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楚漢人才流向的是天下大勢與劉項集團背景

決定楚漢人才流向的是天下大勢與劉項集團背景2009年12月10日 18:16鳳凰網歷史專稿(鳳凰網歷史頻道特邀姚磊供稿)

[摘要]:本文通過楚漢人才流向的個案分析,糾正長期以來因為項羽的用人失誤而導致人才背楚亡漢的錯誤觀念。並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全面分析研究揭示歷代學者對楚漢人才流向原因分析研究之片面性,矛盾性。筆者通過對當時天下大勢對人才的影響以及劉邦項羽集團之前的總體探索,得出真正造成楚漢期間人才流向的根本問題所在,並對劉、項用人手段優劣進行研究、比較,來分析領袖個人才幹對人才流向的影響。

[關鍵詞]:背楚亡漢人才流向項羽劉邦用人手段

漢朝建立之後,劉邦與手下大臣探討漢勝楚敗的原因,曾有段精彩的論述:「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吾擒也。」(1)此後人才問題上的得失遂公認成楚漢成敗的關鍵。甚至有人以為:三國時期因為人才的分散而導致三國並立,楚漢時期因為人才的集中而導致楚滅漢興!

是什麼原因導致楚漢時期人才都流向劉邦那邊呢?對於此問題,歷代研究者大都認為項羽不識人才、剛愎自用、用人唯親;而劉邦善於用人,能夠納諫,用人唯能,以致人才都紛紛背楚歸漢。司馬遷也認為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2),亦是不善於用人的意思。揚雄更是認為:「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負。天曷故焉!」(3)。韓信、陳平、英布本來都是項羽手下,卻都投到劉邦那裡去了,成為楚滅漢興之關鍵人物,更使楚漢人才流向的原因成為鐵論。對此結論,筆者認為都過於淺顯,未深入研究其前因後果,失之片面,未免牽強。我們根據歷史資料,從人才流向個案的分析來重新探討一下楚漢人才流向的癥結何在。

一、楚漢人才流向的個案分析

楚漢時期韓信、陳平、英布本來都是項羽的手下;張耳,張良也與項氏有莫大的關係,但是這些在楚漢戰爭的勝負起到很大決定性作用的人物紛紛背楚亡漢。

1,漢初三傑韓信之背楚亡漢

韓信是婦孺皆知的人物,楚漢時期戰必勝,攻必取的大將之才。項羽失韓信,亦成項羽不識人才,不會用人的典範。而筆者深入研究歷史發現以韓信的事例來說明項羽不會用人亦不符合當時情況,完全是「成者王侯敗者寇」傳統觀念作崇。

韓信早先在秦二世二年初投靠項梁(4),但是在項梁那裡以及到項梁死(秦二世二年末)近一年的時間都是普通士兵(另有一說是為食客)(5)。韓信是在項梁死後,項羽接手項梁兵權歸屬於項羽。項羽把韓信提拔為郎中(6),關於這一點後世受張晏集解的影響(7),以致認為韓信做的是個小官,不過看大門放哨級別的。韓信也自曰:「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

這裡有必要對當時的官職簡要的敘述一下,韓信的官郎中與位執戟是並列的,不是一會事。郎中是官職,執戟是爵位。郎中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先秦郎中的職任大致有三項:

1,近侍左右,參與謀議;2,執兵宿衛;3,捧命出使。

由於郎中常在君主左右,處親要之位,不僅可以參與制定政策,影響君主所作出的各項重要政治決定,有時甚至可以形成一種重要的政治勢力。另外,如秦國的公孫衍,李斯,繆毒均由此進身封侯拜相,成為當時政治上舉足輕重的人物」(8)。

另外在楚漢時期郎中亦是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劉邦的親信樊噲,灌嬰都曾經為郎中(9),後為獨當一面的大將。而執戟是楚國的爵位,比如還有執帛(曹參自五大夫封執帛,號建成君);執珪(夏侯嬰賜執珪)。史記曾記載韓信「數以策干項羽」(10),韓信由一個普通的士兵到了可以參與決策的核心層當中,由此可知說項羽沒有重用韓信是不合理的。後世在這裡都有個奇怪的邏輯,認為非要一下子讓韓信做獨當一面的大將軍才算重用!或則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夜暴富,一舉成名的傳奇讓後人無限景仰,夢想有一天得明主賞識一步登天。可現實畢竟是現實,歷代將軍不論是名將還是一般將領都是從基層做起,紙上談兵的教訓也足以讓後世引以為戒。

