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向整合的超個人心理學
楊韶剛/文
一、超個人心理學的興起 作為一種獨立的心理學流派,超個人心理學的歷史是非常短暫的。但是其思想淵源卻既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西方古代思想家如普羅泰格拉、德謨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對人性及其潛能的理解,也可追溯到古代東方哲學和宗教,如印度文化中的瑜珈功、東南亞各國的佛教、中國的道家學說、日本和中國的禪宗、伊斯蘭教的泛神論神秘主義等。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頻繁,這些古代東方的思想對西方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一些西方的有識之士,如W.詹姆斯、CG.榮格等人都在他們的研究中呼籲人們關注這些在一般人看來貌似神秘的心理現象。在他們看來,這些現象並不神秘,只是在目前情況下還難以用科學實證的方法進行研究而已。不能因為它們難以研究,就把它們丟棄不管,任意地由宗教、巫士和騙子們根據各自的需要來加以解釋。 20世紀中葉,人本主義心理學在反對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吶喊聲中,打著心理學第三勢力的旗號走上了心理學的歷史舞台,它強調研究人的尊嚴和價值,發掘人的自我實現的潛能,探索人生存在的意義。在研究過程中,一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發現,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超個人的發展傾向,這是一種對於人格健康成長的不斷追求,它包含著許多自我超越的特徵和動機。但是,大多數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所關注的是正常而健康的人,他們雖然承認有超個人心理現象的存在,但沒有多少人願意潛心研究它們。即使是那些關注人的內在潛能和自我實現的人,也不願意超出其特定的研究範圍。超個人心理學要想有所發展,就不得不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中分化出來,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 另外,在60年代的西方主流心理學中有許多值得懷疑的信念指導著心理學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例如,在發展心理學研究中,主流心理學認為,人一旦在生理上長大成人,其心理發展便基本停止,因此,大多數關於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時期。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為人的心理是可以終生髮展的。在心理健康研究中,當時的主流心理學主要以病理學為依據,認為心理健康只不過是身體上「沒有病」而已。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為心理健康包含著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內在潛能和價值的最高實現,達到身心健康長壽、超凡脫俗的境界。
對於超個人心理現象和神秘的內心體驗的研究,主流心理學要麼認為它毫無意義、要麼斥之為病態的或宗教的。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認同(non-identification)是有重大差異的;並且認為所謂神秘體驗中也存在著科學真理。科學心理學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讓位給宗教。 針對主流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這些不足,馬斯洛、薩蒂奇、格羅夫等人多次協商,決心建立「第四種心理學」,即超個人心理學。1969年春《超個人心理學雜誌》創刊,1971年超個人心理學會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還有塔爾特(C.Tart)、沃什(R.N.Walsh)、維爾伯(K.Wilber)、克瑞普納(S.Krippner)等人. 二、超個人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一)超個人心理學是研究什麼的 從字面上講,「超個人」一詞的含義是超越個體的人或精神,即超越通常的自我界限、超越時空的人類意識的擴展和轉換,它關心的是那些與「終極的人類能力或潛能」有關的心理學方面。薩蒂奇在說明個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時曾指出:「這種新出現的超個人心理學(第四勢力)特別關注對成長、個人和種族的超越需要、終極價值、統一的意識、高峰體驗、存在價值、神入、神秘體驗、敬畏、存在、自我實現、本質、極樂、驚嘆、終極意義、超越自我、精神、一體性、宇宙意識、個人與種族的協同一致、最高的人際了解、日常生活的神聖化、超越現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戲、最高的覺知、反應與表達,以及相關的概念、經驗和活動等實證的與科學的研究,對它們的認真貫徹實施和研究發現」。 從薩蒂奇的這段表述不難發現,超個人心理學所關注的是那些被主流心理學所拋棄,但對個人的發展又至關重要的信念系統和價值觀。