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腰椎骨折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腰椎骨折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好了傷疤忘了疼,這句話經常被用在情感領域,比如身在廬山之外的親友團用來罵醒那個好不容易從一個渣男坑裡渾身帶血地爬出來卻又奮不顧身跳入另一個渣男坑的被愛情迷失了雙眼的妹紙。這一個多月來的經歷卻告訴我,這句話最初的用法也許並非源自人類的情感領域,而是身體的感受。至少是在身體的感受上,人類所具有的好了傷疤忘了痛的能力或者說本性一定不比情感感受中少。用英語近義詞用法辨析來舉例就是not only in hurt but also in injury.

此時此刻,在電腦前開始敲打文字,是我在一個月前就想好要做的一件事。如果不是當時下的決心,而且做了充分的準備(用訊飛筆記隨時記下感受),應該不會有今天這樣一篇文字,因為這是一篇圍繞著疼痛展開的文字,而此時的我幾乎已經完全沒有能力感同身受甚至回憶起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了。所以我想說一句很殘忍卻也是千真萬確的話,連自己對自己都做不到感同身受,更不要說他人了,所以再大的痛,最終只能自己去承受,想明白這一點,我相信很多人會對身邊人的抱怨少一點點,而自身會變得更堅強一些吧。

疼痛來襲時,身邊親朋好友的安慰是需要的,但是最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告訴你前面是怎麼回事,簡單說就是五個字「還要痛多久」。這是我在經歷一次次撕心裂肺的疼痛時,最最關心的一件事。所以我想這應該是我寫今天這篇文字的意義所在,能給不幸有同樣遭遇的你們一些最實際的安慰。

既然主要功能是安慰後來人而不是記錄自己的人生路,這文章的體例最好就是攻略形式而非遊記,但我又存有幾分私心,想夾帶些私活,寫點流水賬留給自己。而且,此時的你很可能和一個月前的我一樣,後背已經因為長時間平躺而大面積疼痛,同時心中充滿了對下一次疼痛的恐懼和對未來幾周生活的迷茫。內心的小目標早已從先賺一個億變成了側一側身體——你心裡清楚地知道,實現這兩個目標的難度對此時此刻的你而言並無二致。所以,我相信即便是這篇流水賬文體的骨折日記,也是你的救命稻草。而且據我無科學依據的猜測,一些個體化的細節也許對疼痛的時長、次數、程度有直接的影響,從而幫助你通過對你我傷情發展變化不同細節的比對,實現減輕甚至規避疼痛上的借鑒意義。

故事梗概

事發時間是4月25日傍晚,骨折的原因我就不說了,說出來覺得自己很弱智。總之當時的感覺確實很痛,但是還沒有痛到無法忍受的程度,於是摔倒後5、6分鐘就步行回家,並於一小時後開車送兒子上學。

因為受傷的部位在右側臀部(準確說是腰椎L3、L4),每踩一次剎車或者油門就會有一次疼痛,雖然能夠忍受,但是明顯影響開車流暢度,心裡有些害怕出事故,真想棄車而逃,但理智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選擇就是堅持一下。好不容易順利開完全程,大概20多分鐘吧。以往都是送好娃先回家,再過來接的。那天直接不敢動了,在車上等了兩個半小時,娃快下課的時候叫了代駕。

等候的過程中直到晚上上床前,都有幾次較強烈的疼痛,但也沒讓我往骨折上面想,因為在我的概念里,骨折是「很痛很痛」的,「根本走不了路」 的,而我目前感受到的疼痛都還沒有到「很痛很痛」的程度。

其實我也是想到過骨折的,所以我一直在仔細體會自己的這種疼痛,到底是在骨還是在皮。這種疼是類似於無數小針扎的感覺,一陣一陣的,每次持續半分鐘到兩三分鐘不等。並非皮膚表面的疼痛是確定無疑的,但感覺也不是骨頭的疼痛,事後回憶這段覺得挺可笑的,什麼叫骨頭的疼痛?你感受過骨頭的疼痛嗎?而且,最最關鍵的問題是,骨頭本身又沒有神經,根本不會疼!!!所謂的骨折疼痛是斷裂的骨頭對周圍組織的刺激而引起的疼痛。這樣解釋就通了,所以我感覺到的疼痛的部位在皮膚表面和骨頭之間,那就是骨頭周圍的神經受到了刺激啊!