韓信在投奔劉邦那裡時,並未受到重視,曾為連敖(一般的客卿),後來犯法要被斬的時候,夏侯嬰放了他,並推薦給劉邦,但是劉邦對韓信並未重視,僅僅給了管糧食的閑差(治粟都尉)。韓信得不到重用,又打算逃跑。這個時候韓信的機遇來了,漢朝宰相蕭何曾經和韓信交談,知道其才,追回韓信,並親自推薦給漢王劉邦,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做大將軍頗有傳奇色彩,但是對比在項羽處的遭遇,項羽不會用人,劉邦善於用人的結論並不能成立。首先,項羽把韓信從一個小兵提拔到重臣,親信,可見其識才眼光,而韓信逃跑只能說明韓信的心太高,而不能說項羽不懂用人。有人或以為韓信是因為項羽不用其策而逃亡,這裡就有個問題,君主並非所有臣子的計策都要採納,項羽如果真的一點都不用韓信,為何破例提拔韓信為親信?比較項梁,劉邦,被後世一致稱為知人善用的項梁,劉邦,對韓信卻都是忽略不用。劉邦最後封韓信為大將軍也是給蕭何面子而不是發現韓信有什麼才能,而且蕭何推薦韓信做大將軍亦有疑點:雖然大將軍位高,但是卻是個空職。韓信在劉邦陣營中沒有任何勢力,基礎,可以說上有劉邦,下有將軍各有自己的軍隊,指揮全軍有劉邦,各個軍團的指揮則有曹參,樊噲等將軍,韓信實際上連一個人都指揮不動。劉邦開始建議給韓信封將軍,雖然位置低於大將軍,但是可以指揮軍隊,慢慢積累戰功往上提升。所以蕭何的建議實際給韓信的職務不過是和項羽郎中實權相當的參謀(當然名義上高了很多)!考證韓信後來事迹,發現韓信在後來很長時間都沒有任何作為,直到漢二年四月劉邦彭城之敗才得以收散兵抵擋楚軍立下戰功,終於得以指揮軍隊,成為一代名將。

2,漢初鬼才陳平之背楚亡漢

陳平的名氣要遠小於漢初三傑,但亦是漢朝舉足輕重的人物,劉邦視之心腹,常留在身邊,幾次出謀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和謀聖張良並列為漢初兩大謀略家。陳平早先仕項羽,而後逃歸於劉邦,我們下面探討一下陳平背楚亡漢的緣故。早年,陳勝起義後,陳平投奔魏王咎,為太僕,或則因為陳平長相太英俊,少時又品行不端,所以不少人向魏王進言讒之,陳平離開了魏王咎(11),投奔他處。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項羽帶兵救趙,這時陳平隨了項羽,項羽賜陳平平爵卿。後派陳平帶領原來魏王咎留在楚國的士兵去討伐背叛項羽的殷王,陳平說服殷王投降而還。誰知劉邦這個時候打了過來,殷王又反過來投降了劉邦。項王怒,欲誅定殷者將吏——陳平怕被殺,托使者帶其金子與印還與項羽改投奔劉邦去了。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陳平背楚亡漢非不受重用,在鴻門宴的時候,項羽派陳平請劉邦(12),這個時候陳平就已經為都尉(註解1),並且居於項羽左右,可見被項羽視為心腹。後來又被派去獨當一面,亦可見很受項羽重視。都尉在楚漢時期是主管軍事的重要職務(註解2),後來陳平投奔劉邦處,劉邦對陳平很重視,給陳平復以原職務,遭到諸多將領的妒忌(13)。由此可見都尉官職的重要程度。而張傳璽說「陳平在楚營,只任都尉。他們投向劉邦,都得到重用」(14)亦僅僅是為了證明項羽不會用人,劉邦會用人不顧實際情況而言之。二,陳平背楚亡漢的原因。不少人認為項羽為小事而遷怒於陳平。實則不然,聯繫當時的背景,陳平定殷地正是劉邦已定三秦欲東之時,而項羽此時正要北上齊地平定田榮。項羽派陳平為將帶領原來魏王咎的士卒進攻殷王,表面上是因為殷王背叛項羽,實則是為防劉邦,否則當時趙齊以及劉邦都叛亂,偏偏去平定無足輕重的殷王?詳細研究當時戰略以及殷都地理範圍,發現項羽派陳平定殷地,則是為抵制劉邦東進建立一個防禦據點。