這些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夢境、入定、催眠、超覺靜坐、沉思、藥物及酒精等的作用下都曾發生過。心理學應該對這引進現象進行認真的考察和研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人類的內外部經驗和行為。 (二)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特點 1.研究極其健康的人及其體驗。超個人心理學採用「超個人」一詞就是為了研究那些超出正常健康狀態的人,研究那些處於不同意識狀態下的人。它認為我們可能低估了人類心理成長和健康的潛能。例如,在高峰體驗、沉思和轉換的意識狀態下,人們都會產生某些深刻的內心體驗。這些體驗對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研究發現,運用特殊的訓練方法使人產生這些體驗,不僅能有效地祛除疾病,還能使人延年益壽。許多研究表明人類心靈中確有許多尚未開發的潛能。 2.採用科學實證的方法和訓練。超個人心理學並不反對主流心理學的科學實證方法。目前它已在心理學、生理學、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發現了一些支持性的證據。例如,通過意識訓練來控制自主神經系統和軀體過程,改善心率、血壓、胃腸活動和激素分泌等;運用沉思訓練可以減輕焦慮、減少吸毒、增加知覺敏感性等。在生化研究中發現,沉思訓練還可引起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變化,從而改變人的應激反應等。總之,超個人心理學力圖運用各種科學方法來驗證這些心理現象的真實性和科學性,並探討其科學機制,以改善人的身心健康。3.提倡心理學理論體系的整合。超個人心理學認為,人類的心理是相當複雜的,誰也沒有理由假設只用一種簡單的心理學理論就能把人類心理的全部複雜性包攬無遺。因此,不同的心理學理論體系應當相互整合,才能達到對人類本性的全面了解。沃什認為這種整合應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科學實證與理性思維,即運用感官觀察、數據分析和測量,對各種主客觀心理現象實驗研究;第二是內省、現象學分析和動力心理學研究,即運用描述分析、心理治療、反思研究等方法來探討那些暫時不能進行實證研究的心理現象;第三是東西方心理學研究的整合,即通過對東方的佛教、瑜珈功、道家學說、吠陀經中有關心理現象的研究,結合西方的科學訓練方法來研究超個人心理現象。儘管這三個方面的整合還存在異議,但基本反應了超個人心理學研究的當前趨勢。正如沃什所說,「關注這三種方式之一的心理學派別或知識領域常否認其它方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但是,對於尋求包含全部人類經驗、自然潛能和發展的心理學來說,所有這三種方式可能都是必要的。」
(三)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1.轉換的意識狀態。超個人心理學研究的理論核心是意識論,但它不同於西方傳統的意識理論,而是一種包含意識和潛意識在內的、分層次的、有高低級之分的意識理論。概括地說,人的意識可分為正常的意識狀態和轉換的意識狀態。前者是低層次的、分化的意識狀態,而後者則是高級的、超越自我的意識狀態。塔爾特將其定義為「個體明顯地感覺到其心理功能的模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就是說,它感覺到的不只是一種量的轉換,而且其心理活動的質已有所不同」。克瑞普納則具體劃分了20種不同的意識狀態,其中前19種是轉換的意識狀態,而最後一種則是正常的醒覺意識。 (1)做夢狀態。其特點是出現快速眼動,在腦電圖上呈現快波。 (2)睡眠狀態。未出現快速眼動,腦電波呈慢速、高振幅。 (3)入睡狀態。其特點是在出現睡眠循環時有生動的表象。 (4)朦朧狀態。睡眠循環結束時出現的狀態。 (5)過度警覺狀態。表現為高度集中注意和警覺,通常是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出現,或表現為對某些藥物的反應。 (6)睏倦狀態。表現為心理活動速度明顯減慢,例如在強烈的抑鬱狀態下,或由於低血糖、過度疲勞等引起的狀態。 (7)狂喜狀態。行為有強烈的主動性或表現出欣喜若狂的情緒,有時由狂歡儀式等引起。(8)癔癥狀態。表現出強烈的消極破壞性情緒,如主觀暴力行為、恐懼或憤怒等。
(9)分裂狀態。表現為人格的主要成分無法整合,例如在變態心理、多重人格等狀態下。 (10)退行狀態。一種與實際年齡明顯不符的意識狀態,如在某些催眠狀態下,當催眠師發出年齡退行指令時,被催眠者所表現出的行為。 (11)沉思狀態。是一種轉換、擴張的知覺形式,具有強烈的自我超越感。感知能力提高,情感體驗強烈,通常由專門的沉思訓練所引起。 (12)迷離狀態。表現為高度的易受暗示,警覺和關注某一刺激,例如在某些催眠狀態下。 (13)遐想狀態。沉浸在某種幻覺之中。 (14)白日夢狀態。 (15)內部掃描。對內部心理活動進行反思。 (16)因酒精藥物等引起的木僵狀態。表現為接受新刺激的能力大大降低。 (17)昏迷狀態。表現為不能接受新刺激。(18)儲存的記憶狀態。表現為過去的某一經歷被生動地再現或回憶起來。