一夜無話。事後回想,當晚的睡眠質量怎麼會這麼好。

第二天一早,不敢開車,叫了滴滴。下樓的電梯里遇見樓下女鄰居,估計我的表情是比較痛苦猙獰的,人家好奇地盯著我看。上車的過程很吃力,也很痛。女司機人不錯,沒有嫌棄我動作慢,耽誤時間。行車途中,有兩次明顯的疼痛,程度超過前一晚任何一次,每次持續半分鐘左右。我歪斜在后座上,當疼痛來襲時,忍不住大叫起來,眼淚瞬間盈滿眼眶。因為是在別人的車上,我內心裡覺得屬於公共場合或者說是有外人,於是覺得很不好意思,一邊忍不住大叫,一邊為自己的不禮貌行為向女司機打招呼:「對不起,對不起,我實在是太痛了。」女司機人挺好,還拿紙巾給我。送完孩子後直接去了工作單位所在轄區中心醫院,那一周我在黨校參加培訓,還打算看完病後繼續培訓。

女司機把我送到急診門口,雖然我表示沒事自己能行,但女司機堅持扶我下車。然後挂號、就診、拍片,一切都很順利。半個小時後,當我看到診斷報告上「骨折」兩個字的時候,腦子裡「轟」地一下。天哪,竟然骨折了,怎麼辦?工作怎麼辦?家裡怎麼辦?一連串的大問號,在我心底騰起。

除了擔心,還有委屈。從摔傷到看病一直是一個人,因為我覺得疼痛還沒有到無法忍受的程度,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娃已經12歲的中年婦女我不能太嬌氣,因為我不想給任何人增添麻煩。竟然骨折了?真的骨折了!骨折的痛不是很痛很痛的那種痛嗎?原來這就是很痛很痛的那種痛,原來我對疼痛的承受力並沒有超過一個中年婦女通常應當默默忍受的範圍,原來我是可以哭,可以叫的…心中的委屈不爭氣地化作兩行淚珠無聲地滴落下來。

回家後躺在床上,接到孩爸電話。他很細心,聽出我聲音有異樣(躺著說話聲音是會不一樣對不對)。問我怎麼了,怎麼感覺是剛睡醒的樣子,是不是人不舒服?這個時間我應該是在單位上班,所以不可能再完全瞞著他了。於是我只能說是躺著休息,因為昨天摔了一跤,但是並無大礙,叫他放心,安心開庭。他說上午的庭沒有開完,下午2點繼續開,要晚上6點才能坐火車返回,估計要晚上10點以後才能到上海。他問我疼痛的感覺怎麼樣,讓我千萬不要硬抗,一定要到醫院去看一下,我回復他,我自己有數的。

晚10點半,孩爸回家,我不得不說出實情,他心疼不已。然後兩人合計接下去的休養安排,一直聊到凌晨以後才睡。

因為只能平躺,當晚感覺背部非常難受。第一次感覺席夢思太軟(我家的席夢思是兩年前買的,質量非常好,質地上應該是偏硬的),覺得腰部那裡怎麼是凹下去的(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席夢思明明很硬,完全不可能凹下去的。但是當時就是這種感覺,感覺腰部缺少支撐)。期間凌晨兩點四點六點分別醒來,六點那次感受到一次最強烈的劇痛,無法控制自己大聲叫喊,後來未能入睡。後來孩爸說電梯里遇到樓下鄰居還和人家打招呼了,覺得我那聲撕心裂肺的叫喊說不定吵到了鄰居)。

