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投影:心理暗示與情感記憶碎片

潛意識投影:心理暗示與情感記憶碎片

意念就象一個種子,會影響人的一生。這個世上沒有救世主,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愛心包括理解、善意和對別人神性的尊重。你對別人付出的愛和善意越多,你得到的愛和善意也會越多。他人的暗示根本不能傷害你。惟一能傷害你的就是你自己的信念。你可以選擇拒絕接受別人的觀念,而確信那些積極的說法。你有能力做出你的選擇。你的意識從來都不邪惡。自然中沒有一股力量是邪惡的,它們的作用取決於你利用自然力量的方式。用你的思維去祝福和激勵你身邊的人。你是你自己的心靈(潛意識)的船長,你是自己的命運的主人。記住,你有選擇的權利。選擇生命!選擇愛!選擇健康!選擇幸福! 誠於中,必能形之於外。所謂信仰,就是存在於你腦海中的一種想法,而生命法則即是信仰法則。不要相信那些會給你帶來傷害或壞處的事情。相信你的潛意識力量能夠治療你、激勵你,增強你的信心,使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你的意識和潛意識都接受你的信仰。每個人的思想都有一個主題,而潛意識通常會接受這個主題。我們要讓富裕和財產成為自己的思想主題。過上富足的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你來到世上的目的就是過上富足的生活,活得快樂又自在。所以,你應該擁有足以讓你過上富足快樂生活的金錢。沒有人能夠依靠他(她)的配偶來獲得健康、安寧、歡樂、激勵、引導、愛、財富、健康、快樂或是世界上的其他任何東西。安全感源於我們每個人自身的力量,源於以一種建設性的方式去應用潛意識的法則。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不要讓世界上任何人影響你的目標。你的人生目標就是向世界展示你潛藏的能力,是為人類服務,是向世界上所有人揭示更多智慧、真理和美麗。 祈禱是我們對於自身想要達成的願望的一種明確表達。祈禱是靈魂的誠摯願望。你的願望就是你的祈禱,它來源於你最深層次的需要,它反應了你在生活中最渴望的事情。祈禱的真實本質即:有效地表達生命中對於和平、和諧、健康、愉悅,以及其他所有能夠保佑我們的事物的渴望。有效祈禱的秘訣就是使潛意識中充滿想要達成的成果。要做到這一點,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意念誦讀法。它主要指的是這樣一種行為,通過在意識中反覆地強調自己的行動,從而引導潛意識去佔領你的需要。意念誦讀法最好在夢境狀態中完成。   人生三種關係:人與物、人與人、人與心的關係。人與物是人與金錢、物質享受、環境等身外之物間的關係;人與人是現實生活中人與同事、朋友、父母、子女、對手等之間的關係;人與心是人與自己及自己的內心、情感、感悟間的關係。三種關係是我們的生命獲得幸福、溫暖、殷實與寧靜的基礎!要從生命永恆這一真理的角度來看問題,擺脫恐懼、無知和迷信。不要讓別人幫你思考。要自己想,自己做決定。痛苦的人喜歡別人陪自己一起痛苦。我所思,我所說,我所做,都符合我心中和睦安寧的原則。所有成員都遵循組織的宗旨,都滿懷善意,都遵守神聖的秩序。這裡沒有不合,也沒有不愉快。我們是在創造性的智能的引導下,做著我們該做的事情。憤憤不平的思想如同心理毒藥。不要把別人往壞處想,把別人往壞處想就是把自己往壞處想。在你的世界裡,你是惟一的思考者,你的思想是具有創造性的。你的心理是有著創造性的媒介。因此,你對別人怎樣想或怎樣感受,你在生活中就會經歷別人對你同樣的反應。這就是黃金法則的心理學含義。要讓別人怎樣想你,你就應該怎樣去想別人。欺騙傷害別人最終會欺騙傷害到自己。你的潛意識記錄著你內心的動機。如果他們都是消極的,那你就會有無盡的煩惱。你對別人的所作所為就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你怎樣看待別人由你自己負責,與別人無關。你怎樣想就會得到怎樣的反饋。現在,你是怎樣看待別人的呢?你內心的語言代表著你的思想和感受,可以在別人對你的反應中體會出來。一個人面臨的最大敵人就是恐懼。恐懼能導致失敗,疾病,使人際關係惡化。成千上萬的人害怕過去,害怕未來,害怕衰老,害怕精神失常,害怕死亡。但恐懼只是你心裡的一個想法,令你感到害怕的只是你自己的思想。正視你的恐懼,對它進行分析,學會嘲笑它。這是良藥。只有你自己的思想才能煩擾你。別人的暗示、恐嚇、威脅對你都是不起作用的。力量存在於你的內心,當你想像著美好的思想時,命運便會賜予你美好的結局。假面、暗影與內我 人的心靈中擁有非個人經驗的「集體潛意識」,是分析心理學的基本假設。榮格認為,此一集體潛意識乃是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對偏狹的意識具有補償作用。潛意識與象徵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榮格的分析心理學都認為,人類心靈中具有意識無法覺察到的領域,也就是「潛意識」。和意識相較,潛意識是不集中,不強烈、模糊朦朧的、非理性的,它只能以「象徵」(symbol)的方式出現在夢、幻想、神話、小說、精神異常患者的癥狀或正常人的語誤、筆誤中,也就是在意識與理智放鬆其「監督」的時刻。  精神分析特別注重夢中的象徵,佛洛伊德認為,夢中的象徵代表個人成長過程中,受到壓抑的本能衝動(主要是性與攻擊的本能),因為這些慾望「不被容許」,所以不得不以「象徵」的方式(譬如以洞穴象徵女性性器,以上下樓梯象徵性交)呈現,做為一種替代性的滿足。「客體的精神」與「原型」  榮格同意佛洛伊德有關個人潛意識、性本能與象徵的看法,但他認為潛意識不只來自個人經驗,而象徵也不只是個人潛意識或性本能的表白。有很多象徵是「超乎個人經驗的」,它們是來自更深層的「集體潛意識」,是一種集體經驗的「種族記憶」,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  因為它是「超乎個人經驗的」,所以榮格後來乾脆將「集體潛意識」稱為「客體的精神」(objective psyche)。