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話|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市教委這麼說

按照國家部署,2014年,上海與北大、清華「一市兩校」啟動了教育綜合改革國家試點,著眼到2020年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為此,市委、市政府於2014年11月印發實施面向2020年的上海教育綜合改革方案,並與教育部簽署為期7年的部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上海擔當全國教育綜合改革的探路者、示範者和引領者。

今天,上海市教委主任蘇明在「中國上海」門戶網站為廣大網民解讀市教委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有關情況,並回答廣大網民的提問。

▲上海市教委主任蘇明與廣大網友互動

1

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按照國家部署安排,努力擔當全國教育綜合改革的探路者、示範者、引領者,請您介紹一下上海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背景情況。

蘇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對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明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論述,這對於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具有的重要指導意義。處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的上海教育,正在朝著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邁進,對於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具有強烈的內在需求。

因此,上海對標中央對上海「排頭兵」「先行者」的要求,主動擔當教育綜合改革國家試點任務,力爭到2020年,率先構建系統完備、開放有序、高效公平的區域現代教育治理體系,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率先探索積累改革實踐相關經驗,努力擔當全國教育綜合改革的探路者。今年,教育綜合改革國家試點來到中期階段,總體上看,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取得了預期的改革成效。

2

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2015年市教委等九個委辦局共同出台《促進本市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實施意見》,能否介紹一下這個《實施意見》的落實情況。

蘇明:在《若干意見》的指引下,上海21個配套文件在2015年相繼出台,其中包括了市教委等九個部門聯合出台的《促進本市城鄉義務教育實施意見》,根據這個實施意見,我們全面推行城鄉義務教育的統一的五項標準,義務教育階段,五項標準包括學校的基本建設、設施設備的配置、信息化建設、師資配置和收入標準,還有是經費,實施全市同一標準,為城鄉教育一體化保駕護航。比如:

在學校建設標準上,明確要求加快建設和改造一場一館一池,(學生劇場,室內體育館,室內游泳池),到今年八月底,九個郊區完成164個一場一館一池。

在設施設備配置上,構建以學生髮展所需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已經建成900餘個創新實驗室,全面升級了學校圖書館和安全教育場所設施設備。

在信息化環境建設上,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已有五千多間互動多媒體教室,實現所有中小學教師移動終端配備達到師機比1:1。

在教師配置和收入標準上,上海實現全市義務教育收入分配統一標準。每個小學至少一名高級教師,每個初中至少有5%的高級教師。培訓經費不低於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10%,農村教師培訓經費高於市區。

在生均經費標準上,推行全市統一的義務教育生均基本標準,從2017年起,小學為不低於每生每年兩萬三千五百元,初中為不低於每生每年兩萬九千元,有利於促進城鄉基本教育均等化。

3

近年來上海在小學階段推行零起點、等第制,推行效果如何?

蘇明:上海從2013年起在小學階段滾動推進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和評價,俗稱零起點、等第制。要求學校不能加快教學進度,不拔高學習要求。

最近做了調查,成效比較明顯,超過90%的學校能夠做到不排名或者變相排名,超過70%的學校能夠很好地執行快樂活動日,學習準備期和等第制。從家長調查看,超過96%的一年級家長表示孩子能夠適應學校的生活;超過92%的一年級家長認為孩子有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這點對剛剛進學校的孩子來講非常重要;超過96%的一年級學生睡眠時間達到9個小時以上。

4

很多人說,對特殊教育的重視程度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能否介紹下上海特殊教育近年來的發展情況?

蘇明:目前上海有特殊教育學校29所、在校學生4300多人,另外有3100多人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我們始終不渝、努力做好特殊教育,努力為殘疾學生提供針對性、個性化、高質量的特殊教育服務。

1.建立完善特殊教育體系。為殘疾孩子提供從學前到高中階段的16年免費教育,基本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以特殊教育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包括送教上門為補充,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銜接、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互融合的特殊教育體系。

2.實施特教醫教結合。形成了跨部門的特殊教育專業服務機制。成立了市特殊學生教育評估中心,為各類在校、在園殘疾學生和兒童提供了教育診斷與評估等專業服務。

3.深化特教課程改革。大力推進以個別化教育為核心的特殊教育課程實施方式,根據殘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個體發展需要,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康複課程安排。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我們制定了特殊教育教師編製標準,保障教師編製數量,開展特教教師多層次培訓,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專業能力過硬的特教教師隊伍。

5.優化特教資源配置。我們持續加大對特殊教育的投入,特教學校設施設備達標建設已經全面完成,普通學校資源教室數量大幅增加,學前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得到很大的提高。

5

近幾年,上海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縱向貫通銜接,尤其是中本貫通受到社會和家長的關注與熱捧,這方面的情況請您介紹一下?