殷地控制範圍在今天山西,河南以及河北交界處,處於魏王豹、河南王、常山王以及項羽西楚東郡之交界,對於劉邦的東進道路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位置。如果成功在此打下一片楚國勢力,不論是眼前阻攔劉邦東進還是長遠楚漢爭霸都是對劉邦勢力重大的制衡。項羽派陳平去完成這個任務亦是因為陳平原本是魏王舊臣,正好統率魏王的舊勢力;殷地本來屬於魏國,派魏人亦可起到利用當地勢力以及熟悉地形便於作戰的好處。項羽的謀劃顯然不僅於此:由陳平統率的舊魏勢力雖然有各種優勢可用,但是太勢力單薄,所以又派項悍帶領一隻軍隊做策應,可以防止魏人對自己不忠心。項羽此時正在齊國平定田榮,顯然項悍是早安排好的。陳平定殷地顯然沒有領略項羽的戰略意圖或是耍小聰明爭功勞,並未對殷地進行武力平定,僅說服殷王投降趕在項悍來之前就報其功而還。

項羽在齊地對這邊情況並不了解,以為陳平獨立就把殷地平定,好景不長,殷王本來就是隨風倒,此時劉邦東進,於是投降了劉邦。項羽聽到殷地投降劉邦,知道是下屬虛報功勞以致於破壞了自己全盤戰略大計,追究責任是必然的。陳平怕被追究過失受誅殺而背楚亡漢。

後人在此總是把陳平投奔劉邦後解釋自己背楚的言辭:「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15)當成項羽用人唯親,以致失陳平的緣故。顯然這個說辭不過是陳平為掩蓋自己不忠的辯詞。至少項羽並沒有虧待陳平,亦沒有不信任。反而陳平早先隨魏王咎,遭人進言讒之;後來在劉邦處,亦遭人進讒言,以致連劉邦都不禁懷疑陳平,經過魏無知以及陳平辯解才打消疑慮。陳平未功而身居高位本來就容易遭人妒忌,且作風不良,身受讒言也是屬於正常。在項羽帳下,有沒有遭人進讒言呢?史料沒有給我們答案。但是有一個不容質疑的事實是:項羽從沒有懷疑過陳平,並且大膽任用。至於背楚則是因為陳平自己的失誤造成的。

3,英布,張耳,張良之背楚亡漢

英布,張耳,張良均是漢朝開國大功臣(註解3),為滅楚興漢起到關鍵作用。其中英布本來是項羽屬下;張耳是項羽盟友;張良曾經與項氏有親密關係。這三人背楚歸漢亦是老生常談的項羽不懂團結人才的證據。

英布曾是項羽手下第一大將,為項羽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分封天下後,封其為九江王,鎮守西楚之南方重地。英布可以說是項羽手下唯一得到封王者。本來英布為項羽攻城略地,項羽亦厚予英布,兩人關係本來應該相濡以沫,但是人心不足,自持功績的英布「欲厚自託」(隨何語16),項羽北上平定田榮,請英布出兵,英布稱病不往,派數千人應付了事;劉邦東進伐楚,英布坐山關虎鬥,不思解救。這種明顯自厚的態度連敵方都看的清清楚楚(17),劉邦趁機派使者遊說英布背楚以使項羽後院起火。在隨何遊說下,英布終於起兵反楚,戰敗後逃歸劉邦。

很多人都認為項羽對英布處理不當才致使英布背楚,這個論點有欠不公。英布對項羽有不臣之心時,項羽並沒有因此責之,反而因其才幹欲親用之(18)。英布在隨何的分析下:覺得與漢聯盟更划算,遂暗中與漢聯盟密謀反楚,後事情敗露,只好殺項羽使者起兵反楚。可以說英布的反楚從頭到尾都是英布個人權欲膨脹的結果,而英布後來又反漢亦為明證。