此一「客體的精神」乃是人類心靈的基礎結構,也是我們思想的「原型」(archetype),其內涵只能以象徵或隱喻的方式呈現,而為我們的意識所把握。因為它是「超乎個人經驗的」,所以當「原型」以象徵的方式呈現時,即是「普同的象徵」(universal symbol),換句話說,不因時空的不同而有太大的差異。夢、宗教與神話中的普同象徵  前文我們提到榮格童年時代曾刻了一個穿衣服的木頭人像,並以一些密碼式的「字條」和木刻人像溝通。數十年後,榮格發現這個人像很像希臘神話中健康的守護神帖利斯弗洛斯(Telesphoros),而在古希臘的石碑上,也可見他對治療之神埃斯色利波斯(Ascelepius)朗讀手中的一張「字條」。榮格在自傳里說:此一經驗使他「第一次相信有某些原始的精神成份可以不必透過傳統的任何直接途徑而進入個人的心靈中」,這就是「原型」。  不僅個人在夢或幻想中會出現他沒有接觸過的原始宗教或神話中的象徵,即使是在不同的民族與文化中,也會有類似的象徵,譬如中國道家的「太極圖」和西方基督教的「十字架」,都代表一種至高無上的、和諧完滿的境界;僅管表面上的「形式」不同,但它們都是由兩種互相對立的成份所組成,也就是在「基本結構」上是一樣的,這種例子還很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人類及其象徵》一書(榮格是作者之一)。集體潛意識是召喚與啟示  總之,榮格認為人類的心靈並非「生來是一張白紙」,而具有傳承至祖先的精神遺產。但這等於是在說「觀念」(ideas)是可以遺傳的,這也是讓很多人對榮格皺眉頭的原因之一。  榮格認為,來自個人潛意識的象徵一如佛洛伊德所言,是為了滿足不被允許的本能慾望,但來自集體潛意識的象徵則提供了意識難以覺察的個人潛能與本質的線索,它彷佛是一種「召喚」,一種「啟示」,引導一個人去實現他完整的人格,也因此,榮格認為,潛意識乃是對意識的一種「補償」。四種不同的心理功能  一個人要在一生中實現自我的潛能,就必須先了解其集體潛意識的諸面相。而所謂「集體潛意識的諸面相」相當複雜,絕非本短文能說得清楚,我們只能扼要做如下的介紹:  榮格認為,一個人的心靈具有四種不同的「心理功能」,即思考(thinking)、感覺(feeling)、官能感受(sensation)與直覺(intuition),其中官能感受與直覺形成一個非理性的軸,是我們知覺的模式,而思考與感覺則形成另一個理性的軸,從事判斷,每個人的心靈都具有這四種功能,但因癖性使然,多數人都有所偏倚,譬如經驗主義者傾向於去思考他的官能感受,理論家傾向於去思考他的直覺,美學家傾向於去感覺他的直覺,而享樂主義者則傾向於去感覺他的官能感受。一個人日常生活中所偏倚的心理功能屬於其「意識」部分,他棄而不用的功能則屬於「潛意識」。兩種不同的心靈態度  除了「四種功能」之外,一個人的心靈也具有「兩種態度」——即「內向」(introversion)和「外向」(extroversion)。內向的人與內心事物有較積極的關係,而外向的人則與外在事物有較積極的關係。跟四種功能一樣,每個人的心靈也都具有這兩種態度,一屬意識,一屬潛意識。潛意識對意識的補償與反擊  四種功能和兩種態度組成更複雜的人生基調,譬如一個表面上是內向、直覺型的人,他的潛意識裡卻有著外向、官能感受的成份,在相當苦惱的情境下,他可能會突然四處去追求喧鬧的官能刺檄,此即「潛意識對意識的補償」。  榮格注意到,很多人在中年時會開始追尋與過去「相反」的人生,譬如一個本來躲在象牙塔里的科學家,到中年時,會熱切地投身入政治及社會運動中,或者被一個性感而無知識的女人所吸引,這可以說是潛意識對意識的「反擊」。  夢、藝術、神話里都充滿了與四種功能和兩種態度有關的象徵,如果一個人能把握這些線索,那他可能邁向其人格的完整實現,如果忽略這些線索,而一味遵循意識的習性,那他可能會有「空虛」的感覺,因為他並非「完整」的人,他的生命是殘缺的。人生舞台上的「假面」  當一個人在邁向個體化的過程中,以某種態度或某種心理功能來應對環境,日久即形成「假面」(persona),假面好似一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也是社會學家所說的「社會角色」,有其一定的價值與行為取向。一個人若太依附這個假面,則人生會顯得過份僵硬,譬如一個醫師,在家人和好友面前也擺一副醫師的臉孔,不僅自己受不了,別人也會感到厭煩。  但如果拒絕任何假面,也就是拒絕扮演任何社會角色,則人生也將變得毫無意義。換句話說,做為一個社會人,人人需要一個假面,但它並非一個人真正的、完整的人格。「假面」背後的「暗影」  每個假面的背後都有一個「暗影」(shadow),如果假面是一個人的意識自我,那麼暗影就是他的潛意識投影。暗影部份屬於個人潛意識,部份屬於集體潛意識,在個人潛意識部份,它主要是一些受到壓抑、不被容許的慾望,一個極端注重道德或貞潔的「假面」,往往有著不道德與淫亂的「暗影」,最少,他會將這種暗影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其他大多數人都是不道德與淫亂的,需像他這樣「自製」。一個排斥自己暗影的人不可能完全誠實,也不可能有真正圓滿的完整人格。  而屬於集體潛意識的暗影,通常代表一個人在年輕時代無法覺察或沒有實現的潛能,也就是前述四種功能與兩種態度中的遺漏部份,去面對自己的暗影就好像去尋覓一個完美的圓所失落的圓弧般。  夢、小說、神話充滿了有關「假面」與「暗影」的象徵,譬如歌德的《浮士德》里,浮士德是「假面」,而魔鬼梅費斯多非利士就是浮士德的「暗影」。「內我」——異性化的心靈素質  一個人的潛意識裡,與「假面」相對應的,除了「暗影」外,還有「內我」(soul image),如果一個人的假面是男的,那麼他的「內我」就是其女性化的一面,稱為anima;反之,一個人的假面是女的,她的「內我」就是其男性化的一面,稱為animus。  內我亦部份屬於個人潛意識,部份屬於集體潛意識,就男性的內我而言,它們分別代表過去與自己母親的經驗殘留,以及來自亘古的普同的「女性原型」。而女性的內我則分別來自過去與父親的經驗殘留及亘古的「男性原型」。