蘇明:職業教育,職教建設體系作為國家總體部署,上海非常重視職教體系的建設,包括制定了職教發展規劃,落實全國職教大會的精神。整個職教體系涉及到職教系統。目前大家特別關註上升通道,特別是中本貫通,從這幾年招生大家諮詢情況看,非常重視。上海以實施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初步構建形成了學制縱向貫通、產教橫向融通的職業教育體系,多渠道走通了「中職—高職—應用本科」的縱向學歷上升通道,中高職貫通、中本貫通、高本貫通相繼啟動,職業教育三大貫通試點模式都得到了落地。

中本貫通改革試點從2014年開始實施,探索中本貫通的目的是:培養行業崗位技術含量較高、技術技能訓練周期較長、熟練程度要求比較高、社會需求量比較大且需求較為穩定的應用型人才。主動服務中國製造2025,新增一些專業,如建築智能化、機電一體化等12個專業點,參加專業點總數達到38個,相比2016年有蠻大的增長,增長46%。今年中本貫通錄取情況,一共錄取1319人,報名與錄取比更達到8:1,平均錄取分數比普通高中錄取線高出25.5分,受到普遍歡迎。

6

當前,國家層面正在加快推進「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對此,上海在布局和落實國家「雙一流」建設方面,目前有怎樣的政策考慮和安排?

蘇明:從高等教育來講,最近大家特別各高校非常關注「雙一流」建設。「雙一流」建設主要根據國務院出台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總體方案》的決策部署。這個《總體方案》,著眼促使我們國家實現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跨越。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稱為「雙一流」,「雙一流」對很多高校都有根據國家總體部署提升質量提升水平。從上海市層面看,我們著眼覆蓋各個高校角度,做出貫徹落實部署和政策安排。比如:

對於在滬教育部的直屬高校,2016年底,上海市政府和教育部簽署新一輪「雙一流」共建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在滬8所部屬高校。

針對部分高水平市屬高校,上海在2016年啟動實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計劃,對於納入建設計劃的高校給予強有力政策和資源支持,支持他們建設一流大學。

對於全市其他高校,上海在2014年實施「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2014-2017年投入36億元,分類支持102個學科點加快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

接下來,上海將根據國家總體部署,按照中央、地方兩類高校,學校整體建設、學科建設兩個層面,分類分層支持「雙一流」建設;同時,適度擴大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範圍,深化實施「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持之以恆促進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

7

上海正在持續推進科創中心建設,請問市教委和高校在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蘇明:科創中心建設作為上海建設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這是國家戰略,從上海來講,方方面面,特別是教委和高等教育也都在積極謀劃怎麼樣更好參與,怎麼為科創中心建設做出更大貢獻。在支撐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上,高校具有比較突出的人才資源和科技優勢,上海高校一大批教授、科研工作者還有優秀的學生,上海的高校是科創中心建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近年來,上海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積極引導高校主動承擔科創中心建設各項重大任務,科創中心建設既有設施設備,也有重大科研項目,同時還有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舉幾個方面的情況作介紹:

1.服務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上海高校承建和參建了國家海底長期觀測、轉化醫學、超強超短激光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張江國家大學裝置建設管理、科研成果孵化轉化等方面學校發揮了生力軍作用。

2.服務重大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建設。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大研發和轉化功能型平台,全市布局的18個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中,上海高校直接或間接承接的有7個。

3.服務科技創新集聚區建設。為張江、臨港、紫竹、楊浦、嘉定、徐匯「1+5」創新集聚區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撐,目前6個集聚區內有13所高校建設了國家大學科技園,孵化了大量新型科技企業;

4.深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上海高校已經建設70多個大學生「雙創」基地,場地面積8.1萬平米,國務院設立國家雙創基地,上海有復旦、上海交大、上科大入選國務院雙創示範基地。這對上海很多高校來講是很大的鼓舞和肯定。

8

上海高校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目前取得了哪些標誌性成效?

