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測真的那麼有用嗎

地震預測真的那麼有用嗎

來自專欄搬磚日記

從地震預測的民科說起,談談地震應對策略

地震工程這個領域還是有不少民科的,主要集中在地震預測,更準確地說是臨震預報領域,即「我告訴你2018年5月12日上海會有7級大地震」這種。當然他們主要放馬後炮,故事情節都是「我當初就預測出來了,報到了地震局市政府省政府,他們不信我不聽我的才導致了如此嚴重的傷亡啊」。鑒於這樣的民科不少,同時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有影響力,我決定寫一點小短文,聊一聊關於地震應對策略的問題。

地震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和颳風下雨打雷閃電一樣,只有人被捲入其中才會變成災

為什麼我們希望知道明天下不下雨?因為如果知道了明天要下雨,我們會帶傘帶雨衣,【傘】和【雨衣】是針對【雨】這種自然現象的措施,可以幫助我們避免或減小【雨】造成的麻煩與不便,精準地預知雨,可以提前準備好應對措施。基於這樣的經驗,我們會很自然地想到如果我們能像知道明天下雨一樣知道明天地震,我們就能做好地震的應對措施。

然而現實並沒有這麼美好,作為一個結構工程師我只能很遺憾的告訴你,儘管天宮已經載上兩個宇航員,儘管蛟龍已經下了深海,但是我們還是沒有像【傘】這樣便利的地震應對技術。一旦知道明天要地震,今天就撐起【地震傘】,到了明天地震就不會損壞房屋橋樑,不會破壞鐵路隧道,這樣的【地震傘】目前還不存在。

如果我們真的知道明天要地震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家都到街上去,到操場體育場去,這樣能極大減少人員的傷亡,但是這樣做並不能避免各種基礎設施的損壞,房屋橋樑該倒的還是會倒,道路隧道該塌的還是會塌,供電供氣供水通信網路該斷的還是會斷。我們具體一點,把這種預報技術給汶川人民,他們都在第一波地震中活了下來,但是城市周邊的山該滑繼續滑坡,下雨了該泥石流的繼續泥石流,於是他們還是不幸罹難。我們即使更牛逼一點,把地震預報技術給了1921年的日本人民,他們在關東大地震裡面了下來,但是東京大火還是燒了起來,於是他們依舊無家可歸。回到我們所在的城市上海,這裡一馬平川,消防完備(真的嗎,膠州路那棟樓還杵在那天天盯著我們呢!),可是有些人就是沒辦法躲在街上,比如ICU的病人,比如保溫箱里的嬰兒,你讓他們怎麼辦呢?

還是回到汶川地震,想想靠著空降兵才能進入的縣城,假使真的有地震預報,居民們躲過了第一波最致命的地震襲擊,但是此時他們露宿街頭,孤立無援,斷水斷電,房屋毀損,通訊失靈,食物匱乏······ 天真的朋友醒一醒,你以為地震搖兩下就完事了嗎,後續有一大堆麻煩事等著你來處理呢。現在關於地震應對策略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城市在地震下的恢復力(Seismic Resilience),力圖建設在地震下能快速恢復,短時間就能回到震前狀態的城市。

還是用【雨】來說,雨這種自然現象之所以給你留下了打【傘】就好了沒什麼事的深刻印象,背後實際上是城市建設的功勞,硬化路面讓你不懼泥濘,排水管網讓你不憂積水,即使你被淋濕,你有乾燥溫暖的家,可以洗個熱水澡換上乾衣服,甚至可以用烘乾機把市調的衣服鞋子烘乾。這一切背後的道路、給排水、房建、電力、燃氣······諸多系統的完備才是你只用一把傘就能擋住風雨的底氣。其實當【雨】超過我們系統的承受能力,一樣會成為災,只有那個時候大家才會想起來責怪城市建設,平日一把傘就擋住風雨的時候往往很難想背後的城市建設。

應對地震,策略和應對雨是一樣的,必須讓城市擁有消除自然現象影響的能力。我並不是反對在地震預測預報領域投入,因為這和天氣預報與城市建設的關係是一樣的

我寫這些牢騷話只是希望更多人明白在今天,不足的不是地震預報,而是更為基礎的城市建設

10年前的今天我在準備高考,5年前的今天,我開始讀研究生,課題是抗震試驗,2年前的今天,我開始搬磚。08年以後抗震規範新出了一版,讓抗規厚度冠絕群雄,讓一本基礎性的國標大幅度增改的就是汶川地震,今天是十周年,我想在自己曾經研究的領域說兩句。

推薦閱讀:

Facebook的好友地震後標識安全功能是如何做到的?
傳新浪微博用戶@至誠感通GTJ 預測了2012年5月28日的唐山地震,大家怎麼看?
地震死13,舉國祈福;疫情亡300,悄無聲息!
地震後截肢的舞蹈教師香港表演舞蹈(組圖)

TAG:自然科學 | 土木工程 | 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