神話中充滿了這類原型,如夏娃、聖母瑪麗亞、盤古、參森巨人等。  浪漫愛對內我提供了一個恰當的比喻,剛剛墜入愛河的人幾乎完全無視於對方的「真實」,他(她)實際上是在和自己「心目中的女(男)人」戀愛,也就是和自己的「內我」戀愛。  像尚未出生前的胎兒同時具有男性與女性的生殖器雛型般,榮格認為一個人的心靈之中也同時含有男性與女性的氣質,過度發展一面而壓抑或漠視另一面,難以成就完整的人格。 不管你對自己的信仰抱持著真誠還是懷疑的態度,你都會得到相應的結果。你的潛意識是根據你的思想發生改變的,而信仰就是你心中所思所想。思想就像一幅藍圖,思想改變了,潛意識同樣也會起變化。 心靈的二元性 人人都只有一個心靈,但是這一個心靈卻由功能和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部分組合而成。在不同的人口中,它們有不同的名字,比如「意識」和「潛意識」,「醒意識」和「睡意識」,「主觀意識」和「客觀意識」,「淺我」和「深我」,「自主意識」和「非自主意識」,「雄性意識」和「雌性意識」等等,不一而足。以上這些說法,不管源自何處,都表明了人們對心靈二元性的認識。而在本書中,我將使用「意識」和「潛意識」兩個詞語來表示心靈的二元性質。現在,我將帶你了解心靈二元性的重要性。 意識和潛意識   如果把心靈比作一個花園的話,那麼你自己就是這個花園的園丁。你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在潛意識裡種下思想的種子,這些「種子」往往來源於你的習慣性思考。由於這個花園是非常肥沃的,所以不論這些種子是鮮花還是毒草,只要你種下去,它們都會開花結果。如果種下了荊棘,就不會收穫葡萄;如果種下大薊 ,就不會收穫無花果。你的每一個念頭都會成為「因」,而你周遭的一切都是以前原因的「果」。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掌握自己的思想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惟有如此,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生存環境。   從現在開始,在你的心靈花園中播種下和平、幸福、善良、理智行事和財務自由等意願的種子吧。 讓你的思想平靜下來,讓自己確信這些願景,毫無保留地把它們同自己的理智融合在一起。如果你持續不斷地把這些種子種在自己心靈的花園裡,那麼你將等到一個輝煌的收穫季節。   如果你的心靈能夠正確地思考,並且不斷地把和諧而富有建設性的想法注入你的潛意識,那麼,你的潛意識力量就會在一片平和中發生作用,為你帶來和諧而令人滿意的生存環境。只要你開始控制你的思維流程,你就能夠有意識地運用潛意識的無限潛能,解決你遇到的任何麻煩。   不管你住在什麼地方,不管你是什麼團體的一員,看看周圍,你就會發現: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匱乏」的狀態之中,只有極少數智慧的人才生活在「富足」的狀態之中。接下來,你就會和那些少數人一樣,步入「富足」的世界,只要你懂得了意識和潛意識交互作用的原理,就可以重塑人生。如果你想要改變外在的物質條件,就要改變決定這些物質條件的根本原因。有的人僅僅希望改變外在環境,想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最後他們都發現,這不過是在無謂地浪費時間和精力。他們的問題在於:沒有看到隱藏在表象背後的因果鏈條。如果你想讓諸如不和諧、迷惑、貧乏和限制等負面因素從生活中消失,首先就要消滅這些煩惱的根源,而根源就是你的思維方式和你灌注到潛意識中的思想。這其實是我們眾所周知的道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最寶貴的財富不在別處,就在陪伴我們一生的心靈之中。如果你學會了使用它無所不能的神奇力量,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正如第一章所說,你的心靈有兩個層次:理性的意識層次和非理性的潛意識層次。你的思考停留在意識層次,但是所有的習慣性思考都會沉澱到潛意識之中,隨後潛意識就會開始起作用,讓其成為現實。潛意識塑造現實的力量極其強大,如果你認為你是好人,你就會是好人;如果你認為你是邪神,你就會是邪神。   你一定要記住:只要潛意識接受了一個觀念,它就立刻開始將其轉變為現實!問題的關鍵在於,無論這個觀念是好是壞,潛意識都會不加選擇地接收並同樣有力地開始執行。如果這條定律在負面的方向發揮作用,那麼它就會帶來失敗、屈辱和痛苦;如果這條定律往正面的方向發揮作用,那麼它就能帶來健康、成功和富有。   只要你在心中切實地感受到了健康的心靈和身體,那麼你就一定能夠在現實中體驗到這份美好。因為你內心當中請求的事情都會化為現實,所以你如果想要健康、寧靜和富有,那麼儘快開始祈禱和相信吧!你的心靈就是下達命令的將軍,而現實只不過是聽命於你心靈的士兵罷了。 人類的心靈有一條規律:意識決定潛意識。心理學家和精神專家指出,當意識轉化為潛意識時,會在大腦皮層留下生理印記。一旦你的潛意識接受了某種觀念,它就會立刻開始實踐這種觀念。它召喚無窮的生命潛力和圓滿智慧,運用你過去生命中學習到的全部知識和信息去實現目標。有時你會突然發現所有的困難都有了解決方案,有時則會等上一兩天,不過它肯定是從不食言的。 潛意識和意識的區別   潛意識和意識是一個半球的兩面,而不是各自獨立的實體。意識做出的是理性選擇,比方說你選擇讀什麼書,住什麼地方,還有和什麼樣的人一起共度一生等等。另外一方面,你的潛意識則在意識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自發地催動著你的呼吸系統和生命循環系統。 像土地接受農民撒下的種子一樣,潛意識總是無條件地接受著一切加諸意識層面的觀念。千萬記住,潛意識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它就像一個忠實的僕人,執行意識給它的命令。那些負面和破壞性的想法也隱藏在潛意識裡面,而它們遲早會轉化為現實,從而改變人生。 