回想起根據醫生開出的單子到醫院小賣部買腰托時,小賣部阿姨對我的勸告——買一張硬板床。到現在我還能清晰回憶起阿姨說的那些話,帶著本地有些年紀的人特有的一份熱心和細心「我也腰受過傷的,一定要睡硬板床的哦。家裡地方大不大呀?我勸儂,地方大的話還是買一張硬板床,腰很重要的,養不好會留下後遺症的。」當時聽到這些話還覺得聽過算數,心想她們年紀大的人可能不知道現在的席夢思質量比以前的好,絕對不是以前那種睡了幾年就變形軟塌塌的感覺。心想再專門再去買一張硬板床沒必要吧。經過一個晚上的折磨後再回想她的話,原來真的還是過來人有經驗。不僅僅是擔心後遺症,而是希望能減輕眼前的痛苦。在淘寶上搜索硬板床,均要兩三天後才能到貨。在高德地圖上搜索附近傢具店,找到茅台路上一家小店,圖片上看有硬板床賣。非常幸運,順利買到了。

以下直接摘錄訊飛語記上的記錄(整理時候發現有幾天沒有記錄,主要是孩爸在家的小長假前幾天和小長假期間):

4-27

全天共下床三次,每次都感到劇痛難忍。本來晚飯前感覺有所好轉,想下床吃飯,可能因為距離前一次下床時間過近,那一次嘗試失敗,而且導致長時間的劇痛。

5-3

晚7點,晚飯吃了蘆蒿,不喜歡這種有異香的菜,飯後感覺滿嘴怪味,決定刷牙。下床時候六級疼痛,如廁起身時八級劇痛,忍不住叫出聲,在廚房洗碗的阿姨聞訊趕來。

晚十點下床,十級劇痛,涕淚俱下,渾身顫抖,如廁路上及馬桶上起身時三次八級余痛。

5-4

傍晚時候覺得有明顯好轉,睡前下床完全沒有疼痛,凌晨3點下床不疼,去衛生間路上幾次6級疼痛。

孩爸昨晚問我,讓我客觀地評價一下是否好轉,我說我也很想說是的,可是現實一次又一次打臉,總在你以為要好了的時候給你來個猝不及防。所以我學乖了,第一不敢說大話,第二心理上永遠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5-5

晨起醒來後即下床,8-10級疼痛5次,睡前刷牙時10級疼痛一次。

5-6

凌晨6點下床上廁所,換下床方式,側身直接坐起,仍有8級疼痛。

這幾天下床疼痛超過前幾日,害怕。京東買了包大人,下午到貨,昨天淘寶上買了女用yehu。

下午4時獨自起床,試圖站起的時候數次8級疼痛,最終求助阿姨,後半程自己完成,未再有明顯疼痛。

前幾天還糾結於油膩的頭髮,這幾天雖然也會時時想到,但已經不痛苦了,因為清楚地明白此時洗頭髮於我而言是太過於奢侈的妄想。

5-8

一天頭疼,可能因為前一晚沒睡好。中午外賣黑咖啡,幾乎無效。晚上孩爸幫我按摩半小時,感覺太舒服了,感覺翻身特別利索,想下床。

5-9

昨晚最長一次連續睡眠2小時,睡到7點50,比昨天感覺好很多,加油!

上午,五日前就下單的yehu從衡水出發終於跨越大半個中國來見我。

17:00 下床,很輕鬆,幾乎沒感覺到一點疼痛,和前幾天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也許前幾日的劇痛是黎明前的黑暗?紙尿褲看來是買多了。不過並不敢時間很長,怕前兩天那種撕心裂肺的劇痛重新來找我。一朝被蛇咬...

概括一下上面的記錄,最初的幾天,吃喝拉撒前兩項在床上進行,後兩項(其實只有第四項,第三項在最初的幾日完全空缺,可能因為吃得少吧。順便插個題外話:最初的兩周差不多瘦了8斤。想減肥的妹子聽到這裡是不是很開心?不過呵呵,不要開心得太早,後面很快就會回來的,扎心了吧,老鐵)

因為每次下床都很痛,所以不敢多喝水,一般每天下床如廁兩三次,如廁時候順便洗腳洗pp。洗臉這種事情有時候就忽略了。雖然洗臉可以在床上進行的,但是因為自己卧床已經給家人增添太多麻煩了(孩爸要上班而且非常忙),所以我一般能忍則忍,有時候就拿濕紙巾擦擦臉(乾濕紙巾、止痛藥、水杯這種東西是一定要放在床邊自己能拿到的地方這種常識性問題應該不用多說了對吧)。

