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獵人》的疑惑:誰是門口的野蠻人?

去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墨西哥 「三傑」之一,大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踩著《鳥人》中的小鼓點,走上領獎台,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鳥人》同時也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攝影等重要獎項。通常來說,得了大獎的團隊都是卧薪嘗膽多年後,才會再次獻出佳作,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僅隔一年,墨西哥人就為觀眾奉獻了一場極簡的復仇視聽盛宴——《荒野獵人》!

《荒野獵人》根據邁克爾·彭克的小說改編,講述了十九世紀初,皮草獵人格拉斯死裡逃生,為子尋仇的故事。影片的英文名字《the revenant》直譯過來可以理解為死而復生的人,如果將其翻譯成「還魂者」或許更為貼切。整部影片觀看下來,你會發現,主人公為生存所承受的一切劫難,其實表現的是一個由靈魂主導肉體重生的過程。

導演伊納里圖此次選擇了一種極簡的敘事方式:吝嗇的台詞、臉譜化的人物和簡單的甚至有些單薄的故事主線。而這種極簡的風格卻成就了小李和湯姆·哈迪的表演,讓他們徹底融入到殘酷而真實的故事背景中。但其殘忍程度遠不及慾望帶來的相互殺戮,美國人、印第安人、法國人,各種勢力攪得這片土地混亂不堪,卻又總有希望的火花閃現,展現的是一個集合了人與自然、人和人、甚至種族與種族的全景式史詩級故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荒野獵人》和昆丁的《八惡人》一樣,都是不走尋常路的西部片,或者叫西部片的變奏。以前的西部片往往發生在沙漠或是西部小鎮,牛仔騎馬馳騁在曠野上,與惡勢力鬥爭。但是《荒野獵人》卻選擇了人跡罕至的北部深林,而且還是冰天雪地的冬季,男主角別說騎馬了,連走路都費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爬著前行。在這樣一個類型變奏的設定下,影片為我們徐徐展開了一幅時代的捲軸畫。

在影片一開場,一段准長鏡頭激戰場面貌似為我們擺明了正反兩方勢力:印第安人突襲美國狩獵隊,不但奪走了獵人們的財物,還屠殺了大半美國獵人。很多剛進入影院,還沒坐穩的觀眾很可能被這場凌亂的大戰搞得雲里霧裡。什麼情況?印第安土匪搶奪美國獵人的戰利品嗎?

結果就在主角拚死逃出之後,大家開始期待他如何帶領殘部進行反擊,突然男主角作死地闖入一頭大棕熊的領地,上演了一出《熊的故事》,哦,不對,應該是「武松打熊」的橋段。雖然主角光環護佑他死裡逃生,卻也只留下了半條命。這個時候,觀眾有點懵了,男主都這樣了,接下來不會是講述他如何身殘志堅,追求美國夢的故事了吧?

當然不是,這個時候,真正的大反派生硬地跳了出來,菲茨傑拉德,這個卑鄙的小人,就好像《十二怒漢》里的頑固派一樣,顯露出了強烈的種族歧視傾向,並對與印第安人通婚的格拉斯無端指責。因為私人恩怨,以及對金錢的貪婪,菲茨傑拉德殺害了格拉斯的兒子,還將格拉斯拋棄荒野。

一切屈辱都可以忍受,唯獨殺子之恨不能平息,格拉斯全憑仇恨的力量,拖動著殘破的身軀,開始了他的復仇之路,影片進行到這裡,又變成了《大地驚雷》這種追蹤復仇的故事。一口氣看了這麼多經典影片,觀眾應該不是大呼過癮,就是暈頭轉向了吧!

其實,除了主人公的復仇之旅,關於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間的關係是這部影片的另一條線索。作為剛剛建國不久,尤其是剛剛從法國人手裡買來大片領土的美國人來說,他們認為自己是追求美國夢的拓荒者,在用文明的力量改造這片土地;而印第安人是一群不合作的野蠻人,和危險的豺狼虎豹並沒有什麼區別,他們時刻等候在美國人的家門口,伺機騷擾或是燒殺搶掠。

而對於印第安人來說,他們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不管是美國人來,還是外星人來,在他們眼中,都是侵入者,只不過在沒有形成統一國家的北美原始部落,沒有國界這一概念,就好比一個沒有大門的院落。原本秉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理念的印第安人,就這樣被白人們「侵略」了。

熟悉法律的人可能知道,在以英美為代表的海洋法系中,有一個概念,叫「逆權侵佔」,就是房地產的實際佔有者在一定時間後,如果沒有遭到產權擁有者的反對和驅逐,那麼他就可以在法律上申請,成為這塊房地產的產權擁有者。因為在英美法系中,不保護那些「躺在法律上睡覺的人」。

這也就能理解美國人的想法了,自從他們來到這片土地之後,雖然和印第安人有過紛爭,但卻並沒有任何印第安主權組織宣稱過領土權利。就這樣,美國人用自己的標準,單方面決定了領土的主權,先是通過建設城市把印第安人變成了「農村人」,再通過拓荒,把印第安人趕到了山林中,變成了「野人」。

當然,印第安人在美國電影中的形象經歷了多次演變之後,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野蠻人,尤其是《與狼共舞》讓觀眾站在了印第安人的立場去看待歷史,反思美國的建立是否是以印第安人的犧牲為代價。而《荒野獵人》再一次讓我們反思:回顧歷史,到底誰才是那個闖入別人家中的野蠻人?