蘇明:大家會關心高校搞那麼多的科研,參與了科技攻關很多項目,那麼成果的轉移轉化情況怎麼樣?前段時間根據國家的相關精神,國家和本市在早幾年已經明確了,把三權,即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分配權下放給高校,包括科研院所,這個有利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激發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活力。目前,相關政策正在實施推進,上海也相應制定了具體辦法,各個單位在抓緊落實。從這點來講,已經開始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從高校來講,已經有一些項目得到很好的轉化。

海事大學的光感測技術成果和上理工的太赫茲技術,分別走通了「先獎後投」和「先投後獎」的轉化路徑;復旦大學的心血管疾病的新葯,轉讓額度達到1.5億元;

中醫藥大學的中藥新葯,實現了分段轉化,合同金額1.2億元。目前勢頭相當不錯,有一些成果很有影響力,就能夠實現轉化的金額來看,將來的市場潛力、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另外,現在大家也很關注知識產權專利情況,2016年,上海交大知識產權交易數達215項,交易金額將近0.5億。整體來看,上海高校表現出色。

9

近年來,關於高等教育不僅需要培養學術性人才,更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請問市教委在這方面有何新動作?

蘇明:人才培養是永恆的主題。近幾年,上海按照國家層面部署要求,積極引導一批市屬本科院校加快發展轉型,目的是著力培養服務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大學有不同類型的大學,培養各種各樣的人才,搞基礎學術研究的只是其中一類,我們每年培養的大學畢業生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各行各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我們一直在積極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具體做法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堅持需求導向:根據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數量與結構需求分析,我們發現:金融、貿易、航運、製造、文化創意、信息技術、網路安全、醫藥衛生等8大領域,急需大量應用型本科人才,為此,我們把這8個領域作為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點領域。

二是深化存量轉型:2014年起,上海啟動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建設,推進存量專業的轉型升級,以試點專業帶動高校內部一批專業自主轉型,促使高校人才培養符合職業崗位特徵、符合經濟社會以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引導部分市屬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為應用型技術大學。

三是試點專業設置改革:經過教育部授權,上海在2016年底正式開展目錄外應用型本科專業設置省級審批試點,有一些目錄外專業經過評審論證得以設置,例如:康復物理治療、文物保護與修復、臨床工程技術等13個目錄外應用型本科專業已報教育部備案。

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深化各層次人才培養之間的貫通對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層次不斷提高的需要。下一步,除穩步擴大高本貫通試點範圍外,還將積極探索應用型本科教育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貫通的實施路徑,加上剛才講到的中高貫通、中本貫通,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就更加完善了。

10

一所好學校必須有一批好教師支撐。促進上海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從長遠來看,教師隊伍是關鍵。請問上海近五年來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蘇明:上海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是上海很長一段時間努力推進的,上海2014年通過了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認定,成為全國第一個整體通過認定的省份。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師隊伍是關鍵,上海這幾年非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們認為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提升人才培養與發展水平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這是上海基礎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發展的保證。近五年來,上海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採取了許多措施。概括一下,從六個方面作一些介紹。

1、堅持師德為先。上海出台了《關於建立健全本市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從機制建設概括了很多方面,包括從培訓、宣傳、評價、考核、激勵、監督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把師德作為教師崗位聘任、職稱評聘、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對違反師德的實行「一票否決」。

2、健全考核選聘制度。全面實施見習教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推行新任教師的教師資格證書和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雙證」註冊制度,嚴把教師資格關。五年來,新招聘的基礎教育教師有3萬多名。從新招聘教師來源來看,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統計了一下,從學歷看,本科以上達到92%,其中研究生以上20%左右,整體素質水平各方面都非常不錯。

3、造就高端人才。教師也有很多學科帶頭人,年輕教師需要優秀的骨幹教師來帶,高端人才對於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實施普教系統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培養近3千名優秀校長、教師。實施基礎教育中青年骨幹團隊發展計劃,培育了32個市級優秀教師團隊。實施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流動制度,主要是讓好學校的優質師資能夠輻射到其他學校。目前已經選派了40名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流動到比較偏遠郊區,流動到相對比較薄弱的學校支教。最近第四批已經有30名特級教師即將到郊區學校全職任教,一個周期三年。

4、完善職稱制度。全面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開展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評聘試點工作,目前已經聘正高級教師62名。

5、保障教師待遇。目前已經初步構建了具有教育行業特點的薪酬分配製度,義務教育學校全市實施統一的績效工資標準。近五年來,在各方面的關心支持下,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有了明顯增長,高中、幼兒園教師收入水平有了相應提高,很好地提升了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6、加強宣傳引導。開展了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上海市園丁獎等系列評選表彰活動,加強宣傳引導,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迹,弘揚師德師風,營造尊師尊教的良好風尚。

11

除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越來越多的家長們意識到:體育、藝術、科技等綜合素養也非常重要,請問市教委近5年來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採取了哪些舉措?有何成效?

