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 中國軟實力?中華軟實力?
李慧玲的《華與華》(聯合早報8月6日)道出新加坡政府與華社間關係的一絲困惑,而鳳凰衛視楊錦麟先生的「中國軟實力」報告,也讓我身邊的Lim聽得一臉茫然。她突然轉頭問我:「那我算不算中國軟實力?」
Lim是馬來西亞華人,來自一個並不出名的小鎮子,雖然周遭朋友很多都是馬來族,未來前景也是學英文和馬來文比較光明,但她父親卻固執地讓孩子們講華語,並就讀華文小學和中學。於是,Lim順理成章地讀了中文系,當了傳播中華文化的老師。喜愛孔子孟子的Lim對自己的馬來西亞身份並無二心,但此刻,她顯然為自己是否屬於「中國軟實力」的一部分而不解了。
大概有Lim這般困惑的人還不在少數,新加坡的孩子,在學校讀著中華文化、馬來文化和淡米爾文化課,在他們看來,這些是本國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他們知道這是「中國軟實力」、「馬來軟實力」或「印度軟實力」的體現時,相信也會感到有些blur(糊塗)。
「軟實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S. Nye)提出來的。他指出,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也包括文化和意識形態等「軟實力」。2005年12月9日,約瑟夫·奈在《華爾街日報》撰文《中國軟實力的崛起》(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呼籲美國政府對此加強關注。在文中,「美國軟實力」的代表是麥當勞、好萊塢大片和享譽全球的大學,而關於「中國軟實力」,則舉了姚明、李安的《卧虎藏龍》和高行健。
「中國軟實力」是政治名詞
很明顯,「中國軟實力」是個政治名詞,是借中華文化來實現國家的政治目標。但是,值得強調的是,中華文化本身的內涵,其實超越了政治和國家意義。
古往今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為政治服務的命運在所難免,其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慘痛的教訓。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的文學和戲劇曾經無條件地反映政治主題,例如革命樣板戲、破除四舊等等,給傳統文化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歷史斷層。相反,那些真正膾炙人口的文化作品,大都不是強調國家概念,而是突出人類共通的情感。韓國的《大長今》風靡中港台和新加坡,其中真正感人至深的是長今忠誠善良和百折不撓的傳統美德,而這一點正是超越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特點。當然,在此基礎上,韓國菜肴等本國文化,也得到弘揚和傳播。
中華文化的範圍從整體上來說,除了中國以外,還應該包括海外華人和華社。後兩者對中華文化的貢獻不可磨滅。
很多海外華人在脫離中國大環境,走向世界的時候,越發能感受和珍惜自身文化。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很多傳統文化在自己國內消失,反而在海外華人中得以保存的原因。而同時,海外華人只有弘揚自己民族的文化,才會真正得到世界的認同。華人音樂家譚盾被《紐約時報》評為1997年度「國際樂壇最重要的十位音樂家」之一,而他走向世界的作品靈感很多則來自湖南湘西傳統民樂。
在約瑟夫·奈《中國軟實力的崛起》的文章中,三個中國軟實力的代表,姚明仍是中國大陸人身份,高行健已經加入法國國籍,李安則是台灣導演。從政治意義上來說,他們的身份,不同人有不同的意見,而從文化意義上來看,他們都是華人世界的驕傲。
對於很多海外華人來說,政治上與中國的距離,以及文化上與中國的聯繫,往往讓他們處於一種自我定位的困惑。他們用其他民族的語言唱著國歌,卻把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看成全體華人的自豪。或許在他們心裡,「中華軟實力」比「中國軟實力」來得更加貼切吧?
幾年前,一個一起讀書的新加坡朋友說,「I never speak Chinese」,而後的畢業典禮上,我才知道,他母親居然還是華語源流的。
最近,這位朋友卻向我詢問一些學華文的事情。我想今後,應該有更多華人開始思考這股「軟實力」。
推薦閱讀:
※陶淵明撫琴空彈不解音 ——中國文壇1500多年來的一個謬傳
※墨西哥三番變臉:再毀條約 中國強硬出手反攻
※中國遊客泰國遭黑社會欺詐 導遊:趕緊花錢了事
※中國羅盤詳解-第二十九層 中針二十四山向
※國民素質真的是劣根性的體現,不可改變嗎?讀《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