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忍耐正是他的養分

你的忍耐正是他的養分

來自專欄成長筆記

大堂姐長得漂亮,身材高挑,一頭捲曲的長髮,笑起來彎彎的眼角帶著女性的魅力與風情。她中專畢業,找了個大學畢業的男朋友,一直引以為榮,哪怕他這個男朋友有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他是個孤兒,從小沒有被愛過,導致性格內向偏激,有暴力傾向。

談戀愛的時候,兩人吵架,他動手打她,她回家不敢說,只能躲躲藏藏,卻還是被家人發現,堅決不同意他們婚事。但是大堂姐天生倔強,尋死覓活地都要嫁給他,於是兩個人結婚了。而她的噩夢也開始了。

他性格內向不善交際,自認為自己天縱英才卻無人賞識,總是坐在角落裡,用一雙1000度的近視眼陰沉沉地看待所有人。他總是打她。有了孩子之後就開始打孩子。那時候我還小,有一次我媽跟我說,親戚們過年打麻將,他的小孩—也是我的外甥跟他要什麼東西,他一巴掌扇在他臉上。那時候,小外甥只有兩歲。

後來兩個人還是離婚了。原因當然是堂姐終於對他死了心,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不再堅持無謂的自尊心,承認自己失敗,選錯了人。

這世上有施虐者就有受虐者,他們看起來就像是連體嬰一樣不可分離,有時候會讓你覺得受虐者天生就喜歡被如此對待,所以人們給他們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受虐狂」。一說到「狂」,人們就自然聯想到「精神病」、「不可理喻」、「瘋子」之類的負面辭彙,也有一些影視作品為了表現某些主題,刻意將受虐者的忍耐刻畫成「享受」,好像他們天生就喜歡被這麼對待。

根本不是這樣。

心理學上非常避免使用「受虐狂」這個詞,而僅僅用「受虐者」,因為真正的享受型受虐者非常稀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只不過他們被施虐者看中,成為了他們下意識控制的對象而已。

在《披著狼皮的羊》中,作者指出了一些容易成為受虐者的性格特點:

  • 天真。從小生活優裕、能夠得到父母真正的愛的人很難理解這世上為什麼會有人以傷害和控制他人為樂。他們從不覺得這世上真的有人能夠肆無忌憚地欺騙、傷害他們,哪怕你告訴他真相,他也難以接受,反而會覺得你想多了。而當他們發現對方有施虐傾向的時候,又總被對方受害者的身份所迷惑,付出更多的同情和心疼,並試圖用自己的愛心感化、改變他們。
  • 太過盡責。過於盡責的人往往會在收到傷害之後將錯誤歸因於自己,他們會檢討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有問題,並竭力在下一次做好,但是在下一次,施虐者依舊會找到漏洞,將錯誤推到他的身上。
  • 過於理智。過於理智的人往往更相信邏輯和理性,他們認為一個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理由和邏輯的,如果一個人傷害另一個人,那麼一定是有原因的,只有明白了那個原因才能解決問題。但是他們無法接受一個簡單的邏輯:這世上有些人就是想要控制別人,沒有原因。
  • 情感上的依賴。順從型性格的人內心深處就對獨立和自主權感到恐懼,他們更容易被看起來自信、獨立的施虐者吸引,從而被他們支配。有時候他們也會懷疑對方對自己的態度究竟意味著什麼,但是他們不敢說,因為一旦說出來自己可能就會被拋棄。被拋棄的恐懼讓他們一次次忍受對方的冷嘲熱諷,直到完全被剝離人格。

而據我的經驗看來,還有一類人容易成為受虐者:自尊心過強。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也不願意求助於他人,要麼幻想自己能夠改變、感動對方,要麼將所有的心事壓在心底,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說出來,成為外強中乾的典範。

不過最理想的受虐者是天真善良有良心而又愛責怪自己的人。這種人被描述為「憂鬱型性格」。這種人喜歡井然有序的生活和工作,會為愛人奉獻自己,卻對接受別人的好意有所遲疑。他們總下意識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

