學生學習如何珍惜生命與尊重生命,引導學生用愛心經營生命及思考生命方向。
二是教育學生熱愛生命、欣賞生命。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髮現自己生命的特質,學會欣賞自己,建立自信的人生觀。一個人只有學會了欣賞自己,才能在面對任何打擊時總有自信,失敗卻不至絕望,跌倒後仍能爬起。學會欣賞自己是「人格完善」教育的終極目標之一。在與學生朝夕相處中,教師不僅要學會適時的稱讚,還要善於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內容隨時進行「自我欣賞」的教育:①幫助學生明白自己的獨特性,努力去做個性的「我」;②引導學生努力從各方面找出自己的真實自我;③鼓勵學生開發潛能,從而建立自尊與自信。
三是教育學生欣賞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能夠發現別人的美,是一種智慧;能夠承認並欣賞別人的美,是一種豁達。這世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從某些方面來說,也許並不是平等的,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那就是他們各有各的優缺點,誰也無法替代誰。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成了一個一個的個體,有了他們各不相同的個性,這世界也才因他們而變得豐富多彩。學會欣賞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塑造開放的心靈,是使自己擁有無限可能的前提條件,進而也有助於豐富自己的生命內涵。
(2)用語文豐富生命內涵。老子認為,理想的人生必須具有超遠而充實的生命內涵,這是人生的根基之所在。唯有生命內涵豐富化,才能展現健康成熟的自我,亦才能展現不孤立、不封閉、不排他的整體社會之文化特色與精神。語文教育應當追求引導學生懂得自愛、愛人,能尊重生命,有生活品格,一點一滴地喚醒學生去重視分數、物質、流行、社會狂飆以外的生命內涵。劍橋大學有這樣一個教育理念:教育問題孩子的過程,是把「動物」轉化為人的過程,是把一個只知道吃喝住穿等生理滿足的低級行走的、讓動物屬性佔上風的人培養成有豐富生命內涵的大寫的「人」。怎樣才能算為有豐富生命內涵的大寫的「人」呢?熊老師認為,至少有以下三個要素:
一是豐富的內心世界。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是個性和諧全面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標誌。日本於1989年改善教育課程的標準,修改後特別注意4個基本方針,其中第一個方針就是「培養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堅韌不拔的人」。我國現行的新課標中也提出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接觸各種情感經驗和形式,啟迪心智,要讓學生體會各種各樣的情感經驗,使他們形成健全人格和擁有豐富感情的內心世界。由於語文學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點,使得語文教師在塑造學生完善人格的過程中承擔著更多、更重要的職責。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盡量用自己豐富的情感和美麗的內心世界去誘發、引導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認識自身人格發展中的能力、智慧,並具備好奇心、同情心、同理心、同感心、想像力等精神素質。
二是深厚的文化底蘊。教育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它承載著傳遞文化知識和開發人的潛能、擴大人的生命內涵的作用。在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中,文化起著獨特的社會作用,各種文明成果均以文化來傳遞、延續。放眼世界,儒家文化孕育中華一族,佛教文化滋潤南亞文明,伊斯蘭教開創阿拉伯文化,組成歐洲文化。各種文化相對獨立又相互滲透,浸潤至世界每一個角落,穿過一個個世紀,影響著一代代人。所有的文化遺產都反映了當時人類的思維與情感,它們並非求得認同,而僅在於表現,表現他們的生命體驗,表現他們的人生追求。這種表達不僅能告訴我們某種「認識」,更是呈現了一個時代中無數個現實的生命個體。文化的背後是「人」,「人」的前面不是「認識」,而是「生命」。因此,如新課標所言,「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引導學生涵泳於古今中外的文化洋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於其生命成長來說,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多彩的生命體驗。「體驗」一詞最早出現在德國的文獻中,在19世紀70年代才成為與「經歷」這個詞相區別的慣用詞。從哲學角度來看,「體驗」概念包含的不僅是「原始的經歷」,其中還存在著與生命的內在聯繫。現代技術與文明正在使人類的神經末梢與觸角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類的生存形式越來越豐富。然而,生存形式的豐富並不等同於生命內涵的豐厚。在語文教育中,應讓學生有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間,豐富自己的生命內涵。學生要發展,就必須體驗。新課標也指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注重情感體驗」。體驗過程不僅僅是學習,還是一種生命成長的歷程。在閱讀中體驗:讓學生用完全敞開的心靈去閱讀、去感受,把閱讀學習的過程當成自己生命體驗的過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與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進行生命的對話。這些語言文字中飽含著前人的生命體驗,蘊藏著生活的哲理與智慧,流淌著生命的血液。語文教育就是要在這個豐富的生命世界中喚醒、增強和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並使學生獲得生命表達的新形式。在活動中體驗:這裡所說的活動既指課堂內的語文學習活動,也指課外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通過對課程運行中一系列活動的參與,體驗著一種生命的意義,或者說他們是用這種活動詮釋著生命的價值,表達著生命的激情。因此,活動參與過程就是學生生命體驗與成長的過程,這種體驗使學生在課程運行中不斷獲得發展自己的動力。在生活中體驗:新課標指出,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教師要注意拓展學生的人際交往空間和現實生活空間,使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充分體驗生活的樂趣;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想像、創造的天地,讓學生在充滿靈感、充滿激情、充滿理想的生活過程中,使生命體驗得到充實和豐富。
(3)用語文提升生命質量。劉冉復教授從事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多年,他曾在一次演講時指出:2l世紀應踏入教育學的世紀,重新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教育的第一目的,在於提高生命質量,培養優秀的人性。新課標中也提到「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培養愛國主義感情」「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等等。提升人的生命質量,是教育本身的職能,也是每一個教育者的神聖職責,這對於語文教師而言尤為重要。把教育真正當成人的教育,把學生的發展從知識層面提升到生命的層次,不僅關注學生知識的內化與生成,更要關注學生生命的成長與價值的提升。如何用語文提升生命的質量,使學生成長為一個個有著豐富生命層面的、立體的人呢?熊老師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實現:
