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家庭不必讓婦女回家

  文/西格(旅歐評論人)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幾天前,「孩子未滿十歲,夫妻不能協議離婚」,民革中央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一份提案,因為這句話而變得像個笑話,成為媒體焦點。民革中央從善如流,立即將它從提案中刪除,改為「在保護婚姻自由的同時,也需要保護當事人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有未成年子女的,協議離婚前須讓未成年子女表達其真實的意願」。

  「真實的意願」是指願意跟誰一起生活呢,還是是否同意父母離婚?如果是前者,法律早已實踐;如果是後者,除非實在受不了父母每天吵架打架,未滿十歲的孩子大概都會表示不同意吧——也就是說,它和未修改前的意思差不多。

  根據媒體報道,這份提案建議在婚姻法中,確立「未成年子女權益最大化」原則,強化對未成年子女正當權益的保護。提案還認為婚姻法對婦女正當權益保護不足,家庭財產認定範圍過窄,沒有將家務勞動等無酬勞動納入到夫妻財產範圍中;離婚後無收入來源且無過錯女方權益保障等。提案建議,適時修改婚姻法,完善婚姻家庭財產制度。

  那個「笑話」所掩蓋的,其實是一份嚴肅的政策建議,意在強化家庭。強化家庭政策,是美國、德國等西方社會的主流傾向。它以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的名義面世,卻因其短期效果和長期策略的矛盾備受爭議。

  社會主義陣營「去家庭化」

  冷戰時期,家庭觀念在兩個陣營呈現不同的走勢。社會主義陣營實行「去家庭化」政策,鼓勵婦女走出家庭,加入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無論是蘇聯、東歐還是中國,婦女勞動就業率都大幅提高,對男人和家庭的依賴性減弱,成為和男人一樣受國家直接控制的勞動力資源。革命幹部在紛紛拋棄髮妻、重組家庭的同時,普通群眾也明白了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道理。

  但是,中央集權和計劃經濟使得國家成為掌控一切的大家長,壓制了包括女性在內的大多數人的自由和獨立。婦女同時也成為國家的生育機器,在大多數時候被鼓勵生孩子,後來在中國又被鼓勵少生孩子。由於這一陣營的國家經濟狀況普遍糟糕,國家承諾的婦女兒童福利不少是一紙空文。

  德國「強化家庭」

  同一時間,資本主義陣營普遍實行「強化家庭」政策。西德政府認為家庭穩定關係文化傳承,母親親自育兒有利於國家未來。其法律一度規定,女人只有在男人掙錢不足以養家,或者不影響家庭義務的情況下,才能外出工作。後來這些不平等規定被取消,但是重視婦女傳統家庭角色的政策取向延續至今。

  儘管現在的默克爾總理足智多謀,政績顯赫,但是她並非普通德國婦女的榜樣,部分原因在於她沒有孩子。「母儀天下」的人是國防部長馮德蘭(Ursula von der Leyen),她曾任家庭部長、勞工部長,不僅支持強化家庭政策,而且身先士卒,一口氣生了七個孩子。她在令人佩服的同時,也成為媒體上的笑話。

  除了自七十年代開始的兒童津貼(Kindergeld)外,2013年德國又新增育兒津貼(betreuungsgeld)。強化家庭的政策導致德國社會公共設施不足,不少家庭沒有機會讓孩子上滿意的幼兒園。德國今年稅收大旺,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所在的縣卻財政破產了,公立幼兒園得不到政府撥款,突然要求家長繳納和私立幼兒園一樣貴的費用。於是,我看見一些媽媽把孩子領出來,自己整天帶著在廣場上玩。幸好,這些全職媽媽可以從聯邦政府或州政府領一些補貼。

  然而,育兒津貼這一「惠民政策」卻阻礙重重,差點流產。執政黨之一的基社盟(CSU)就2009年提出這一政策,並白紙黑字地寫進了黑黃聯盟的執政協議。但是,由於反對聲音太大,基社盟以退出執政黨聯盟相威脅,也未能如期實施,四年之後才勉強通過。反對它的人,恰好是婦女權益的主張者。女權主義者說,育兒津貼讓人想到婦女圍著孩子、鍋灶和教堂轉的舊時代,因此它被稱為「鍋灶費(Herdpr?mie)」。綠黨發言人認為,女孩子在學校普遍成績優於男生,但是這個法案卻把他們拉回到小家庭,這是全社會的損失。

