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竟然是十朝古都!你知道是那十朝嗎?

說起邯鄲大家都會想到趙國古都,成語之鄉這些美譽,其實這只是邯鄲古代歷史的冰山一角。一提到哪個城市是六朝古都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城市很有底蘊,邯鄲比六朝古都更厲害,邯鄲是十朝古都!先後有十個古代政權在邯鄲境內建都。

邯鄲不僅有7300多年的文明史、2300多年的城市史,還有著500多年的都城史,幾千年來,邯鄲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古都,共有趙、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夏國、後唐、大齊十個政權在邯鄲境內建都。包括一個半世紀的趙都史、曹魏和北朝時六個政權的鄴都史,以及三次作為都城、六次作為陪都的大名府歷史,甚至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也曾把廣府作為其政權的都城,這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農民起義軍政權建立的都城之一。

「邯鄲」之名,最早出現於古本《竹書紀年》。邯鄲地名之由來,現一般以《漢書·地理志》中三國時魏國人張晏的注釋為源:「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意思是說,邯鄲的地名源於邯鄲山,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單,因為城廓從邑,故單旁加邑(阝)而成為邯鄲。時光荏苒,幾千的歲月流轉中華大地上很多的地名不斷的變換更迭,而邯鄲二字作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傳說上古時期人類始祖女媧就在邯鄲古中皇山摶土造人、鍊石補天。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這裡繁衍、休養生息,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新紀元。邯鄲的城池的形成起源於商殷時期。商代早期建都於邢(今邢台),後遷都於殷(今安陽),在遷都的數百年間,邯鄲都是作為車馬物資的臨時休息地。商紂王還在邯鄲建立了「離宮別館」(古本《竹書紀年》記載)。至遲在殷紂王時期邯鄲一名就已經出現,證實邯鄲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歷史。

邯鄲在春秋時為晉地。晉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晉國正卿趙鞅(趙簡子)已將邯鄲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春秋末年三家分晉,從此邯鄲正式歸屬趙國。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趙國將趙都自中牟(今河南鶴壁西)遷徙到邯鄲,邯鄲作為趙國的都城,歷經八代王侯,延續了158年的繁華。特別是一代英主趙武靈王,開改革之先河,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富國強兵,國勢大盛,雄踞戰國七強之列,使趙國成為可與強秦抗衡的國家之一。

東漢末葉,豪強並起,割據混戰,邯鄲罹難兵燹災禍,開始走向衰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國公,於鄴城建都(今邯鄲臨漳)。魏都的營建,以中軸為對稱法則著稱於世,並修建了銅雀、金鳳、冰井三台。西晉左思所作《魏都賦》,正是描寫鄴城此時的繁華景象。

西晉末年,胡人作亂匈奴貴族起兵反晉,西晉滅亡,北方進入了五胡十六國的五胡亂華時代,北方的黃河流域則成為各少數民族的逐鹿之地,邯鄲境內的鄴城(現邯鄲臨漳縣)成了北方重鎮。

319年,後趙開國皇帝羯族首領石勒在襄國(今河北邢台)自稱王,329年石勒滅前趙,次年稱帝,後趙建平四年(333年)石勒死後。次年其從子石虎篡位,335年遷都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此後鄴城為後趙都城。

349年後趙國君石虎死,諸子爭立,互相殘殺。石虎的養孫冉閔(漢族)乘後趙政局混亂,又得大司馬李農之助,於350年正月殺石鑒,自稱皇帝,國號魏,複姓冉氏,仍都鄴城,史稱冉魏。

352年,鮮卑族慕容儁滅冉魏佔有河北,隨後,慕容儁乃拋棄東晉旗號,自稱燕皇帝,建立前燕政權。357年前燕遷都鄴城(今邯鄲市臨漳縣)。此後至建熙十一年(370)十一月,前秦滅前燕的二十年間鄴城一直為前燕都城。

南北朝時期,北方第一個統一政權北魏的末年,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公元534年, 十月,經高歡和百僚的詳細商議後,立魏孝文帝曾孫,元善見為皇帝,即魏孝靜帝。即位於鄴城(今邯鄲市臨漳縣),改元天平,東魏正式建立。

東魏權臣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專魏政,將篡未篡之時,被家奴刺殺。其弟高洋襲位,很快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於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國號齊,建都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史稱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於577年被宿敵北周攻滅,享國二十八年。

隋末唐初,618年農民起義軍夏王竇建德建立政權,國號大夏。隨後遷都至洺州(今邯鄲永年縣廣府鎮)。621年五月,建德被唐軍所敗,夏政權滅亡。竇建德舊部劉黑闥隨後起兵復仇,622年正月,劉黑闥在自稱漢東王,建年號為天造,定都洺州(今邯鄲永年縣廣府鎮),623年正月初五,劉黑闥兵敗被俘,二月,李建成在洺州將劉黑闥及其弟劉十善一併斬首。

邯鄲東部的大名(今邯鄲大名縣)卻在唐五代時悄然興起。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作為魏州首府的大名已發展成為黃河以北較大區域的中心城市。公元758年大名建為魏博鎮,後稱魏州大名府。五代時,在大名設天雄軍節度使。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大名)登上了皇帝寶座,建立後唐,定都大名,史稱後唐庄宗。

宋代,公元1042年宋仁宗為抵禦契丹的入侵,建大名為陪都,稱北京大名府,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裡膽怯,就打消了這次南侵的念頭。

北宋末年,金軍南下侵擾,迅速攻破汴京,俘虜欽徽二宗,佔領宋朝北方大片國土,但由於尚處於奴隸社會晚期的金國無法統治已處於封建社會頂峰的北宋國土,同時也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遺民起義的直接打擊,金國扶植北宋叛臣、原濟南知府劉豫在建立藩國大齊,定都大名,公元1130年劉豫在此稱帝。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廢除大齊,大齊自然消亡。

邯鄲城出現於殷商後期,歷時3000餘年。至此先後十個政權在邯鄲境內建都,為邯鄲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財富,孕育了的燦爛文化,保留了眾多的文物古迹,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傳說,被譽為「成語典故之鄉」。現代的邯鄲城,不但有著雄偉的壯麗景觀,而且繼承和反映了它的歷史文化風貌。邯鄲這座伴隨中華民族歷史艱難跋涉了三千多年,並對中國古代文化全局面貌形成作出過突出貢獻的古城,現在正在以全新面貌迎接屬於它的新的歷史。

來源:燕趙匯


推薦閱讀:

南京三部曲(一)——六朝古都歷史風韻
中國有幾大古都?都哪些?
有興必有衰?為什麼九朝古都在宋朝被「終結」?
11個古代大家的家訓,家教自古都很受重視
中國「十大歷史古都」,哪個省的古都最多?

TAG:邯鄲 | 古都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