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3800平方公裏海域嚴重污染002 珠江口成排污口-搜狐新聞
廣東10%近海中重度污染
東莞珠江入海口的污染僅僅是廣東近海污染的一個典型。
從全國海域水質等級示意圖上看,南海是嚴重污染海域面積僅次於東海的海域。南海海域污染程度數廣東,廣東污染程度數珠三角。可以說,廣東沿海自西至東,沿海各大城市近岸海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9年,在南海5220平方公里的嚴重污染海域面積中,廣東省以3800平方公里佔了大半。在廣東長達4114公里、全國各省最長的大陸海岸線的中部,呈現出一大片紅色標記,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廣州、東莞、中山、珠海、深圳西部等珠江口近岸海域已經多年來受到嚴重污染。在經濟欠發達的粵東、粵西地區,包括潮州柘林灣、汕頭港、江門近岸、陽江北津港、茂名水東港、湛江港等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同樣未倖免。
在粵東,受陸源排污和柘林灣大規模海水養殖自身污染影響,潮州柘林灣海域受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的嚴重污染,整個海灣已處於富營養化狀態,結果是使這個老牌的水產養殖區「水質差,魚難養」,魚類病害增多,漁農養殖戶收入總體一年不如一年。
《2009年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數據顯示,全省近岸海域約有近半海水水質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廣東近海海域總面積中,有20%的海水受輕度以上污染,約有10%的海域水質處於中度污染和嚴重污染的狀態。」長期關注廣東海洋的知情人士披露。
監測
95個入海排污口近半超標
近年來,儘管廣東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設定的超標排放入海排污口超標率,已從令人驚詫的62.9%下降到45.3%,但2009年95個被監測的入海排污口中仍有43個超標排放,入海排污依然是久治不愈。汕頭、東莞等地,被監測的入海排污口已經是連續兩年錄得100%超標排放的「佳績」。
記者在位於東莞沙田鎮的麗海紡織印染有限公司附近調查發現,一根幾十米高的煙囪,不停地向天空冒出濃煙,散發出一陣陣臭雞蛋味;緊靠著該公司圍牆的一條十多米寬的河湧上茂盛的水浮蓮幾乎覆蓋了整個水面,走近一看才發現水浮蓮底下全是暗黑色的污水,陣陣難聞的臭味撲面而來。
沙田麗海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被廣東省海洋環境公報連年曝光的工業廢水入海排污口廢水超標的企業,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家工廠所入駐的工業園,叫做東莞沙田麗海環保工業園。
沙田麗海紡織印染廠連年廢水超標排放並不是一個特例。東莞市虎門鎮沙角電廠排污口、東莞市東寶河入海口、東莞市虎門鎮鳳凰山入海口等都不是第一次入選「黑名單」。
生活廢水直排、工業廢水排污口超標排放、排污河超標排放……廣東近海成為一個巨大的接納污水和污染物的垃圾場。近六年的監測表明,珠江通過八大口門每年攜帶上百萬噸的污染物入海,致使珠江口近岸海域嚴重污染。
2009年,珠三角沿岸海域接納污水近50億噸,粵東沿岸海域接納12.11億噸,粵西沿岸海域接納0.80億噸,與2008年相比,珠三角沿岸接納污水增加1.57億噸。
偷排
監管治理就像貓捉老鼠
廣東海洋環境監測部門、廣東環保部門聯手監測和治理污染多年,為何廣東海洋污染病症久治不愈?一些曾經曝光的企業排污超標問題為何屢禁不絕?
「由於污水治理成本較高,而違法成本低,導致一些工廠偷排偷放現象時有發生。」一位負責海洋環境監測的人士對記者說,監管就像貓捉老鼠,當監測人士來採樣的時候,工廠會開動污水處理裝置,但等監測人士一走,污水處理裝置就關停了,「我們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力量時時刻刻緊盯著一個企業啊。」
河海污染因跨界污染、責任難以釐清導致多方扯皮、推諉,是致使污染治理難上加難的另一原因。深圳和東莞的界河———東寶河污染堪稱老大難的典型。
東寶河是深圳和東莞的界河,沿岸工廠林立且村鎮眾多,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常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匯入珠江口交椅灣海域,多年來水體污染嚴重,水體常年發黑髮臭,水質常年處於劣四類狀態。
廣東近岸污染問題也凸顯了廣東污水處理廠建設的滯後。一位長期關注廣東水質污染的專家對記者說,「一些企業排污口超標,多次曝光後依然若無其事,能否罰到其破產?有的城市,超標排污口居然出現在污水處理廠,這種情況該如何執法,值得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記者手記
海洋治污重資更需重典
走馬珠江口,最大的感受是觸目驚心。黑水橫流、惡臭熏天,廣東母親河珠江以及人類未來的家園海洋飽受摧殘。
過去幾十年,西方國家在工業化時代走過了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西方的經驗本可借鑒,不幸的是,過去30年,只注重GDP不注重環保、粗放式發展的廣東也正重複這條老路。
近幾年來,環保部門對水質污染處理不能說不重視,但相比投入治水的巨資而言,可謂收效甚微。廣州是為亞運會舉辦投入重資治水,市內各大河涌水質雖有改善,但離河涌戲水的目標尚遠。同樣,去年東莞治理東引運河,一擲就是80億元,雖然運河水質有所改善,但長期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這足以從一方面佐證了治理之難。無怪乎,東莞虎門鎮環保局局長王泰林感嘆道:先污染,後治理,難!西方的經驗證明,無論是空氣污染,還是水質污染,污染容易,治理難,清潔的江海如果用50年就可變黑,但可能花上100年時間也未必能還其清潔。
廣東近幾年來已耗巨資建設人工魚礁、建設海底牧場,這固然是挽救海洋生態的有效措施。不過,有關環境監測表明,海洋污染最大的根源在於陸源污染的無節制的超標排放,如果地方政府不堅決執行對產業升級轉型,污水超標排放避免不了,如果沒有對陸源污染超標排放有效的「堵」,海洋污染不可能抑制。靠海吃海的粗放式發展方式可休矣,但治理雖難各方卻仍需努力。
□南方日報記者 蘇稻香 吳少敏
統籌:姜玉龍王長庚蘇稻香
[上一頁] [1] [2] |
推薦閱讀:
※排濕毒有奇穴:找到身體的「排污口」,把濕毒排出去
※經期吃什麼最排污血?女人一定要知道
※人體的7個排污口,不排毒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