性格憂鬱者常與無感者結婚。比較不敏感的這一半,沉著冷靜地過著無情緒起伏的平凡日子,憂鬱的另一半在無窮的內疚感影響下而頹喪,並承受各種憂慮,使他過得更安逸。另一半負責解決問題,維繫兩人生活,直到20年後的某一刻,憂鬱者被無止境的犧牲榨乾時,突然痛哭失聲。他指控配偶奪走了兩個人人生的精華,只把殘渣留給他。

受虐者的童年都是匱乏的。他們或者曾經有過被「拋棄」的記憶,或者生長在壓抑的環境里,經常接受父母「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教育,這種教育扼殺了他的自由發展,造成了壓抑的童年,並破壞了他的意志力,導致他缺乏對真實自我的感受力,失去反叛的力量,對於強者、團體更傾向於服從,而這為他以後被操控種下了惡因。

大堂姐有一個妹妹,從小就乖巧聽話不惹事,而她卻是個非常倔強從不認錯的孩子,所以父母更容易對妹妹溫柔,而對她嚴厲,這總讓她覺得不公平。有一段時間,伯父伯母因為某些事情,將她放在我家將近半年。一直到現在,她都會提起這件事,覺得委屈。

她覺得自己被拋棄了,自己是不被愛的那個孩子。所以長大之後,她最害怕的就是被拋棄。

有人認為,一個人受到虐待,就是因為他太好了。所以有的人說,那我變壞就好了,變壞、變狠、變冷漠,他就不會傷害我。

如果我們把「好」理解為善良的話,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以為善良是性格,不是的,善良是底色,它需要和其他的辭彙搭配起來才能支撐一個人的性格。

善良+軟弱=懦弱

善良+強勢=堅定強大

不善良+軟弱=陰險

不善良+強勢=施虐

善良或者不善良不是決定我們會否受到傷害的因素,軟弱才是。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等式,如果我們再加上另一個元素:社會因素。那麼結局就更加錯綜複雜。

古代,女性「百年苦樂由他人」,就算受到了虐待,也只能隱忍或者死亡;民國時代儘管已經有了進步,但女性能夠出走並尋找新生的機會非常少,所以《雷雨》中繁漪才只能任由周朴園對她進行精神虐待,說她有病,給她喝葯,任她躺在自己房間里,毫無生氣地看著窗前「日影漸長」。

她們都已經遭遇了精神上的死亡。

現代,制約人的社會因素其實已經變少,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可以獨立自主,在這個社會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處,不需要依賴於任何人。然而很多人的思想卻依舊停留在過去,其中貞操論就是他們最大的武器。

非處女沒有資格挑選男人;

離婚了女人沒有價值;

生過孩子的女人不能要;

醫學證明,前任的精子會留在女性的身體里,誰知道以後她生的孩子是不是你的?

除了這些時常流竄在周圍、網路上的無稽言論之外,導致女性走不出來的更大的原因在於家庭,很多家庭是不支持她們因為丈夫的冷遇就離婚。在他們看來「這根本不算什麼事兒」,誰還不是這麼過來的。

我有個姑姑,現在想來她其實是長期受到精神虐待的,她曾經說:「現在的家庭幸福的能多少,哪怕是我們那一代算是有責任的,幸福的也不超過40%。」

這是一種悲哀的言論,她其實變相承認了自己是不配得到幸福的。

這些想法都會讓很多女性在考慮自身及未來處境的時候選擇了保守。

而對於男性來說,貞操方面限制幾乎為零,能夠制約他們的力量大多來自於家庭和自我設限。

男人要為家/自己的女人/孩子負責任;

我不想做一個不負責任的人;

我就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我不想讓我的孩子也變成這樣;

我是男人,這些都不算什麼。

所以他們會越來越成為一個沉默者,忍氣吞聲,成為人們口中「沒出息」的男人。(我這裡並不是鼓勵男性性開放和不負責任,僅僅針對遭遇施虐者而言,現實中女性施虐者也不少。)