一是拓展生命的寬度。有人說過:「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寬度。」這話說得十分客觀又十分樂觀,正視現實,卻又堅持理想,力求讓有限的生命活出無限的價值來。事實上,在語文教材中,有許許多多的作家在其作品中也以各種形式發表了這一生命宣言。如果我們能夠讓語文真正走進學生的生命,那些宣言是能夠在他們心底紮根的。因此,熊老師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高尚情操;引導他們善於繼承,勇於創新;教導他們學習正確的思考與明確的表達,並明白思考是智慧的開端,表達是溝通的源頭;幫助學生理解熱情能夠使人永遠年輕,而理性能夠讓人走向成熟;引導學生用熱情去擁抱生活,用理性去思考生活;教育學生認識團隊精神的可貴,理解競爭意識的重要;促進學生與社會環境的互動、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幫助學生建立四海一家的觀念,能關心每一個地球人;引導學生思考「小我」與「大我」的關係,理解社會正義,關心弱勢群體,學習調和小生命與大生命……
二是鍛造生命的厚度。生命有了厚度,才有了分量,也才能經得起敲打。語文教材中的作品,哪一篇不是作者豐富的生命積澱?哪一篇不是作者醇厚生命的再現?用心學習這些作品,鍛造生命的厚度,才算是不辜負語文,也不辜負生命。所以,熊老師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教育學生尊重他人的選擇,忠於自己的選擇;引導學生認識勇氣是一種魅力,信念是一種動力;幫助學生分辨變與不變的道理,借著環境的變遷而成長,在各種境遇中磨礪自己的生命;教育學生珍惜擁有的今天,追求夢想的明天;引導學生勇敢地面對逆境,冷靜地面對順境,學會在經歷中豐富生命;教育學生認識誠實守信是為人的準則,而隨機應變是處事的能力;引導學生髮現坦然可以安心、務實可以致遠,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才算沒有浪費生命,能夠認識自己的限制,才能超越自己的限制;幫助學生認識我們不能選擇結果,但是可以選擇過程;教育學生尊重自己的心靈,不盲從,不媚俗,不拘泥於陋習陳言,不屈從於世俗成見,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生命能力和獨具個性的心靈品位……
三是發掘生命的深度。鑿井非到一定的深度是不能有水流汩汩而出的。一口沒有深度的井,不僅不能滋潤百物,連自身也難保全,隨時都會幹涸。任何一種生命,都必須達到一定的深度,才會具有很強的自我再生能力,才能得以長存,人的生命也是一樣。若是沒有深度,是很難實現自我生命的價值的。而語文,可以令我們在平凡的日子裡領略不平凡的生活,思考不平凡的人生。正因為如此,熊老師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懷對於人生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而崇高的理想,胸懷祖國、民族甚至全人類;幫助學生認識自信與謙遜並非兩個矛盾的概念,而是生命中的兩種美好氣質;協助學生認識良心是人的特質之一,愛心是人的高尚品質之一,理解良心的獨立性及功用,了解愛心對於個人與社會的無窮力量,培養學生正確的良心、純潔的愛心;教育學生認識自己的生命是存在於整個時代中的,個人對於時代有責任、有義務、有機遇,也有挑戰。幫助學生確立自己在時代中的人生坐標,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命空間;教育學生懂得生的美麗和死亡的意義,教育學生活要活得充實,死要死得尊嚴(生死教育其實就是完整的人格教育,反省及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才能超越死亡的腐朽);引導學生在宇宙中認識生命,思考信仰與人生的問題,藉此促使德行的成長……
(二)怎樣有效實施生命語文
1、生命語文的實施內容
(1)理想與胸懷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理想中提升生命。包括:①幫助學生認識崇高的理想和博大的胸懷對於人生的意義;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而崇高的理想,胸懷祖國、民族甚至全人類;③促進學生制定實現理想的階段性奮鬥計劃,並鼓勵他們為理想、為人類的進步事業而奮鬥終身。
(2)敬業與樂業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事業中完成生命。包括:①幫助學生在工作生活中獲得意義,使生命得到成長和圓滿的發展;②協助學生明白敬業、樂業的重要,並能謹慎擇業;③引導學生建立工作神聖的觀念,並簡介專業倫理的概念。
(3)繼承與創新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創造中拓展生命。包括:①引導學生認識繼承是基礎,創新是發展;②促進學生繼承古今中外的文化精粹;③鼓勵學生創新、求異、求發展。
(4)意志與情操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內涵中深化生命。包括:①幫助學生認識意志與情操在生命中的力量;②逐漸培養學生堅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③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意志和情操滲透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5)勇氣與信念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精神上成就生命。包括:①引導學生認識勇氣與信念是生命的一種魅力;②逐漸培養學生的勇氣與信念;③鼓勵學生在自己的生命中活出勇氣和信念。
(6)自信與謙遜教育——教育學生在氣質上優化生命。包括:①引導學生認識自信與謙遜並非兩個矛盾的概念,而是生命中的兩種美好品質;②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髮現自己的優點;③教導學生在欣賞自己的同時,學會欣賞他人,取長補短。
(7)良心與愛心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心靈上美化生命。包括:①協助學生認識良心是人的特質之一,愛心是人的高尚品質之一,並清楚這二者有層次的區別;②幫助學生認識良心的獨立性及功用,了解愛心對於個人與社會的無窮力量;③教導學生如何培養正確的良心、純潔的愛心及自省自勵的方法。
(8)思考與表達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交流中表現生命。包括:①教導學生躲避思考謬誤的隱阱,學習正確的思考,並明確思考是智慧的開端,表達是溝通的源頭;②幫助學生懂得運用倫理中的推理與求證,避免思考與表達中常犯的錯誤;③引導學生認識在思考與表達中,知識技巧與倫理的關係,並對倫理要素與倫理指南有所認識;④教導學生在思考與表達中訓練人際互動能力、領導與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面對情境突然變異的能力等。
(9)處常與處變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環境中磨礪生命。包括:①幫助學生分辨變與不變的道理,也藉變遷而成長;②介紹生存教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適應生活的能力和品質;③教育學生珍惜擁有的今天,追求夢想的明天。
(10)熱情與理性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性格上調理生命。包括:①幫助學生理解熱情能夠使人永遠年輕,而理性能夠讓人走向成熟;②教育學生在自己的性格上注重調理這二者在自己生命中的交融;③引導學生用熱情去擁抱生活,用理性去思考生活。
(11)面對逆境與面對順境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經歷中豐富生命。包括:①引導學生接受痛苦與困難是生命的一部分,且了解對人是有意義的;②幫助學生明白天災、人禍是可以避免及預防的;③協助學生運用積極的方法去面對痛苦與失落;④教導學生面對順境的原則:「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12)時代感與責任感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時代中充實生命。包括:①教育學生認識自己的生命是存在於整個時代中的,個人對於時代有責任,有義務,有機遇,也有挑戰;②幫助學生確立自己在時代中的人生坐標,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空間;③鼓勵學生與時俱進,以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發展為己任。
(13)誠實守信與隨機應變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人格上完善生命。包括:①教育學生認識誠實守信是為人的準則,而隨機應變是處事的能力;②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去實現這二者的協調;③鼓勵學生在人格上完善自己的生命。