當然,美國電影不可能徹底否定美國精神,影片的底線還是要證明:追求美國夢本身是沒有錯的,錯的是個別的人,比如像菲茨傑拉德這種惡棍無賴。影片在塑造菲茨傑拉德這個人物時,著重刻畫了他這樣幾個特點:頑固偏見、狡猾卑劣、唯利是圖、凶暴殘忍、缺乏信仰。對於格拉斯的無端指責,可以證明他是一個充滿偏見的極端種族主義者;而為了金錢選擇留守格拉斯身邊體現了他的狡猾和貪婪;在格拉斯面前殘忍殺害格拉斯兒子,拋棄失去自理能力的格拉斯,顯示了他的凶暴殘忍;而之後在山洞中,通過他和布里傑的對話,則暴露了他是一個缺乏信仰的人,不但不信神拜神,更加不敬神畏神。菲茨傑拉德的性格註定了他失敗的下場,這也從反面證明了美國人追求的美國夢並不是單一的財富和不折手段的成功,而是通過建設美國而達到的自我價值實現。當然,前提是國泰民安,基礎,還得是恭喜發財。

說到這部電影,還有兩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攝影師艾曼努爾·盧貝茲基。

中國影迷喜歡稱呼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為小李子,主要是為了表達親切,但這個略像太監似的稱呼,卻也暗合了他多年來陪太子讀書的奧斯卡經歷。終於,他孜孜不倦的努力在今年得到了回報,小李子憑藉在《荒野獵人》中的出色表演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小金人。

在影片中,由於故事情節中的一場變故,主人公格拉斯失去了說話的能力,所以整部影片相當長的時間裡只有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喘息聲,所有主線上的情節推動都只能依靠小李的肢體語言來演繹,以及他那深邃的眼神和法令紋完成。當然,挑戰身體極限的戲份也少不了:滾泥地、爬雪山、被熊擊、生吃魚和動物內臟、零下30度睡冰天雪地,別說是演戲,光是能完成這些規定動作,已經可以獲頒一座「最賣力演出獎」了吧!

但客觀地說,撇開本片艱苦卓絕的拍攝環境,和異常考驗演員毅力和表現力的故事架構,小李扮演的這個角色始終沒能徹底活起來,整體除了外形以及主人公的神神叨叨外,其他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並不多。當然小李在職業上精益求精的態度還是讓人相當驚嘆的,在影帝競爭並不激烈的本屆奧斯卡上獲獎,也算是實至名歸。

小李影迷都在討論他能否憑藉該片實現奧斯卡零突破之時,不少專業人士和資深影迷可能會將目光聚焦在影片主創中的另一個墨西哥人,攝影師艾曼努爾·盧貝茲基。他憑藉《荒野獵人》史無前例地實現了奧斯卡「帽子戲法」,沒有盧貝茲基,伊納里圖的理念和野心就無法實現,或者說正是盧貝茲基不斷突破自我的攝影技法,成就了伊納里圖的狂野想像。從《地心引力》中別開生面的太空長鏡頭,到《鳥人》中炫技般的一鏡到底,再到《荒野獵人》中匪夷所思的人熊大戰CG手持長鏡頭,盧貝茲基永遠都是一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姿態。

說回《荒野獵人》,這部影片幾乎完全依靠自然光拍攝,而且所有場景在野外零下三四十度的山野中實景拍攝,環境之惡劣,取景之艱難可想而知,與此同時,影片還經常出現調度難度極高的大場面長鏡頭,可以說這次《荒野獵人》所挑戰的攝影難度,相較一鏡到底的《鳥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荒野獵人》並非沒有瑕疵,尤其是單薄的故事主線沒少被詬病,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佳作。若干年後回想起來,也許你會忘記了小李略顯發力過猛的表演,也記不太清片中那些神神叨叨的幻覺情境,但你可能還是會想起攝影師和導演在片中極力還原的荒野景觀,正如導演自己所言,大自然也許才是這部影片真正的主角。
推薦閱讀:

荒野到處吞噬園地
花開的荒野。
說起荒野求生,有人比貝爺「狠」多了
荒野隱者
奧巴馬跟貝爺去阿拉斯加挑戰3天「荒野求生」(圖)

TAG:獵人 | 荒野獵人 | 荒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