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莫扎特的作曲風格渾然天成,自然流暢,不像人工,像出自天然,毫無斧鑿之痕?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應該想的是,如何讓作曲風格渾然天成,自然流暢,你不能只憑感覺去說,我感覺你流暢你就流暢,並不是這樣的。
古典音樂其實都有這種特點,產生這種特點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節奏感,強弱,以及旋律的歌唱性。你可以看到莫扎特的作品節奏感很強,他不會像貝多芬那樣偶爾打斷自己的節奏,用空拍,休止符或mf延長某個音或突然給予某個音很重的強調,至於浪漫主義作曲家,這種事更是家常便飯,他們通過這種方法使音樂富有感情和浪漫,但就會缺少這種「渾然天成」的感覺。莫扎特的旋律也很有歌唱性,而在旋律中用和諧的對位法也能充分體現出這種歌唱性。
莫扎特很擅長使用對位,他的旋律線其實不長,但他的曲子中通常會引入大量新的材料,所以說,他的樂思非常多,同時又能將這些樂思很合理地銜接起來,使得旋律看起來十分靈動,宛如潺潺流水,變幻多端。拿他的K545來說,開頭兩句主題,然後出現的那段連貫的材料很難找到和主題的直接關係,但聽起來完全沒有突兀的感覺,因為新材料仍然和之前的材料有著情緒上的遞進關係,這通常建立在抽象的情緒上,而不是明確的變奏關係。
而貝多芬在這方面多了幾分邏輯性,他使用的材料基本都和主題是相關的,貝多芬的旋律線也很短,比如他的第二鋼琴奏鳴曲,兩次由兩個音的動機組成的主題
很明顯地存在由1產生2,由2產生3,甚至由3產生4這樣的關係,材料本身存在著連接和遞進的關係,這並不是中期,而是早期的作品,說明了貝多芬從早期就經常使用對同一主題的發展手法。
而浪漫主義作曲家,使用很長的旋律線,對位大幅減少,跟這兩位都不同。
再有就是使用和弦的不同,和諧的旋律會讓人產生純粹的美,而恰當的使用不完全和諧的和弦則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我在此只是糾正很多人的一個誤解,不和諧不等於不規整。就拿貝多芬的30鋼琴奏鳴曲來說明
展開部左右手的和弦規律都非常清晰,以至於你記得走向以及這些規律的話並不需要一個一個去背,從前一個音能完全推出後一個和弦是什麼。然而這其中包括2到3,以及第三行的斜線處,貝多芬都大膽地將自己定下的遞進規律進行了變形,這種變形在情感上看是十分精妙的,但這也意味著貝多芬是完全以一個人的角度上書寫音樂的,而莫扎特的作品中不會出現這樣的東西,或者說,出現這種東西的時候,它便會因為獲得了過多「人性」而失去了「自然性」。總之,哪怕是很規整的音型也會因為和弦的使用和轉調產生不同的效果,對轉調進行合理的遞進和足夠的預示,就能產生更加「自然」的效果。
自然和人性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相反的存在,如果在海邊,一道道浪花拍在岸上,你會覺得這是自然,但遇到狂風暴雨,海浪有可能因為龍捲風拔地而起,這其實也是自然,但在你看來,或許就沒那麼「自然」了,但這其實也是自然現象。其實包括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按照每個人的理解,到底什麼才是渾然天成,並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東西。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莫扎特這樣溪流一般的作品,比狂風暴雨更加自然一些吧,至少它更容易激發起人類本能的安逸感,你會感覺到很舒適。
感覺莫扎特的天性比較陽光和純真,所以在作曲上面個人情感的東西比較少,比較理性,所以不像人工。
巴赫更渾然天成╮(╯▽╰)╭古典時代的特色就是這樣,受制於時代的諸多條條框框,整個音樂都是和諧而又美好的整體
簡單來說 從他的手稿來看 這個人作曲一氣呵成 都不用改的 不知道算不算「渾然天成」
從樂理的角度認真說 那太長了 不想說
莫扎特那代的音樂家主要還是為宮廷和貴族服務(莫扎特後期才成為自由音樂家,如果多活幾年說不定開創浪漫主義的就是莫扎特了,他後期風格已經開始有更多的心理描寫),所以他的作品不需要深刻內涵,好聽讓人開心。加上莫扎特天賦過人,才思泉涌,別的作曲家想要有一個靈感都不容易,而莫扎特通常一個靈感還沒完全展開又冒出新的靈感,作曲方式天馬行空,行雲流水。所以他的藝術風格完全不同於貝多芬之類的音樂家,處處充滿了音樂的自然之美。