(14)對待過程與對待結果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奮鬥中放飛生命。包括:①認真執著:任何學習的有效性與發展性都取決於認真與否,鍥而不捨、金石可鏤;②坦然務實:坦然可以安心,務實可以致遠;③單純專註:滴水可以穿石;④揚長補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才算沒有浪費生命,能夠認識自己的限制,也才能超越自己的限制;⑤對待結果:平和、坦然,不以成敗論英雄;⑥基本態度:勝不驕,敗不餒。
(15)合作與競爭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團體中調節生命。包括:①教育學生認識團隊精神的可貴,認識競爭意識的重要;②教導學生協調好這二者的關係;③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16)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互動教育——就是教育學生活出全方位的生命。包括:①教育學生認識人類存在的幾種基本問題;②幫助學生明白群我關係的重要,並重視人與自然界的關係;③讓學生知道要活得好,活得有意義,必須與人群與環境維持良好的關係;④協助學生認識全球倫理,並清楚全球倫理宣言的內容;⑤幫助學生建立四海一家的觀念,能關心每一個地球人。
(17)社會關懷與社會正義教育——就是教育學生調和「小生命」與「大生命」。包括:①引導學生思考「小我」與「大我」的關係,並以「彼此獲益」的原則來面對兩者的衝突;②協助學生找出社會關懷途徑,並能具體擬定行動計劃;③幫助學生理解社會正義的內涵,進而發揮人道精神、關心弱勢群體。
(18)心靈的自由和生命的自主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個性上豐滿生命。包括:①教育學生尊重自己的心靈,不盲從,不媚俗,不拘泥於陋習陳言,不屈從於世俗成見;②引導學生探討何謂心靈的自由和生命的自主;③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生命能力和獨具個性的心靈品位。
(19)生與死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超越生命。包括:①教育學生懂得生的美麗和死亡的意義,教育學生活要活得充實;②引導學生探討自殺與死刑的議題,進而澄清自己的生命觀,教育學生死要死得尊嚴;③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並學習充實生命內涵、提高生命質量的方法。
(20)信仰與人生教育——就是教育學生在宇宙中思考生命。包括:①引導學生思考信仰與人生的問題,藉此促使德行的成長;②協助學生辨別信仰與迷信,及認識各大宗教信仰;③幫助學生從信仰角度認識死亡,進而理清自己的人生方向,訂定自己的終極關懷;④引導學生從宗教亂象中了解人心的需求困頓,進而建立正確的信仰態度。
2、生命語文的實施途徑
熊老師指出,「生命語文」教育是為了個體的生命和生活而進行的語文教育,實質上是促使人類的生活方式通過個體生活方式的建構得到具體化,即通過個體人生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建構,實現對人類文化和人類價值觀念的繼承、超越與創造。其具體途徑(或主陣地)主要有:
(1)課外閱讀。熊老師認為,閱讀大量的經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時賢,用他們健康高尚的心靈世界去影響和規範學生的心理結構,所以語文學科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識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資源,語文教學理應自覺擔負起生命教育的職責。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生命主題的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實現重組,在教學方法上實現彈性綜合,這樣的教學無疑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同時也使得學生的相關知識系統化,找到生命文化的源頭,思考生命文化的價值,實現生命文化的延續。這也是為了「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的狀態,與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關,使它呈現出生命態。具有內在生命態的知識,最能激活、喚起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興趣、信心和提升他們的主動探求的慾望及能力」,從而達到育人之目的。
根據生命語文的理念,閱讀的意義在於,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個人的閱讀史,即是他的心靈發育史。閱讀使人超越動物性,不至淪為活動木偶、行屍走肉。停止閱讀就意味著切斷了與世界的溝通,與心靈的溝通,人生也就進入了死循環。可以說,是閱讀拯救了我們。要活著,就必須閱讀。閱讀是為了活著。福樓拜如是說。閱讀是為了活得體面和高貴,閱讀令人睿智豁達優雅美麗。閱讀可以改變人生。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質的構成基於遺傳而無法改變,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閱讀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閱讀讓人生永不聽任命運的擺布,把握自己,執著地走向夢想的極地。不論出身高貴與卑賤,閱讀可以改變人生的坐標和軌跡,奏響人生的樂章。
(2)課堂教學。熊老師指出,循著「生命」主題漫步在語文教材所呈現的文學海洋中,我們處處都能發現閃爍著生命光澤的作品。教師可以嘗試著以生命為主題進行文本重組。教材中的文化意識和生命元素,需要體味和挖掘。
【案例片段】我們以「生命」為主題的教學可以分為三個專題:儒家文化與生命,道家文化與生命,西方文化與生命。有人稱中國文化為」怨怒文化」,上起屈原下到魯迅,可以說一脈相承,有怨而發,不平則鳴。上溯到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正可以找到其根源。結合司馬遷《屈原列傳》,我們對《離騷》的學習,可以領略屈原堅持理想,特立獨行的節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生命姿態。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生命的真諦就在於追尋,追求不同,價值體現就各不相同。教材選用魯迅的小說《祝福》《葯》《阿Q正傳》,這三篇小說也包含了作者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對「道家文化與生命」,課本選了《莊子》的《秋水》和《逍遙遊》,結合《讀本》中鮑鵬山的《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的閱讀,我們大致可以從中了解到道家「生死齊一」的自然生命觀。東晉大家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和《歸園田居》為「自然與生命的和諧」又添上了色彩濃重的一筆。現代作家沈從文在《邊城》中構建了一個未被現代文明浸染的封閉的唯美而封閉的湘西世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默默地勞動,從不思考生活的意義,但我們分明感到這種純樸向善的民性展示的就是一個個活脫脫的生命。而當代作家史鐵生又在他的《我與地壇》中描繪出了他的生命觀:「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而讀本上馬克.吐溫的《生命的五個恩賜》所呈現出的死亡觀更折射出人性與生命的複雜。趙鑫珊的《人是什麼》提及各位西方偉人對生命的經典論述,以加繆的《西西弗神話》為核心,歌德、康德、愛因斯坦等人各有各的理解,像西西弗那樣勞碌一生,有的悲觀地認為是命運的悲劇,有的認為生命的反覆其實也是一種創造,就是在不斷地接近自然。在「西方現代主義小說、戲劇」單元中,我們看到的是生命意識的流動,在荒誕中凸現了人性的變異。當我們在生命文化中尋尋覓覓時,「什麼是生命?」「什麼是對待生命的態度?」這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話題就將會通過文化的濡染走近我們;通過文化的橋樑,生和死不再使人畏懼。
