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解讀]
上德的人不自以為有德,所以他有德;下德的人有心施德,而失去德。上德的人順應自然而不故意去作為,下德之人不顧自然而有心作為。
上仁之人有所作為,卻處於無意;上義的人有所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的人強行為之而得不到回應,於是就伸出手臂來使別人強從。
如此看來,失去了大道之源,而後只好強調內在的德性;失去了德性,而後只好強調感通之仁,失去了感通之仁,而後只好強調正義法則;失去了正義法則,而後只好強調禮儀規範。
當社會需要用禮儀規範來維繫的時候,忠誠和信實已經蕩然無存,虛偽巧作也就開始橫行了。所以「禮」這個東西,不但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以智取巧實在是虛偽的根源,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因此,一切自以為聰明的人,終將會變為愚昧無知之徒。
所以真正有道德的人應遵守質樸的「道」,寧可居於忠信之厚,不願居處理文之薄,寧可保持純樸之實,不願強取浮泛之華,使你的心靈始終像水那樣身處于謙卑之地,你將進入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境界。
[詩譯]
上德從不顯德名,因此才有大德行;
下德張揚顯德名,因此實則無德性。
上德無為順自然,不把作為看很重;
下德無為強作為,有意彰顯為德名。
上仁作為很平靜,無意表現仁厚功;
上義作為很平常,無意表現義之名。
上禮作為無人應,強拉硬拽按禮行。
這樣作為反失道,失道才肯講德性;
失去德性才講仁,失仁之後講義行;
失義之後才講禮,禮在社會行不通。
禮使忠信俱淡薄,邪亂禍首當其衝。
所謂先知先見明,是道浮華愚昧行。
敦厚樸實大丈夫,淺薄浮華恥於行。
淺薄浮華要捨棄,敦厚樸實伴終生。
[心靈藥方]
「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是樸實無華的,做人要厚道。
「德」是「道」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只有悟道之人,才能講求德性!
「仁」是彼此真誠相感、相應,融合為一體。
「義」是自我要求完善,為人做事要將忠誠和信用。
道德修養包括:道、德、仁、義、禮、智、信等。真正的道德社會一切需自然而行。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首先要真正體悟「道」的深刻的含義。
[評析]
這一章是《道經》的開頭。本章在《道德經》里比較難於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而這既有區別,但又密切不可分割,現代社會統稱之為道德。
推薦閱讀:
※論〈老子銘〉中的老子與太一
※論老子之學術歸止
※老子賦
※其實是老子真正打開了人類的智慧
※跟老子學管理:利他才能真正的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