張耳當年受秦軍圍攻,得項羽解救,後又被項羽封為常山王,可謂名副其實的身受項羽大恩。張耳遭陳餘偷襲兵敗後為何不投靠楚而投靠漢呢?本來張良因為楚的強大欲投靠楚,謀士甘公從星相上分析漢必然最後勝利(19),張耳遂殺項羽使者項嬰(20)作為獻禮改投劉邦。

張良為楚漢間最富盛名的戰略家以及謀略家,後人多怪項羽未能拉攏張良為其所用。從史料上看,張良早在起義之初巧遇劉邦,就跟隨劉邦為其謀定天下(21)。此等穩固的關係必然不是能輕易為人拉攏的,學者汪夢川也認為:「顯然是因為項羽身邊已有一個范增,才智不在他之下而地位卻穩固得多。如果在項羽麾下,張良恐怕難有出頭之日。相比之下,輔佐劉邦(做『帝王師』)就風光得多」(22)。後來張良跟隨韓王時三心二意,但是卻一心為劉邦著想亦為明證(註解4)。

由上面五人的事迹亦不能證明項羽不會用人,不過是客觀情況導致五人歸漢而已。由上面的個案分析我們得知楚漢人才流向並非前人所認為是由於領袖的用人問題而造成的,但是客觀事實卻是大量人才從楚歸漢,究竟是什麼緣故而導致人才背楚投漢呢?下面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二:劉,項主觀原因之探討的片面性

歷代對於楚漢人才流向的原因均是從項羽,劉邦個人主觀上來探討的,比如學者趙文潤在其文中總結到:「劉善於用人,能夠納諫,項用人唯親,自恃拒諫」(23)。學者邱永明亦分析:「劉項用人的差別在於:在用人原則上,劉唯才是舉,項苛禮唯親;在用人態度上,劉自明聽人,項剛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劉寬容誠信,項多疑嫉才。」(24)。更有學者王銘分析項劉抱有不同的人才觀,以至「1:劉邦能虛己聽人,項羽則剛愎自用;2:劉邦放手用人,項羽信讒多疑;3:劉邦賞不移時,項羽忘功尋過」。總體分析下來學者王銘認為項羽取人以親以尊,形成親親尊尊的人才觀;劉邦取人以實以賢,形成尚賢任能的人才觀(25)。

總結歷代研究者關於項劉用人態度及方法可以歸結於五點:一,項羽剛愎自用,自恃拒諫,劉邦虛己聽人,能夠納諫;二,項羽信讒多疑,劉邦放手用人;三,項羽忘功尋過,劉邦賞不移時;四,項羽用人唯親,劉邦用人唯賢;五,項羽取人以名以尊,劉邦取人以實以賢。

事實上這些觀點雖然看似有理有據,實則失之片面,可以說在材料的採用上沒有對其作總體對比和分析僅拿對自己有利的材料說分析。對以上五點,我們有必要探討一番。

1,項羽的剛愎自用,自恃拒諫之辯

歷代研究者大多舉出項羽鴻門宴不聽范增殺劉邦的建議,以及殺建言都關中的儒生的事例來證明此論。這裡有商討的地方,據史記記載范增給項羽出計有三次,項羽採用兩次,惟獨鴻門宴殺劉邦未採納,而項羽對殺劉邦和范增存在極大的分歧,不採用也算不上剛愎自用,自恃拒諫。殺建言都關中的儒生亦非是因為進言,而是那位儒生在項羽不採用其進言後大肆污衊楚人才被殺的。不都關中亦是項羽的戰略考慮,不能當成剛愎自用,自恃拒諫的事例。

學者蔡偉再此也認為「項羽並不是冥頑不化不聽勸告的人。其實,只要你說的有道理,哪怕是黃口小兒的話,項羽也肯聽。例如,當項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外黃,大怒,欲活埋城內十五歲以上的男子,這時候只有十三歲的外黃令的小兒子勸說項羽道:『彭越強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豈有歸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項羽聽從了他的話,赦免了當坑者。結果『東至睢陽,聞之皆下項王』。相比之下,沛公也並不比項羽更能聽從謀臣之言,如他在攻入咸陽進入秦宮後,對宮室里數以千計的帷帳狗馬重寶婦女貪戀不已,想要住在裡面,樊噲諫沛公出宮,沛公不聽,若不是張良苦口婆心的一番勸說,沛公就會授項羽以口實,就不可能有鴻門宴的有驚無險的好運了。同時,劉邦也經常聽信小人之言,除了鴻門宴中提到的『鯫生說我曰:『拒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外,在《留侯世家》中還提到他聽信酈食其的餿主意,準備『復六國後世』,只是在張良說出八不可的理由後,他才如夢方醒,『啜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令趣銷印』。可是為什麼沒有論者批評劉邦不善納諫呢?是不是劉邦是勝利者,就可一俊掩百丑了呢?」(26)。

