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被第一」學者:樹大招風要淡定
求解中國經濟頻繁「被第一」
王子約 盛媛
中國經濟又「被第一」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中國2014年的GDP將達17.6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7.4萬億美元,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IMF的數據是基於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PowerParity,PPP)計算得出的。根據這一演算法,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所佔的份額為16.5%,而美國所佔的比例為16.3%。IMF還預計,到2019年,中國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20%。
這一「超越」日前引發海外輿論廣泛關注,解讀範疇已超越經濟本身,深入政治、軍事等領域,但《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多名國內學界人士對此表示「僅供參考」,大部分普通民眾也認為這個「第一」和實際感受「有出入」。
與此同時,多名學者對記者分析了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局限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培林對記者表示,IMF的結論只能從大概的數量級上加以理解,不必拘泥於其具體的數字結論。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8日在華盛頓表示,在經濟增長質量上中國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來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生活。
購買力平價計算靠譜嗎?
IMF統計顯示,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美國2014年GDP為17.4萬億美元,而中國則達到了17.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除IMF外,世界銀行也進行了類似統計,顯示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14年10月10日超過美國。
「用購買力平價計算GDP的演算法通俗講,就是用一元人民幣實際購買力和美元的實際購買力比較,測算不同國家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真實比率,由此將GDP折算為美元。」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稱。
他表示,因為中國物價比美國總體便宜,所以用購買力平價來算,GDP總量要比用匯率計算更高。但是具體高出多少,還與不同機構具體的演算法和所採集的商品價格信息有關。
劉培林也對本報稱,通常認為,購買力平價換算係數比名義匯率能更好地反映貨幣購買力,進而也能夠更好地反映實際經濟規模。但是必須看到,購買力平價相對於匯率法,雖然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也帶來一些問題,而且有些問題是購買力平價方法論上與生俱來的難以克服的問題。
本報記者梳理髮現,目前學界在GDP的比較方面並沒有一個完全無爭議的演算法,即使是購買力平價演算法,也存在多種口徑,並且存在忽視非貿易商品等缺陷,各國學者並未就此達成共識。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里克·西瑟斯甚至認為,在任何時點、任何國家之間用購買力平價來比較GDP總量並沒有太大意義。事實上,目前全球多數機構和研究人員均主要採用市場匯率來折算和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規模差別。
根據IMF數據,如果按實際匯率計算,美國2014年GDP為17.4萬億美元,而中國則為10.4萬億美元,中美之間的差距依然較大。
中國真的「第一」了嗎?
對於中國經濟規模此次「被第一」,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各界人士幾乎均表示「要淡定」。
劉培林稱,看待這個事情,應該關注到一個不同於歷史的事實:英國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時候,人均收入水平也達到世界前沿水平。而中國即使總規模重新回到世界第一,人均水平也比較低。況且,IMF所說的世界第一,是按照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的,還不是按照匯率法計算的。
按實際匯率計算,美國2014年GDP為17.4萬億美元,遠超中國的10.4萬億美元,人均GDP更是具有壓倒性優勢。有學者預測,在人均GDP方面,中國跟美國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
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考希克·巴蘇強調,將市場匯率因素計算在內,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經濟體,中國要超過美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只要發展中國家發展速度比發達國家快,趕超就是一定的,只是時間問題;但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內部還存在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很難進行單一同比。」有外資機構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
即便就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但距離最富裕的國家仍相去甚遠,人均GDP仍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其次,從長期歷史角度來看,中國經濟崛起不過是「恢復原狀」。經濟史學家麥迪遜(AngusMaddison)曾估算,早在19世紀70年代(即清朝同治時期),中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印度緊隨其後。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今天,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已經不再僅僅關注「數據」,人民個人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成為關注的焦點。本屆政府首次提出了GDP增長「區間論點」,高層表示出對經濟數據下行的容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致辭時表示「大家都關心中國經濟增長的數據,但是對於中國政府來說,最關注的還是中國的就業情況」。
王小魯表示,中國GDP總量再大,人均GDP在世界上仍然較低,和發達國家比差距還很大。此外,GDP指標並不能體現諸如生活環境、社會安定、生活服務條件等與老百姓生活質量切實相關的因素。
「被第一」後又當如何?
對於中國經濟的排位迅速「上躥」,有關學者近年已頻繁表達了對「名難副實」的擔憂,擔心中國將為此背上更沉重的發展負擔。
劉培林表示,中國經濟總規模接近或者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對於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和全球公共產品的提供而言,有兩方面的含義:一來意味著中國需要承擔更多的全球公共產品供給的義務,二來意味著中國在一些全球治理議題上,實際上可以爭取到更加有利的地位。比如,常常有一種指責的聲音,要求中國大幅度降低碳排放,但事實上,按照購買力平價衡量的產出水平計算的話,中國單位產出的碳排放強度並不比發達國家在相近的發展階段的水平高。
但「樹大招風」,有學界人士對記者分析稱,中國頻繁「被第一」,既意味著中國將獲得更多的國際關注和機遇,同時也相應的可能被要求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甚至可能遠遠超出發展中國家所能承受的責任和義務。
美國總統奧巴馬此前就曾公開表示,中國長期搭了現有國際秩序的「便車」,要求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正在為改變這種「名難副實」的經濟結構作出歷史性的改革。簡政放權、投融資改革、財稅制度改革……這些正在為曾經飽受束縛的市場經濟鬆綁,中國經濟正在尋求新的發展動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