  美國「讓婦女回家」

  二戰後的美國,更是掀起一場「讓婦女回家」的運動。政府支持媒體發動輿論戰爭,描繪著最美好的中產階級家庭生活藍圖:在帶花園的大房子里,男人一大早起床,吃了妻子精心準備的早餐後吻別上班。妻子送孩子上幼兒園,然後買菜買花,清掃庭院,去學校盡義務,接孩子回家。在夕陽的餘暉中,丈夫開車回家,看見孩子在庭院嬉戲,帶著圍裙的妻子從廚房出來迎接。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貝蒂·弗里丹於1963年出版了《女性的奧秘》,揭露這種在「美好生活」中婦女所受的壓制、剝削和欺騙。書中認為,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強大女人溫順,並不是什麼自然的秩序,或者人性的需求,而是社會強加給男人和女的特徵。這本書成為新一輪女權主義運動的濫觴之作。

  經過二十多年的民權運動之後,保守勢力在九十年代回潮。家庭崩潰論像一個幽靈漂浮在美國的上空,小布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促進婚姻鞏固。從小成績優異、跳級讀書的米歇爾·奧巴馬,為了當好「國母」,不得不退出如魚得水的律師行業,到白宮種菜養花,相夫教子。

  保守勢力應該感到尷尬的是,即便從強化家庭的目標看,他們主張的政策也是失敗的。德國和美國生育率長期低迷,離婚率卻居高不下。相比之下,左翼思想濃厚的法國,嬰兒出生率和婦女就業率雙豐收。在所有國家,再婚、晚婚、非婚及同性婚姻等多元家庭日漸增多。右翼思想強調傳統家庭,以為這樣可以讓家庭數量多而質量高。左翼思想主張一視同仁,而且要求社會分擔婦女和家庭的職責。我有一些法國的女性朋友,家庭事業兼顧,十分勞累,但是至少她們的孩子可以指望社會,免費入托,免費上學,而且幼兒園和學校的質量都不差。

  應承認家庭與婚姻形式的多樣化

  德國離婚不易,都要經過法院判決,還要有一至三年的分居期。離婚之後,收入高的一方(通常是男方)要把很大一部分收入支付收入低的一方,直到對方再婚為止。不管你多麼有權有錢,像前總理施羅德那樣,連續離婚幾次,就有些不堪重負了。這在很大程度上,的確保護了未成年孩子及奉獻家庭的女人的利益。但是,它並沒有阻止離婚率的攀升。而且,因生育而失業的婦女,離婚後還得依靠前夫的收入生活,有時還會遇到對方瞞報或者抵賴,她也不會過得多快樂。

  法國婦女適齡就業率超過80%,生育率超過2(人均2 個孩子),非婚生育率超過50%,平均生育年齡30歲。可見如果國家責任到位,婦女參與社會工作,未必就和生兒育女相矛盾;如果兩者矛盾,她們會滿足前者(就業率高及晚婚晚育)。其次,應該承認家庭及婚姻形式的多元化。強化家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對非傳統婚姻的歧視(儘管這些年在德國和美國已有諸多改善)。

  再說回未成年人的保護。單親家庭的孩子的確會面臨諸多問題,不少調查顯示他們的學習成績和未來成就也相對較低。但是,這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一方缺失,又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社會歧視造成的,恐怕值得細究。有調查顯示,在單親孩子的心理問題中,怕人譏笑排在第一,高於怨恨父母、怕被遺棄及自責等因素。主流社會越強調傳統意義上的「完整家庭」,這些孩子所受傷害就越大。也有研究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獲得獨立性和自信心,近年來美國兩任總統柯林頓和奧巴馬,都曾經是沒有爹的可憐兒。

  ——顯然,微妙的家庭與家庭政策,都仍需要我們仔細辨識,再做定論。

  兩會系列評論:

  兩會專論一:《立法法》大修 人大代表打起精神

  兩會專論三:政府自我革命 法治方有希望

  兩會專論四:有權不任性 政府謙恭人民之福

  兩會專論五:嫖宿幼女罪存廢 紛爭背後的真憂慮

專題策劃: 搜狐評論
推薦閱讀:

孫儷的戲演一部火一部,事業家庭都開掛,到底憑什麼?
如何反駁「老婆可以再找,媽只有一個,所以親子關係可以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的流氓理論?
家庭藥品
都有家庭了,已婚男愛上已婚女怎麼辦
羅伯特 · 帕特南 | 美國的兩階家庭結構是如何出現的?

TAG:家庭 | 回家 | 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