按照一般的經驗,應該是狀態一天比一天好,但是5月5、6兩日數次下床時候的數次長時間十級劇痛讓我心生絕望。一方面對下床時候的疼痛心存恐懼,另一方面擔心疼痛會影響恢復效果。痛苦使人清醒。終於做出了一個開歷史倒車的重大決定——不下床了!從6日下午起,開啟24小時不離床模式。

這個看似倒退的重大決定於我而言簡直是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日子突然變得陽光燦爛,因為此後我幾乎再也感受不到下床時候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了!天哪,為什麼我一開始不這樣做!白白受了那麼多苦!!

來到解放區後的日子一下子就變得好過起來。雖然還有晚上每隔一兩個小時後背痛醒的折磨,不過相比起下床時候的十級劇痛,這隻能算是毛毛雨吧。

24小時不離床的日子過了幾天,在床上翻身、移動感覺越來越利索,我的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克服心中的恐懼,翻身、左腿著地、右腿著地、雙腿跪地、左手撐著左膝、右手用力抵住受傷處,把整個人的重量全部轉移到左腿,站起來,邁開步,一步,兩步,三步…不疼,不疼,真的不疼!簡直要喜極而泣!!!

---------我是骨折流水賬和休養攻略的分界線----------

我相信你們中的很多人和我一樣,對骨折的概念停留在「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很痛的」這個層次。因為人群中的絕大多數都不像我們如此「幸運」,有機會親身體會一回。

就我的個體體驗而言,骨折期間的疼痛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懵懂突襲期。我不知道這個階段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於我而言,這個階段主要是從事發到第三日凌晨,持續時間差不多36個小時。這個階段的疼痛好像和活動聯繫不緊密,或者說有一點滯後,比如說我第二天早上叫滴滴的時候,上下車的時候並沒有感到那種鑽心的疼,兩次比較明顯的疼痛都發生在上車以後。

第二階段,撕心裂肺刻骨銘心期。這個階段顯然是最難熬的。主要的痛苦來源於兩個方面:

第一,每次活動(包括側身或者下床)幾乎都會有劇痛,甚至是十級劇痛。解釋一下我所謂的十級劇痛的程度。網上有關於骨折疼痛和生孩子陣痛哪一個更痛的爭論,陣營雙方各持己見。我因為是剖腹產的,沒有發言權。對於骨折的十級疼痛我認為其程度至少相當於剖腹產後的按肚子和下床活動,雖然疼痛的類型並不相同。不過我清楚地記得,剖腹產後第一次下床,我沒有大叫,也沒有流淚。當時扶我下床的月嫂阿姨還對孩爸說我真堅強。最最關鍵的是,按肚子和下床的疼痛次數是個位數,總時長最多也就十多分鐘吧。而骨折下床時候的疼痛是一次又一次,每次都要持續一兩分鐘,甚至三五分鐘,折磨到你失去信念。

第二,晚上睡覺因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背部肌肉無法承受,平均一個半小時會痛醒一次,最長不超過2小時(除了事發當晚,前兩周的連續睡眠時間一次都沒有超過兩小時)。

第三個階段,重回人間期。這個階段只剩下第二階段中的第二種疼痛——晚上睡覺背部的疼痛,仍然是會隔幾小時就醒一次,不過每次醒來背部的疼痛感在減輕,而且每次能連續睡眠的時間在拉長。

