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活到70就被處死,何止是電影!
來自專欄君君電影院
首發於[君君電影院]微信公眾號TVwanda,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得很久前,君君聽過一句讓人很不舒服的話,叫做:
老而不死,是為賊。
按照表面意思來理解就是:一個人老了卻不去死,就是個害人精,是個禍害。
出自《我們倆》
當時我還在想,誰會這麼歹毒,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後來查閱了典籍才知道,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說的。
但孔子真正的意思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而是指:年老卻沒有德行,給別人樹立壞榜樣卻不去死,就是個害人賊。
原來這句話的本意是在責罵老而無德行的人,瞬間釋懷。
我就說嘛,世界上哪會有人覺得人老了就該去死的?那不是太可怕了嗎?
直到看完下面這部電影,我才發現,自己果然還是太天真了——
《楢山節考》I 1983
豆瓣:8.9分
楢(yǒu)山節考,先來解釋下片名。
「楢山」是地名,「節」是習俗,「考」是考證。
楢山節,是指楢山的什麼習俗呢?
傳說很久以前,在日本信州的一個偏僻山村,老人一旦活到70歲,就會被大兒子親自背上山,獻給楢山神(其實就是自生自滅)。
這部電影就是日本著名導演今村昌平對這種罪惡習俗的考證和還原。
長子背母上山,獻給山神
100多年前,這片叫做楢山的雪山,荒蕪,寒冷,潔白得讓人難以想像山下竟然居住著一群貧窮蒙昧,衣衫襤褸,渾身污穢的人們。
這個被楢山封鎖著的聚落,極度缺少生存的資源,也缺少繁衍的對象。
人們世代為一口飯掙扎奔忙,每年冬天都會有人因為吃不到這口飯而扛不到第二年的春天。
每增加一個人就意味著多一張嘴吃飯,也就意味著過不了冬的危險加劇了一分。
在這裡,只能吃飯不能幹活的人不僅是沒用的人,而且是多餘的人,比如老人和小孩。
因此,他們用死去的男嬰來肥沃田地,用剛出生的女嬰賣錢糊口,用女人的身體去交換食物,用70歲老人的生命換取更多的生存機會。
最原始的需求和極度的貧窮,使得人們像動物一樣生活在這個生存困難的村落,和蛇、蟾蜍、還有數不清的昆蟲一樣過著覓食、交配的生活,渾身沾滿雪水,也滾滿了泥土。
這裡還生活著很多的寡婦,鰥(guān)夫和老處男,被壓制的原始慾望如驚蟄後的蛇一般在人們身體內躁動不安。
這裡沒有法律,他們有自己的法則和儀式:
結婚不需要證明,誰家有口飯吃,就可以成為誰家的媳婦;
偷竊糧食的家族會被全村活埋;
寡婦和村裡所有的單身男子交合以贖罪;
老人如果太健康,對家人來說是一種恥辱,這意味著:該死不死,留一張吃飯的嘴,拖全村的後腿。
家裡的老人如果到了70歲了還不背上山,那麼全家都會被戳脊梁骨,永遠抬不起頭來。
如果該上山的老人不願乖乖就死,就會被兒子五花大綁,活活摔死;
阿玲婆就是這樣一個即將被送上山的老人。
他的丈夫因為不願意背老母親上山而讓全家成了村民唾棄的對象;
這種「不道德」的行為讓他的兒子倍感羞恥,以至於最後親手殺死了他;
這也讓阿玲婆在臨近70的時候決意上山。
為此,她用石頭砸掉自己依然堅固的牙齒,好確信自己年邁,因為這在村裡是一種絕對的榮耀。
阿玲婆全心全意地遵守這個艱難村落的所有倫理。
她輕易地原諒了兒子殺父的行為,並為他隱瞞,她也積極配合著村裡的默契:上山,獻祭,等死。
而遵守這一切,只是為了給兒子、孫子留下更多活下去的機會。
在這樣的絕境之下,讓族群傳下去,讓年輕的人活下去是唯一的人生目的,是他們最大的道德。
在這樣的「大慈大悲」面前,普通的慈悲對他們來說幾乎是不可原諒的。
「送老」一說,說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獻祭,其實就是送死,他們和我們一樣心知肚明。
由於70歲老人不同於嬰兒,不是隨便扔掉就可以的,他們有能力反對和反抗。
於是人們將這種規矩發展成了倫理,給它加以各種解釋和儀式,使之成為一項關乎榮譽、關乎道德的戒條。
這樣,老人們就不再有反對的借口,乖乖被棄成為他必須遵從的社會準則。
說到底,是為了生存,而在這種生存背後,則是一個非常原始、野蠻的社會。
這裡沒有倫理道德,沒有人性,沒有法律,更沒有科學與文化,有的只是「活著」,村民的每天的生活只是「吃飯、睡覺、交配」。
萬惡源於貧窮,法則和人倫被原始的慾望徹底吞噬。
絕境之下,人類只有兩個目的:一是食,一是性。前者是維持生命,後者是創造生命。
而在表現「性」時,片中不時的用動物的交配來和人的性愛呼應,如蛇、鳥、蝴蝶、螳螂和貓頭鷹。
原來,當生存是一個問題之時,人和動物一樣只有慾望沒有愛情。人的生存甚至沒有動物一樣自由,人有的時候更過於無奈。
所以,儘管這是一部劇情片,但我更想把他歸類為一部動物紀錄片——以人為主角,摻雜著人類這種動物自帶的文明和習俗。
這也就不難奇怪導演會偶爾加入各種蛇、螳螂進食、交媾的動物場面,原始而殘酷。
所謂食、色,性也,人類最本質的動物性在這裡被展露無遺,而原始崇拜帶給人類這種動物的精神慰藉,既可怕又瘋狂。
更可怕的是,片中所發生的事曾經真實地存在於人類文明的早期。
在我國漢江流域湖北十堰和陝西安康、商洛一帶的農村,就有很多「自死窯」。
這些鍥形山洞通常挖在懸崖峭壁之上,進出都很困難,與我們所熟知的巴人僰人懸棺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專家們將其稱之為「崖墓」。
所謂「老人洞」也被稱作「自死窯」、「寄死窯」、「巴人洞」等等。
據說古時用來寄放村裡面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的,並只給三天的飯糧。換言之,是老人們告別人世的地方,證明古代曾有「棄老」習俗。
也有一些地區的洞穴是開在江邊懸崖上的。
每年的雨季到來時,江面漲高數十米,將老人洞也整個淹沒,等江水退去,洞里乾乾淨淨,不留絲毫痕迹,又是一個個新的「家」。
是江水洗去罪惡,還是老人是河神的祭品?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八十年代初期,在政府的干預下,這個習俗才慢慢消失。
在生產力嚴重低下的原始和古代,雖然可以理解這種無可奈何,但如今越來越多的留守老人村莊,怎麼越看越像當年的老人洞呢?有的時候,我不禁會想,為了活著,人類究竟能達到怎樣的底線?
推薦閱讀:
※你見過警察的使命,可是你見過狗狗的使命嗎?
※看完《愛樂之城》有什麼感受?
※《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怎麼樣?
※怎麼評價《雄獅》?
※哥斯拉主演亞倫·約翰遜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