心理學家的試驗   心理學家通過催眠術做了大量的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潛意識不會做出有意識的選擇和對比,而只是無條件地接受意識給予的建議。而一旦接受了意識層面的觀念,它就立刻開始將其向現實轉化。   為了向你展示潛意識是怎樣工作的,我們來看看催眠試驗的實際情形吧!一旦被催眠者進入了催眠狀態,經過專業訓練的催眠師就可以隨意對被催眠者施加暗示了。這時,被催眠者無論被暗示成狗、貓或者拿破崙,他們都會惟妙惟肖地開始展現相應的行為特徵。看吧,他們相信了催眠師施加的暗示,他們的人格在短時間裡發生了多麼巨大的改變!   富有經驗的催眠師常常在催眠狀態下暗示被催眠的人,他的鼻子出血了或者後背發癢,甚至告訴他們不能動彈或者體溫急劇下降,他們的身體都會開始毫無來由地、實實在在地表現出上述癥狀! 這些簡單的案例清楚地展示了潛意識的特別之處。潛意識不具有獨立人格,遇事不加選擇,只會忠實地服從意識的指令。所以,控制自己的意識,謹慎地選擇意識層面的想法和觀念,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記住,一定要讓自己的靈魂與快樂為伴,讓內心充滿了祝福、治癒和富有啟示的力量。什麼是心理暗示?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被總結為: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可見,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在無對抗的條件下,通過語言,行為,或者表情,特殊符號,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發生影響,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種觀點,意見,或按暗示的方式活動! 人為什麼會不自覺地接受別人的影響呢?其實,人的判斷和決策過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綜合了個人需要和環境限制之後做出的。這種決定和判斷就是「主見」。一個「自我」比較發達、健康的人,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有主見」、「有自我」的人。但是,人不是神,沒有萬能的「自我」、更沒有完美的「自我」,這樣一來,「自我」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對的,也並不總是「有主見」的。「自我」的不完美、以及「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給外來影響留出了空間、給別人的暗示提供了機會。我們發現,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這使人們能夠接受智者的指導,作為不完善的「自我」的補充。這是暗示作用的積極面,這種積極作用的前提,就是一個人必須有充足的「自我」和一定的「主見」,暗示作用應該只是作為「自我」和「主見」的補充和輔助。表面上看,有些積極暗示似乎起著決定性作用,其實,積極暗示對於被暗示者的作用,就像是「畫龍點睛」。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是那塊材料,再多的暗示也無濟於事。  心理暗示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麼如果一個人的「自我」非常虛弱、幼稚的話,這個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別人的「暗示」佔領和統治。  暗示也有消極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縱、控制。心理暗示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那麼如果一個人的「自我」非常虛弱、幼稚的話,這個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別人的「暗示」佔領和統治。這種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著嚴重的依賴傾向。  所以,皮格馬利翁效應雖然會對你的生活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但是千萬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為外界的鼓勵或是批評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如果總是因為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自己的話,那就永遠也不會成熟。皮格馬利翁效應其實體現的就是暗示的力量。  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心理暗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象。它是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暗示分自暗示與他暗示兩種。自暗示是指自已接受某種觀念,對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種影響,使情緒與意志發生作用。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辦事前照照鏡子、整整衣服、理理頭髮。