重點來說一說最難熬的第二階段。

上一分鐘天使,下一分鐘魔鬼。

上一分鐘天堂,下一分鐘地獄。

上一分鐘風平浪靜,下一分鐘巨浪滔天。

上一分鐘萬里無雲,下一分鐘狂風暴雨。

以上的這些句子都是我在經歷一次次撕心裂肺的疼痛後用訊飛語記寫在手機上的。那一次次像潮水一樣漫過來又退去的疼痛,如果不及時記下來,我真的怕自己會忘記。

當你沒有經歷過這些的時候,根本難以想像,從床到衛生間短短4、5米的距離,與我而言彷彿天涯海角,有時候甚至需要花費一個小時。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下床動作,猶豫了再猶豫,琢磨了再琢磨。翻身、左腿著地、右腿著地、雙腿跪地、左手撐著左膝、右手用力抵住受傷處,把整個人的重量全部轉移到左腿,站起來,邁開步…疼痛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站起來或者邁開步的時候突然襲來,讓你忍不住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一旁的家人或手足無措或試圖來幫你,而你清楚地知道誰也幫不了你。此時的你,只希望let me alone。處於痛苦的折磨中的你本能地厲聲呵斥:「別碰我!別管我!」持續半分鐘到2、3分鐘不等的劇痛終於過去了。你再也不敢邁步了。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猶豫了再猶豫,琢磨了再琢磨。4、5米之外的衛生間於你而言還在天涯海角……

一個月後的今天,孩爸和孩子還時不時聊到這一段,他們甚至會演一出情景劇,模仿當時的情景。因為這一切都已經過去,才會有這麼好的心態來面對吧,可惜沒有留下當時的影像資料。孩爸說,他當時腦海中確實也閃過幫我錄視頻的念頭,但是看到我那麼痛苦的樣子,又不忍心錄。)

除了白天活動時八級十級的劇痛之外,晚上的背痛同樣並不好受。每次痛醒後,只能小心翼翼的稍微側一側身,用手來來回回地摩挲背部,雖然並無長效,但至少在手掌划過背部的那一瞬間是天堂。有時候一醒就是一兩個小時無法再次入睡。經常是早上4點多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了。一次又一次體會到什麼叫腰要斷掉的感覺。經常陷於一種兩難選擇的境地:躺著一直不動,感覺腰要斷掉了,動,又會有鑽心的疼。到了必須要把背部解放出來側身一下的時候,會用手按住受傷的地方,手背撐著床,一直撐著,大半個身體的分量支撐在手上,時間長了,感覺手又麻又疼,但還是不敢把手放鬆,也不敢移動身體,擔心一放手鑽心的疼痛又會襲來,兩疼相權取其輕——這是人的本能。於是就那樣僵持著,僵持著,心中是滿滿的絕望。一個聲音說:誰來救救我?另一個聲音回答:誰也救不了你,只有自己靠自己。

……

那幾天的日子,早已不再糾結頭髮已經十多天沒有洗。不得不感慨人的適應能力真強啊,前幾天還一直在琢磨好幾天沒洗頭了這日子怎麼過。

每天的生活圍繞這幾個選擇題展開:是睡這張床還是睡那張床,哪張床起來的時候會不痛一些(席夢思床高一點軟一點,硬板床硬一點矮一點);止痛藥究竟還要不要繼續吃,為什麼按時按量吃了還是這麼痛;是往前走兩步再往下躺,還是先躺下到床上再一點點往床頭挪?

如果某一次下床完全沒有痛苦,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痛,彷彿自己已經完全像一個正常人,躺在床上盡情吃喝追劇,如同在碧海藍天的海灘邊悠閑度假;如果某一次下床經歷了劇痛,立馬又會收斂很多,不敢再隨心隨心所欲吃吃喝喝,以延長下一次下床的間隔時間。

日子就在這樣的選擇題和彷彿人格分裂的循環往複中一天天地重複著。

……

人在承受肉體痛苦的間歇,也許是最適合思考人生的。比如我,就在此痛與彼痛之間,在這一次痛和下一次痛之間,認真思考總結了骨折的養護心得。

敲黑板,劃重點!

慢!很慢!非常慢!否則,痛,很痛,非常痛!

記住這六字真言,因為它真的能幫到你。

關於幫助

Dependence hurts. But if you accept it, there is less suffering.

