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之初識
1. 金融科技行業概述
- 金融科技之初見
金融科技,作為以先進技術幫助提升金融行業運轉效率的一種新業態,這幾年已經成為全球投資人和創業者聚焦的熱點產業。關於金融科技概念,當前使用最多的是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於2016年給出的定義,即指通過技術手段推動金融創新,形成對金融市場、機構及金融服務產生重大影響的業務模式、技術應用以及流程和產品。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金融科技是利用技術的手段推動金融行業創新,無論是相關新型業務模式、或是技術手段、亦或是相關金融產品,只要是金融與科技手段相結合,即可以歸於金融科技的研究領域。因而金融科技的是遵循金融本質的,幫助金融行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既然金融科技是金融與科技的結合,而金融與科技創新內生屬性相近,主要體現了以下五大特徵。
外部性:從研發到生產到產品,金融科技創新根據社會價值,分為正負兩種外部效應;
超前性:金融科技若想擺脫跟隨戰略,需在產品研發、技術投入上做出超前行動;
高風險性:金融科技創新的風險流動會雙向傳導,對企業主體和市場都會有影響;
層次性:初級創新是產品組合及渠道終端的改變,深度創新是指產品屬性本質的改變;
動態性:金融產品從誕生至普及至監管到位會產生時滯,且保持處於動態調整過程。
- 金融科技之回顧
科技驅動金融早已有之,金融機構一直都是信息技術最積極的應用者,從金融IT到互聯網金融再到如今的金融科技,技術一直推動著金融行業的進步和發展。這三個階段也是技術不斷升級的階段,即金融電子化和信息化、金融網路化和移動化、金融自動化和智能化。
- 金融科技之當今
科技推動金融,金融反哺科技,造就了當今金融科技的迅速繁榮。當今金融科技的發展主要有來自於政策、經濟、社會和技術等宏觀環境的驅動。
政策方面(1)國家將人工智慧納入國家戰略發展規劃,並開始重視其在整個生態領域布局。2017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正式從國家層面對人工智慧進行系統布局,明確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戰略目標,即到2030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並提出了留個方面重點任務。(2)國家對金融提出了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要求,在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明確提出了重點發展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方法,推動科技與金融融合。2017年5月金融科技委員會成立,也標誌我國開始擁有對金融科技工作研究規劃統籌的機構。並且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也對金融科技提出了明確要求,為金融科技的發展創造了優越政策環境。
經濟方面(1)人工智慧和金融科技投資熱度高漲,我國人工智慧投資額和投資次數不斷上升,特別是2014年開始進入爆髮式增長,而金融科技投資額於2012-2016年也呈現快速增長,複合增長率為119%。(2)金融科技是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入口,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業態產生,可有效對接「補短板」「降成本」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任務,有效補充金融短板,彌補傳統金融難以解決好的金融需求,從而實現供給和需求的精準匹配,金融科技助力金融供給側改革,還體現在金融科技滿足中小微人群碎片化的財富管理需求上。
社會方面(1)2011年-2016年中國個人可支配收入一直保持7%以上的增長速度,而根據貝恩和招行聯合發布的《中國個人財富報告》,自2011年以來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長速度,2011年至2016年複合增長率為17.72%,可投資資產規模增加使得居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提升,並且受到傳統理念的影響,我國居民可投資資產主要以現金存款以及不動產為主,未來市場空間巨大。(2)各高等院校都開始開設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為行業提供大量專業人才,但目前我國人工智慧人才每年缺口接近100萬。(3)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水平9.1個百分點,而智能手機普及率也達到了66%,這都為金融科技行業提供了發展的大數據資本。
技術方面(1)金融行業是數據的高產出行業,在其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包括客戶數據、交易數據等大量信息,麥肯錫的報告指出銀行每創收100萬美元,平均就會產生820G數據,並且這些數據較為規範,質量較高,具有較高的價值。(2)近幾年隨著計算能力的解鎖、數據的積累等因素,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相關技術迅速發展,為進一步促進金融行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 金融科技之中美對比
