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別國恨之入骨的中國北斗系統究竟多牛?

讓別國恨之入骨的中國北斗系統究竟多牛?

北斗衛星導航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名列GNSS,即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屬於世界數一數二的導航衛星俱樂部,吸引了各個國家的科技人員研究,不過這個俱樂部目前只有四個成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北斗COMPASS。中國北斗屬於後起之秀,勢頭強勁。

導航系統,俗稱GPS,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上到太空中的GPS定位系統,下到駕駛車裡面的定位系統,可謂是無處不在,又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

它可以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98%)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該系統由全球定位系統美國於1994年全面建成。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它優點很多:使用低頻訊號,縱使天候不佳仍能保持相當的訊號穿透性;全球覆蓋(高達98%);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快速、省時、高效率;應用廣泛、多功能;可移動定位;不同於雙星定位系統,使用過程中接收機不需要發出任何信號增加了隱蔽性,提高了其軍事應用效能。

GPS系統主要由空間星座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設備部分組成。GPS衛星星座由24顆衛星組成,其中21顆為工作衛星,3顆為備用衛星。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上,即每個軌道面上有4顆衛星。這種布局的目的是保證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刻至少可以觀測到4顆衛星。地面監控部分主要由1個主控站、4個地面天線站和6個監測站組成。用戶設備主要為GPS接收機,主要作用是從GPS衛星收到信號並利用傳來的信息計算用戶的三維位置及時間。GPS系統在現實中主要運用於汽車導航和交通管理中、道路工程中。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同時使用靜止軌道與非靜止軌道衛星,對於亞太範圍內的區域導航來說,無需藉助中地球軌道衛星,只依靠北斗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即可保證服務性能。此外,如果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生故障,則中地球軌道衛星可以調整軌道予以接替,即作為備份星。

我國北斗導航定位系統,1983年提出導航定位設想,1994年全面啟動導航系統研製,2007年第一顆衛星試運行,2012年12月14顆衛星覆蓋亞太,2020年將會有30多顆衛星,覆蓋全球的大型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北斗的定位精度可達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也是分軍用和民用兩套,北斗導航系統不僅能讓用戶知道自己的位置,還可告訴對方自己的位置,特別適用與導航和數據通信場所。

中國北斗導航系統提供亞太區域服務

北斗導航系統應用到軍事方面,比如單兵作戰,也將大幅度提高作戰能力,無論是山區密林,沙漠荒野,只要有北斗系統終端(手持終端)士兵都可以自己掌握所在位置、實時動態傳送到指揮部門,指揮部可事實監控並發送正確指令,不會反方向和線路錯誤。

由此可見北斗導航系統不僅可以讓我國在軍事方面軍力大增,還可以在民用上形成巨大的中國經濟實力圈。

近日,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4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超過1343億元,比2013年增長了29.1%。

目前,北斗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國防軍工領域,國防領域對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需求巨大。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服務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屆時用戶規模將達到世界第一,年產值將超過4000億元。

按照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的數據估計,預計到2020年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導航定位終端社會總持有量超過10億台。

1994年「千里眼「被美國GPS提前實現並得到廣泛運用,當時讓國防科技大學的專家深感震撼!

軍人使命感油然而生並提出;「必須打造中國自己的千里眼」,經過18年的斗轉星移,我國繼美俄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技術導航的國家。

其實我們並不知道,在天上乃至全球這個領域內,各國的競爭是相當激烈而不擇手段的,(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還有歐洲的Galileo,)尤其是我們熟知的2007年我國第一顆北斗衛星在試運過成中,受到不明信號強烈干擾,一度導致信號傳輸中斷!

後經專家分析:某國故意釋放複雜電磁環境竟是「罪魁禍首」,這種全面性全區域的干分明是沖著北斗而來,也可視為軍事挑釁!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解決此問題,即將組網的數10顆衛星發射時間會被無限推遲,已發射的衛星將無法使用,也可能導致我國的作戰飛機,導彈,單兵作戰系統等,一切依賴導航和定位的軍事力量很難發揮其最大化作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謝軍表示,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主要肩負著驗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總體方案與技術體制,驗證關鍵技術攻關結果的重任,中國必須加強北斗衛星的運行抗干擾能力!