像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項羽聽項伯之言不殺劉邦之父;劉邦白登之圍前不聽婁敬忠言以致吃大虧。比較而言,項羽劉邦在納諫方面的態度是一致的,均是對自己有利的則虛心納諫;不利的則不聽。而知錯就改方面兩人亦在伯仲之間。歷代研究者糾於勝者王,敗者寇的觀念,有意忽略項羽虛心納諫和劉邦不聽忠言的一面,以致得出片面的結論。

2,項羽的信讒多疑之辯

項羽的信讒多疑大多歸於中陳平反間計而失范增以及不信鍾離眜。關於這點筆者曾作《千古陰謀——話陳平之反間計兼談項羽之「有一增而不能用」》認為項羽失范增不是因為信讒多疑,而是項羽范增之前的權利摩擦。至於聽到謠言懷疑鍾離眜亦屬正常,從史記上看「項羽既疑之,使使至漢」(27)也不過是做了些試探工作,鍾離眜也未曾有損害。對比劉邦,可以看到劉邦不僅對新來乍到的韓信,陳平抱有懷疑,就算是自己的親信忠心耿耿的蕭何,樊噲亦是有所懷疑。

3,項羽的忘功尋過之辯

忘功尋過的意思就是有功不賞,有過必糾。關於有功不賞曾經在項羽帳下的韓信,陳平都有論述,韓信的漢中論謂劉邦「項王喑噁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28)。陳平亦言:「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29)。劉邦定天下後,曾經探討楚敗漢興的原因,高起、王陵言:「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30)漢之策士酈生遊說田廣:「......(項王)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戰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而不能賞;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31)

項羽小氣,不肯封賞有功之人而導致人才紛紛外流幾成了定論,但是真相如何呢?先是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按功行賞,一口氣封了18個王以及兩個侯。而對自己的部下英布亦是封為一方之王,如論封賞之大,楚漢期間無過其人。而史記有幾個例子亦證明項羽求才若渴,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楚下滎陽城,生得周苛。項王謂周苛曰:『為我將,我以公為上將軍,封三萬戶。』」(31)漢定天下後,封侯最高的戶數劉澤亦不過萬二千戶(註解5),項羽對一個敵方御史則開出上將軍,三萬戶無疑是高價了。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坐陵母,欲以招陵。」(32)亦可見項羽求才若渴,為得王陵不惜拿其母親作人質。另龍且救齊時,「人或說龍且曰『不如深壁......可無戰而降也。』龍且曰:『......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為止!』」(33)從這段記載可見項羽亦重戰功,可謂有功則賞之,無功則不賞。大約這就是陳平口中的「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同樣劉邦亦重軍功,早年就推行秦制的二十等爵位,以軍功封賞,據《史記·高祖侯者年表》,劉邦在六年間共封143位功臣侯,並與之剖符盟誓,「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如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34)。可見在主觀上項羽和劉邦相同亦是行使有功則賞的政策。

關於有過必糾,學者王銘認為:「(項羽)缺乏容人之量,往往小過大罰......」(35)並舉了英布的例子。學者周騁亦認為項羽苛察:「殷王司馬卬叛楚,項羽派陳平等擊降之。不久,司馬卬降漢,項羽就要追究上述軍事行動的參與者,導致陳平歸漢。相形之下,劉邦的部屬中有許多人曾反對過他或投降過項羽,均未受追究。」(36)。英布的事情上面以論並不能作為項羽苛察的例子。陳平事例上面也分析過,不僅僅是單純的未完成任務。從史記上看,項羽手下如龍且,周蘭,項佗,司馬欣,呂青等人或則亦有敗績,或則反對過項羽或則投降過敵方,也均未受追究。說項羽苛察,尋過亦證據不足。

