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空腹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胰島功能已下降50%

有些糖尿病朋友對空腹血糖比較重視,對餐後血糖的意義了解不多,因而在糖尿病診斷或複查時通常只化驗空腹血糖,忽視餐後血糖的檢測。

在糖尿病早期,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輕度受損,胰島素的基礎分泌尚能控制空腹狀態下的血糖,故空腹血糖正常。

進餐後由於血糖迅速升高,對胰島素的需要量增加,此時由於胰島儲備功能下降,胰島素分泌不足,故餐後血糖往往高。

公眾平台【糖尿病家庭調養】告訴大家:正常人餐後2小時血糖<7.8mmol/L;若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可確診為糖尿病。當空腹血糖正常,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mml/L,稱為糖耐量低減(ICT),此時機體處於從糖耐量正常向糖尿病發展的中間過渡階段,如不加以重視,胰島素抵抗及胰島素分泌缺陷將進一步加重,最後由糖耐量低減轉化為2型糖尿病。

在糖耐量低減人群中,每年有5%~10%的人發展為2型糖尿病。如果不重視餐後血精的檢測,則可能使糖耐量低減者以及早期糖尿病患者被漏診。

一般來說,餐後血糖升高要早於空腹血糖升高,當空腹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時,胰島β細胞功能已下降50%。檢測餐後血糖,可使糖尿病的診斷提前3~5年,這就為早期治療和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爭取了寶貴的時問。

餐後2小時血糖經常>11.1mmol/L,將會導致許多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心腦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等。

因此,僅僅使空腹血糖控制滿意遠遠不夠,還要使餐後血糖保持在良好水平,這樣才會減少併發症的發生.臨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雖然空虛血糖控制很好,但仍會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很大程度是以為餐後血糖高。

餐後血糖的控制與空腹血糖的控制一樣重要,無淪是血糖監測還是血糖控制均應重視,只有血糖全天處於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才算真正滿意的血糖控制。

控制餐後高血糖採取以下幾點措施:

在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少食多餐;

進餐時細嚼慢咽,延長進餐時間;

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必要時可選擇延緩消化吸收的降糖藥物(如拜糖平);

另外,快速、短效的促胰島素分泌劑(如諾和龍)對控制餐後高血糖效果也很好。

註:關於藥物和胰島素使用方面請務必諮詢專科醫生,在綜合診斷的基礎上決定。

推薦閱讀:

五星安全標準 東南DX7防撞梁與車門拆解
寶寶輔食添加的8大標準
怎麼標準練習俯卧撐
江蘇省「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考評標準的通知
家居裝修色彩,有哪些標準呢

TAG:糖尿病 | 標準 | 血糖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