順便說一下貝多芬,因為貝多芬和莫扎特完全相反,從性格到作曲風格,所以他倆對比性特彆強,在音樂領域是兩種極端,我覺得說說貝多芬更有助於理解莫扎特。莫扎特單純浪漫,貝多芬深沉憂鬱但充滿鬥志,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中把貝多芬描述成一個普羅米修斯式的人物——悲劇英雄。而貝多芬音樂風格就是處處充滿匠心的精心布置,所用的和弦越來越大膽,因為是自由音樂家,不用取悅貴族,他可以更多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開始嘗試運用一些不和諧的和弦寫作,當時很多人接受不了,稱之為魔鬼的聲音,就像大家熟知的(雖然不是最典型,但是舉個所有人都知道的作品更有助於大家理解)《命運交響曲》噹噹當,當……就是給人製造出一種神秘而又壓抑的音色,就像命運來敲門。在莫扎特那一批音樂家中絕對沒人敢這麼運用和弦,貴族們不愛聽要丟飯碗的。不要覺得貴族一定要有很高的音樂修養,其實不懂音樂的貴族多了去,他們大部分還是喜歡聽和諧愉悅的音樂。
明明要說莫扎特,卻寫了那麼多貝多芬,對!我就是貝多芬腦殘粉,哈哈哈……大愛貝多芬,聽「貝九」會哭……
理論功底淺薄,肯定很多漏洞,但是我還是想嘗試寫一寫,歡迎各位老師指教。
你莫扎特的作品分析一下就懂了。推薦耳熟能詳的土耳其進行曲。你看看莫扎特怎麼在A大調和a小調之間怎麼處理的。
莫扎特的風格有點像白居易。
他從小就是神童,那是天賦而不是後天習得的,做個不恰當的對比,莫扎特和貝多芬,莫扎特的草稿都沒有修改的痕迹,貝多芬就不行了,反覆修改很多次。
再說另一個天才作曲家肖邦,肖邦七歲就開始寫鋼琴曲了,第一部作品也是有點莫扎特的感覺,畢竟從小就彈莫扎特,後來怎麼樣?他的圓舞曲總覺得有點花里胡哨,在看看他的波蘭舞曲,各種複雜的音型對位。
音樂中一直有這麼一種思想,大樂必易。
提到莫扎特,我們往往唱小星星,異常的簡單,提到貝多芬,我們往往唱歡樂頌,而不是命運的三音動機。
老實說,我是懶得寫作品分析。
皮一下,溜了。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又是一個浪漫主義時期以後的音樂文化影響。
莫扎特確實是我最最喜歡的幾個作曲家之一。問題里的那種描述也可以看到一些原因。因為莫扎特作曲從來提筆就寫。唯一一個接近他的人是貝多芬。他是從小被酗酒的老爸打著、這麼逼的。他的作曲確實可以提筆就寫。然而會有大片大片的塗改。所以按照這麼說,莫扎特確實有點「天成」的感覺。然後說回貝多芬:從貝多芬時期開始,有一個音樂評論家把作曲過程浪漫主義化成一個神聖的、與神通感的、多麼多麼高級,普通人如何難做到的過程。這讓大眾覺得,啊,一定要很有靈感、有天賦的人才能作曲。但其實作曲的技巧性是非常強的。我自己也作曲。我學了一年半樂理後就覺得自己可以作然後也就開始作了。我們學後調性樂理的時候因為教授是作曲系的,作業也是作曲。我們兩個班的人全都信手拈來。跟寫作文一樣的。作曲真的沒那麼神奇。
話說我說了這是貝多芬以後的音樂文化。所以這個對莫扎特的評價也是貝多芬後的咯?對!我上學期音樂史研究的課題就是莫扎特《魔笛》的公眾評價。讀了好幾本關於《魔笛》的書,還有評價。當時的人看待《魔笛》就是一個好玩又有點幼稚的秀。像部電影一樣。他們的關注點更多在Papageno的鳥的裝扮還有「一個非常粗的脖子」上。專業的音樂評論人也不過在誇莫扎特「能夠寫好歡樂的音樂,卻又能寫出莊重感來」。同時又說「整部劇的劇情就像一個孩子的鬧劇一樣」。這才是我認可的對莫扎特的評價。像孩子一樣質樸、歡樂,卻又不失美和莊重。「渾然天成」什麼的不存在的。都是人。
推薦閱讀:
※一個音樂盲如何才能聽懂莫扎特、貝多芬、巴赫的作品?
※為什麼莫扎特的K546柔板與賦格聽上去非常陰沉?
※歷史上,莫扎特和薩列里的關係怎麼樣?
※有助於睡眠的名家古典音樂作品?
※莫扎特是怎麼死的?
TAG:鋼琴 | 古典音樂 | 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 音樂家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