楚漢時期,項羽因為不能給人足夠的封賞導致人才的外流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亦涉及到整個楚漢的大環境以及利益集團。下面將會具體分析到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此不在多言。由上所論,亦可證明人才的流向非是項羽主觀不肯給足夠的封賞。

4,項羽的用人唯親之辯

項羽的用人唯親亦是歷代研究者公認的楚漢時期人才流向的主因。陳平對劉邦說自己背楚亡漢的原因:「......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37),這段話要具體分析,陳平投靠劉邦,遭到絳侯、灌嬰等咸讒,引起劉邦懷疑。自然不能解釋背楚亡漢的原因是自己犯了錯,所以才推給項羽這個責任,事實上陳平亦非諸項或項羽妻之昆弟,卻得到項羽信任重用。酈生說田廣亦是游士一面之辭,當不得真。

當然項羽軍中有大量諸項身居要職是事實,但是用人唯親卻談不上。項羽本就靠家族起兵,又是接管叔叔項梁的大攤子,軍中多諸項以及在很多方面要依靠家族勢力是必然的,但是沒有證據顯示是項羽主觀原因。對比劉邦,學者周騁認為劉邦有「任人唯親傾向」,不過周騁先生卻又認為「只不過劉邦的任人唯親並未影響到劉漢陣營的對敵鬥爭。在戰場上,基本上還是做到了人盡其材,物盡其用。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而是用賞以厚爵的方式來落實這種偏愛......因此,劉邦的任人唯親,還沒有如項羽般到了感情用事的地步......」(38)。周騁先生對劉邦的任人唯親傾向認識深刻,但是顯然對項羽有片面之言。劉邦的情況和項羽不同,早年劉邦靠豐沛故人集團起家,亦是用人「唯故」。張良亦言「(劉邦)所封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39),據學者夏增民統計「初置18侯中,劉邦起事的基地——豐沛碭地區的人員佔了11個,而餘下的幾乎全部與這三角地帶鄰近。《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侯年表》中載147侯,籍貫在豐沛碭三地的51人,佔了1/3強。」(40)事實上51人並未統計因外戚而封侯者。周騁先生言劉邦「對於自己喜歡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也非實情,如「代王劉仲棄國亡,自歸雒陽,廢以為合陽侯」(41),可見用能力不足者委以重任劉邦亦有之。再如燕王盧綰、荊王劉賈、楚王劉交、齊王劉肥都是把親愛委以重任的例子,其中盧綰後來背叛,劉賈,劉交平英布叛亂時明顯能力不足。學者劉敏經過深入研究,得出劉邦不僅功封,並且封親的結論「代秦而興的漢,雖承秦制,但有變通,不僅功封,而且親封,從漢初「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卷一四,《諸侯王表》第二),此後歷代皇帝封皇子為王,封王子為侯,體現的均是親親而封的原則,這不是秦制,而是承繼周制。」(42)。

由此分析,項羽劉邦都有任人唯親的傾向,但是都非主觀,而有其必要性。用項羽任人唯親來解釋楚漢時期的人才流向亦是不通。

5,項羽取人以親以尊之辯

學者王銘在其文中對項羽種種用人失誤作了個探討,認為項羽和劉邦抱有不同的人才觀,項羽取人以親以尊,形成親親尊尊的人才觀;劉邦取人以實以賢,形成尚賢任能的人才觀,並得出「判別人才的標準和人才觀的正確與否,是劉,項用人得失的根源。」其根據就是項羽出身貴族,劉邦出身貧寒,像韓信,陳平這樣不得項羽所用的都是出身貧寒。

上面曾經分析到韓信,陳平在項羽那裡並非不得重用,相反不論是出身貧寒的劉邦早期與項羽共事,就是英布等手下亦是出身貧賤,亦未見其不用或不屑。史記記載項羽「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又有「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為士卒先」(43),可見項羽不屑貧賤,取人以親以尊並不能成立。

另有學者(如邱永明)認為項羽好苛禮,不能得有才卻貪利無恥者歸附。證據就是漢三年,項羽急攻劉邦於滎陽城,劉邦問策於陳平,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考察陳平這番說辭,更多的是把項羽恭敬愛人能得廉節好禮者視為優勢而無貶抑的意思。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卻是有其客觀原因,非是主觀。所以項羽好苛禮而導致人才外流也沒有證據。