作戰實力會因此降低,所以國防科技大學專家當即立下「軍令狀」在3個月必須拿出方案解決此問題!在最緊張的2008年3月研製人員成功研製出,反干擾「電磁盾牌」(具有強大抗干擾能力的衛星載荷)經過測試,抗干擾能力在原基礎上增強了1000倍。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謝軍

有專家表示:隨著北斗系統的持續建設和覆蓋面積的擴大,北斗系統將成為我軍戰鬥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提高作戰效能的「倍增」。

「電磁盾牌」克服了高密度,強信號的電磁干擾難題,2009年北斗二代導航二期工程期間,一個由歐洲航空航天局領銜的代表團飛抵北京,代表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與北斗導航系統展開爭議已久的頻率談判。

這一艱苦卓絕的拉鋸式談判持續了3年,國防科大青年科研團隊在談判的同時刻苦攻關,探索出一套創新的信號調製理論並成功申請專利。

這獨有的衛星導航系統不得不讓西方國家眼紅,現在我們的北斗衛星網正在緊張的進行中,建設第二戰略目標已全部實現,系統完全具備了覆蓋亞太地區的服務能力,2020年的全球覆蓋目標即將實現,祝願我國自主研製的「千里眼」搭載的中國芯走的更遠!

據悉,我國2015年發射3至4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到2020年形成全球運行服務能力,為全球用戶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務。據了解,2014年,隨著北斗衛星區域導航系統的建成,我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也意味著我軍精確制導打擊能力,特別是遠程打擊能力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中國的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武器可以肆無忌憚的轟炸西太平洋任意目標,這是北斗系統帶來的巨大戰略紅利,他的威懾效果堪比核武器。

遠程打擊示意圖

北斗系統的建成首先為國產GPS INS制導武器的普及掃清了障礙,北斗星座的完善讓中國空軍擁有了自己的JDAM,我們知道JDAM是一種經濟、廉價的精確打擊能力,可以通過相關組件迅速的把中國空軍大量庫存的普通炸彈升級為精確制導炸彈,並且載機只需要有慣導系統和外掛管理系統就可以投放,而在新世紀這些都是我國空軍作戰飛機的標準裝備,也就是說中國空軍可以方便、快捷的擴大自己的精確制導打擊能力,更大進步可能還出現在防區外攻擊能力上面。

北斗導航衛星模擬圖

像KH-59ME、C-802AKD這樣的電視制導空地導彈,容易受干擾,並且需要導彈發射後,需要載機長時間進行制導,相當影響飛機的戰場生存能力,而北斗系統完善後,為雷石-6以及遠程防區外攻擊系統的裝備打開了道路,由於這些系統具備發射後不用管的能力,因此飛機投放後即可脫離,單座戰鬥機也可完成任務,並且戰場生存能力大為提高,除了空地武器外,北斗系統還為中國其他遠程攻擊系統,如戰術火箭及導彈系統、反艦導彈的射程和精度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北斗的完善意味著我軍精確制導時代的到來。

目前,北斗二期衛星導航系統的覆蓋範圍已經包括整個西太平洋地區和主要國家,從第一島鏈到第二島鏈的任意海域都被中國衛星信號所覆蓋,中國可以通過衛星制導,對所在區域內的任意國家進行精確制導武器攻擊,包括空射精確制導炸彈、空射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空射長劍-10A巡航導彈、空射防區外某型隱身巡航導彈、空射遠程散布器、陸基長劍-10遠程巡航導彈、陸基中短程戰術導彈和海基某型隱身巡航導彈等可以參與攻擊,中國軍隊可以通過飛機、陸地載車、海上艦艇、水下潛艇對周邊事態進行必要的回應。

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

根據規劃,北斗衛星三期工程將於2020年左右完成,屆時,中國的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將覆蓋全球,與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和俄羅斯的格洛奈斯一起成為世界四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中國軍隊的打擊範圍將擴展至全世界。

除此之外,北斗的意義並不僅僅體現在精確制導打擊,我軍現在正在建設的綜合信息網及全軍綜合數據鏈也依賴於應該系統提供的高精度位置信息,這是探測與偵察系統生在信息的基礎,沒有導航系統提供的相關坐標及授時,這些設備就無法生成統一的目標航跡,也就無法生成統一的戰場態勢地圖,所以導航系統的精度和能力是決定C4ISR系統能力的關鍵之一,實際上北斗系統不僅僅體現在軍用領域,在民用領域,特別是電信、金融這些國民經濟核心行業也需要北斗提供的導航定位及授時信息,目前我國相關行業嚴重依賴於GPS信號,因此北斗的完善對於這些行業擺脫對GPS的依賴至關重要。也是提供我國經濟安全的重要屏障。


推薦閱讀:

TAG:北斗衛星定位系統BDS | 中國 | 全球定位系統G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