蘇明:學生的全面發展、綜合發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家長和學校高度重視的。近年來,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努力為孩子們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採取的主要措施可以歸結為「三結合」:

1.體教結合。用好體育系統資源,開展「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大學個性化」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構建了大中小學一體化的體育課程體系。連續舉辦市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市暑期學生陽光體育系列比賽、市中小學生暑期系列體育夏令營,這兩年還舉辦了中國(上海)國際青少年校園足球邀請賽等賽事,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受到了廣泛歡迎,每年吸引百萬青少年學生參與。據教育部測評結果,全市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連續5年穩步提高,達標率穩定在95%、優良率達到35%。在本月16日剛落幕的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上,上海代表團取得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2.文教結合。充分用好文化系統資源,實施面向人人的藝術普及教育,義務教育階段,要求所有學校開齊、開足、上好藝術課程,開課率實現100%,確保每位學生至少擁有1項藝術愛好、掌握1項藝術技能。高中階段,改進藝術類基礎型課程,重點開發藝術類拓展型、研究型課程,高中階段,改進基礎課程和拓展型課程。鼓勵發展藝術類校本課程;鼓勵中職校開設靈活多樣的藝術課程。在此基礎上,相繼組建了上海學生交響樂團、合唱團、民樂團、舞蹈團、戲劇團及其聯盟機制,實現了上海五大高水平學生藝術團及聯盟的整體布局,對上海學校藝術教育形成有力的引領作用。

3.科教結合。注重用好科技系統資源,依託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科技站、青少年科學研究院等平台,開展學生科普教育活動,著力培育青少年的創新實踐能力,並且定期開展學校科普發展水平評估,取得顯著成效。最近大家關心的雙創周,我也到現場去看了,2017年全國雙創周活動其中一個「我是創客小達人「展示活動,在展覽區有一個專門區域,通過上海青少年創新活動展示、創客小達人訓練營等活動,向社會展現了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和創新活動的活力和風采。

12

當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始終是社會非常高度關注的話題,市教委在這方面的情況是如何?

蘇明:大家非常關心關注大學生的畢業就業情況,這確實一是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們覺得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學校責無旁貸,教育部門更是義不容辭。一直以來,上海形成了各部門通力合作,千方百計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支撐和保障的良好格局。近年來,上海每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總體水平較高,持續保持在96%以上,總體就業情況比較平穩。剛才講到這是要靠教育部門以及相關部門及社會方方面面,包括學校採取多種舉措,從各個方面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便利,創造條件。比如:

1、努力拓展畢業生就業領域。多年來,連續舉辦上海自貿區—經貿人才專場校園招聘會、長三角地區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和上海高校畢業生春季校園招聘會、少數民族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等大型招聘會,為學生就業了解崗位需求情況,也為各個學校,各行各業招聘大學生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平均每年提供6萬多個市內外就業實習崗位,約1.5萬人次參與。

2.積極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鼓勵學生響應「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志願者」等基層就業計劃,引導了學生到基層和一線就業、施展才華。有些學生在基層一線表現非常突出,有很多好的例子。

3.大力促進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創新創業對學生來講都是很重要的,我們支持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舉辦「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有些優秀的項目已轉換成產品產出。

今後,上海將一如既往地完善政策措施,拓寬就業渠道,改善就業創業環境。當然,從長遠看,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關鍵,還在於優化學校學科專業結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這樣才有更多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不斷培養出來,我們將引導高校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類型和結構,適度擴大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培養規模;優化研究生招生類型與結構;強化實踐教學,加大對學生的實習實訓力度,培養更多適合需求的的應用型人才。