總上所論,歷代研究者把楚漢人才流向的根源視為項羽,劉邦的主觀用人態度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矛盾性,簡單性,無助於歷史真相的研究與探討。

三:楚漢人才流向根源之探微

楚漢時期人才背楚亡漢是個普遍的現象,亦是導致楚滅漢興的主要原因,應該受到應用的重視。而前人把其歸於項,劉的用人態度亦難以解釋這個普遍的現象。如果從當時的天下大勢以及集團背景或可一管而窺豹。

1,天下大勢決定了人才的流向

漢元年十二月,項羽帶領各路諸侯入關,殺子嬰,滅秦宗室。當時擺在項羽面前的是如何利益分配的問題。顯然稱帝是下下之策,當時天下地盤為舊諸侯的勢力所盤踞,經過三年滅秦時間又湧現出無數新興勢力,在這個新舊勢力盤根錯節,項羽又缺乏足夠的力量可以控制新舊諸侯時,如何利用對自己有利的力量,壓制對自己不利的力量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項羽雖然為諸侯從長(44),具有一定的支配權,但是利益的分配中總是有失勢者不滿。項羽實行的是分封制度,也就是在承認各個勢力所已有的權益下盡量削弱他們。比如把關中之地一分為三,齊地一分為三等。自己卻盡收舊楚勢力,改稱西楚,並收其四周的戰略要地,如東魏之地,如舊韓之地(註解6)。

無論項羽怎麼分封,總會有人不滿意。沒有封到的則怨恨之,如齊王田榮,彭越等人。封到但嫌少者亦恨之,如英布,陳余等。這些人勢必要和劉邦聯合起來反對項羽。而封到又受到厚遇者亦不會感激之,本來這些人都有自己的地盤勢力,和項羽沒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掛鉤,只會隨風倒,誰勢大,則投靠誰,萬不會對項羽鼎立支持。而項羽楚地之強大亦受諸侯所忌,聯合劉邦對抗項羽也是必然之勢。當時很多人亦看穿了此點,如隨何遊說英布:「使楚勝漢,則諸侯自危懼而相救。夫楚之彊,適足以致天下之兵耳。」(45)。

滅秦後,項羽主宰天下,分封諸侯,為天下共主。雖然利用這種權利可以增強自己,削弱對方。但是接下來勢必被不滿足現狀大大小小的野心家所嫉恨,這些人希望得到封地,其結果必然是匯聚在代表挑戰現狀的劉邦集團的身邊,背離代表了維持現狀的項羽集團。如張良對劉邦語:「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46);韓信亦云:「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47)。學者汪夢川認為「劉邦最終得定天下,人多以為緣於其善於用人,其實未必如此......所以當時的人依附劉邦,真正的原因完全是他們自身強烈的功利心態,為誰所用的關鍵是他們在誰那裡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處,而不是因為誰的人格感召。」(48)。這種狀況與主觀的用人態度無關,而是由當時的現狀所決定的。

項羽在分封天下後,就處於尷尬的地步。一,是可分配的利益分封完畢,得不到封地及利益者自然希望打倒項羽重新瓜分天下,得到封地利益者亦因不能再得到更多好處而希望可以跟隨劉邦獲得更多好處。二,西楚的強大亦遭到各路諸侯忌諱,聯合劉邦抗衡項羽是早期諸侯的共識。三,身為天下共主,代表現狀的維護者。不滿現狀的利益追求者,野心家極力想打破這個現狀重新分配利益,而劉邦則是挑戰現狀的最強有力者。

