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災難逃生手冊】學會這些,關鍵時刻能救命!

【災難逃生手冊】學會這些,關鍵時刻能救命!

大自然有著賞心悅目的迷人風貌,有著千姿百態的萬物生靈,有著海納百川的大度包容......

同時也有著摧枯拉朽的毀滅本領。

我國本就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而且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增加。

吉林地震的發生再次喚醒了人們對於自然災害的恐懼,在這種天災頻發的環境下,學會如何在災難中逃生顯得尤為重要。

以下是求生姿勢,靜待解鎖:

求生姿勢之洪水篇

洪水是暴雨、急劇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漲的一種自然現象,是自然災害。從客觀上說,洪水頻發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

當面對洪水爆發的險境時,我們該如何求生呢?

姿勢一:迅速向高處轉移

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台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等高的地方暫避。

姿勢二:儘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

如已被捲入洪水中,一定要儘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姿勢三:遠避高壓線桿、塔,防止觸電

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

千萬不能有的姿勢

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杆、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求生姿勢之地震篇

地震目前還是人類尚無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災害,但只要掌握一些正確姿勢,是可以使傷害降到最低的!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我們應該沉著冷靜,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

姿勢一:把重心降低,採取蹲或坐姿

在突如其來的地震中,應選擇好躲避處後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並使身體盡量蜷曲。

姿勢二:選擇三角形避震空間

在室內避震應在小範圍內選擇三角形的安全空間,例如躲在承重牆牆根、牆角,有水管或者暖氣管道的地方,或者堅固的傢具旁。

姿勢三:保護好頭頸部位,掩住口鼻

避難過程中盡量護住頭部,並設法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同時以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呼入煙塵。

姿勢四:不要點火,關閉火源

不要隨便點燈或打火,以防空氣中存在易燃易爆氣體而發生爆炸;同時,在感知晃動瞬間,或者大的晃動停息之後,立即關閉電源、火源。

姿勢五:立刻停車,卧姿躲車旁

駕車行駛時,應盡量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杆等,並儘快選擇空曠處停車,並以卧姿躲在車旁。

求生姿勢之颱風篇

平時常說的颱風,是一種熱帶氣旋,是指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急速旋轉的低壓渦旋,常伴有狂風、暴雨和風暴潮。

當颱風席捲而來,我們可以有這些求生姿勢:

姿勢一:宅在家裡,不要出門,防止被砸

在颱風來臨前,最好不要出門,以防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

姿勢二:戶外行走時把身體縮成一團

外出時,如果只能步行,一定要穿輕便防水的鞋子和顏色鮮艷、緊身合體的衣服,並且要穿好雨衣,繫緊雨帽或者戴上安全帽;行走時彎腰把身體縮成一團,以減少受風面積。

姿勢三:關好門窗,搬移窗口物品

關好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要及時搬移屋頂、窗口、陽台處的花盆、懸吊物等。

求生姿勢之火災篇

總結以往火災事故的教訓,其中最根本的一點是要提高人們火場疏散與逃生的能力。

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包圍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裡逃生。面對滾滾濃煙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靜機智運用火場自救與逃生知識,就有極大可能拯救自己和他人。

姿勢一:保持清醒頭腦 撲滅初期火災

火災發生時一定要冷靜地面對。

假如火災初起時就被發現,可趁火勢很小之際,用滅火器、自來水等滅火工具在第一時間去撲救,同時還應呼喊周圍人員出來參與滅火和報警。

如有多人滅火,應進行分工,一部分人負責滅火,另一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圍的可燃物,防止、減緩火勢蔓延。

姿勢二:針對不同火情 尋求逃生良策

逃生開門前應先觸摸門鎖。若門鎖溫度很高,則說明大火或煙霧已封鎖房門出口,此時切不可打開房門。應關閉房內所有門窗,用毛巾、被子等堵塞門縫,並潑水降溫。同時利用手機等通訊工具向外報警。

若門鎖溫度正常或門縫沒有濃煙進來,說明大火離自己尚有一段距離,此時可開門觀察外面通道的情況。開門時要用一隻腳抵住門的下框,以防熱氣浪將門沖開。在確信大火併未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應儘快逃出火場。

姿勢三:遇有濃煙濕毛巾捂鼻 彎腰低頭迅速撤離

通過濃煙區時要儘可能以最低姿勢或匍匐姿勢快速前進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狹窄的角落退避如牆角、桌子底下、大衣櫃里等。

最後,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災害,若幾個人同時被困,要互相鼓勵,切不可悲觀失望。

推薦閱讀:

歐洲難民危機:西式民主輸出的災難性後果
看災難相
「離婚不離家」是一種災難
眼相透露你會遭遇什麼災難
命理看災難歌訣

TAG: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