13

「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這是全社會的期盼。今年是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施10周年,請問市教委近10年來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蘇明:我們國家對全體學生,特別對家庭有經濟困難的學生,設立了國家資助體系,這樣一個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已經實施10年了,從資助範圍來講不斷擴大,資助力度不斷加大。上海始終圍繞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這個目標,相繼出台涉及獎、助、貸、勤、補的系列資助管理制度,建立了以困難認定為資助前提保障、以助學貸款為資助基礎保障、以獎勤助補為日常保障、以預警系統為資助主動保障的資助落實體系,構建了從學前幼兒到到本科生、博士生全覆蓋的資助範圍。

過程中,上海著力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實施精準資助。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機制與認定辦法,根據學生困難程度進行分類資助。同時,注重尊重學生個人隱私,把資助工作做得精細,做得有人情味。

二是大力開展資助育人。以自強文化、誠信文化、愛心文化、感恩文化引導學生立德成才,實現資助工作的「育人導向」。

三是依法開展資助工作,建立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確保資助工作依法實施,使資助工作公平有序。

根據統計:10年來,全市共計發放資助資金136億多元,資助各級各類學生超過1300多萬人次。以高等教育為例,10年間資助人次規模增長5.77倍,資助金額增長12.2倍,實現了學生資助工作及資助體系全覆蓋。

14

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教育問題是很關鍵性問題,同時對老年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局統計,上海戶籍老年人口已佔人口總數的1/3以上,到2030年將超過40%,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教育系統對做好老年教育採取了哪些措施?有什麼樣的成效?

蘇明:上海教育部門,從學前到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很重要的一塊,包括終身教育和老年教育,上海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這塊工作。上海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本市已經基本形成老年教育服務網路,有一個特徵,就近、便捷、快樂,對老年人來講這三點非常重要,不僅要有一個全覆蓋的網路,同時要適合老年人對學習的便捷、快樂、就近的需求。初步營造了老年人群,老同志廣泛參與終身學習的氛圍。上海老年教育網路,很多數據,做一點概括,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1、基本形成協同推進老年教育的整體格局。因為老年教育要方方面面一起做,不同於學校的教育,主要是靠學校為主。老年教育的整體布局,是市區街鎮共同支持,財政來講同步加大了對老年教育的投入。其中從財政投入情況來講,市區兩級財政投入增加了160%以上,可以看出隨著這方面需求增加投入不斷增加。同時,發揮了各個部門的優勢,鼓勵和歡迎很多系統,包括金融、衛生,因為老年同志這方面需求更多,還有在消費上,消保系統各個行業共同參與老年教育,多方協同共同推進的局面。目前本市已經構建了市區街鎮村居委四級老年教育網路,覆蓋全市層次清晰和開放的老年教育格局。

2、建立完善老年支持服務體系。依託高校、市級老年大學、區教育局、社會組織,共同組建了為老年教育服務,包括有研究、課程開發等支撐服務體系,建立理論研究、數字教育、信息中心等10餘個,老年教育支持服務指導中心。加快建設老年教育的師資庫,形成了市級骨幹教師,區級專業教師,校級專兼職教師和志願者三級網路,開發上海老年教育普及教材100多本。推出國內第一款正式上線上海悼念教育資源展示APP學習平台,現在很多老同志用APP用的非常得心應手,充分利用這個開發老年教育APP的平台,以內涵發展為核心的上海老年教育體系進一步得到完善。

3、創新拓展老年靈活便捷的服務形式。創新老年教育形式載體,開拓了便捷的學習途徑,打造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上海已經有30餘萬老年人組成1.2萬餘個不同類型的老年學習團隊;倡導「老樂有為」,鼓勵老年人參加社會服務,成立了上海社區教育志願服務總隊老年教育志願服務支隊,下設38個工作站、231個服務點,這樣更好開展老年服務支援活動,進一步滿足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精神和文化的需求。總之,有社會方方面面,大家的關心支持,有各個部門的協同,有各級各類的投入,相信上海的老年教育服務能夠做的更好。

信息來源:上海教育

推薦閱讀:

梅洛-龐蒂與海德格爾之間「缺失的對話」
人與佛關於婚外情的一段對話(經典)
男子輕信網貸陷「迷魂陣」:民警三次對話騙子 2萬元「失而復得」
風水對話錄(凶煞)
國學堂-梁冬對話王東嶽

TAG:教育 | 改革 | 對話 | 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