——Ram Dass

在TED上看了一個71歲的老人分享她關於如何與害怕變老的情緒做鬥爭的演講(題目:How to live passionately----no matter your age)演講者說,人變老的時候,開始逐漸失去年輕時候無限的精力,開始喪失自我獨立的能力,這真的很可怕。然後她引用了拉姆.達斯的這句話。聽到這句話時,感覺瞬間被擊中。原來這就是這幾天的我除了身體上的疼痛以外,精神上感受最深的事。

不知為何,我一直是那種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性格,甚至包括最親的人。正如前文提到的事發後的種種不願意麻煩別人,不願意告訴家人實情,卧床時候為了不麻煩家人我寧願不洗臉等等。

是的,就像拉姆.達斯說的那樣,依賴別人很痛心,但若你能接受事實,那麼就能少受些苦。

當面對超過自己承受範圍的苦痛時,我不得不選擇依賴別人和別物。這裡我想重點談一談別物。

這是我給你的第二點忠告。如果你覺得疼得受不了,請接受包大人的幫助——也許會有一點點傷自尊,但那確確實實會幫助你少受些苦。再比如伴隨卧床而來的排便困難等等,都需要藥物的幫助。因為疼痛影響胃口,吃得少,所以我整整五天沒有便意。雖然卧床期間已經非常注意飲食上補充蔬菜和粗纖維,但第一次便便還是在藥物的幫助下才得以順利完成。

不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習慣於獨立的我,在革命形式稍有好轉後,轉身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全方位的各種自力更生……

說到幫助,還想重點說一件讓我又氣又惱的事。對於腰椎骨折的病人來說,有一樣非常重要的能夠提供幫助的別物——腰托,也叫腰圍。

要說清這件事,必須回到事發第二天早上就診的時候。急診醫生在病歷卡上奮筆疾書後給我開了一張小單子,一個220元的腰圍,讓我到醫院小賣部去買。

我試戴了醫生開的220元的腰圍,感覺有點大,圍起來有點松。然後小賣部阿姨告知這個款式沒有我的尺寸了,向我推薦了380元的另一款。我試了一下,大小差不多。220元的那種是一層的,380元的有兩層,一層寬,一層窄,寬的那層裡面有4片薄薄的鋼板。然後我啥都沒拿,直接圍著腰圍離開了醫院。

每次下床,我都按照醫生說的,先戴好腰圍再下床。因為受傷的部位是腰椎L3、L4(腰椎一共5節,相當於倒數第二、三節),所以其實位置已經是臀部的上半部了(就診時醫生寫的也是臀部)。所以每次我都感覺腰圍寬的那層鋼板的邊緣正好卡在我受傷的地方,硬邦邦的,卡得疼。而且疼痛的時候,人有種本能,想用手用力按住疼的地方,覺得這樣會減輕一些,既包括身體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而帶著鋼板的腰圍,隔開了我的手和受傷的部位,讓我根本無法發力。於是,在經歷過數次疼痛折磨,自己的手卻無法助一手之力之後,我選擇只圍窄的那一層,寬的那一層就那樣掛在兩側,然後下床的時候用手用力頂住疼痛的地方。

我一直感覺這個腰圍有些不對勁,也常常在想,如果380元的效果更好的話,醫生為何給我開了220元那種不帶鋼板的?也許我的受傷部位不適合這種有鋼板的?而小賣部阿姨不懂也不管,對她來說只要把東西賣給我就行了。

直到一個月後,我為了出門在淘寶上買了一個薄款的腰圍,這個困擾了很久的謎團終於解開了。

(這是淘寶上買的腰圍)

當我試圖把腰圍圍上的時候,發現窄的那一層無法圍上,太短了,難道買錯尺寸了?我明明是按照自己的腰圍尺寸買的呀。再仔細一看,發現竟然是寬的一層先圍,再圍窄的一層,就正好能圍上。難道,醫院買的腰圍我一直圍錯了!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的心裡真的是一種說不清的滋味。難道是自己智商低下,這麼簡單的東西也會搞錯?!

(這是醫院小賣部買的腰圍)

再仔細一看,還真不是我的問題,明顯是設計上有問題。任何事先沒有看過說明書而且對腰圍沒有概念的人,都會認為這個商標尤其是還有一個大小號的標籤(紅圈處)應是在裡面的吧。腦殘的商家竟然把這個放在外面!(對比兩圖紅圈處,淘寶款大小號標籤是在內側的)

我這才醒悟過來,其實鋼板是稍微有一點弧度的(醫院的這款弧度沒有淘寶的明顯),一直以來我里外穿反了,就導致弧度反了,所以才會有感覺鋼板卡住受傷部位的問題。如果正確佩戴的話,弧度正好是貼合腰部曲線的,那樣的話,即使隔著鋼板,手也可以隔著腰圍頂住受傷部位。

