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逆思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的名言。

有一個被稱為當代最著名的隱士之一的民間學者,姑且稱他為老隱,他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悲觀厭世但沒有勇氣自殺的人,你看到有人正在自殺,那麼,本著「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你默默走開,沒有救他,這到底對不對呢?

老隱認為,本著「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當然不會去救他,只會默默祝福他,希望他順利死掉,死得別太痛苦。

老隱自稱用邏輯來思考這個問題,我也用邏輯來回答他的問題。首先,他的假設就有問題,悲觀厭世並不意味著棄世啊,那麼多悲觀厭世的人出家當和尚去了,也沒有自殺啊。而且,這個人悲觀厭世但沒有勇氣自殺,說明他還有生之留戀嘛!所以,當他看到有人自殺的時候,他就可以運用「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進行換位思考,我都這麼厭世了,我都不想自殺,或者不敢自殺,你為什麼要自殺,或者敢自殺呢?所以,我要把你救下來,問個清楚。

老隱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他根本沒有理解儒家人性論思想的核心。在孟子看來,人人皆有惻隱之心,這個惻隱之心,就是看不得同類受苦,願意伸出援手的同情心。如果承認這個同情心存在的話,看到有人自殺,第一反映就是把他救下來。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美國的媒體曾經報導過這樣的故事,一個青年想不開,跳下河自殺,忽然聽到撲通一聲,青年嚇一跳,我想自殺,難道別人也想自殺?他發現剛跳下來的人不會游泳,在水面上撲騰,於是把他救了上來。救上來後一問,你為什麼要自殺?對方說,我看見你自殺,想救你,結果忘記了我不會游泳。青年大為感動,也不自殺了,高高興興的回家。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根子也是出於善良的原則。因為我友善待人,我所不樂意,不願承受的事情,我也不會把這些事情強加給別人。

老隱先生提出的這個疑問,完全脫離了人性的討論,以所謂的邏輯推理來推翻「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黃金律,只會讓人嘲笑。

有人會問,你說人性向善,人人皆有惻隱之心,那麼,惡從何來?

荀子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

荀子認為,人生下來就有飲食男女的慾望,一定會去求,求沒有規矩的話,就會爭,一爭就會產生各種惡了。

所以,荀子認為「人性之惡,其善偽也。可學而能,可事而成在人者,謂之偽。」

荀子的意思是說,人性有惡,人所表現出來的善行是後天人為的結果。為什麼說是人為呢?因為這些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學習培養獲得。

按荀子的說法,人性有惡,因為人有欲。但如果深入思考,人想吃飽穿暖,找異性談戀愛的欲求是惡嗎?這是人的自然需求,並不是惡!只有採取不正當的方法滿足這些欲求,才是惡!

換一個角度思考,為了滿足物質需要,通過辛勤勞動,換取收入過上美好的生活,這不是美德嗎?為了取得心上人的歡心,通過自己的真誠感動對方,這不就是愛情嗎?

所以,人與生俱來的欲求無善無惡,當通過傷害別人來滿足自己就是惡,當通過合情合理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當然就不是惡了。

老隱還問了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遵守「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規則呢?老隱先生提出三個答案,又一一否定。

第一個答案:如果人人都遵守這個規則,世界就會變得非常和諧美好。

老隱說,這完全不可能,因為別人都遵守這個規則,只有我不遵守,我就能夠從別人的遵守中佔到很大便宜,所以,在利益的驅使下,我會希望更多的人都來遵守這個規則,但自己例外。

這樣的推理十分荒唐,因為老隱先生是站在人性本惡的前提來思考問題,這個前提就是有問題的。而且,如果人人彬彬有理,就你想著賺便宜,有腦子的人都會想,這樣的一個異端會活得好嗎?

第二個答案:是君子的尊嚴感要求我們遵守黃金規則。

但老隱先生又說了:「問題是,且不說君子的社會早就不復存在了,即使我們還生活在那樣的時代里,小人顯然才是社會上的絕大多數,而且從禮崩樂壞的現實里我們也能夠看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老隱先生根本沒搞清楚何謂君子,君子遵守道德原則是出於內心的自覺,並不因外界如何改變操守,如果因外界的影響惑得惑失的活,那也不叫君子了。

君子遵守道德原則,不是出於尊嚴,而是出於內在的良知!

第三個答案:孔子是聖人。因為他比我高明,所以,他才是聖人,聽聖人的沒錯。

但老隱先生又否定,說:「聖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看到了遵守黃金規則不僅對別人有好處,對社會有好處,對自己同樣有好處。」所以,孔子也是一個「以利益為導向的人。」那麼,「我們為什麼不把孔子推下神壇」,把「巴菲特」供上去呢?

哈哈,真的要把巴菲特供上去嗎?巴菲特不是把所有的財產捐出來了嗎?

老隱的這個論調,完全是站在怎麼自利的角度評判問題。在老隱的眼中,人完全是個經濟動物,任何問題都可以歸結到物質利益的問題。但人除了是一個經濟人,也是一個社會人,也是一個自然人。人除了身體,還有心和靈,一個人有再多的物質供養身體,也不見得一定健康,假如他的心和靈有問題的話。

要使心理健康,一定要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要使心靈安適,反而需要精神的滋養。而對物質的要求越低,精神越容易產生。

作者:趙大山

來源:簡書


推薦閱讀:

452|《原則》(3)如何正確的失敗:默許失敗的2大制約思維
概率正左右著我們的思維
AI熱門應用案例集:學會工程化思維
被體制化VS可塑化,大腦升級最關鍵裝備
《終身成長》:沒有什麼成功是輕而易舉的

TAG:思維方式 | 思維模式 | 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