有的人從鏡子里看到自己臉色不太好看,並且覺得上眼瞼浮腫」,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這時馬上有不快的感覺,頓疑自已是否得了腎病,繼而覺得自己全身無力、腰痛,於是覺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醫院就醫。這就是對健康不利的消極自我暗示作用。而有的人則不是這樣。當在鏡子里看到自己臉色不好,由於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發黑時,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並且暗示自己:到戶外活動活動,做做操,練練太極拳,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就會好的,於是精神振作起來,高高興興去工作了。這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有利於身心健康。 他暗示,是指個體與他人交往中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別人使自己的情緒和意志發生作用。如古代魏國曹操的部隊在行軍路上,由於天氣炎熱,士兵都口乾舌燥,曹操見此情景,大聲對士兵說:「前面有梅林」。士兵一聽精神大振,並且立刻口生唾液。這是曹操巧妙地運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來鼓舞士氣。 暗示對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它有時也給人體帶來不良的影響。例如「假孕」,它是指有的女同志結婚後很想懷孕,由於焦慮而十分害怕月經按時來潮,使懷孕失敗。由於這種迫切心情,所以當自已月經過期未來,就覺得自己懷孕了。很快又覺得自己開始厭食,噁心、嘔吐,喜吃帶刺激性的食物,於是到醫院就診。但經醫生檢查和化驗後,發現並不是懷孕。這是因為想懷孕的強烈願望及焦慮的心理因素,破壞了人體內分泌功能的正常進行,尤其是影響下丘腦垂體對卵巢功能的調節,使體內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從而出現暫時閉經的結果。 暗示也能對人體產生積極作用。比如,暗示可以發掘人的記憶潛力。有人作過實驗,分別讓兩組學生朗讀同一首詩。第一組在朗讀前,主試告訴他們這是著名詩人的詩,這就是一種暗示。對第二組,主試不告訴他們這是誰寫的詩。朗讀後立即讓學生默寫。結果是第一組的記憶率為56.6%;第二組的記憶率為30.1%。這說明權威的暗示對學生的記憶力很有影響。 在臨床中,暗示還可以治療疾病。如一位婦女因丈夫突然在車禍中死亡,精神上受到強烈的刺激,悲痛得雙目失明。但經醫生檢查,眼睛的結構沒有病變,診斷為心理性失明。用許多方法都沒治好。後來進行催眠治療,催眠師暗示她視力已經恢復,對她說:「我數五個數,數到第五個時,你醒來就能看見東西了」催眠師很慢地數一、二、三、四、五,果真數到五的時候,病人醒來,發現自已的視力已完全恢復。 所謂暗示,指人或環境以不明顯的方式向個體發出某種信息,個體無意中受到這些信息的影響,並做出相應反應的心理現象。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於這項內容。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者常採用言語或非言語的手段(語言、手勢、表情、動作以及某種情境等)含蓄間接地對來訪者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引導來訪者順從諮詢者的意見,從而達到某種諮詢目的即心理暗示的使用。 (1)暗示的種類1.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他人暗示:即諮詢者對來訪者施加的暗示。它主要是利用諮詢者的威望,把某種觀念含蓄地傳遞給來訪者,從而增進或改善來訪者的心理狀態、調節其行為或生理機能,達到諮詢和治療的目的。 自我暗示:即來訪者自己對自己的暗示。在心理諮詢中,一方面,諮詢者的診療語言和行為十分重要,應當慎重使用,以免發生消極的暗示作用;另一方面,諮詢者必須啟發和引導來訪者發揮自我意識的調節能力,消除那些使自己增加精神負擔,不利於心理健康的自我暗示,培養積極、樂觀的自我暗示,使之朝著符合治療要求和有益於祛除病症的方向發展。2.直接暗示和間接暗示 直接暗示:指諮詢者以技巧性的語言或表情,給予來訪者誘導和暗示,使求治者改變原有的病態感和不良態度,達到治療目的。 間接暗示:指藉助於某種刺激或儀器的配合,使求治者處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再結合施治者的言語態度進行暗示。 (2)注意事項 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積極的暗示可幫助被暗示者穩定情緒、樹立自信心及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消極的暗示卻能對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注意有意識的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而避免消極的心理暗示。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變消極的自我暗示為積極的自我暗示,例如在考試心理的調整中引導學生變「我一點沒底,我恐怕要考砸」為「別人行,我也行」。 在他人暗示中,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目中的威信。這就要求暗示的實施者應具有較高的威望,要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 暗示愈含蓄,效果愈好。因此在心理諮詢和教育中最好盡量少用命令方式去提出要求。