中美是金融科技的主戰場,有很多共同的趨向,也有很不一樣的發展路徑。
在發展背景上,美國側重於技術驅動,中國側重於規模驅動。這是由於美國的金融市場比較成熟,因此美國金融創新側重於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中國的金融市場相較美國更為初級,很多消費者沒有得到正規的金融服務。同時美國在互聯網原創技術方面也更為領先。
在發展速度上,美國漸進式增長,而中國有後發優勢。這是由於美國有較為及時的監管發達的傳統金融以及一流的互聯網技術,使得美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有漸進式的特點;而中國傳統金融不足加上並不是非常及時的監管,使中國金融科技具備興起的背景,而技術的發展則助推了中國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同時中國互聯網滲透率日益攀高,用戶行為數據越來越多,並且這些數據並未受到嚴格監管,為金融科技提供了大量有力的數據源。隨著行業的發展,中國的監管也由松轉嚴,促進金融科技的健康發展。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金融科技在美國相對成熟穩定的金融市場中穩步前進,而對於中國尚未成熟穩定的金融市場中快速發展。
2. 金融科技行業分析
巴塞爾協會將金融科技公司按產品特性分成了四大類:借貸與融資類、投資管理類、支付結算類和市場設施類。這四大類也對應了金融資金流動的全過程,即資產端、資金端、通道以及相應市場設施。這四大類又由很多細分行業構成,分別面對不同客群,按照金融業務收入模式不同也可分成重資產模式和輕資產模式。
什麼客戶,解決了什麼問題,之前這個問題是怎麼解決的,現在是怎麼做的。
盈利模式,中外基本情況,技術如何賦能,主流的玩家
2.1 借貸與融資類
此類別中主要包含了以債權融資為主的網路信用借貸模式和以股權融資為主的眾籌模式,此類型主要是對金融鏈中的資產端進行創新升級,其主要定位於傳統金融服務覆蓋不足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等融資需求。
2.1.1 債權融資
(什麼客戶,解決什麼問題,之前的解決途徑)債權融資最為主要的形式包括P2P,小額貸款公司,現金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他們都是為了幫助傳統金融中難以覆蓋的長尾客戶,基於大量行為歷史數據,先進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演算法,幫助P2P公司或消費金融公司更好的經營風險,實現收益。傳統金融中信貸過長的審批時間、複雜的面簽流程以及所能覆蓋的小範圍對象顯然已經不再適用於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急需更為高效便捷的解決方案。
(市場有多大)2017年全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增長態勢明顯,同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逐年增加,為消費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我國消費信貸也保持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末,我國消費信貸(不含房貸)市場規模將達9.80萬億元,佔GDP的比例為12.32%,但相比於美國,差距仍非常明顯,並且消費信貸(不含房貸車貸)佔總信貸的比例僅為5%左右,也遠低於國外平均水平30%左右。並且從目前的規模來看,消費信貸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到2019年末,我國消費信貸餘額將達14.67萬億,因而國內消費信貸發展潛力巨大,天花板較高。
(怎麼做的)P2P,即個人對個人(夥伴對夥伴)。又稱點對點網路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當前在國內出現的各種P2P公司屬於中介平台,其主要盈利來源為收取雙方或單方的手續費或者是賺取一定息差,其本身是不進行放貸的,只是撮合業務。而其他此類型的公司,都是自己進行放貸,只是消費金融公司更多的是有場景的消費貸,而小額貸款公司多為無場景的貸款,多為現金貸,而現金貸多為無抵押、無擔保、借款用途不明確的小額現金貸款。
而消費金融與P2P的資產端和資金端都有所不同。消費金融的資金端更多的是一些銀行、保險公司、資管公司等機構,而P2P的資金端主要來自個人投資者;在資產端,消費金融基本都是個人無抵押信用貸款,而P2P則更為多元化,包括個人、企業等,同時存在有抵押和無抵押貸款。
(中外對比)
(技術賦能)
以借貸為主的業務主要是在經營風險,如何更好的把控風險是其業務的關鍵元素。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數據的快速積累,以及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為把控風險提供了更搞笑
消費金融的盈利模式,中外基本情況,技術如何賦能,主流的玩家
P2P和消費金融的對比
推薦閱讀:
※數據透視:信託產品的發展
※眾議中國式信貸危機:放開民間金融是正解
※知識入口時代 「聽」蘇寧金融如何專業點撥財富增值
※國際上權威的金融類期刊有那些?
※一陽改三觀?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