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項修鍊》閱讀筆記(1)
06-25
《第五項修鍊》閱讀筆記(1)
【修訂版序言】
管理體系的目的,是激發人的激情、內在動力、自尊心、好奇心和學習的快樂。
組織的基本學習單元是工作團隊(為完成任務而互相需要的人群),有三項互為依賴的學習能力,缺一不可:
- 激發熱望(aspiration):自我精進(personal mastery),共同願景
- 理解複雜事物(complexity):系統思考
- 開展反思性對話(reflective conversation):心智模式,深度對話(dialogue)
流行但誤人的管理體系——「職場的學校化」
- 老闆與下屬的關係,就像老師和學生一樣。老師指定目標,學生朝目標行事。老師有答案,學生努力尋找答案。只有當老師告訴學生,學生才知道自己成功了
- 年僅10歲的學生就知道如何適應學校的規則,獲得老師的讚賞,這門「課程」將貫穿他日後全部的職場生涯
- 它的問題在於使人平庸,它迫使員工以延長工作時間來彌補個人效能與集體智慧的缺失
這一體系的特徵與表現
- 依賴測量與考評的管理體系(management by measurement):關注短期KPI,抵觸無形指標(真正重要的東西你只能測量出3%——W.E.戴明)
- 以服從為基調的文化(compliance-based cultures):靠取悅老闆來出人頭地,靠製造恐懼來實施管理
- 結果導向的管理方式(managing outcomes):管理層制定目標,員工默認承擔完成目標的責任,不去考慮在現有體系內是否可行、是否合意
- 固執於正確答案(「right answers」 vs. 「wrong answers」):重視解決技術問題,輕視發散性問題(而系統性問題通常是發散的)
- 同質化(uniformity):把多樣性當成需要解決的麻煩,用膚淺的協議來抑制衝突(?)
- 追求可預測性和可操控性(predictability & controllability):把管理等同於計劃、組織與控制
- 過度競爭與互不信任(excessive competitiveness & distrust):競爭成了實現業績的必要條件,脫離競爭就無法實現創新
- 整體意識的缺失(loss of the whole):個人智商高於組織智商,局部的創新無法得到廣泛傳播
【第1章:從個人學習到組織學習的五項修鍊】
我們接受的教育方式是把大問題拆成小問題,讓複雜的任務變得容易。而當問題和情境要求我們「考慮大局」時,我們的處理方式通常是將分拆的部件重新拼裝起來,以拼裝的方式理解整體——但這會不會像是把破碎的鏡子重新拼成一塊來觀察現實?
為什麼需要學習型組織(而不是學習型個人)?
- 商業競爭維度與廣度的增加:在過去,組織里只需要一個福特、斯隆、沃森或蓋茨就夠了,上面把問題弄明白,下面聽指揮辦事,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但現在不行
- 物質生活的富足與工作態度的轉變:大多數人每天工作兩三天,就能掙到父輩每周六天才能掙到的錢。謀生不足以成為激發員工長久工作的動力,需要一種更神聖的使命感和價值感
學習型組織是一項工程而非概念:
- 當一個想法在實驗室中被驗證為可行時,工程師們會說,一個新概念被發明了,但概念發明後,還要在有實用價值的成本範圍內,以一定的規模進行可靠的扶植,才能成為一項創新
- 例如:1903年萊特兄弟驗證了動力飛行的可行性,但直到1935年McDonnell-Douglas公司推出DC-3型飛機,才標誌著商業航空時代的開端。DC-3型飛機第一次把五項關鍵技術整合在一起(包括可變螺距螺旋槳,可伸縮起落架,輕型鑄造機身,星型氣冷發動機,機翼襟翼),這五項缺一不可。
- 學習型組織從「概念」落實到「創新」,也需要五項關鍵修鍊(disciplines):
- 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觀察活動、事件、模式之間隱蔽的關聯性
- 自我精進(personal mastery):始終如一地為實現內心深處最關心的成果而努力(近義詞:匠人精神,精益求精)。「剛進公司的時候人人都聰明伶俐,充滿幹勁,渴望做出成績;但到30歲時,只有少數人進入了職場的快車道,其他就在周末『花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沒了當初的使命感和激情」。精進的前提是發現哪些事物對於實現理想是最重要的東西。
- 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世界觀和行為習慣背後,根深蒂固的假設、聯想、感覺、歸納方式。心智模式的修鍊分為兩方面:
- 審視自我:學會把我們內心的、有關世界的圖像展現出來,讓它們接受審察
- 交流溝通:把探尋他人(inquiry)和表達自我(advocacy)結合起來,不只是宣揚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思想接受他人的影響
- 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領導力的表徵之一,就是有能力不斷分享我們追求的未來圖景。IBM的願景是「服務」,寶麗來是「即時照相」,福特汽車是「公共大眾交通工具」,蘋果是「為(主流以外)其他人設計的電腦」。願景的類別和內容可能千差萬別,但有效的願景總能把一群人以共同的身份和命運歸屬感凝聚在一起。需要加以區分的地方是,公司的願景可能僅僅是圍繞某個領導的個人魅力,或者使大家興奮一時的某個危機,這兩類願景通常不長久
- 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讓集體智商高於個人智商。團隊學習的修鍊從「深度對話」(dialogue)開始,其含義是團隊成員暫時忘掉假設和成見,進入真正的「共同思考」的過程(希臘文dia-logos是指思想在一群人中自由流動)。深度對話需要成員有意剋制自我防衛的本能(don』t be defensive)
4. 實踐一項修鍊不是簡單效仿一個樣板,找best practice去對標的價值在於打開眼界,看到什麼是可能做到的。但不能只是做局部的模仿和攀比,而要看到所有的局部整合在一起的運行方式。(案例:豐田公司一位經理在接待過一百個高管參觀團後評論說:「他們總說,你們有看板管理系統,我們也有;你們有質量圈,我們也有;你們的員工填寫標準工作說明表,我們也一樣。」你無法僅憑模仿別人來成就一個偉大的組織)這五項修鍊需要作為一個整體去開發,而系統思考,正是一種整合其他修鍊的修鍊
學習型組織的核心是心靈的轉變
- 從把自己看成與世界分立,轉變為與世界相互聯繫;從把問題看成是由外部的其他人或其他因素造成,轉變為認清我們自己的行動如何導致了我們所面對的問題
- 真正的學習不是坐在課堂里接受信息,它觸及人生意義這個核心問題:學習的目的是再造我們自身,擴展我們的能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