若能用含蓄巧妙的方法去引導,就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暗示應具有藝術性。教師要力求為學生的活動配上適當的藝術形式,如趣味性的故事、競爭性的遊戲等,藉助於形式、色彩、韻律和節奏,通過非理性直覺,直接訴諸於人的情感。使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中接受教育,促進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傾向。十四個很準的心理暗示1、當你對某件事情抱著百分之一萬的相信,它最後就會變成事實。2、期望定律期望定律告訴我們,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3、情緒定律情緒定律告訴我們,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即使有人說某人很理性,其實當這個人很有」理性」地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是受到他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種情緒狀態。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動物,而且任何時候的決定都是情緒化的決定。4、因果定律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任何現象的時候,你不用覺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現狀結果是你過去種下的因導致的結果。5、吸引定律當你的思想專註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你吸引而來。6、重複定律任何的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的重複就會得到不斷的加強。在你的潛意識當中,只要你能夠不斷地重複一些人、事、物,它們都會在潛意識裡變成事實。7、累積定律 很多年輕人都曾夢想做一番大事業,其實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災難都是累積的結果。8、輻射定律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影響的並不只是這件事情的本身,它還會輻射到相關的其他領域。任何事情都有輻射作用。9、相關定律相關定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繫,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其他相關的某個地方人手,而不只是專註在一個困難點上。10、專精定律專精定律告訴我們,只有專精在一個領域,這個領域才能有所發展。所以無論你做任何的行業都要把做該行業的最頂尖為目標,只有當你能夠專精的時候,你所做的領域才會出類拔萃地成長。11、替換定律替換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有一項不想要的記憶或者是負面的習慣,我們是無法完全去除掉,只能用一種新的記憶或新的習慣去替換他。12、慣性定律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夠持續不斷去加強它,它終究會變成一種習慣。13、顯現定律顯現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持續尋找、追問答案的時候,它們最終都必將顯現。14、需求定律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帶有一種需求。尊重並滿足對方的需求,別人才會尊重我們的需求心理暗示的力量   從以上的討論中我們不難看出,意識就像是一個看門人,它能夠防止潛意識被錯誤的觀念污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潛意識對於暗示非常敏感,它從來不做任何推理或比較這類理性的認知活動,而是把這些理智的活動交給了意識。一旦意識認同了某種觀念,潛意識就會毫不猶豫地接受。   所以,暗示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想像你此時正站在一艘船的甲板上,海浪輕輕起伏,你感到有些輕微的搖晃。這時你對一位看上去有些害羞的女乘客說:「天啊!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你的臉已經發綠了!你是不是有點暈船?要不要我扶你到船艙里去?」這位乘客的臉馬上就會變得毫無血色,你的暗示同她自身的恐懼和不安產生了共鳴,這一切已經足以讓她相信自己有些暈船了,於是她同意你扶她回到船艙。就這樣,你的口頭暗示變成了現實。 對心理暗示的不同反應類型   不同的人對同樣的暗示有不同的反應,這是因為他們的潛意識狀態不同。比方說,你如果不是選擇了一位害羞的女士進行上述實驗,而是選擇了對一位老船員說:「嗨,老兄!你看上去有點不舒服吧!是不是暈船了?」聽到這話,對方即使不嘲笑你,也會禮貌地告訴你弄錯了。這種暗示對於老船員來說是沒有效果的,因為他的潛意識已經堅定地對暈船產生了免疫。所以,當你說這話的時候,他非但沒有受到你的影響變得虛弱,反而變得倍加自信起來。   就字面意義而言,「暗示」指的是把某種觀念灌輸到內心的行為或者舉止。暗示一定得藉助於某種心理過程,所以暗示絕對不可能超越意識的力量。換句話說,意識完全有能力拒絕暗示的干擾。船員對於暈船無所畏懼,因為他早就確信自己對暈船的免疫力,所以你的暗示完全不能喚醒船員的恐懼之心。但是其他的乘客卻早就暗自擔心暈船,所以只要你一說出口,他們就相信了。 區別「主觀意識」和「客觀意識」   意識常常被稱之為「客觀意識」,因為它主要針對客觀對象進行思考,對客觀世界保持知覺。