歷史是前人的行動,文學是後人的思考,也只有在思考中,我們才擔得起生命的重量。所以,課堂,這個供所有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是「生命語文」教育的一塊核心陣地。
(3)生命寫作。熊老師認為,寫作是人「詩性智慧」的一種呈現方式,並且這種呈現,是一種生命的需要。薩特說:「對我來說,寫作的真理是:『我拿起筆,我的名字叫薩特,這就是我所想的。……我的作品使我永恆,因為,它就是我。』」魯迅說:「可以寶貴的文字,是用生命的一部分,或全部換來的東西,非身經戰鬥的戰士,不能寫出。」張潔說:「寫作是我生命的存在方式。」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我們的作文教學從寫虛假回歸到現在的寫真實、寫個性,這固然是一個進步,但是也潛藏著一種危險,就是以為只要有本真的感知和體驗都值得寫,不論趣味如何,情意是否粗糙低劣。原生態包含一種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感知並非都是美好的,人性、個性也是需要打磨切磋的。朱光潛出於審美上的考慮,反對寫失戀、窮愁潦倒、恐懼、悲傷、焦慮之類。因為這些是人類的"缺乏性需要"。無論是作家還是學生的寫作,情緒的宣洩,有時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但是,這些純粹的個人性的宣洩,只能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能成為寫作的主要題材,因為它屬於人"基本需要"的範疇,是較為個人化的、狹隘的情感,沒有多少對人生世相的深刻理解和揭示,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
熊老師指出,「生命語文」的寫作教學,應當致力於養成學生高尚純正的趣味,這種趣味會直接影響其作品的品質。朱光潛說:「我們可以說,每人所見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創造的。物的意韻深淺與人的性分情趣深淺成正比例,深人所見於物者亦深,淺人所見於物者亦淺。詩人與常人的分別就在此。同是一個世界,對於詩人常呈現新鮮有趣的境界,對於常人則永遠是那麼一個平凡乏味的混亂體。」一個有高尚純正的趣味的人,必能發現並創造一個純美的世界。同時,他所創造的這個世界也將反過來進一步提升他自己的生命。
總之,課外閱讀、課堂教學、生命寫作這三大板塊,構成了校內「生命語文」教育研究的三大主陣地。除此之外,豐富的課外活動也是不可或缺的。
3、生命語文的實施原則
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知止」,即知道所應達到的目標或境界。止於何?《大學》開篇即言「止於至善」,就是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熊老師認為,語文教學亦有其所當止,而這當止之境就是語文教學的「本」。「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關於語文教學之「本」,眾說紛紜,熊老師認為,我們爭論的焦點相同,但立足點不同,導致概念類屬的混淆不清。事實上,語文教學的「本」應從新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來分別定義,即:知識與能力——以文為本;過程與方法——以讀為本;情感態度價值觀——以人為本。
根系龐大的樹木往往更為枝繁葉茂,立足以上三「本」,語文之樹就會常青。下面作簡要分析:
(1)「知識與能力」維度要堅持「以文為本」的原則。張志公說,語文教學「不能喧賓奪主,熱熱鬧鬧搞了許多名堂,卻沒有把語言文字訓練本身搞好。」對此,熊老師指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因為語文學科最根本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作為「語言文字」的性質。以文為本,以教材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是實現「知識與能力」課程目標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以文為本,可以採用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譬如:精點研讀、抓住細節、咀嚼語言、提綱挈領、轉換表達等。
(2)「過程與方法」維度要堅持「以讀為本」的原則。熊老師指出,在過程與方法方面,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寫作教學,都應以讀為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略顯單調重複,須得「上層樓」以「窮千里」;「勞於讀書,逸於寫作」看似清閑懈怠,實為「積小流」以「成江海」。讀,本身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方法,而且,終久必會習得為一種能力。以讀為本,大讀書,讀大書;好讀書,讀好書。在讀的過程中生成對話,積澱語感,感悟情思,掌握方法。以讀為本能否高質量地實現,取決於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王尚文說:「語文教學的弊病,我以為病象雖在『教學』,而病根卻往往是在『語文』,『語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學』往往會越研究越糊塗,甚至遠不如不研究好。」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都無法準確把握,課堂教學就一定會出問題。所以,研究教學,有時候真的不如研究文字。如果文字都理解不透,再多的招式都是沒有用的。「以讀為本」具體包括深度閱讀、比較閱讀、層進閱讀、美點賞讀、疑點細讀和難點析讀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教育是人為的,更應是為人的。愛因斯坦說:「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又說:「情感和願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背後的動力,不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種努力和創造外表上是多麼高超。」他還曾說,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忘掉的時候所剩下的東西。也就是說,知識的意義在於內化為情感、智慧和觀念。所以,熊老師指出,今日的語文教學,也應以此為準則,以人為本,挖掘教材所蘊涵的人文性,讓其轉化為潤澤學生現實生命的甘霖。「以人為本」包括用文化涵養學生浩然正氣,對學生進行必不可少的死亡教育等。
4、生命語文的實施方法
熊老師認為,教育是一種生長,是一種持續性的生長。所以,生命語文在教育方法上強調「三體」(即源客體、近主體和遠主體)之間的交互作用和不斷生成。生命語文認為,教材等教育資源是源客體,學生是近主體,教師是遠主體,在三體互動的過程中,源客體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會不斷生成,近主體和遠主體的生命也會獲得不同層面的生長。三者之間豐富的互動,如同多媒體的交互生成,能夠孕育天空的美好和未知的力量。其具體方法是:
(1)科學整合與生成源客體。熊老師認為主要有以下操作策略:
一是搞好科際整合。熊老師指出,生命語文教育的源客體絕非指課本這一單一的教學資源,它應該是一個豐富完整的生活世界,是多門學科知識的綜合。1998年法國在有關高中課程的改革報告中指出:「學科之間的協調是必要的……學科協調包括使用的辭彙、方法、練習的性質、學生作業乃至教學內容本身。要使學生更好領會每個學科特性及其互補性,促進學科之間的和諧。」德國巴符州的語文教學大綱在初中教學目標中特別規定了各科應當共同處理的題材範圍,其中自五年級至十一年級,主題及內容涉及文學、藝術、氣候、法律和道德、人權問題,等等。如五年級包含共同生活、共同慶祝、善待自然等;六年級包含相互理解、團結友愛、自然界的平衡法則、體育和音樂、課餘活動、鳥類世界等。美國的中學語文教材強調通過跨學科綜合性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能力。比如,美國一本六年級文學教材,在每個單元學習結束後,都安排一個「課外活動」項目,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分列在教材目錄上。教科書稱之為"connection",即「和其他課程的聯繫」。這部分內容可謂包羅萬象,有多元文化、藝術、數學、社會歷史科學,等等。其目的只有一個,通過活動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各學科知識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繫的,有利於他們學會綜合運用所學到的知識。
