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非暴力溝通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和「暴力」也能扯上關係。但是,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就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言語上的職責、嘲諷、否定、說教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隨意評價和下結論……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很多時候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讓我們一起向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學習「非暴力」的溝通方式吧!按照他提出的四步原則與他人交談,能夠幫助我們找到一條捷徑,以一種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摩擦,建立和諧的生命體驗。
試想,當你離開忙碌了一天的辦公室,回到家中就看見處在青春期的兒子正懶洋洋地靠在沙發上看卡通,臟襪子仍的到處都是。這時,你能否保持平靜地對他說:「我看到茶几底下的兩隻臟襪子,電視機前還有三隻,我不高興,因為我看重家的整潔。你願意將襪子拿到洗衣機里嗎?」——還是,忍不住破口大罵:「你怎麼可以把房間弄得一團糟?我什麼時候才不用辛辛苦苦伺候你?這麼大的孩子一點兒事情都不能幫我做……」
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了用指責表達感受,用命令代替請求。不僅是在親子關係中,面對伴侶、面對父母親友、面對商務夥伴和重要客戶,如此溝通的效果常常讓人無法不遺憾。不論交流的對方是否按照我們的意願發生變化,兩顆心的距離都是越來越遠,抱怨和不滿叢生。
在美國著名的臨床心理醫生和交流培訓師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看來,這樣的溝通方式中充了「暴力」的味道。盧森堡博士早年從師於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傑斯,後來發展出極具啟發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方式。他認為,不只是血淋淋的殺戮和戰爭是暴力,那些傷害我們精神和心靈的言語同樣也是一種「隱蔽的暴力」。
近十多年來,他在全世界範圍內傾力推介他主張的「非暴力」溝通方式,幫助人們突破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慣性,無傷害地與人溝通交流,從而獲得和諧、美好和幸福的生活。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參與解決世界範圍內的衝突和爭端,並且於2006年獲得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什麼蒙蔽了我們心中的愛?
盧森堡博士認為:絕大部分人際交流中的衝突,本質是彼此內心的「需要」與「滿足」之間的衝突;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將衝突歸咎於對方。不幸的是,生活中,有四種十分常見言語和表達習慣使我們難以體會到自己心中的愛。它們雖然也致力於願望的滿足,卻忽視了人們的感受和需要,以至於造成彼此之間的疏遠和傷害。它們是——
道德判斷: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成不道德的或邪惡的。比如:「你真自私!」「你對黑人有成見。」以這種方式提出主張,通常會招來敵意和對抗。
進行比較: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有體會。如果有誰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滿悲慘,那就趕緊去與他人做比較吧。
迴避責任:「不得不」是淡化自我責任的最常見表達。試著換成「我選擇……是因為……」的句式,有助於發現這些「必須」之後的價值觀。也許你會願意做出調整。
威脅:如果對方說「不」,就予以懲罰,那麼即使需要被實現,關係卻被傷害。
而「非暴力」的溝通方式,則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和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助人。讓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愛,而非自私、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在非暴力溝通的眾多受益人之中,有些人用它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際,還有人藉助它改進工作。
現在,在詳細介紹這一神奇的溝通方法之前,還有一點要特別說明——「非暴力溝通」沒有固定的公式,也不是簡單的言語或文字表達技巧。它的精髓,在於對人、對己、對每個生命濃厚而純潔的愛。除了言語本身,它所包含的意識和意圖,還可以通過陪伴、沉默、專註,各種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加以表達。相信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們可以把它們演繹得更加自然,且充滿愛意。
要素一:區分觀察和評論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形式。」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胡說八道」這個想法在我的頭腦中一閃而過——你是否和我一樣,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就做出了評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觀察他人的行為,而不評論,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
當我們隨口說一個人「大手大腳」,依據的事實可能是「他昨天換了一部新車」,可能是「他上周買書花了五百塊錢」,還有可能是「他買下了一支一千塊的口紅」,但我們很可能不知道,這究竟是他的偶然行動還是生活習慣,也不知道這一行為對於行為人本身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果我們的表達充滿了這樣的簡單評論,尤其是負面評價,作為聽眾的對方就可能產生逆反心理,急於反駁,而不是做出友善的回報。
任意誇大,以偏概全,隨意推測,「經常」、「很少」、「總是」、「從來」等一系列模糊詞語的習慣使用,都很可能混淆我們的觀察和評論。就好像那個為了幾隻襪子而對兒子大發怒氣的母親一樣,很多人習慣了用極端的言辭來發泄心中的不滿。但效果呢?真的理想嗎?
