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也要區分「正常」與「非正常」
世界上有將近半數的婦女都有痛經的問題,當中約有十分之一的人每個月會痛上一兩天,甚至會影響工作和其他的活動。醫學專業人士提醒女性讀者,18歲以後仍有痛經,往往提示可能由婦科相關疾病引起,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盆腔炎症、盆腔淤血綜合征等,由於部分疾病會導致不孕,所以需要積極治療。受訪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陳建國文/羊城晚報記者陳輝實習生李麗斯通訊員郝黎靳婷圖/寧彪攝【18歲前痛經多為生理性】廣東省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陳建國接受採訪時說:「痛經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痛經,一種是病理性痛經。一般18歲以前出現的痛經多為生理性痛經,也就是說多是與正常月經來潮相伴隨的癥狀,如果疼痛可以忍受則無需干預。生理性痛經多是初潮不久後出現的,主要與少女生殖系統沒有成熟相關。有時也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也可能由於月經期一些細胞因子如前列腺素E2刺激子宮肌肉收縮,導致子宮一次性缺血或腸痙攣而引起痛經,再加上少女們初來月經,所以這種疼痛的感覺會更加明顯。只要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這種痛經不會引起其他的不良後果。生理性痛經引起的疼痛感覺多為間隙性絞痛、痙攣痛。一般來說,生理性痛經無需干預,但如果有女孩感覺痛得直打滾,或痛得要暈厥過去,以致影響生活與工作或學習,則需要對症治療。陳建國主任醫師介紹,受痛經困擾的少女可以對痛經進行預防。比如說,在月經前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葯,這樣可以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緩解痛經癥狀。有些少女的痛經是由於子宮肌肉的收縮或腸痙攣導致,像這種情況可以口服654-2或阿托品類藥物,以抑制子宮肌肉的過度收縮或抑制腸蠕動來緩解疼痛的感覺。有些少女在痛經時還伴有頭痛、頭脹的癥狀,這時口服一些止痛藥,也能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18歲後痛經多為疾病引發】陳建國介紹,女性18歲後仍有不能緩解的痛經則多為病理性痛經,可能提示患有盆腔炎症、盆腔淤血綜合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等生殖系統疾病。他還提醒,若小腹疼痛不能緩解,特別是服用止痛藥仍不能緩解的情況下,應及時到醫院婦科進行檢查,查清楚病因,及時治療,因為這些疾病多數是可以導致不孕的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引發痛經的重要原因之一,佔了病理性痛經的60%左右。子宮腔內有一層膜叫子宮內膜,它會隨著卵巢激素的影響產生周期性的變化,如果當月排卵沒有受孕,子宮內膜就會脫落導致出血,血液順陰道流出成為月經。由於某些因素影響,子宮內膜跑到子宮以外的其他地方去了,並像子宮內膜一樣每個月出血就叫子宮內膜異位症。這些異位的內膜也會受卵巢激素影響產生周期性出血,但這些血液沒有通道排出體外,就在局部淤積,形成囊腫,越來越大,局部的炎症反應可以刺激局部神經,引起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痛經,疼痛的特點是越來越嚴重,一個月比一個月加重,持續痛、撕裂樣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多發年齡為25~49歲,長期遷延不治,有20%-66%的患者會導致不孕,所以應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視,普通B超檢查加上抽血查CA125即可明確診斷。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肌層則稱為子宮腺肌症。子宮腺肌症與女性內分泌激素特別是雌激素有關,婦女育齡期是子宮腺肌症的高發期,但發生機制目前尚不明確,難以預防,一般表現為痛經和月經失調,多數會引起不孕不育。疼痛的特點和性質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相似,但更加嚴重。B超或盆腔CT檢查,發現子宮是否增大、肌層增厚、回聲不均勻。婦科檢查可以發現子宮是否均勻增大、質地較硬、表面可有結節感。抽血檢測CA-125水平,絕大多數患者血中CA-125水平會有明顯升高;則基本可診斷為子宮腺肌症。子宮腺肌症的治療方法有三種:一是輕度患者,可以服用避孕藥物和孕激素類藥物治療。二是中、重度患者可以打針,注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類藥物進行治療,可以增加懷孕的機會。子宮腺肌症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一樣,懷孕可減少複發的概率。三是在前兩種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如果患者已生育,則可考慮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慢性盆腔炎症慢性盆腔炎症是婦科常見的疾病,其引起的疼痛約佔病理性痛經的30%。陳建國解釋:「引起慢性盆腔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通常是由於急性盆腔炎症治療不徹底所致。導致盆腔炎症的常見因素有產後或人工流產後、宮腔放環或取環手術、輸卵管通液術、輸卵管造影術、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等。如果消毒不嚴格或原有生殖系統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術後感染。也有的患者手術後不注意個人衛生,或術後不遵守醫囑,有性生活,同樣可以使細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女性月經期不注意衛生,如使用衛生標準不合格的衛生巾或衛生紙,或有性生活也可能誘發盆腔炎症。患有慢性盆腔炎症的女性在非月經期也會有小腹隱痛感,但在月經期這種痛感會加重,往往還伴有發燒。盆腔炎症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常規B超或血液檢查即可診斷。盆腔淤血綜合症在病理性痛經中有10%是由盆腔淤血綜合徵引起。盆腔淤血綜合征是由於慢性盆腔靜脈血液流通不暢,盆腔靜脈充盈、淤血所引起的一種獨特疾病。其臨床特點為「三痛兩多一少」,即盆腔墜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經多、白帶多,婦科檢查陽性體征少。臨床發現,本症嚴重程度與疼痛性質呈正相關。臨床做解析度較高的B超及血管造影來診斷,也可抽血檢查CA125(卵巢上皮抗原)來進行鑒別診斷。治療主要為對症治療,重症患者可以進行手術治療。醫學名解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疼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有時候這種毛病在生過孩子之後會消失,但很多時候它會一直持續下去。18歲前出現的痛經多為生理性痛經,可以不理會,若痛得難以忍受以致影響生活與工作則需對症治療。有此一說痛經的發作培養了女人的承受能力有研究說,痛經並非百無一用。痛經時強時弱的發作,使女性比男性具備更強的抵禦痛苦的能力,經過痛經的鍛煉,女性比男性的健康狀況更佳,情感體驗也更為細膩豐富。從這個意義上講,痛經的發作培養了女性對生命的承受能力和包容特質。它就像是陰霾的日子,從陰霾中走出來的人,眼裡的陽光自然與別人不太一樣。陳輝、李麗斯、郝黎、靳婷(版權歸"金羊網-羊城晚報"所有,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或致電020-87133589。)
推薦閱讀:
※辦理侵占罪案件應注意區分的幾個問題
※怎樣區分zh、ch、sh與z、c、s
※普洱等級區分
※詢盤的質量高低區分
※正確區分少精症與弱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