為了印證究竟是不是自己智商有問題,小姐妹來看我的時候,我特地拿出醫院腰圍讓問她覺得應該怎麼戴。結果沒有讓我失望,智商有問題的是商家,真的不是我。也許商家會解釋說是有使用說明書的,可是客觀現實就是如此陰差陽錯,小賣部阿姨說包裝盒一時找不到了,而當時疼得齜牙咧嘴的我也根本顧不上去關心一個看似沒有實際意義的包裝盒究竟在哪裡是不是必須堅持拿到。那天我試戴的時候,就是把商標和大小號標籤穿在了內側,而醫院小賣部的阿姨也沒有給我指出來。或許她也不懂,或許是她沒留意,又或許是隔著櫃檯,她根本就沒有看到。於是我就那樣反戴著腰圍離開了醫院,而且把這個錯誤一直持續到幾乎已經不需要它的時候。

事後回想,總覺得我一直以來之所以每次下床幾乎都能感受到十級劇痛和錯誤佩戴腰圍有關。原來每一次下床我都是在裸奔!腰圍完全沒有起到作用!!

腰圍未發揮作用和疼痛程度的感受之間是否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已經無從考證。但是骨折的疼痛和活動是有關係的是千真萬確的,而腰圍可以減少腰部的受力,可以幫助受傷部位固定也是千真萬確的。

好吧,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要為已經受過的苦痛懊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老天爺就是讓我來體驗生活,體驗這種極致的疼痛。

關於信念

信念的問題其實在本帖的前言部分關於開貼緣由中也提到了。人在疼痛的時候其實最需要解決的不是當下的疼痛,而是還會痛多久的問題。尤其是當疼痛的曲線圖並沒有按照你設想的那樣划出一道美麗的下行拋物線的時候,尤其需要信念的支撐。雖然並沒有一天天好起來,甚至今天的感覺比昨天更糟糕,但是請你相信,光明就在前面,勝利就在前面, 疼痛終將過去!

我不知道我的個體體驗是否具有普遍性,總之,當疼痛出現反覆,當第十天左右反而比前幾天情況更糟糕的時候,我的心情是無比沮喪的。就是那幾天,我不得不選擇向包大人求助。當然害怕疼痛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孩爸放心上班,我一個人在家真的能行。自己的工作本來就很忙很累,還要送孩子上學,照顧我的吃喝拉撒,稍微有一點點空閑時間也顧不上休息,要給我按摩背部。看著他忙碌的身影和缺少睡眠的樣子,我實在不忍心再增添他的辛苦。

寫在最後——光明就在前面

凌晨5點醒來。窗外有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夾雜著一聲模糊的公交車??上錄音人聲播報的「左轉彎」。睡不著了。不知不覺開始回想這些天的感受。疼痛的感覺幾乎已經無法清晰回憶,一如大多數人所經歷過的無疾而終的初戀。原來身體上的疼痛和情感上的疼痛竟有如此相似的命運——經歷的時候撕心裂肺痛不欲生,跨過之後只剩下雲淡風輕。

漸漸地,窗外的鳥叫聲沒有了剛才的熱鬧,變得越來越稀疏,也許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已經飛出去開始了新一天的討生活,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可以繼續閑著無事停在枝頭宛轉,不用負擔養家糊口的艱辛,如同此時的我。自然界的一切果然都是相通的。

以上的這段話也是按照訊飛語記里原原本本抄下來的,送給已經經歷了疼痛的自己,也送給也許正在經歷苦痛的你。請你相信,這一切很快都會過去。風平浪靜之後,你也能聽到五月清晨最動聽的鳥鳴。

卧床期間的物質口糧和精神食糧

完成歷史使命的硬板床,感謝它陪我度過那些苦痛的日子。


推薦閱讀:

雀巢健康科學攜手長和醫療共助腦癱患兒康復
鬼門關前一道坎(下篇):家屬怎樣配合提高老年髖部骨折的治癒成功率?
什麼是運動康復
腳踝受傷訓練

TAG:骨折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