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七堇年的新書《無夢之境》?
簡介:
我本想寫的是,一個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厭惡自己的足跡,於是奮力奔跑。
影子始終不離身,跑得越快,足跡越多,他最終氣絕身亡。
他不知道,如果就在樹蔭下歇息,影子就小時了,祖籍也就沒了,真傻呢。
星移斗轉,無夢之境
縱大地荒蕪,惟愛與夢不可辜負。
我是一個從小在國企大院長大,年輕也在天津求過學,平時也喜歡玩玩吉他的讀者。
所以看小七的書很多時候會讓我產生濃烈的契合感,因為有一個跟你年紀相仿的作家在你雜亂紛忙的人生之餘,用最貼近你靈魂的方式,將這個年紀本該有的對人生的反思和解讀,一句一句的講給你,是一件極幸福的事情。
4/24拿到的新書,4/25深夜讀完。
讀後感是,全書的深度和成文布局相比於小七其他早些時候的作品,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但是,這個進步已經有些漸漸追不上我們這代人成熟的步伐。
在我們上中學的時候,讀《大地之燈》、《瀾本嫁衣》。我當時是有非常強烈的共鳴的,因為在那個階段,成長過程中的自我意識的不斷豐滿給自我在家庭中的定位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我也在那個時候把小七的書推薦給我母親去看,得到的反饋卻非常平淡。
那時,我覺得是她不理解,所以她不愛。
小七的新書確實拖了很久,整體的行文風格我當時讀到的時候非常吃驚(我沒看過任何介紹,而且我本身工作和人工智慧有很大關聯,所以一開始就抓住了我)。所以昨天不管多晚,我都一口氣把新書讀完。確實整體的布局,文筆,對劇情的掌控能力,都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甚至可以說蛻變。
但我周圍的人,包括我自己,已經結婚,生子,步入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以前我讀這本書的心態是作為一個子女,現在的心態和我當初的母親一樣,是作為一個家長的心態更多一些。
我最大的感觸是:小七的讀者受眾並沒有改變,但我們自己卻變了。
生而為人,完成婚姻並且育有子女之後,整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會產生非常非常大的改變。作為小七的讀者,我這類人的內心敏感程度又細於他人,感觸和轉變也更為巨大。
所以我也慢慢明白了,父母何嘗不知道自己可能對孩子帶來的傷害?何嘗不懂得這些道理?然而他們尋求的改變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無人可以給父母以指導他們該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父母,甚至,在父母竭盡全力的時候,這個社會對父母的苛刻仍然在變本加厲。
在這一點上的深刻理解上,讓我深深意識到了,我在小七的讀者隊伍里,掉隊了……
這種感覺對一個多年的小七讀者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像極了一場驅逐,你的內心無人再有作家可以給你共鳴,安慰;或者說你需要再找尋新的精神港灣。
宛如一個十幾年的戀人,因為長期的異地和人生不同經歷的不斷侵蝕,再見的時候,依然相愛,卻不得不屈膝於告別。
她還是那個她
我已不是那個我
我是先讀完了樓上大家的回答才寫的自我感受
若說這本書,是一個創新,我是肯定的,也是鼓勵的,但是書的內容本身,我覺得架構得。。。。不像是沉澱幾年之後的作品。
我相信 都不用骨灰級粉絲 就是只要之前讀過她一兩部作品的, 一定知道她總是在寫暴躁的母親,我不知道別人什麼感受,至少我是感覺看了幾本書,都像是在看一本書,如果是這樣,對於一個作者來說,就很不幸——沒看的時候,就已經猜到又要展開大段的 母親心理扭曲的描寫……
就好比,電影剛放個開頭,你已經沒有懸念地猜到結尾……所以一切變得索然無味。
不僅是對母親的描寫,相似的內容還有 少年對於年長一些女性的愛
都是以片段或者似曾相識的情節讓人一下子想起她以前某本書、某篇文章的段落
買小七的書,並不是沒猜到她會繼續寫這些,而是一種情懷 一種對於自己青春時代追隨作家的情懷。