客觀意識通過人類的五種感覺器官來觀察世界,並指導人類在周圍環境中行動自如。在日積月累的觀察、體驗和教育中,人類都是通過五種感官才獲得了現有的知識。而意識最為寶貴的作用就是進行理性思考。用自我暗示驅趕恐懼   所謂「自我暗示」,是指意識把某種確定和具體的觀念輸送給自己的過程。自我暗示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但是只要你應用恰當,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絕不要對自己說「我不行」。當你恐懼的時候,你應該對自己說:「運用我潛意識的力量,我能夠達成一切目標。」心理暗示如何殺死人他人的暗示本身沒有任何影響力。倘若說這些暗示擁有任何力量,那麼這都是你自己給的。你要是不在精神上認同它,你要是不樂意接受這些念頭,它們就都是胡說八道。只要你點頭批准了,這些思想就變成了你自己的,潛意識就會隨之發生作用,將它們付諸實踐,化成現實。 請記住,你有權選擇。選擇生命!選擇愛!選擇健康! 假設大前提的啟示 所有有形的事物都會變化和消失;   埃及金字塔就是有形的事物;   所以,金字塔就會改變和消失。   再有:   所有美德都是值得稱頌的;   善良是一種美德;   所以,善良是值得稱頌的。 你的潛意識是全能的,它能解決你的所有問題,但是,它自己並不知道這一點。它不會跟你爭吵,不會跟你交談,它也絕對不會拒絕你給它留下的任何暗示。   當你說 「我做不到」,「我現在太老了」 ,「我履行不了這一任務」,「我出身貧寒」,「我不了解真正的政策」時,你的腦子裡就充滿了消極思想,你的潛意識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實際上,你堵住了自己的前進之路,並親手把缺乏、限制和挫折引入了你的生活。   如果你的意識出現了障礙,也就等於否定了潛意識的無窮智慧。你實際上是在說潛意識沒法解決問題,這會使你的精神和情感負擔過重,繼而引起身體和心理疾病。在對立中求得統一  總之,榮格認為,在心靈成長的過程中,要成為一個健全、均衡、成熟、自在的個體,「假面」需富於彈性,與「暗影」和「內我」取得和諧的關係,讓意識和潛意識一如「太極圖」與「十字架」此類原型向我們啟示的,在對立中求得統一。潛意識會接受你的藍圖   如果你正在為自己和家人建造一座新房子,你一定會對新房子的圖紙有莫大的興趣。你將設法確保建造者按照圖紙的每一個細節建造房屋,你也會督促他們使用合適的材料。一旦你知道未來生活的家取決於在建造過程中使用的材料,你肯定會選擇最好的水泥、隔熱隔音材料、電線、屋頂等等。   上述過程,難道不就是我們建造心靈家園的過程嗎?難道不就相當於我們為了幸福、富足而規劃的精神藍圖嗎?   所有進入你生命的經歷和事物,都取決於你建造心靈家園時所使用的材料的質量。如果你的精神藍圖中充滿了恐懼、憂慮和匱乏,如果你帶著一臉的沮喪、懷疑和憤世嫉俗,那麼,恐怕你的精神家園中也將充斥著艱辛、焦慮和緊張等限制你發展的結構。   每分每秒你都在建造著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生命中最基礎也最漫長的活動。你的生存之道也許悄無聲息,也許不為人所見,但是,他們卻是真實存在的。   你一直都在建造自己的精神家園,而你的想法和內心世界代表著你的精神藍圖。每時每分每秒,你都在建造一個容光煥發、健康成功的自己。在你隱秘的精神世界中,你的所思所想和你接受的信念都會成為重複播放的景象。這個精神家園是你為之不斷付出心血和汗水的世界,也會是你最終形成的人格,你在這個世界譜出的全部生命之歌。 為自己構建一個藍圖吧!安靜地建造你的精神家園,不經意間,你就會水到渠成地得到安寧、和諧和愉悅,以及良好的聲譽。這些良好的資質早已停留在你的精神世界,一旦聽見你的呼喚,你的潛意識就會接受你的藍圖,把這些東西帶到你的生活中。祖先告訴我們:「看樹看果實,看人看作為。」你將來的成就大小,和你今天的精神修養是分不開的。 祈禱的科學和藝術 科學應當是一個協調的、有規劃的、系統的知識體,那麼,讓我們來更仔細地看看,何謂真正祈禱的科學。這個知識體可謂是處理生活中諸多事宜的基礎原則。生活中,你或其他任何人在運用這一知識體時所涉及到的技術和運用過程,就是這個知識體要描述的對象。「藝術」在這裡指的就是你的技術或過程,而「科學」隱藏在「藝術」後面,是創造性思維在你腦海中引起的必然回應。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你要什麼,你就將得到什麼。當你敲門的時候,門會自動打開,隨後你將會發現,門的那一邊有你想要的東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明確的思想意識能產生巨大的作用。總有那麼一個直接的回應,從你潛意識的無限智能出發,轉移到你的意識思考中。如果你需要的是麵包,那麼,你絕不會得到一塊石頭。你的知識和絕對的自信,是真實祈禱的藝術和科學的基礎,意識的移動將會從潛意識中得到一個確定的回應,那就是無限的智慧和力量。按照這樣的步驟,你的祈禱將會得到回應。   所有的困難都源於「沒有達成」這樣一種念想。如果你停留在一個困難或障礙上面,你的潛意識就會作出相應的回應,你正在「作繭自縛」。簡單地幫助它(注入潛意識)的方法,就是「強化觀點」,也就是強化將要成為暗示客體的觀點。同時,把觀點總結成一個簡潔的短語,最好能夠雕刻在記憶上。然後,就像唱歌謠那樣,不斷重複這個短語。 潛意識與婚姻 你的意識與許多想法結合在一起。你在與信念、觀點、概念、教義、理論、信條這類事物結婚,在意識層面上,你與任何東西精神上的結合,都可稱為婚姻。從心理角度講,你的婚姻伴侶不是另外一個性別與你相異的人類,而是你的思想,是你對自己的理解和估計,也是你自己設計的藍圖。   一切婚姻問題都起源於不能正確理解自己意識的力量。如果能正確地運用意識法則,夫妻之間的摩擦就會消失。一起祈禱能使他們待在一起。對神聖理想的思考,對人生法則的學習,對共同目標的認同,以及對個人自由的享受,都能夠帶來和諧的婚姻。這種婚姻是幸福美滿的,它將兩個人結合,並融為一體。 預防離婚的最好時機是婚前。