世事艱難,我們需要的伴侶應該是孤獨路上的同伴,是艱難時支持我們的力量,是寒冷中能夠彼此撫慰的溫暖。而不是肆無忌憚傷害我們的施虐者。

「我沒有經歷風雨,我的風雨都是你帶來的。」

如果你遭遇了冷暴力,不要奢望對方會改變,控制欲和施虐欲對某些人來說就像是毒品一樣,越使用越上癮,那會讓他感到自己的強大。在心理學上,這種人被稱為「性格障礙者」。如果你不能離開他,也不是沒有辦法,你需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態度。

  • 不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你越辯解,對方就越會找出漏洞攻擊你,停止辯解,
  • 不接受任何理由。如果他的行為是錯誤或者有害的,任何理由都不重要。不論他的「解釋」看起來多麼合理,也不要接受。提出借口的人實在試圖保持他們逐漸失守的立場。
  • 判斷行為而不是聽他說了什麼。觀察一個人,不要只看他說了什麼,還要看他做了什麼,他的行為不可能永遠毫無破綻,你沒發現,只是因為你善於為他找理由和妥協。
  • 不要判斷對方意圖。不要琢磨對方為什麼傷害你,這是你沒辦法真正理解的。
  • 設置個人邊界。在雙方關係中必須設定邊界,那些行為是在你忍受範圍內的,哪些不是,並且你要讓他清楚這一點。
  • 發出直接且具體合理要求。明確你的合理要求,並且用具體的語言表達,使用「我要你……」,或者「我不想……」,如果對方無法回應你的合理要求,你們你就知道他再和你戰鬥。
  • 只接受直接反應。一旦你提出直接具體的合理要求,就堅持要一個清晰的直接的答案,沒有得到回復就再問,並且鄭重說明,你提出的問題很重要,必須得到直接回應。
  • 專註解決當下的問題,不要提及過去,也不要預測未來。對方可能會扯開話題,不要自己轉移到任何其他的時間地點上去,集中精力解決正在面對的問題。
  • 面對攻擊性行為時,明確攻擊者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攻擊者最擅長的手法是甩脫責任讓你承擔,不要讓他們迴避問題,明確他們的責任。
  • 避免諷刺、敵意和貶損。這種對峙一定要是圖案帥、非攻擊性的,不要詆毀對方,否則就會出現反攻擊。而對方對於貶損駕輕就熟,會在自己的領域輕鬆打敗你。
  • 不要威脅。很多人用「分手」試圖威脅對方,迫使對方改變,如果對方是個老手,他會用更隱秘的方式反威脅,比如「自殺」。
  • 快速行動。不要拖延,事情一旦發生就要在一開始解決,否則積重難返,你就再也沒有合適的機會與他對峙。
  • 做出合理協議。你可以和對方達成某種合理的協議,確保雙方都會尊重,這個協議中不要做出難以實現的承諾或者不明確對方會不會欺騙你的事情。
  • 嘗試雙贏策略。攻擊型人格想要避免在任何事上的失敗,所以當你制定協議時,其中有一部分是他想要的,那你就成功了一半。
  • 為後果做好準備。提前對對方可能做出的反應做出合理預估,並且確保一個強有力的支持系統。這就好像在做方案的時候,你都要做一個備選方案,以防第一方案被徹底推翻。
  • 對自己誠實。明確你的心情、真實需求和慾望,不要被對方控制,不要順著他的思路去思考問題,學會用自己的思路思考。在和對方對峙的時候,多說「我」,而不是拿別人當擋箭牌。

這些策略在正常的親密關係中也適用。

只有當生活掌控在你自己手裡,只有當你不論做出任何選擇都遊刃有餘,你才能真正擺脫施虐者的影響。而這需要你強大的心理和正確的應對方式。

願你走過逆旅 眼中仍有光芒。

推薦閱讀:

《刺蝟的優雅》| 所有真實的人生,都是相遇
怎麼說話才能更有效溝通?看《非暴力溝通》
怎樣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
免費!免費心理諮詢!快上車,來不及解釋了……
心理學:你的嘴唇暗示了你隱藏的真實性格,快來測測你身邊的人

TAG:心理學 | 親密關係 | 受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