熊老師認為,對於生命語文教育而言,科際整合就是綜合性質的語文活動,主要是指相對於課堂教學而言的包含了其他學科知識滲透的課外活動。課外活動可以改變傳統學科課程結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包括語文課程在內,一般地說,學科課程的設計及組織實施往往受課堂教學的制約,較為強調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學活動缺乏可操作性,學生在教學中實踐的機會較少。比如,20世紀90年代中期,法國語文教學界在對初中法語教學現狀進行調查、診斷時,即指出:其主要問題是法語課程未能成為在各種場合下的語言實踐,而是人為地把語法和拼寫從課文的理解和寫作活動中分解出來。為此,他們提出,通過開設法語選修課及語文課外活動來改變語文教育中存在的上述問題。1996年7月,日本中央審議會在題為《展望21世紀的日本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在「寬鬆」的環境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即以「生存能力」為基礎,嚴格挑選基礎的、基本的教育內容,推進和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教育。文中強調的「寬鬆」的環境,就意在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把課外活動等納入學生的學校學習活動之中。誇美紐斯說過:「語文的研究,尤其是在青年時代,是應當和事物的研究聯繫在一起的。這樣我們對於客觀世界與語文的認識,這就是說,我們的關於事實的知識和我們表達事實的能力,才能同時進步。」同時,課外活動可以提升社會道德觀念,培養社會親和力,豐富學生的個性。伴隨著高度發達的工業文明的到來,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感到,高科技在給人類文明帶來種種福音的同時,也使人類的理性、情感遭遇更為嚴重的挑戰,他們驚呼,教育領域內人性的失缺和人的異化!一些學者指出,從學校課程設置來看,以文化為主要框架的學科課程對於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它卻導致學生在道德觀念、人際關係等方面相對欠缺。課外活動則可以通過集體活動及富有趣味的生活培養學生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個性和人格的發展。
熊老師指出,生命語文教育的科際整合,既是整個學術發展科際整合在語文課外活動中的反映,也是對中學學科課程設置過於精細和專業化的撥反及補充。從語文學習活動本身考察,這一趨勢則是提高學生社會整合能力的具體體現,當然,也是語文教學加強和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需要。
【案例片段】為了給生命擴容,熊老師組織學生開展過多次社會實踐和考察活動,參與社會、體驗生活、經歷勞動、省察人生,受到了明顯的生命教育效果——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生命的珍貴、生活的美好,懂得了感恩與珍惜。從殘疾兒童身上,他們學到了自強自立;在孤寡老人那裡,他們學會了付出愛心;在公共場合,他們體嘗了為人民服務的快樂;與專家學者交流,他們懂得了實現人生價值、完成超越達到卓越的幸福……
二是注重科內整合。就是在語文學科內部進行的教學資源整合。譬如教材的大膽增刪和創意重組,可以以主題為標準進行整合,也可以以文體為標準進行整合,或者以文章使用的某種突出的寫作手法為標準來進行整合等等。熊老師認為,語文天生浪漫,純文學的美麗屬於形而上的飄遙在雲端,語文教學則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是可以觸摸到其細密紋理的「日子」。我們必須智慧地去處理文本,並喚醒人。我們的教材世界五彩繽紛: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語文版、粵教版、魯人版……每種版本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怎樣才能主動地去使用它而不是被動地應對它,是值得每個語文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就拿蘇教版來說吧,一線教師在使用時普遍面對這樣幾個問題:①內容新。必修課本傳統篇目少,選修課本內容的煥然一新更不必說。教師備課量特別大。而且蘇教版高中課文中有些篇目與人教版初中教材上的課文重複(例如必修一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和必修三的《老王》),教師也需要恰當處理。②分量重。蘇教版必修或選修教材每冊都是20多篇課文,人教版每冊只有16篇課文。③時間緊。九周就要上完一個必修或選修模塊。其中至少需要8個學時作為作文教學的時間,還有各類測試與講評需要幾個課時,加上相當多的選文難度又特別大,有些文言文按傳統教學一篇課文就需要3至4課時,時間就顯得特別緊。在這種情況下,對教材進行大膽取捨,創意整合,實現對教材的二度建構,就顯得格外重要。處理教材,我們首先要做到大膽取捨:認為值得補充的內容要義無反顧地「加」,認為可以簡化的內容要大刀闊斧地「減」。除此之外,還要創意整合。「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樣的教學活動才是主動的,是富於創造性的。
【案例片段】熊老師認為,進行科際整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加」——「百川匯海」。當然,整合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乘法,它的效應遠遠高於幾篇文章的簡單相加。整合不同的教材,實際也是在整合不同的素材,整合不同的思想,整合不同的情境,整合不同的體驗,整合不同的知識,整合不同的學法。可以「減」——「大浪淘沙」。比如,對必修三「文明的對話」這一專題,熊老師大刀闊斧地簡化處理,除了《拿來主義》一文是講授之外,其餘全讓學生自讀,並在課外查閱資料,結合現實以「漸行漸遠的傳統文化」為話題寫一篇研究論文。可以「比」——「大江東去」。就是把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或情懷或見解置於歷史的長廊進行鑒賞,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然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例如,必修三第四個專題「尋覓文言津梁」,教學接近尾聲時熊老師讓學生回顧整個專題的所有文章,讓他們談談文中哪個人物是他們心目中最值得崇敬的英雄,說出理由,同時正視其時代局限,也談談自己的偉大理想。學生各抒己見,課堂精彩紛呈。可以「襯」——「高山流水」。教學必修一第三個專題「月是故鄉明」,熊老師讓學生查資料,為課文尋找主題相關但體裁不同的其他作品,跟課文形成映襯呼應。學生找到了一些詩歌: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當我死時》、梁小斌的《中國,我的鑰匙丟了》、潘洗塵的《飲九月初九的酒》……還有一些相同主題的音樂作品和美術作品。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還可以「聯」——「碧海青天」。教必修一第四個專題「像山那樣思考」的時候,熊老師引導學生將三個板塊的文章分別進行了聯讀。第一個板塊:探究江南和西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有何不同特色;第二個板塊: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又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那麼蘇軾和柳宗元從天地之間、山水之中分別推究出了怎樣的「理」;第三個板塊:梭羅和奧爾多·利奧波德對於自然生態的觀點有何異同?他們的語言風格又有何不同?結果效果極佳。
(2)創建富有生命張力的課堂空間
