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是老子一句名言。智慧之人,不誇誇而談;誇誇而談之人,多無智慧。在人際交往中,老子踐行「行不言之教」。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說,聖人用無為來處理事情,用不言來施行教化。聖人當然是知者、智者,因此他們是知者不言、智者不言,而且行不言之教。這就是不發號施令,而是以行動說話,因勢利導,潛移默化。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中的知」同於「智」,即表示智者,也即得道者。那麼整體意思就是明智的人不隨便說話,而亂髮議論的人是不明智的。還有一層意思是,智者(聖人)不任意發號施令,發號施令的人不是智者。這裡的知者和言者構成了對立:不言的知者是知的,而不知的言者則是無知的。知者是被道所規定的聖人,而言者則是常人。聖人之言,所言天道;常人之言,義無所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與《老子》第一章形成呼應: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許多悖論式的表達意在顯示道,儘管語言可能隨時遮蔽道的顯現。最符合老子原意的可能是:聖人(得道之人)是自然而然地行為處事,常人總是妄行妄為,始終不能遵道而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智慧演繹起來,非常的美富。從生活中來看,就處處可見,可運用。有種情況是知道說不出而不言說,那麼相反把說不出的東西還要說出來,那就是「言者不知」了。比如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言說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說出來的「名」就不是「常名」。那麼這也就是說,「常道」與「常名」想要說而說不出來啊。這好像不好懂,其實也容易理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知道可以說出來而不說,相反的是不知道不可以說而說出來。 這裡面也有很多的內涵,比如我們有個成語叫「不言而喻」,那就是「知者不言」了。對一個人熟悉了,不用說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白居易的《讀老子》云:「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知者貴行不貴言也,「道」是形而上的超驗的,本體只可意會,不可言說,只能用悟性來體悟。所以知「道」的人不說,他也說不出來;說的人不知「道」,他還沒進入「道」境。說智者不應是說教者,而應通過自我修養,言行一致,豁達大度,以取得人們的尊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體現了道家「韜光養晦」的精神,而且也說明語言有它的局限性,有些東西的確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那得道的人到底說還是不說呢?如果他們不說,我們這些後來人如何能學到古人的智慧。他們的說不是為了炫耀自己而說,而是為了方便他人、利益他人而說。知者貴行不貴言,「知」是用來「行」的,而不是用來「言」。

知者貴行不貴言。在特定的形勢、場合、背景下,儘管你都知道,但是不該說的就不說,說了反而不如不說的好,甚至還會帶來禍害,那就來個「知者不言」,那真是「智者不言」。歷史與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是不能把握這一點,不看對象,不看場合,有啥說啥,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甚至一生的後悔。這種「言者不知」,又真是「言者不智」。

本文系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須註明: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推薦閱讀:

關於老子《道德經》的思考
老子辯證之十五
柏拉圖與老子,理念本體論與元氣本體論,中西智慧的巔峰對決?!
老子是草根卻是皇上,搶個女子回家做飯?卻有一個混蛋兒子喪國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