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里不尋常的道德

《道德經》里不尋常的道德2012-06-29

  善惡兩端的倫理學教科書,束縛了我們關於道德的言說和想像力,以至於我們理解道德和政治問題的觀念短缺了那麼一段。《道德經》給我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

  初識《道德經》,憤而棄之,怒曰:道德經里無道德!雷鋒、焦裕祿、周恩來,才是道德典範!不去助人為樂,不去犧牲自己,不去為家國獻身,怎麼會是道德?只求自己長生,怎麼會是道德?

  年歲日長,世事滄桑,驀然回望,曾經錯誤多少?誤解幾回?近幾年,再讀《道德經》,似乎另外一番天地:無害道德,長期被倫理學和政治學所忽略,卻是道家思想的特色,也應該成為一種普世倫理;我們一直宣傳捨己為人的儒家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卻忽略了道家主張的無害道德。無害道德,其實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道德經》的最後兩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什麼有害?什麼無害?怎樣無害?既然要「無為而治」,怎麼又談有為、要「為而不爭」呢?

  總體上看,在老子的思想中,最有害的就是「有為」。有為,本文理解為「人為」、「多餘的人為」和「不當的人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

  「有為」之害,害在兩個方面:一是有害於生命的長久,二是有害於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道德經》討論了很多的有害事物,都是「有為」之舉。本文只整理對於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的主要有害事物,試梳理分解如下:

  1、「盜誇」有害。「盜誇」就是腐敗,是最大的強盜。「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走邪路攫取不正當利益,這是人本性中的一種天然傾向。

  2、「禮」有害。禮者,基於身份和等級的儀式規範,差序格局的標誌,是儒家之主張,國人之傳統,人格不平等的牢籠,貌似禮貌良善,其實絕非忠信,少數人掠奪多數人的面具而已。不合理的制度和規則泛濫成災,則人間亂矣!「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第三十七章)老子認為,仁義禮智,皆是「人為」,皆有害。「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第十九章)

  3、暴力有害。「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第三十一章)

  4、「不知足」有害。「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另外,聲色犬馬有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第十二章)還有,「民爭、民盜、民心亂」有害。「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第三章)

  那麼,怎樣做到無害?答案是:無為,以上這些有害的行為和慾望都不要產生。這些有害事物如何不產生?我們認為,老子提出了兩個原則,在《道德經》文本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兩個原則:

  第一原則是「守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第三十七章)統治者如果能「守住道」,讓道自行發揮作用,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長,因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自生自長而至貪慾萌作時,我就用道的真朴來安定它。用道的真朴來安定它,就會不起貪慾。不起貪慾而趨於寧靜,天下便自然復歸於安定。」(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

  第二原則是「守玄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第五十一章)玄德,就是「無害之德」。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不有、不恃、不宰」是「無害之德」的集中體現。道,生養萬物,但並不口口聲聲宣示她對天地萬物的所有權,並不因其養育之恩而居功狂傲,對任何生命沒有任何的強制、強迫、宰割、宰制、宰殺。

  玄德,實際上是對人之常情的反動。人如果能夠這樣,豈止是偉大,簡直是太偉大了。人性自利,計算周詳,付出了要回報,強制掠奪也是司空見慣。野獸和動物,可能更加不「道德」。在道與神之外,只有植物具有和比較接近這種品性。意象性、詩意的思維,是真正的思想,所以,愚常以植物為意象來表達「無害之德」,稱「無害之德」為「植物性道德」或「綠色道德」。

  老子的這兩個原則有主次,主要是「無為守道」,其次才是「玄德」。老子看來,首先要「守」。守道,是真正的無為,人無為,道為,萬物自化;人慾將萌,則鎮之以無名之朴道,守道則靜,清凈為天下正,仍歸無為。「不有、不恃、不宰」的玄德也應該是「鎮之以無名之朴」的方法。守住玄德,雖然是「為而不恃」,是聖人之為,是不得已的人為,但更是守住道的方法。聖人的最佳之為,乃是為無為,事無事,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可惜的是,老子與孔子雖然從不同的地方出發,卻走到了同一個終點,藥方都是「聖人之治」。在老子最終開出的治世之方中,仍然以「聖人之治」來「守道」和「守德」。

  但是,老子的這兩個原則,如果用現代政治文明來解讀,可以是用「法治」和「民主」的制度來「守道」和「守德」,制度要體現「無害道德」。民主和法治的制度,正好可以實現老子「無為」、「守道」、「貴玄德」、「利而不害」的偉大夢想。這是老子政治哲學可以給於今天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啟示。

  其次,才是要求政治人、所有人遵守「無害道德」。老子也主張「利」的道德,但這是「道」之德,而不是在主張「人」之德。「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只要「不爭」就可以了。老子眼中,守道,無為,不爭,才是天下正道。


推薦閱讀:

劉嘉玲|不要用自己的人生觀跟道德觀去衡量別人
KTV有沒有權利不讓顧客自帶酒水?
道德(五)----上義
如何看待王敏學的回應?
人性之惡是如何暴露出來的?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