(19)擴展的意識狀態。這是由致幻劑等藥物引起的,通常不受主體控制的一種知覺方式。 (20)正常的醒覺狀態。 目前超個人心理學正在對這些轉換的意識狀態進行認真的研究,且有相當數量的成果出現。但其中爭議不少,尚不能得出最終結論。 2.維爾伯的意識譜理論 維爾伯是當代超個人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他於1977年和1986年提出了關於人的心理發展模型的「意識譜」(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理論。該理論把人的意識分為四個層次,即心靈層、存在層、自我層和陰影層,每一層代表著對個人本體的不同理解。 心靈層是人的最內在的意識與宇宙的終極實在相認同時的意識狀態,它是意識的唯一真實的狀態,因而又被稱為宇宙意識層、人的最高本體層。在這裡我(self)與非我(non-self)的界限被打破,即達到東方哲學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存在層表明人與有時空的心身機體相認同,正要把我與非我、機體與環境分隔開來。此時人的理性思維開始發揮作用,自我感、意志等開始發展。同時,其它因素也對人產生影響,使每個人的存在意識和經驗出現個別差異。
自我(ego)層表明人只和他的自我意象相認同。人的有機體一分為二,一個是作為自我奴僕的肉體,另一個是與肉體相脫離的自我。人的本體意識在這一層次逐步縮小。 陰影層是意識中最狹窄的層次,此時人只和自我意識的某些部分(或與其人格面具)相認同,自我的其它傾向則被視為痛苦的、不適當的陰影而被排除在外。這四個層次中只有心靈層才是唯一真實的,其它層次都是虛幻的意識層。維爾伯認為,西方心理學主張主客二分,從而把身與心、我與非我、心靈與宇宙人為地分隔開來。超個人心理學就是力圖克服這種主客二分,使心靈的虛幻分化轉變為本體意識的統一,使人的童年期、成年期和精神發展階段聯結成一個連續統一體。
3.沉思的研究與訓練 沉思(meditation)又稱靜坐、入靜,是人類最古老的治療方法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印度雕刻中便有這種以沉思的姿態坐著的形象。近30年來,超個人心理學在推動沉思的研究和訓練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調查表明,至90年代初在美國就有600多萬人嘗試過沉思的治療或訓練。目前,沉思已成為一種流行的研究意識狀態改變的方法。人們只要經過嚴格的沉思訓練,就能深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中去進行心靈的對話。這種起源於古代東方的心理訓練技術已經和現代西方的科學實證相結合,成為拓展心理學家的視野、探索心靈奧秘的一種特殊技巧。 那麼,超個人心理學用沉思的技術在身心治療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呢 根據近年來的研究,除了前面提到過的一些作用外,沉思研究還獲得了下述發現: (1)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美國哈佛大學的郎格(E.Langer)等人對因老年病在家休養的病人進行沉思訓練和追綜調查,結果發現,在兩年內進行沉思訓練的老年人實驗組中無一人去世,而未接受沉思訓練的控制組中有1/3的老年人去世。對他們進行生理測量發現,接受訓練的老年人的生理指標有很大改善。 (2)能改善心理功能。布朗(D.Brown)等人用速示器和羅夏墨跡圖所做的心理測試表明,接受沉思訓練的被試在知覺的敏感性(如覺察閾限和辯別閾限)和加工速度方面有明顯提高。而且接受訓練的時間越長,水平越高,其知覺敏感性就越強。有些高級專家型的沉思者甚至能覺知到閾限之下的知覺事件及過程。用羅夏墨跡圖所做的對比研究發現,五組被試的報告存在很大差異。總的趨勢是:沉思水平越高,其內部表象就越豐富,心靈的投射感就越強烈,對不同的墨跡圖就越能做出系統整合的描述。這表明沉思訓練確實提高了人的思維、想像等心理功能。此外,很多研究還發現,沉思訓練在促進智力發展,提高學生成績、道德水平、自我意識和自我實現等方面都有幫助和促進作用,還有助於心理疾病的治療、生理功能的改善、腦電波的改變和認知能力的提高等。 4.自我超越與宗教 超個人心理學非常關注宗教現象與神秘體驗,但它不是從宗教迷信的觀點來盲目信仰,而是試圖通過對宗教體驗的研究,探討其中的超覺智慧和心理作用。維爾伯研究超個人心理發展階段時曾確定了三個階段。第一是產生微妙的內心體驗階段。當人們在沉思、祈禱或瑜珈功訓練中,使喧鬧的心靈沉靜下來時,便會覺知到一種較柔和、微妙的意向、情感和感覺。第二是因果關係階段,此時所有的經驗對象都發生了分解,留下來的只有純意識。第三是純粹階段,經驗對象在意識中重新出現,但這是經過純粹改變的意識,是心靈的徹悟。因此,所謂神秘的宗教體驗就是訓練心靈經歷不同的心理發展階段,產生自我超越的意識狀態。 沃什在研究宗教現象時指出,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宗教教派和教義之爭,是因為不同教派的創立者產生了不同的意識狀態。如果能用專門的訓練方法使人產生相同的內心體驗,就能在異常的超越狀態下進行心的交流,從而全面理解宗教原始信息的深刻內涵。沃什認為,必須通過實修才能使人產生這種體驗,這包括三個過程。第一是智慧的吸收或成為有智慧的人。這種智慧不同於知識。智慧是能對我們進行改造的東西,而知識則是我們所具有的而且不一定能主動改造我們的東西。第二是學習和掌握一個人希望進行交流的那種文化的語言和概念系統。第三是進行翻譯,即把個人的理解翻譯成適合該文化的語言和概念,最終產生一種「阿哈」(aha,即恍然大悟)的體驗。 綜上所述,超個人心理學提倡的是一種整合的研究取向,即把東方的古老文化同西方的科學心理學相整合,把現代人對心理的科學理解同宗教的神秘體驗相整合,把個人的表面的心理現象同超個人的內部心理現象相整合,為全面理解人的心理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當然,它的理論觀點和研究還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這種整合能否為心理學界廣泛贊同,尚有待時日的檢驗。推薦閱讀:
TAG:超個人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