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並繼續影響年輕人的錯誤教育理念
來自專欄職業生涯導航 職業經理人培訓 青少年教育
標題對不對先不說,作者提出自己的觀點。
今天與一位朋友聊天時發現了兩個教育的問題,現在想想這兩個問題是大問題,
對年輕人做了非常不好的引導示範,甚至會給年輕人今後生活帶來很負面的影響,
所以寫下來,具體對不對,歡迎批評指正。
1 靠自己 自己闖
從學校畢業後,大部分年輕人都想獨立生活,靠自己改變命運。
首先要為這些年輕人點贊。
獨立、有理想是非常正向的。
現在一些人抨擊巨嬰、啃老族,說的大部分也是對的。
但是,我們說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我們目標是什麼?
1)富裕家庭的年輕人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但是前提是富裕的家庭為子女創造了一個好的環境。
如果在這個家庭中成長的比較好,比較上進的年輕人發展就很好。
富二代的靠自己是因為要經歷一些必須要經歷的挫折,才懂得創業守業不容易。
才知道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但是有些走偏鋒的年輕人只想著自己闖,而不去利用父輩積累的現有資源,堡壘再從最底層建立,那麼就捨本逐末了。
2)中等收入家庭的年輕人
財富是需要積累的,父輩沒有給我們太多的條件,那麼武裝自己的頭腦,靠自己是第一前提。
但我們家庭有一定的積累,那麼當有好的機會來臨時,處處靠自己,花十年時間再去積累資本? 訂立目標,明確路線,控制風險,適當的尋求支援,那麼進展速度會快很多。
3)家庭無任何積累 入不敷出的年輕人
那麼要努力了,真的要靠自己,一點都不要指望其他人,首先武裝自己的大腦(互聯網時代的福利,知識很容易獲取),然後學好一門養家糊口的技能。單點突破。
明確的是,年輕人有些彎路避免不了,說再多,沒有經歷過,一般情況早晚還得碰到。
所以控制風險的試錯是最好的成長方法,沒有其他路可走。
過度依賴是懦夫。
但是,請分情況對待, 不依賴,不意味著不尋求支援。
有理想,然後尋求各種互補資源、人脈資源,打造自己的系統,最終實現人生目標。
2 教育的理論書籍問題
建國以來,開始由於條件有限,然後寫書的教授們,只能寫枯燥的理論。計算機是沒有的,
模擬平台是沒有的,測量工具缺少,物資是匱乏的。另外原先的大學是將軍裡面拔將軍,要最聰明的人上理工科。所以理論書籍的寫法是沒有問題的。
改革開放前期,仍然延續這種寫書的風格,理論優先,實踐偏少,還是條件的限制。
因為必須要篩選出一批年輕人,所以考大學難,大學裡的知識也難,需要快速的把這批年輕人填充到各行各業去,實踐證明也是對的。
但是2000年後,還這樣?
1)普遍還是應試教育
2)大學擴招
高中、初中邏輯很淺顯,甚至大量背題、題海戰術的方式下,邏輯思維未給學生建立,立刻進行非常枯燥的邏輯推理。當需要學生創造時,突然發現很多年輕人跟不上了。首先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是天才的關注點、興趣點完全不同。大學無情的灌輸理論知識、然後無情的把他們拋向社會。只是把他們作為一個工具使用,甚至都沒把這個工具打磨好,沒開刃就開始用了。
所以年輕人需要知道,不是你看不懂,這書不是為你寫的,是需要你自學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深入學習的東西。
那麼我們原因搞清楚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1)大量閱讀,循序漸進的閱讀。
2)圖形化、視頻化、形象化的書籍是有的。
3)課本上的一個名詞、定理、定義沒搞清楚,是因為這個可能是其他一本書的內容或者一個章節的內容,請找相關資料理解(圖解、動畫,網上都有學會用搜索引擎)
4)有良知的老師們請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編製一些輔助的教案、教程。甚至對現有教程進行改良。
5)技能知識只是一方面,成才需要3~4方面的知識,所以我有三個專欄:)
只努力學技術、學理論,你在一維空間
再學點情商、財商+心理+管理知識,你在二維空間
理解人性,你在三維空間
古今聖賢、儒釋道等等的老祖們、某些看清這個世界的大神們,在四維空間
忘記說了,
無所不能的噴子們在零維空間。
賺錢一方面,
家庭和睦、身體健康,出入平安,心情由內而外舒暢更重要。
以上希望能夠給年輕人帶來點助力和一點點思考,完結。
推薦閱讀:
※要陪孩子成長,不要替孩子成長(盧勤)
※寶貝入園第一課挫折有助成長嗎?
※人生之短,為何如此艱辛。
※你如今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看過的書,愛過的人
※你的生命存在很多「可能」|-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