如果我不認識小七,不知道她的創作經歷
對於已經不再是學生的我來說 買書的錢不是問題 但是重要的是 ,,,真的有些失望
我寧願相信 《無夢之境》是她2007年的時候寫的 而《大地之燈》是她沉澱已久 於2018年寫的
寫小說的人,我還是比較喜歡海岩的,雖然他和七堇年沒有可比性 兩者風格不一,但是我舉這個例子,僅僅是想說明,海岩的書,永遠寫得千迴百折,我想那才是一個作者該有的模樣
總結起來 就是
鼓勵創新 但是希望她不要在創新的框架下 繼續站在以前的影子里
不是抨擊小七,真的希望她更好
我是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七堇年的書,現在已經畢業工作幾年了。
好像我看她的書的時候,回憶起來都是感覺大於內容的。比如大地之燈里漫天的白雪,比如瀾本嫁衣里大片的無望,又比如平生歡裡面終歸的安寧。恰好在我畢業失戀找工作的檔口上看的平生歡,所以印象也最深。沒想到這本書跟平生歡的題材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我看見一樓有人評價說七堇年寫書的速度已經跟不上她這批讀者成長的速度,一方面深以為然,另一方面其實也想替七堇年辯白幾句。
年少不懂事的時候,她帶我看了大地之燈。
初嘗戀愛滋味,她提醒我這個世界上還有瀾本嫁衣的人生。
畢業時滿腔憤懣和不舍,她告訴我終歸還有平生歡。
她一直就在我前面一步。那麼在我的人生終於也要結婚生子的時候,無夢之境好像就在說,我沒什麼要提點你的了,我這些年去了很多地方,那麼就讓我給你講一講我看過的景色吧。
是我隔了很久,世界已然完全不同的曾經愛人。
然而我還是非常非常感謝,你曾經給我的提點,和你今日以無夢之境給我的安慰。
跟各位骨灰級讀者比起來,我第一次見到七堇年這個名字,到現在才四年。如前面答主說的,我恰好還在受眾的行列。
在這四年里不止一次問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這樣一個作家。一紙青春麽?不錯的文筆麽?還是其他暢銷書放在的一起時顯露出來的一點不同,亦或是對黃昏收集者浪漫的想像?好像都是的,但總不全是。我討厭為了打扮得文藝一點而滿嘴空蕩蕩地青春,又不想把年輕的活力貢獻給已經作古的作家前輩們。趙勤細膩的思維,蔣方舟縝密的思考,年輕的作家對我來說似乎是可以摸得著的老師,又像是一起長大的朋友,不時分享出來他們新的文字和思考。始於四年前買的第一本《燈下塵》,在此之前在散文里遇到的趙勤大概是個文藝青年,配得上年輕人該有的驕傲跟輕狂,有過年輕人羨慕的自由的文字。年少時生活是盾,自己是矛,儘管並不能刺破濃稠的生活,矛尖的揮動確實隨心所欲的。但是少年總會長大,等發現矛和盾的角色已悄悄轉換的時候,自己的稜角已在潮水一般連綿的經歷里慢慢磨平。再不會抱著中二小說跟同桌胡侃了,孤獨的夜裡也不再寫出文章貼出去尋找共鳴。漸漸地發現蔣方舟的文字並不如以前一樣覺得稱讚,小七精緻而自由的生活似乎並不屬於我這樣被擠下獨木橋的灰臉青年。取消了關注,然後睡覺。
睡醒,發獃,然後關注了回來。畢竟從零碎的散文到《燈下塵》這樣的散文集,生活始終是繼續的。從那個平凡而出彩的大學同學到越來越飄逸的作家,也是踩著同樣壓抑的可怕步調,從同樣讓人嘆息的街巷裡走出來的。我們經歷過的簡陋,似乎若有若無地相似。跑題了下午才收到的書,剛剛看完。第一個感覺,閱讀體驗更好了。以前更吸引人的多是一篇篇散文,遊記和其他雜七雜八地文字。到小說這裡,比如《夜陽》,《站者那則》雖然都表現出了不俗的水平,但卻站在了一個遠離我們的高度,對騷年們來說陽春白雪固然美麗,看起來總不免有點吃力。可能《無夢之境》本身就是幾個少男少女,既有了聽故事的愉快,又沒有漏掉對「踩著影子逃跑」的思考。第二個感覺,也許當年讀者們變得現實了,喜歡的作家變得脫俗了,但是慶幸我們的思考自然沉重。第三想了很久,還是刪掉了。只能說,第三,在我這不文藝的青年眼裡《無夢之境》還是一本很棒的小說。檸檬也好,蘇鐵和李吉也好,希望你能在故事裡找到一點熟悉的影子。
從前被影子追著跑的你,最後也坐在樹下,跟它諒解了嗎?不知所言推薦閱讀:
※與七堇年共舞的青春
※流景閑草 BY七堇年
※有人能給出《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閱讀指導嗎?
※七堇年經典語錄
※如何看待落落、七堇年、笛安這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