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輔導孩子作業就怒氣攻心?別急,可能錯不在你...
來自專欄編程貓說教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輔導孩子寫作業成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病」。網友都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就在上個周末,貓小編在披薩店親眼目睹了這麼一場「親子災難」:
隔壁桌的媽媽一邊用手指大力地敲打試卷,一邊沖著孩子大吼:「這個方程不是才講過嗎?你長沒長腦子??到底還要我講多少遍???......別人全都會了,就你還不會!!!」
即使店裡人聲鼎沸,也還是蓋不住這位暴走媽媽的怒吼。而孩子呢,一臉無奈地看看試卷,又看看地上,還盯了一眼我手中的披薩,總之就是不跟媽媽正面交流。
在網路上,我們常常也能看到很多家長對於輔導孩子作業的瘋狂吐槽,什麼氣到心梗、氣到「家法伺候」、氣到想把孩子重新塞回肚子......
但是很抱歉,我們並不打算加入這場吐槽狂歡,今天我們從孩子的角度來聊聊輔導作業這件事兒。
一、父母的愛,孩子都知道
前幾天,一段採訪00後的視頻爆紅網路,孩子們談到被爸媽輔導作業的經歷,實在是讓人覺得又好笑又心酸。
當被要求「用一個詞來形容爸媽輔導你作業的心情」時,孩子們紛紛甩出了這些詞兒:感傷、兇狠、「十分激動」、淚流滿面......
其實,父母火冒三丈的時候,孩子心裡也不好受。
更為惱火的是,很多父母情緒一上頭,就控制不了開始說「狠話」。而每一句,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傷害。
這種怒火衝天的「親子時光」,當然也不能在孩子心中留下一個美好的形象了。他們能夠記得的,就是一座隨時準備爆發的火山。
但孩子們就此怨恨了嗎?很意外地,並沒有。
在打分環節,幾乎每一個孩子都給父母打出了高分。他們說,哪怕再凶,那也是「爸爸媽媽的愛」。
是的,就算孩子在你的怒吼中閃躲、流淚甚至反抗,他也完全明白,父母是愛他的。
二、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不過,孩子的懂事和大度,並不是父母恣意發火的借口,而且也不代表父母的怒氣沒有對他們造成傷害。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封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控訴父母的萬字長文?當時網路上討論很多,不少人從各個角度對作者的原生家庭進行了批駁。
然而貓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卻是作者父母無處不在的歇斯底里:
當孩子回家向爸媽訴苦,不堪同學騷擾的時候,父母破口大罵;
高考備考期間情緒不好,關門稍微重了點兒,父母便聲嘶力竭地吼叫;
好不容易有次家庭旅行,卻因為導遊不合時宜的一句玩笑,父母又無端對著孩子怒嚎;
......
這位作者最後用了這麼一句話來形容他的父母:
「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充滿狂躁和沉悶。」
這其實和前面提到的因為輔導作業發火的家長多少有些相似:在他們的世界裡,發泄情緒遠遠超過了解決問題本身。
而科學研究早已證明,情緒不穩定的父母,難以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中央綜治辦和中國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國範圍內對未成年人進行過調查分析,在家裡被「經常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
25.7%的孩子「自卑」;
22.1%的孩子「冷酷」;
56.5%的孩子「暴躁」。
面對隨時「提刀」的父母,孩子不得不長出一身「盔甲」,這身「盔甲」可以對外,但首先防備的還是傷害他的父母。
就像萬字長文作者告誡父母的那樣:「記住,在世界的一角,有一個傷痕纍纍的靈魂在憎恨著他的教育者們。」
在外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明白不是誰聲音大就有道理,但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卻喪失了理智。而父母單方面的情緒宣洩勢必會導致親子關係走向對立,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
或許,下一次發火的時候,每個父母都應該先在心裡默念一個問題:我是要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三、不要急著數落自己,可能錯不在你
不得不承認,陪孩子寫作業對很多家長來說,已經成為了揮之不去的痛。
相關統計顯示,中國學生每天寫作業超過2小時,而「陪作業」已成為影響家長幸福感,誘發親子矛盾、家校矛盾的社會問題。
究其根本,問題還是在於焦慮,家長對教育、對孩子的焦慮,對子不能成龍、女不能成鳳的焦慮。
但我想說的是,這種焦慮不是個體的焦慮,而是社會整體的焦慮。因此,各位家長也不必過多地指責自己。
我們在社會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斗室星空」,用來比喻家庭和社會。
每一個家庭在社會這個「星空」下,就是一間間小小的屋子。我們每個人坐在屋子裡,仰望星空,「斗室」的環境影響了我們對「星空」的看法,相反,斗室也可以反映出整個「宇宙」的變遷與發展。
也就是說,家庭和社會相互影響,從家庭中也能反映出厚重的社會關係。
當下的社會環境以一種「狂奔」的態勢在發生著變化,我們在短短二、三十年內,將數千年的幻想變成了現實,技術在改變社會,也在改變我們。這種社會疾馳帶來了很多現代人的情緒病,焦慮是其中一種。
在這種「全民焦慮」的狀態下,誰能學會從容地應對教育,誰就能為孩子謀得一席快樂成長之地。
1、陪寫作業,距離可以遠一點兒
如果一定要陪寫作業,我建議家長可以稍微離孩子一段距離,看看書報或者處理一些筆頭工作。
這樣做的原因是,一來沒有守在身旁給孩子的壓迫感,二來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強迫的。同時也達到了監督的目的。
2、孩子「磨洋工」,採取時間獎勵法
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可能是低年級家長最頭疼的事情。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根據作業量給孩子設定完成作業的時間。
規定時間內完成,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超時則會有相應的懲罰。
3、孩子先檢查,父母后檢查
很多孩子一寫完作業,丟給父母就不管了,這樣其實發現錯誤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更好的辦法是,父母可以讓孩子先檢查一遍,自己發現問題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也給父母減輕了負擔。
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但是,任何時候,都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請堅定地站在孩子身邊,陪著他一起變得更好吧。
推薦閱讀:
※孤獨症系列講座(二十一)會玩的家長這樣陪孩子
※大學英語考試(CET)的等級系統是怎樣的?為什麼考完四級考六級,為什麼不考五級?
※使命不忘 紅心向黨 ——盛華學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開班
※怎麼看美媒說中國孩子去美留學是為了面子?出國留學對孩子到底有沒有好處?
※我們的天才是怎麼一步一步成為普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