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濟活動里的羊群效應--人的有限理性分析

經濟活動里的羊群效應--人的有限理性分析

經濟活動里的羊群效應

理性:基於現有的理論和大量客觀數據基礎上,通過合理的邏輯推導得到確定的結果,然後是對於自己整體理性判斷能力的一種客觀的自我評價。三個要素:理論、數據、邏輯,自我評價。

那人是否有理性呢?首先對於普通人,經濟理論的學習、客觀數據的獲取、邏輯分析能力的建立,都是近乎不太可能,另外自我評價,大多數人都是自我感覺良好類型,對自己判斷很難客觀(自我中心、自我感覺良好、自我合理化是人性本能,與生俱來)。

人往往只能做出反應,很難進行系統邏輯思考分析。刺激—反應,基本上多數人是這個行為模式(大家可以參考上一篇文章巴普洛夫實驗)。最後每個人都表面上理性思考了一下,但是因為對於有效信息的掌握不足,理論知識的缺乏,系統邏輯的沒有,最後能做決定的其實還是一種假理性,這種假理性更傾向於本能和感性。

任何社會人群永遠如此,但是一個合理的社會會有媒體,會有各種的公知,幫助大家理性分析,認清現實,揭開各種經濟活動的面紗,讓大家儘可能認識到經濟活動的真相。儘管可能會有多種聲音,大家需要自己去面對和思考,但是比起自己思考難度下降了太多,通過公知之間的碰撞,多數人可以慢慢找到基本的真相。這就是媒體的意義所在,當然中國目前還沒有這個東西,輿論嚴格監管,底層討論一片混亂,讓大家更加的無助。

在此時什麼能給大家安全感呢?羊群效應,這個最古老的深刻於基因深處的本能,大家一起就感到了安全(漫長叢林里進化出來的,大家在一起可以對抗野獸)。但是如今社會,少數精英統治人群,就是靠這個效應來管理羊群和宰殺羊群,最後集體成了別人的糧食。

人是不是啥時候都沒有理性呢?那經濟學存在的意義在哪裡呢?人群在消費品領域勉強算是理性的,因為消費—滿足,簡單的刺激反應,這個簡單理性能力應該還是有的。所以經濟學在這些方面還是有參考意義的。但是對於複雜經濟活動,例如投資活動。整體人群幾乎是必然不理性的,只是感性前行,例如股市、房地產。這就是為何投資市場有著名的二八定律,因為那些羊群註定是糧食。

所以關注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有兩個關注點:一個是制度、一個是人性。

制度還是理性的,有內在邏輯的。這個可以從這個思維進行思考。

人性就得進行一定的區分,因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簡單的,易於被感染的,容易狂熱,也容易恐慌的。尤其是在投資品領域,多數人幾乎不是理性的。


推薦閱讀:

孤獨經濟的背後,我們該做些什麼?
鄉村振興從人入手:農民分8個層次,你怎麼看?
共享經濟潮流來襲
點穴財經第二季:經濟周期之中的理財智慧!
讀懂「養豬經濟學」——對生豬漲價的調查之二

TAG:經濟學 | 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