試著讓自己去區分客觀描述事情的能力,有助於讓交談的對方保持耳朵和心靈的開放。比如說「我最近組織了三次活動,每次你都沒來參加」就要比「你很少配合我」更加準確;「這一周你有三天都是在10點以後到家」,就要比「你只愛你的工作」更加容易促成良好溝通的實現。
要素二:體會和表達感受
「我就像嫁給了一堵牆!」在盧森堡博士的研討會中,有一位妻子試圖表達她在婚姻中感受到的孤單,但想她這樣的言辭,其實很難提醒到她的丈夫去留意到她渴望交流的願望,因為對方很可能由此認為受到了指責,從而感到委屈和沮喪。結果,雙方的關係甚至更加疏遠。
這就是把感受和想法混為一談的反例。這個言語現象很常見,從小接受的教育觀念,早已讓我們習慣了服從權威,而不是傾聽自己。不用說清晰的表達感受,很多人甚至體會不到自己強烈的情緒。尤其是從事律師、工程師、警察、經理等職業的人士,都愛過分相信「理智是好的,情緒化是不好的」。
我們很可能不清楚,當我們感到「你不愛我了」,實際上的感受是「想到你可能不愛我了,我很難過和委屈」;當我們感到「我真是個沒有的傢伙」,實際的感受是「想到沒有完成好任務,我十分傷心」。
想要突破這一點,我們需要從豐富自己的情感辭彙開始。像「很好」或「很差」這樣的詞語,很難表達清楚我們的感受,也很難讓作為聽眾的人們明白我們實際的狀態。如果我們說「感覺良好」,所表達的感受可能是高興、輕鬆、欣慰或者什麼別的;如果我們說「煩死了」,則可能是焦慮、煩躁、緊張、精疲力盡或者絕望。
要素三:體會與感受相關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強調,感受的根源在於我們自己,是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和評判,導致了我們的感受。聽到一句不中聽的話,比如「你可真自私啊」,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1)是認為自己犯了錯,於是開始自責。2)是指責對方,開始駁斥「根本不是這樣!」於是開始爭吵。3)是了解我們的感受和需要,這時我們可能發現自己有些傷心,因為我們看重接納和信任。4)是用心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這時也許我們就會想到「他傷心可能是因為他需要體貼和支持」。
非暴力溝通鼓勵人們從感受進一步地去了解自己的願望,去發現還有哪些需要、期待和價值觀沒有得到滿足。當我們說「昨晚你沒來,我很傷心」,是因為「我很想和你說說最近的煩心事」;當我們說「他們取消了合同,讓我很不開心」,是因為「我認為這是極不負責的行為」。 通過這些思考和發現,我們不再指責他人,而承認感受源於自身。當我們把願望說得越清楚,他人越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
當我們去指責他人,本質上是希望利用對方因為內疚而調整行為,對他人的批評,是在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我們抱怨「你不理解我」的時刻,實際上是因為自己「渴望得到理解」。但如果我們只是通過批評來指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和反擊。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不順心的時候,我們傾向于思考別人有什麼錯。例如我們看見伴侶把外套放在了沙發上,而沒有掛在衣架上,很可能就脫口而出「你這個懶蛋」。如果我們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與對方表達我們的需要,而不是指責和批評,就很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
要素四:提出具體的請求
在另外一次的研討會上,一位女士提出:「我請我的先生少花一點時間在工作上,結果,三個星期後,他報名參加了高爾夫球比賽。」問題在哪裡?這位女士說出了她不想要什麼——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卻沒有說清楚她想要什麼。相信如果她清晰地表達「我希望你每周至少一個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這樣的願望更加容易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
不僅如此,請求對方提供一個具體而非抽象的行為,不僅有助於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還常常會幫助我們深化自我認識。另外一對參加研討會的夫婦在現場發生了爭吵。太太對先生說:「我認為你應該讓我成為我自己。」先生立刻反駁說「我沒有嗎?」太太氣沖沖地回應:「當然沒有!我想要自由!」然而,像「自由」這樣的概念還是過於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當這位太太試圖澄清自己的請求時,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她說:「不好意思,準確地說,我希望,不論我說什麼,你都能點頭說是。」不用別人多說,她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苦惱——向對方索取本來就不合理,甚至不可能的東西。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不要讓你的請求聽起來像是命令。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就會受到懲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成是命令。聽到命令,一個人只能看到兩種選擇:服從和反抗。但不管他最終的選擇是哪一個,都會造成雙方關係的疏遠。而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改變或控制別人,而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的基礎上與人聯接。
當人們相信我們看中彼此的感情,併兼顧雙方的需要,那麼,他們就會相信我們所表達的願望是請求而非命令。
反過來,用表達自己的方式傾聽對方
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我們同樣可以將這四大要素適用於傾聽他人的心聲。我們可以幫助人們澄清他們看到的事實是什麼,而不是輕易相信自己做出的判斷;我們還可以傾聽對方內心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從而思考能否找到同時滿足雙方需要的處理方法;我們還可以提醒不要輕易把對方的意見理解為命令,而是和他一起確定是否在對我們提出一個不含惡意的請求。運用這樣的溝通方法,我們退去言語中的暴力,將愛自然流露。
也許還會有人問:如果我們痛苦得無法悉心傾聽,應該怎麼辦?難道我應該永遠把別人的需要置於自己的利益之上嗎?當然不!盧森堡博士提醒我們:我們無法給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東西;有時,我們會發生自己沒有心情去關心別人,這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善良,而只反映了我們自己需要得到關心。
在這個時刻,我們需要先好好體貼自己。你可以安靜下來,按照上述的方法,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可以大聲說出自己的請求。當然,如果正處於激烈的情緒中,就無法體會你的需要。這時你可以換一個環境。我們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調整狀態,等安靜下來,再重新來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