決定走出一種很糟糕的處境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最開始的時候為什麼要進入這種糟糕的處境呢?如果一開始你就能認清問題的實質,能注意到產生婚姻問題的真正原因,不是更好么? 婚姻不幸、分居及離婚問題與男女之間的其他問題並無二致。其根源可追溯為對意識和潛意識的作用及相互關係缺乏理解。婚姻的意義 真正的婚姻必須要有良好的精神基礎。它必須是心的結合。真誠、善良、正直,這些優秀的品質都是愛的一部分。雙方都應該保持對對方的絕對忠誠。如果一個男人為了自尊心,或者為了獲得錢財和社會地位而娶了某個女人,那麼,這並不是真正的婚姻。這種婚姻缺乏真誠和愛。這樣的婚姻就是一出鬧劇。情緒記憶情緒記憶又叫情感記憶。以體驗過的情緒、情感為內容的記憶。當某種情境或事件引起個人強烈或深刻的情緒、情感體驗時,對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發的情緒、情感結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頭腦中。在回憶過程中,只要有關的表象浮現,相應的情緒、情感就會出現。情緒記憶具有鮮明、生動、深刻、情境性等特點。情緒記憶往往較其它記憶更為牢固。有時經歷的事實已有所遺忘,但激動或沮喪的情緒依然留在記憶中。情緒記憶在文藝創作和表演藝術中起著重要作用。情緒記憶所保持的是人們體驗過的情感。有時記憶的具體內容忘了,但它的情緒效果卻一直保留在記憶中。所以應該注意從小培養兒童積極的情緒記憶,消除消極的情緒記憶。  第一,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情緒記憶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溫馨、和睦、民主、互愛、互信的家庭,常會使孩子產生愉快安全的體驗。孩提時代,一次小小的成功,一件漂亮別緻的禮物,父母的一次獎勵,都會使孩子產生強烈而持久的情緒反應。相反,在一個父母關係緊張、缺乏溫暖、缺乏愛意、充滿壓抑和吵鬧的家庭中,孩子常會感到害怕,會變得自卑、孤僻、不合群、怕交往。  第二,少讓孩子受視覺和聽覺上的惡性刺激。父母要多關心孩子,當孩子害怕、不安時,要給予親切的愛撫、安慰,使孩子不再害怕,以消除孩子消極的情緒記憶。  第三,當孩子害怕某一事物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把這些事物與愉快、甜蜜的刺激聯繫起來,使孩子逐漸消退或消除對這一事物消極不安的反應。另外,父母還可以通過一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怕困難、戰勝困難的事迹使孩子逐漸改變膽小、懦弱、敏感等不良個性,使孩子的個性心理健康發展。

情感記憶的迷宮 如懵懂的兒童闖入迷宮,電影營造的記憶叢林讓我們體驗到了思維遊戲的快樂,我們時而深陷其中,被一片荊棘遮擋方向,於是仰望蒼穹尋找最清醒的認知,時而如野兔般機靈而狂野地跨越迷叢,在猜謎和解謎中體驗擊碎幻障後那怦然心動的狂喜,可是探險到達終點後,我們抵達了懸崖邊,無路可走,俯視嶙峋絕壁,生命是弱小而脆弱的,我們恐懼喪失存在。歷盡千辛不一定會迎來繁花似錦,我們站在天地間的盡頭,歲月最後的滄海桑田思索生命的意義,記憶成了最寶貴的部分,所有的回憶確切地證明著我們的存在和意義。過去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是變得面容不清,多數人會選擇性記憶,甚至在潛意識裡篡改一些記憶,讓過去的記憶符合自身的期待。我們在回憶時,若非有當事人參與,及其容易對記憶錦上添花或是去掉細枝末節,如實的反映變得困難。情感記憶也可以騙人類似於看圖說話,一千個人可以說出一千個故事,何況是根據記憶碎片來拼接事實,帶著強烈的主觀意識,所謂的事實早就扭曲了。  只是驚訝於,人類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羅生門裡講的是,每個人出於保護自己的心態,把一個故事講成了對自己有利的N個故事。這和選擇性失憶本質上都相同,忘掉罪孽,只願意記得自己的無辜。 記憶與真相"我們需要記憶去確定自己的身份,我也不例外。" 「至少是我們只會記住我們想要記住的事情,對於痛苦的我們會選擇有意或無意的忘記,或者歪曲,這是人的逃避本能,但可怕的是我們會將歪曲後的記憶反覆在腦中反覆強調,直至成為事實,而這事實就是我們以後一些決定的依據。被曲解的事情會違背他原有的軌跡,離真相越來越遠。但是我們還是選擇自欺欺人、一錯再錯,也不願意直面痛苦,換取哪怕一點點喘息的機會,即使後面的結果是更大的折磨。面對——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太難的事,尤其面對自己時,欺騙又太容易,尤其對自己時。」 「記憶只是一種演繹,不是記錄。」記憶是有選擇性的,那些回憶起來會讓我們痛苦、難堪的記憶,總是會被大腦自動刪除,因為,我們只想記住自己想記的事情。 放大一點來看,人類的歷史又何嘗不是如此?成王敗寇,經過王者粉飾的歷史,其真實性又價值幾何?不真實的又何止是歷史?原來,一切都不可信!不足信!   我們要為未來的生活找一個支持下去的理由,無論這個理由正確與否,我們都選擇相信他的正確性,哪怕最後成為一場鬧劇,只剩冰冷的嘲諷。       「我要相信,即使閉上眼睛,世界仍然存在!」      「我相不相信世界仍然存在?」      「我們需要記憶去確定自己的身份,我並不例外。」      我也不例外,只是,我該相信什麼?


推薦閱讀: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出生率一旦降低就不可能回來了(深度)
科學證明,心理無意識的確存在?
薛小榮:失敗的語言——「勝利式話語」與蘇共意識形態的發展困境 (第2頁)
物理學家認為,整個宇宙可能是有意識的

TAG:情感 | 心理 | 意識 | 記憶 | 心理暗示 | 潛意識 | 記憶碎片 | 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