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致讀者
再過一天,就是2017年了。伴隨著新年的晨光,走過67年的光明日報將以嶄新的面貌與您見面。
在過去的歲月中,曾陪伴我們走過萬水千山的老朋友,也許已經學會了從「兩微一端」重新「打開」光明日報;從近期才剛剛開始訂閱報紙的新朋友,也許正在感受帶油墨香的閱讀意味著什麼。而我們,沒有一天不在思索著這份報紙的未來:她要呈現怎樣的人文景觀,她本身是不是也應成為大時代的思想文化景觀?
今年8月1日,本報全面啟動了版式風格的整體改革;近期,我們正在推進新聞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力圖通過這些改革,向讀者呈現我們對這張中國思想文化大報未來面貌的構想。在2017年報紙的版面布局上,我們重新審視了新聞版和專刊副刊的思想文化含量,將集中體現思想文化特色的新聞板塊和專刊副刊,設計為「四橫五縱」的每周版面框架結構——「四橫」是指原來的兩個《光明文化周末》周刊和新創的《文史哲周刊》《國際教科文周刊》四個每周橫向集中刊出的大周刊;「五縱」是指評論版、深度新聞版、理論類專刊、文化類專刊、副刊每天覆蓋的縱向刊發序列。思想總會有脈絡,價值總是有歸宿,形成大文化、大教育、大科技的報道格局和版面生態,就是我們的方向。
我們將把評論版擴展為從周一到周日刊發,實現評論觀點每天全覆蓋。同時,以融媒體的方式設計評論的生產流程,理順新媒體與紙媒不同的采編周期,形成對新聞的持續關注、對觀點的動態深化。在一個多甲子的歷史中,光明日報一直以觀點、思想、理論為特色,與其說今天新聞生產的即時化、大眾化正在消解紙媒生存的基礎,我們更相信,這恰恰凸顯了有觀點的報紙才有存在的意義。
我們將把深度新聞版《大視野》更名為《光明視野》,在原有深度報道的基礎上提升格局,大量推出人文領域的調查性、研究性報道。今天,當原創內容已經是稀缺資源、當新聞標準正在變得動搖不定,一直秉持新聞倫理的傳統媒體也許最有責任反身向後,做「潮流」的「逆行者」:挖掘新聞,而不是包裝新聞;設置議題,而不是販賣消息;尋找報道的思想落點,而不是呈現信息碎片;引發有質量的公共對話,而不是消費大眾情緒。
我們將把原有的《人物》周刊更名、改造為《光明學人》副刊,並將刊發節奏擴展為每周兩期。新的《光明學人》不但繼承了原《人物》周刊對中國傑出知識分子的關注,更將大幅增加其學術思想、學術成就的系統評介,以「人」顯「學」、以「學」立「人」。那些金聲玉振的學者大家,是社會歷史的刻度、人文精神的覘標,60多年的辦報歷史告訴我們:關注他們,就是在關注中國的教育、科技與文化,就是在呵護民族的創新力量與文化精神,就是在發出社會發展的振鐸之聲。
我們將深耕理論領域,新創由《文學遺產》《史學》《哲學》組成的「文史哲周刊」。創辦於1953年的《史學》版,親歷了半個多世紀的中國當代史,至今仍是全國性報紙中唯一一家史學專刊;創辦於1954年的《哲學》專刊,曾在真理標準討論中發揮了先鋒作用,曾留下馮友蘭、張岱年、任繼愈等一大批哲學大家的風采,2017年將復刊。在一個變革的時代,小到一張報紙,大至一個民族,都必須學習把握繼承與創新的辯證法:傳統只有在動態的革新中才能獲得恆久的生命力,而真正的創新都是對傳統的深化與拓展。
什麼是新聞?什麼是報紙?什麼是媒體的角色和功能?在今天的傳播格局中,這些都在被重新定義,而媒體則被用「新」和「傳統」加以區分。實際上,從來沒有一個媒體僅僅是一張紙,或一個電視信號發射塔。每一個媒體的核心精神,都要伴隨數字技術的發展,與新的媒介聯姻,實現全媒體陣容下的再生。近年來,光明日報不斷推出新的融媒體產品,並正在形成「一體策劃,多手段採集」「一個標準,多形態製作」「一個品牌,多元化傳播」的采編機制,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始終抱持著這樣的信念:是否有準確、深刻、客觀的新聞標準,是否有討論嚴肅公共議題的能力,是否能擔當起知識傳播和價值傳導的角色,是否能與社會發展大勢同向而行,是否能始終懷著鋪石以開大道的人文精神,才是一個媒體名稱背後隱藏的意義,才是判斷媒體未來的標準。
一張紙可能朽爛,報紙精神卻始終不朽。敬愛的讀者,新年送到您身邊的光明日報是帶著默契的邀約:我們曾共同經歷了一次次春秋輪轉,也將繼續見證未來的大浪淘沙。
(2017年版面安排表見4版)
推薦閱讀:
※大吉大利,新年吃......點什麼好呢?
※?_楊冪穿衣進階:新年這麼穿才夠潮!
※新年腕錶指南?2013年如何選購名牌腕錶(一)
※茶寵擺放有講究,新年好運不漏財!
※同樂新年品舊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