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c30和sony wi-1000x比起來哪個更值得購買?

如題


不邀自答,覺得有用的話留個贊再走噢,么么噠

層主這個周末去順電聽了大概兩三個小時這兩款耳機,所以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體會和看法,並且根據這兩款耳機特點推薦給適合人群

聽音環境:順電電器城+iPhone6+bose connect+Sony headphone

先說說兩者的外觀和佩戴方式:

QC30的話帶上去會有一種黑科技+暗黑料理的感覺(大概是因為外觀材質和黑乎乎一團吧),個人對此並沒有特別大的感覺,帶上去戴久了以後項圈會傾斜,有時候要用手去調整,個人並不是很喜歡這種經常要調整的項圈,畢竟有點強迫症。但是30戴上去跟沒戴似的,親膚的材質和輕重量果然體現得很好。另外鯊魚鰭耳塞戴起來非常舒服,不得不給100個贊。但是最令人吐槽的一點就是它的按鍵設計,需要費很大勁去開機關機,完全是鍛煉手勁啊有木有。

WI-1000X的話,我很喜歡它的外觀設計感覺很有科技感,特別是圈頂的金屬設計,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兩側的塑料材質有點掉價。Sony還有一個好處的耳機上配有收線凹槽,可以根據自己對線長度的需求進行調整,這個設計非常人性化。最關鍵的是Sony佩戴的時候項圈不會歪,保持得很好,戴上去會給你感覺到你在戴耳機,但是感覺不會特別明顯,可能是因為重量比30稍重的原因。

接下來講講降噪:

試了兩三個小時,發現QC30對於低頻的降噪真的非常無敵,感覺30對於一些物理和機械發出來的雜訊降噪效果比較好,但是對於中高頻段的雜訊降噪不是特別完美。bose的降噪按鍵在控制項上面,個人感覺還行,起碼不用打開APP去調整降噪程度。整體來說bose的降噪真的還是領先於市場其他耳機的。

Sony的話對人聲的降噪堪稱完美,真的非常出色,我覺得在人聲這一塊,1000X稍稍領先QC30,而且Sony headphone還可以根據所處環境調節人聲降噪的程度,但缺點也是只能通過APP去調節降噪程度。

接下來講一下音質:

Sony1000X說不上完爆,但是起碼領先一個檔次,而且還是在無線的情況下,假如加上有線的話估計可以領先兩個檔次,bose在這個方面就顯得一般般了。

再說一下有些人比較在意的聽筒效應:

bose的聽筒效應很小,其實不是特別敏感的人群基本上可以忽略,再加上特有的鯊魚鰭耳塞設計,相當於半入耳式,感覺非常舒服。Sony的話,會有聽筒效應,但是沒有一般耳機那麼明顯,耳塞的話佩戴起來還是相對舒服的,起碼戴一兩個小時不會很難受。就單單聽筒效應來說,bose領先Sony一個檔次。

最後總結一下雙方的優缺點吧:Sony方面音質領先一到兩個檔次(藍牙或者有線),外觀材料+設計領先一個檔次,APP操控性領先一個檔次,。bose降噪領先半個檔次,佩戴舒適度領先半個檔次,鯊魚鰭的聽筒效應領先一個檔次,

Sony適合人群:學生黨或者年輕人,追求時尚的外觀,追求音質並且不是特別在意聽筒效應的朋友,適合日常佩戴但是一次佩戴不超過兩三個小時的人群。

bose適合人群:對降噪以及降噪環境有較高要求,對聽筒效應比較敏感的,一次佩戴時間比較長且需要日常佩戴的人群。


兩者的降噪效果差不多。

佩戴舒適度因人而異,個人感覺也差不多。

播放時間都是10小時。

都有NFC,碰一下帶NFC的安卓設備就可以連接或是斷開。

都有APP可以開啟高級控制。

BOSE的賣點:

1.可以存儲8個設備,按機身上的電源鍵就可以在這8個設備間切換連接。而且8個設備中的任意兩個設備可以同時保持與耳機的連接,哪個設備在播放聲音耳機里就能聽到哪個設備的聲音。

相比之下SONY就比較廢了,只能純手工切換設備,超麻煩,也不支持多點鏈接。

如果你有經常切換多設備的需求,或者需要同時連接兩個設備,那麼推薦BOSE。

2.大部分按鍵在線控上,比SONY的方便。可以直接調節12級降噪水平,有點繁瑣但適應性好;SONY的只能打開APP詳細調節降噪等級,機身按鍵可以切換 降噪/環境聲/關閉 三擋。

3.鯊魚鰭耳塞不容易掉,幾乎不可能發生半路上因為耳塞丟了一個而鬱悶一天的事情。

4.開機瞬間就有降噪效果,而SONY的有兩秒延遲。

5.項鏈外殼比較光滑簡潔,不容易臟;SONY的外形和材料都很複雜,更容易磨損和弄髒。

SONY的賣點:

1.有灰色和黑色兩個顏色。

2.比BOSE音質好些,但是在嘈雜的環境中開降噪時聽不出太大區別。

3.APP裡面可以選擇Equalizer

4.有來電震動功能

5.BOSE的戴久了會偏向一邊,SONY的不知道。


我只是覺得QC30飛機上不能用有點滑稽,BOSE降噪可以說是為飛機而生的。

(不是說藍牙,而是QC30不能接機上娛樂設備)


2款都買過,QC30退回去了。

不過2款耳機降噪效果真的對耳塞要求很高,塞得緊降噪效果就好,QC30降噪高於QC20,但是音質,它的音質真的不值1000+。

WI-1000X用黑色的耳塞效果很好。肉色的基本沒降噪效果。配合HEADPHONES效果好。


我的mdr1000x降噪效果已經只有剛買時候的三分之一不到了,才買了一個多月,這款耳機在降噪優化以後所產生不可逆的降噪損失真是索尼一大敗筆,正在考慮入手qc30,建議大家買此類功能性耳機考慮一下耳機在用半年以後的性能變化,例如部分樓主所說的實體店展示的耳機出現降噪損失到聽不出降噪效果我覺得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一般的耳機店這種耳機都不會拿出來試用了,畢竟用過的都懂,鹹魚上為何出現大量降噪耳機降一半的價格轉手也是有原因的,希望慎重選擇!

再著,追求音質就應該買主音質的耳機,而wi1000x與qc30作為功能型耳機,如果其中某一款的降噪效果會消失或損失太多,那買它意義何在?!

而大部分人包括我所疑惑的,為什麼mdr

1000x這款降噪耳機在降噪優化過後會導致降噪性能降低,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有權威的人士出來指點一下,單純的第一代技術不成熟不足以讓本索粉支持大姨父的微笑。


推薦閱讀:

可能是清朝的耳機 Ksearphone平頭塞家族巡禮
2018藍牙耳機哪個牌子好?最權威的藍牙耳機排名
怎樣衡量耳機的品質?
?那些耳畔循環的五星單曲讓我不忍摘去耳機(迷失溫柔篇)
藍牙耳機對耳朵有哪些壞處?

TAG:耳機 | 索尼Sony | Bose | 耳機選購 | 降噪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