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太美——《黃帝內經》
引用
czoyg 的 中國文化太美——《黃帝內經》
西方一位領袖曾說:當中國人不再相信他們的老祖宗時,我們就不戰而勝了。
我想,作為中國人,我們是要認祖歸宗,科技的東西不一定科學。摘錄一部分,自己可以學習也可以與朋友們一共修。這裡所錄的只是書中的一部分,每句話都可以展開你的想像力。萬卷書不如一經在手。
《黃帝內經》這部唯一以中國民族的先祖,帝王命名的寶典,曾作為歷代文人學士,王公大臣必讀的經書。
中國的老祖宗發明了文言文這是最智慧的。不隨時間的變遷而影響她的價值。
幾千年前中醫理論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未而有形而除之」這是中醫的最高境界。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幫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黃帝內經》云: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乃生命之源。血乃生命之根。氣血充盈,則百病不生。氣血虧虛,百病皆生
《靈樞`天年》中: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楯。。。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女七男八: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盤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剛齒髮去。(可以得出女人比男人衰老得快)
人生十歲,五臟始定,氣血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髒亂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經中記載:中央生濕,濕生土…其蟲倮。倮蟲就是指人,即沒有毛的動物,人為倮蟲草,五行屬於土,而土生於中央,中央入黃色,入通於脾,這裡中央黃色就是指土的顏色,黃色居於七彩色的中央。(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人是食草性的動物,以五穀雜糧為主不同於西方人種)
五髒的描述:
腎:腎為先天之本,五行屬水。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造血藏精。在志為恐,在液為唾。在體為骨。共華在發,在竅為耳及二陰。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肺:肺有魄之處,氣之主,五行屬金。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能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在志為憂。在液為涕,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五地屬土。主運化,升清,統血。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為肌肉,主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肝: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五行屬木。主疏泄,藏血。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在體合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將軍之官,謀略出焉。
心:心為五臟六俯大主,精神之所舍,五行屬火。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門腑皆搖。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主血脈,主神志,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勞指: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傷」指:憂愁思慮傷心,大怒氣逆傷肝,寒冷傷肺,大飽傷脾,房勞過度,久坐濕地傷腎,恐懼不節傷志,風雨寒暑傷形。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合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劂,奉生者少。
《黃帝內經》中: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
《黃帝內經`靈樞》中:夫經脈者,所以決生死,除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黃帝內經》中:飲食為生人之本。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黃帝內經`靈樞`九針》五味: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馳,精神乃殃。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些五味之所傷也。
鹹的東西吃多了就抑制血的生髮,就會導致血的凝固,最後使臉色變黑;苦的東西吃多了,皮膚就會枯槁,毛髮就會脫落;辣的東西南北吃多了就會使筋失去彈性;酸的東西吃多了會使肝氣生髮太過而抑制脾土,使肌肉角質變厚而嘴唇外翻;甜的東西吃多了會影響腎的收斂功能,頭髮的滋潤,烏黑和濃密全在於腎的收斂功能,所以甜的東西吃多了就會損傷頭髮。
《黃帝內經》中七情與人體五臟六腑的關係:有喜有怒,有憂有喪,有澤有澡,此象這常也。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悲傷肺,驚恐傷腎。
《素問`舉痛論》中記載:百病生於氣。怒則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黃帝內經》中情志生克法:喜勝悲,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思勝恐。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誕,腎為唾。
《黃帝內經》中眉毛的記載:美眉者,足太陽之脈,氣血多;惡眉者,血氣少;其肥而澤者,血氣有餘;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氣血俱不足。
眉目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其盛衰依靠足太陽經的血氣。眉目長粗,濃密,潤澤,反映了足太陽經血氣旺盛;眉目稀短,細淡,脫落,則是足太陽經血氣不足的象徵。眉又與腎對應,為「腎之外候」。眉目濃密,則說明腎氣充沛,身強力壯;眉目稀淡惡少,則說明腎氣虛虧,體弱多病。
人生四惑:酒,色,財,氣。
長壽四字箴言:慈,儉,和,靜。
《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
推薦閱讀:
※精讀黃帝內經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黃帝內經全文及大意(4)[轉]
※(2)黃帝內經 三十五
※黃帝內經 素問1
※黃帝內經;靈樞經;經筋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