所謂「課堂空間」,並非是一排籬笆圍出一個院落,一道磚牆圍出一方空間,課堂空間並非教室的實體,而是一個由學生、教師、教材這三個基本要素建構而成的立體網路狀的信息系統,它是有生命張力的,也是不斷運動生成的。能大能小,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是老子的生命張力。那麼課堂空間的生命張力又是怎樣的呢?熊老師認為,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指向的是平面的「書本世界」,從而使課堂空間失去了彈性,失去了動感,失去了活力,沒有現實感,沒有歷史感,也沒有理想性,不能滿足學生完整的生活需要和多層面的發展需要。新課標為我們提出了這樣三個維度的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樣一種多維的目標,要想在一堂課內實現,就必須變「死」的課堂為「活」的課堂,變「平面」的課堂為「立體」的課堂,變「一成不變」的課堂為「不斷生成」的課堂。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可以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拓展出最大的信息空間,盡量使課堂富有彈性和可塑性,具有較強的生成性和可發展性,那麼它的容量和價值就不可限量了。這樣的課堂空間,才是富有生命張力的課堂空間。如何創建富有生命張力的課堂空間呢?以下是熊老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嘗試:
一是延伸課堂空間的長度——從最接近學生現在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延伸課堂空間的長度,其實也就是在延伸學生髮展的道路。馬克思主義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看成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它既有終極目標,也有具體階段的行動目標。因此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就有無數個起點,也會有無數個終點,每一次的學習都必須建立在最接近學生起點的基礎上,並儘可能地把他們帶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這起點包括知識的起點、能力的起點、審美的起點、價值觀的起點、個性成長的起點等等。課堂教學從最接近學生起點的地方開始,也就是必須符合學生認知的發展水平,把教學的起點落在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所言的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但僅僅滿足或停留於起點的教學又毫無疑問是失敗的,因為教學促進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教學應把那些正在或將要成熟的心理機能的形成推向前進,不能只適應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而應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積極帶領學生經過緊張的努力和快樂的創造,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向前邁進,儘可能地將學生帶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如何儘可能地將學生帶到離他自己最遠的終點呢?現略舉幾例說明:
【案例片段】關於知識的終點:
熊老師認為,《童趣》一文,可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的閱讀活動。先從最接近學生生活的起點出發,研究作者所觀察的自然界中的「物」——平淡無奇;然後再研究由這些「物」而生髮的「趣」——其樂無窮;接下來研究作者平中見奇、淡中生趣的「因」——細緻的觀察、豐富的想像;最後研究作者的這種觀察和想像所結出的「果」——與眾不同的發現、生活的樂趣、心靈的自由、人與自然的和諧。這種層進式的研究就能將學生帶到離自己最遠的知識的終點。
【案例片段】關於能力的終點:
仍以《童趣》為例,熊老師認為,可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層進式的訓練:一讀(指名讀),讀准字音;二讀(齊聲讀),讀得流暢;三讀(默默讀),讀懂文意;四讀(放聲讀),讀好停頓;五讀(想像讀),讀懂心情;六讀(表演讀),讀出感情;七讀(自由讀),力求背誦。經過這七次的朗讀訓練,學生的朗讀就能做到準確流利、有聲有色、合「情」合「理」、自然成誦,不僅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掌握了一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案例片段】關於審美的終點:
以《紫藤蘿瀑布》為例,熊老師認為,在教學中可先引導學生欣賞紫藤蘿瀑布的形象美,然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由紫藤蘿而產生的情感美,進而引導學生理解紫藤蘿引發作者思考生命的哲理美。從欣賞形象美到欣賞情感美、哲理美,是一種審美的成長。這種美的內化、個體化就是審美的終點。
【案例片段】關於價值觀的終點:
以《塞翁失馬》為例,熊老師認為,教學這篇文言文的終點,不可停留在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上,也不能僅僅滿足於教育學生以積極的態度促進禍福的轉化,教者更應引起學生注意的是文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不良的價值觀,塞翁起初以得到大量的胡馬為「福」(儘管這「福」後來又轉化成了「禍」),得到非己之物,真的是「福」嗎?同樣是古人,樂羊子妻能夠教育丈夫志潔行廉、路不拾遺,塞翁堂堂鬚眉,尚且不如一個女流之輩光明磊落,真當愧煞。兵臨城下、國難當頭,人人保家衛國,獨塞翁兒子以跛不戰,父子二人苟全性命於亂世,且言語之間大有深感慶幸、以此為「福」之意。聯想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沙場征戰出生入死,一個弱女子尚且能夠為國盡忠,塞翁的思想境界是否顯得過於委瑣卑下?若能將學生帶到這一價值觀的終點,這篇文言文本身也就增值了。
【案例片段】關於個性成長的終點:
熊老師指出,在教學中,教師還應關注和引導學生個性的成長,這種引導,可表現為正面的鼓勵,也可表現為反面的警策。例如第二冊第一單元,在單篇課文的教學完成之後,還可進一步延長其價值里程,進行單元整合閱讀,開展「個性與環境」的課題研究,思考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①人的個性是否會被環境所影響?(可思考仲永五歲哭啼求書具到最後隨父「賣藝」的前後變化,而魯迅在三味書屋仍有著不變的童趣和強烈的好奇心,由此思考什麼是「個性」,人的個性究竟會否被教育出來或者被扼殺、壓抑或改變?外界的條件會不會影響個性的發展?)②苦難與挫折對於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有何意義?(可結合《爸爸的花兒落了》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進行思考。)③人的個性又如何反作用於其環境?(可思考醜小鴨不顧貓和雞的嘲笑打擊而離開了那個溫暖窩,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詩人弗羅斯特作出個性化的選擇從而決定了自己一生的道路和奮鬥的環境,由此思考人的個性對其所處環境的反作用力。)
熊老師特別指出,當然,這些終點也並非最後的終點,而只是一個階段的終點,其實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教育者必須在無數個起點與終點之間努力促進學生各個層面的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說,教育者所關注的,其實既不是任何一個起點,也不是任何一個終點,而是從每一個起點到每一個終點之間的過程,而對這每一個過程的關注就是對隱性目標的關注,也是對長遠目標的關注。
二是拓展課堂空間的寬度——以最輕鬆的形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穫。熊老師指出,語文的外延是生活,而生活又是豐富多彩的,語文的學習背景也是海闊天空的。新課標中說:「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也就是說,要拓展課堂空間的寬度,把語文學習放在一個廣闊的自然背景、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下進行,才可能得到最具分量、最有價值的收穫。 但是,這種收穫又絕對不能強加給學生,怎樣才能幫助學生實現真正高效率、大容量、有價值的語文學習呢?從教育學的角度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材內容內化後,會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產生相應的內心反應、內在感受或內心反省。美國教育理論家喬治·布朗在他的《生動的課堂》一書中指出,在生動的課堂中,學生通過精神的「幻想旅行」,就會得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峰體驗」。可見,在廣闊的學習背景下,適應學生的心理而以儘可能輕鬆的形式展開教學,能夠幫助他們獲得最有分量的收穫。
