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引發的對當代媒體的思考
本文作者:雅玲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聚焦》,看到最後差點淚目了,不是狗血感動,彷彿是被自己打動,大概這就是共情的力量吧。這部影片是由托馬斯·麥卡錫執導的傳記劇情片,由邁克爾·基頓、馬克·魯法洛、瑞秋·麥克亞當斯、列維·施瑞博爾聯合主演,並於2016年2月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當然金杯銀杯不如人們的口碑,豆瓣評分8.8,可以說是很棒的電影了。
整部電影長達兩個小時,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美國教會的神職人員猥褻性侵兒童的醜聞為背景,講述了波士頓環球報「聚焦」組,通過不斷打電話、拜訪、取證、查找資料等途徑來揭露批判神職人員的惡劣行徑,希望最終能夠推翻這種體系的故事。
事件發生於2003年,當時還是傳統媒體的天下,波士頓環球報迎來一位新總編輯馬蒂·巴倫,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來便大刀闊斧的讓「聚焦」組(羅比、邁克、薩沙)深挖一個「天主教牧師性騷擾教區里的孩子」的並沒有引起重視的小案件,卻不斷的牽出背後隱藏的一系列事件以及涉及的上百名受害者。教會內外的勢力不斷向他們施壓,迫使他們停止調查,隨著這場高層與媒體人之間的拉鋸戰不斷展開,內心澎湃如潮湧,感受頗深。
權力與媒介之爭一直是一個熱議的話題,媒體講求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可是當事件涉及高層利益,便一定會有各種壓力讓媒體閉嘴,這時候媒體又該何去何從呢?息事寧人有違良心道德,無視所有人便是利益受損,甚至葬送一生的前途,如何丈量二者,或者說如何平衡二者,是一個難題。
當事情發展到後半部分,那些媒體所認為的幫凶以及沉默者紛紛表示曾經向媒體投訴過,也提交過相關犯罪神職人員的名單,可是石沉大海,並沒有引起媒體的重視,漸漸的也就失望了。「聚焦」組的成員開始自責反思,正如主編馬蒂在開會時說的那樣:「有時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大多時候都是在黑暗中摸爬滾打的, 突然間燈亮之後, 每個人多少都要面對些責難。 」 我想這是媒體人的通病,是一個隱患,一個極大的不足,現在的媒體大而雜,門檻限制也不高,大多數人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媒體人意識,一味迎合受眾,只想著迅速報道出爆炸新聞以吸睛。他們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時代責任感,更進一步說他們缺乏一種高瞻遠矚的眼力見和能力,這麼大數量的媒體人,具有能夠深挖和預見能力的人卻為數不多,這值得所有媒體人去認真反思。
在影片中還有一個場景,是羅比在酒吧的一次談話,其中就涉及到一個很現實的「維穩」問題。對於人們來說,教會代表的是一種信仰,而他們正在做的揭發控訴教會陰暗面的報道,就是在毀壞大家信仰的希望,掐滅大家生活的希望,典型的代表就是劇中薩沙的奶奶,她每周都要去教堂三次,是虔誠的天主教教徒,而薩沙的報道卻是在毀壞奶奶的信仰,這構成了一組很糾結的矛盾,看得也著實揪心。巴倫並非波士頓人,可以說他是一個局外人,對這座城市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所以他才能堅定不移的無視所有人去調查這件事情去推翻這個體系。當然這是別人勸說羅比停止調查的一個理由,因為羅比是波士頓人,顯然這是一張感情牌,也是我們常看到的借口,可這個借口卻打動了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心 ,畢竟它是那麼的冠冕堂皇,為了和平為了穩定,所以我們不得不包庇容忍,聽上去彷彿大無私的奉獻犧牲了許多,但其實只是在圈套里的自我欺騙與自我蒙蔽,因為人家給他灌輸的就是這樣一個維穩的理念,卻沒有人告訴他揭露罪行推翻體制,反而迎來的才是真正的光明。
兩個小時的電影一直在講述這個調查的過程,在大量證據浮出水面時,邁克多次想要將其報道出去,趁早揭露罪行,同時也防止其他報社捷足先登,可是巴倫很理智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這不只是一個性侵兒童的事件, 更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系統問題,目前的這點證據只會吸引人們一時的關注,卻不會有任何改變,而這場持久追蹤調查的最終目的,是要推翻這種體系,所以要堅持到最後。這和中國的「臨時工」現象很契合,一出了事兒就說某某是請的臨時工,已經辭退,從而推卸責任,而後這樣的錯誤還是一犯再犯,因此說,這樣的表面淺層報道是無濟於事的,要改變就只有徹底。直到結束前幾分鐘,「聚焦」組才將所有的證據編輯成報道印成報紙,將這麼久的成果公之於眾,看到最後一個場景讓人瞬間淚目。「聚焦」組辦公室一反常態的繁忙,大家都在認真接待打來投訴檢舉的電話,顯然,這已經足夠說明他們的報道成功了,他們頂著壓力這麼久的努力成功了,那種長期不被認可的努力很久後得到回報的莫名感動油然而生,特別值得細細品味,相信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同時,電影的結局屬於開放式的,我們並不知道最終這些犯罪的神職人員有沒有受到處罰,這種問題體制有沒有被推翻也不清楚,可能是因為真實事件可考內容只到此,又或許是讓觀眾自己去揣摩其後故事的發展,總之,意味深長。
這部電影涉及了媒體、宗教、自由、公正、權力等多個層面,我作為媒體人自然最直觀的是關注媒體方面。尤其是作為媒體人,我們自身到底還有哪些不足需要及時改正,我在哪些方面也曾忽略過他人的意見和提議,是否具備足夠的新聞敏感度,是否真的了解人性,是否具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面對所謂的媒體道德,究竟該如何去看待如何去做?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考慮,人固然不會完美,但一定要知道完美大概是什麼樣子、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品質,只有在不斷的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做出更好的事業,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近些年來似乎揭露時代社會陰暗面的題材作品很吃香,尤其是在國際大獎評選上,不過也出現了為了迎合國際口味而創作特定題材電影的現象。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類影視作品很多都拍得十分出色,印度電影《痛擊》,中國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電影《活著》,美國電視劇《紙牌屋》電影《三塊廣告牌》,韓國電影《辯護人》等等,都是值得觀賞回味推敲的佳作。如今每次看到好電影,我都會有一種欠它一張電影票的感覺,後悔沒有早些發現,沒有早些接受醍醐灌頂的思想洗禮。正如李安導演所說「電影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呈現我們未知的部分,而非已知的部分」,觀影是一個休閑、學習、深思的綜合過程,一部好的電影總是展示一些關於文化或社會的問題,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關注、思考,想必這是觀看好電影的意義之所在吧!
推薦閱讀:
※電影楊善洲觀後感?
※《英雄本色》中三個主角各代表了哪類人?
※建軍大業主要演員都有誰?都是什麼角色?
※《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還有什麼是你想知道的?
※劉德華作為製片人都有哪些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