三是提升課堂空間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也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個學生。熊老師指出,這裡所說的「高度」,是指課堂空間的一種價值高度,是教育者所追求的一種標高。在一個真正有「高度」的課堂空間里,學生應該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同時也接受著教育者對其最大限度的要求。這種尊重,是對學生作為人的整個生命的尊重,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尊重學生真實的體驗,尊重學生不同的感悟,尊重學生髮展的需要……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就指出自然界的鮮花都是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的,何況人的思想呢!所以對於學生的個體差異,教育者應當予以最大限度的尊重,要熱情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的發現和深刻獨到的見解。
四是增大課堂空間的密度——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熊老師指出,教育不是把人類整個社會生活的全部細節都傳承給下一代,而是以濃縮、系統、簡約的方式,將人類文化中的精華傳承給下一代。表現在一堂課上,就要求課堂教學的線條要盡量簡潔,但線條所牽動的信息又要盡量豐富。一堂課的時間有限,如果海闊天空面面俱到,恐怕會不著邊際,面面俱失。如果固守教材,亦步亦趨,又恐怕會一無所獲、了無生趣。唯有以最簡潔的線條來拉動最豐富的信息,才能有效增大課堂空間的密度,讓學生既能吃得飽,又能吃得好。熊老師特別指出,這裡所提倡的「簡潔」僅僅是指課堂教學線條的明晰單純,並非指教學內容或實踐活動的刪繁就簡。相反,教學線條所牽動的內容及信息正應該豐富充盈,才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比較全面的訓練或發展。
五是強化課堂空間的自由度——教師最大程度地閑下來,學生最大程度地忙起來。在課堂中,學生的「學」是教學活動的目的,而教師的工作,烏申斯基早就提出,「不是教,而只是幫助學」。教師應當最大程度地「閑」下來,而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忙」起來,忙得不亦樂乎,忙得碩果累累。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他們才會盡情地「自由表達」與「自由參與」。所以強化課堂空間的自由度,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讓學生自由快樂地「忙」起來,在「忙」中體驗,在「忙」中發現,在「忙」中收穫,在「忙」中成長。
總之,按照熊老師的觀點,圍繞這五「度」十「最」的原則來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創建富有生命張力的課堂空間,才會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美麗而富有生機的生活世界和夢想家園。
(3)營造富有生命活力的遊戲氛圍。有人說語文就是一種遊戲,此話未嘗不是真理。朱光潛說過:「藝術的雛形就是遊戲。所以,熊老師認為,生命語文尤其要注重「遊戲」心態。
三、經典課例欣賞
——熊芳芳生命語文的經典課例《紫藤蘿瀑布》
【課題說明】
《紫藤蘿瀑布》一文安排在課標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組以「人生」為主題里,這一組的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詩歌,有散文;有現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國作品,也有外國作品。《紫藤蘿瀑布》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精美散文,是新時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寫照,作者的心曲正是那時候人們的心聲——作者由紫藤蘿瀑布的輝煌、藤蘿的命運,感悟生命的長河是無境的,一時的不幸,個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應該是豁達的、樂觀的、奮發的和進取的。《紫藤蘿瀑布》描繪的是一幅極為精細的工筆畫,就是高明的丹青國手,也未必能夠窮盡它所包含的意蘊;它同時又是一首深沉的歌,寫的是作者重見紫藤蘿盛開,而引發的對生命的感慨。在表達上,從直觀上說,《紫藤蘿瀑布》形象鮮明,如在目前,而不膚淺;從情境上說,《紫藤蘿瀑布》文意含蓄,意境深遠,不盡於句中。
熊芳芳老師,用她創立的生命語文理念和策略預設這一課,在閱讀方法上,以聽讀自讀訓練為重點;在內容理解上,以對話感悟人生為重點;在寫作學習上,以仿寫體驗生命為重點,充分體現了課文特點,值得欣賞借鑒。
【過程展示】
一、導入——先看文字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種宗教企圖描繪的地方,也是每個人都會去,而且不能回來的地方。
我長小弟三歲。從我有比較完整的記憶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個胖胖的、可愛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後。他雖然小,可是在玩耍時,他常常當老師,照顧著小朋友,讓大家坐好,他站著上課,那神色真是莊嚴。他雖然小,在昆明的冬天裡,孩子們都生凍瘡,都怕用冷水洗臉,他卻一點不怕。他站在山泉邊,捧著一個大盆的樣子,至今還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 「小姊,你看,我先洗!」他高興地叫道。
這一年多,從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個夢,是個永遠不能令人相信的夢。我總覺得他還會回來,從我們那冬夏一律顯得十分荒涼的後院走到我窗下,叫一聲「小姊——」。
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寫,也不能寫。每一念及,便淚下如雨,紙上一片模糊。
我還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盡頭,跨過那一道痛苦的門檻時,身旁的親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來的可倚可靠會給我安慰。哪裡知道,卻是他先邁過了那道門檻啊!
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這是事實呢!他躺在那裡,但他已經不是他了,已經不是我那正當盛年的弟弟,他再不會回答我們的呼喚,再不會勸阻我們的哭泣。
提問:知道這裡的「我」是誰嗎?
(當代著名女作家宗璞,以上文字是從她的《哭小弟》一文中摘錄組合而成的)今天,老師就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她的一篇散文《紫藤蘿瀑布》。這篇散文寫於1982年5月,作者因小弟身患絕症而沉浸在悲痛憂鬱之中(小弟於1982年10月去世)。一天,她獨自徘徊在初夏的庭院中,忽然看見一樹紫藤蘿。(點擊課件:紫藤蘿花圖片)那淡紫色的瀑布一般的藤蘿花閃爍著生命的光輝,她不由得停住了腳步……請聽老師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中的形象和事件。(板書:聽讀——整體把握)
點擊課件,配樂朗讀。
二、聽讀——整體把握
1、說話題
用一個詞說說作者借著這篇文章跟讀者討論了一個怎樣的話題?(生命)
2、說形象
A、簡單地說:花與人
B、說形象的變化過程:
昨天的花——今天的花——明天的花。
(昨天的花是衰敗的,今天的花是繁盛的,明天的花是生生不息的)
焦慮而悲痛的我——寧靜而喜悅的我——開朗而堅定的我
(看花前的「我」是焦慮悲痛的,看花中的「我」是寧靜而喜悅的,看花後的「我」是開朗而堅定的)
3、說事件
A、平實的說:看花——憶花——悟花
B、詩意的說:與花相遇——與花對話——與花同行
明確:以上所說的概括起來其實就是「一二三」:一個話題、兩個形象、三個層次。這樣的理解,已經帶有一些鑒賞色彩了。誠然,這確是一篇值得鑒賞的美文。有人說,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是一幅精美的畫,也有人說,它是一首深沉的歌。人們常說「文如其人」,要想對這篇文章的美有著更深刻的體驗與認識,我們還應當在鑒賞其文之前先來了解其人。
(點擊課件)
宗璞其人:
自白:若能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增添一點抉擇的力量,或僅只減少些許抉擇的痛苦,我便心安。
旁白:創作翻譯並舉,小說散文俱佳,是當代女作家中屈指可數的學者型作家。
即便不微笑,也讓人觸到慈愛;哪怕不開口,也覺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象。
她的創作如她的為人:真誠而嚴謹。
宗璞散文最能打動人的地方產生於她的不事雕琢的真情。
宗璞的長處是能夠用清淡表現濃郁,把熾烈掩藏起來,而傳達的卻是更為持久的熾烈。讀她的散文如面對一杯清茶,淡淡的綠色中,飄散著濃釅的清苦。
明確:看了這些介紹,相信同學們己對宗璞略有所知,品味了她的文章以後,也許會對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現在,請同學們以深究品味的態度再次進入課文,各自放聲朗讀,可根據老師的提示去探究,也可以自己尋找角度去發現。
三、自讀——探究品味
(點擊課件)
品味其文:
我認為最美麗的一個畫面─—
我認為最動人的一種情感——
我認為最難理解的句子——
我認為最富有哲理的句子——
我認為用得最妙的詞語——
我認為用得最妙的修辭——
我認為最富有層次感的描寫——
……
(此環節讓學生自由選擇、自主探究,力求有與眾不同的發現和見解。有些重要的、精美的內容若學生沒有發現,教師可提出來加以補充)
小結:文章於淡雅柔婉中跳蕩著熱烈的生命,於簡潔精鍊中蘊蓄著高遠的內涵。在品讀中,我們看到了作者對親人、對自然、對生命、對生活的那種熾烈而醇厚的深情。也許就因為作者有著一顆花一樣美麗的心,才可能與如水的繁花有著內在的溝通、心靈的對話吧!在這場對話中,花兒究竟對「我」說了些什麼,竟能讓「我」於焦慮悲痛中得到寧靜和喜悅,變得開朗而堅定?請展開想像,以藤蘿花的口吻說一說。
四、對話——理解主題
說說陽光與心情
說說幸福與不幸
說說昨天、今天和明天
說說小生命與大生命
……
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教師要注意適時適度地加以歸納與提煉:
生命的美麗與喜悅。
熱愛生命、珍惜幸福、珍愛人生。
生命的長河雖有曲折但永遠前進。
苦難對於人生的意義。
執著追求與希望的可貴。
在逆境中堅守自己生命的價值,就永遠不會為生活所拋棄。
生命的力度(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生命的韌懷(紫藤蘿的植物特性:生性喜陽光,卻也能耐陰耐寒;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有一定耐瘠薄和水濕的能力;對土壤酸鹼度適應性較強,微鹼性土中也能生長良好)
小結:藤蘿花告訴了「我」生命的真諦,讓我們再來聽聽名人們是怎樣說生命的吧。
五、擴讀——延伸思考
雖然肉體的生命短暫,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無法捉摸,但是,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卻在於我們自己掌握。
——杏林子
▲美,是從生命內部射出的光芒。
——庫魯拿
▲生命是篇小說,不在長,而在好。
——辛尼加
▲人生的目的,在於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
——李大釗
▲認識了生活的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只有一點機會,就不能放棄生活。
——海 涅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會枯萎。
——富蘭克林
▲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
——羅曼·羅蘭
▲幸福的訣竅,並不在於努力得到快樂,而是在努力中發掘快樂。
——紀 德
▲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總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冰 心
宗璞在大自然中與紫藤蘿相遇,紫藤蘿告訴她生命的美和寶貴。著名的台灣女作家席慕蓉也曾經傾聽過花兒對她講述生命的真諦。
(點擊課件,指名朗讀)
白色山茶花
(席慕蓉)
山茶花又開了,那樣潔白而美麗的花,開了滿樹。 每次,我都不能無視地走過一棵開花的樹。那樣潔白溫潤的花朵,從青綠的小芽開始,到越來越飽滿,到慢慢地綻放;從半圓,到將圓,到滿圓。花開的時候,你如果肯仔細地去端詳,你就能明白它所說的每一句話。就因為每一朵花只能開一次,所以,它就極為小心地決不錯一步,滿樹的花,就沒有一朵開錯了的。它們是那樣慎重和認真地迎接著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過一棵開花的樹,都不得不驚訝與屏息於生命的美麗。
提問:山茶花對席慕蓉說了些什麼?
「珍惜僅有一次的生命」「努力實現生命的價值」「生命不在於漫長,而在於美好」「即使明天就會凋零,也要在今天努力綻放」等。
五、仿寫——體驗生活
宗璞曾經這樣說:「看不見很多東西,可是我看得見大自然,它是那樣大,那樣豐富,大得讓我看得見,豐富得讓我看得見。哲人說:『了解於社會的全之外,還有宇宙的全。』也就是說,要記住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我沒有很高的境界,只是感覺到自己上下周圍有天地、有萬物,是多麼大的福氣。我看得見大自然,我很滿足。」是的,生活在大自然里,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如果你用心傾聽,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會對你說話。在大自然里,宗璞遇見了藤蘿花,席慕蓉遇見了山茶花,這些花告訴了她們生命的真諦。相信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走進大自然,你遇見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提問:請以「與 相遇」為題,學習兩位作者的手法,仿寫一篇從自然界體驗生命的文章。
【欣賞借鑒】
熊芳芳老師的這份教學設計很有特色。其設計思想裡面談到一條,說要「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並且叫學生「最大程度地忙起來」,透露出以學生為本的初衷。她試圖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來為教學造勢,從導入到課外延伸部分,諸教學步驟和環節都圍繞體悟生命意識、強健精神追求這個思想核心來運轉,教學立意是十分突出的,集中地體現了她的生命語文理念。
一是提出「情感背景」的概念,展示作者一段不尋常的情感經歷,巧妙地將學生引入課文。這為「入境」、探究和體悟,開啟了情感的閘門。從選擇語料(作者另一篇文字《哭小弟》)到選用方法上,都堪稱上乘。
二是提出「自讀——探究——品味」的概念,細針密線地設置了七種探究的角度,使學習有了可以攀登的台階。這裡,她在設計上有一個強烈的對比:梳理全文的主幹脈絡是略寫,抓住要目一筆帶過;賞析奇花嫩蕊是詳寫,奼紫嫣紅細細咀嚼。好!以往那種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俗套子,已然蹤跡不見,代之以詳略有別的新安排,比較純正的「語文」味道就出來了。
三是選擇台灣女作家席慕蓉的談花之作《白色山茶花》,與課文《紫藤蘿瀑布》形成對照,可以通過比較閱讀,更加深入地認識課文,凸現教學立意。
有這麼多可圈可點的奇思妙筆,就成了一個立意鮮明、詳略得當的教學設計,有望作出一次有價值的教學實踐。探問這個教學設計最有價值、最值得推崇的一條特色是什麼?就是把「咀嚼語言」放在比較要緊的位置上。因為作者以美的形象作為觸發點,寄情於此,紫藤蘿被寫得極有生命力,活潑而繁茂。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十二、三歲)和心理特點(他們對生死的問題幾乎沒有多少思考),對作者感情的體悟是教學難點。如何突破?熊老師在這裡預設引領學生反覆美讀,在美讀中品味文字、文意之美。在此基礎上,老師再作適當點撥,領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個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應該是豁達的,樂觀的,奮發的,進取的」。這就很圓滿地實現了生命教育目標。
推薦閱讀:
※做瑜伽後彎體式時到底吸氣還是呼氣?| 名師指點
※【轉帖】名師的太極拳論註解
※母親大學名師專訪——劉孜瓊
※繪畫名師講解之閻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