總上所論,楚漢人才的流向是由天下大勢所決定,而非主觀的用人態度。

2,集團背景決定了人才的流向

在這裡有必要介紹項羽和劉邦集團。楚漢戰爭中的漢集團是以劉邦為中心的豐沛故人集團,學者夏增民指出「豐沛故人集團是籍貫在劉邦早年活動頻繁、頗有影響的豐、沛、碭及其附近地區(大致在今魯西南、皖東北、蘇北地區),並且與劉邦關係密切的一個人物群體。秦末,劉邦為泗水(在今江蘇沛縣東)亭長時,這個集團已經初具規模,在彼此的頻繁交往中,逐漸形成了共同的利益關聯和心理投合,這構成他們事業的基礎,因此,在未起事前,它就作為一個以劉邦為中心、相互之間有歸同趨向的幫派出現了......豐沛故人集團在反秦和楚漢戰爭中對整個劉邦軍事集團起著凝聚作用,是劉邦集團勢力的實力核心。在戰爭中,戰事翻覆,勝負無常,但無論成敗,豐沛故人集團始終跟隨劉邦,維持著這支隊伍的基本穩定......」(49)。通過豐沛故人集團不論是劉邦剛起義時,還是在景駒,項梁,懷王帳下以及到漢中為王,這個集團始終是個利益絲絲相扣,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嚴密組織,不但敵方難以分化收買,就是開闢遠方戰線,這些人始終對劉邦一人效忠並擔任監視其他異己勢力的重任。這個堅固的豐沛故人集團,在楚漢戰爭中,始終與項羽周旋到底,無論項羽利誘,還是威逼都無濟於事。

項羽的集團相比劉邦來說就複雜了,可以追溯到項梁時代。項梁項羽起兵靠的是家族勢力和吳中子弟兵,經過幾番戰爭和合併,項梁建立一個以舊楚為旗號的統一戰線,其中有項氏家族勢力,如項羽,項伯,項它等;有舊楚故老集團,如楚懷王,宋義(註解7)等;有農民起義勢力,如呂青,呂臣的蒼頭軍,英布,蒲將軍等;有地方勢力,如劉邦,吳芮,陳嬰等;有其他各類勢力,如舊魏勢力,越人集團等等。可以說完全是個大雜燴的鬆散聯盟集團。果然項梁身死後,舊楚集團立刻跳出來奪權,學者羅新指出:「抑制項羽,勸懷王不遣項羽入關的,是所謂『懷王諸老將』。這些無名老將,未見有何征伐功績,但能影響懷王,就因為他們與舊楚政權的關係。項梁死後,對這些老將來說,當務之急是控制項羽,掌握軍隊。宋義以楚國故人身份為卿子冠軍,率領楚軍,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50)。項羽在滅秦分封諸侯後,首先解決的就是這些舊楚集團。當時項羽挾滅秦之功,諸侯從長之勢,兵不血刃的解決了舊楚集團(註解8)。解決舊楚集團,並不能解決集團的根本問題,此時項羽建立的西楚王國內部勢力盤根錯節,矛盾重重,各個勢力的利益都需要考慮,而項羽尚未整頓好內部,外戰又爆發。先是近鄰之地的齊趙和盤踞西楚內部的彭越建立反項聯盟,再是劉邦等人趁火打劫。項羽終其一生一直處於四處平亂的境地。

總上所論,劉邦豐沛故人集團的嚴密性比項羽的鬆散西楚集團更容易吸引人才。

3,西楚集團的內部矛盾決定了人才的外流

西楚集團的內部矛盾第一個體現在項氏與舊楚集團的鬥爭,舊楚集團的權利鬥爭失敗無疑導致舊楚集團,親舊楚集團的殘餘勢力倒向劉邦這邊。這裡有史可考的有漢初十八大功侯之陳武在漢二年十月入漢(51),從時間上推斷陳武亦是因為舊楚集團的覆滅而失勢導致背楚亡漢。

舊楚集團的覆滅並沒有使西楚內部矛盾有所緩和,新的矛盾又產生了。這次是項羽的項氏集團內部的矛盾,世人都以為同為項氏應該利益息息相關,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而項羽更是重用項氏,很難想像項氏會因為內部矛盾而投靠劉邦。但是事實俱在,項伯早在鴻門宴就和劉邦約為婚姻,對劉邦百般維護(52),後來又接受張良賄賂,為劉邦請漢中地(53)。楚漢時期屢為劉邦謀(註解9),後被劉邦封為射陽侯,功表中排14位(註解10)。其實在項梁死後,項氏缺乏一個足夠威望和才能足以統率項氏家族的領袖。在舊楚集團的壓制下,項氏尚能團結在才能出眾的項羽帳下,但是大局以定下,輩分高於項羽的項伯,在項梁時代就獨當一面的項它是否服從項羽是個問題。顯然這些項氏是因為內部的派係為劉邦所用,項伯在西楚作為左伊位高權重猶勾結外人,顯然出自於內部爭權奪利,欲挾外敵以自重,而項莊聽范增之言欲殺劉邦絲毫不給項伯面子亦顯示項氏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學者張正明指出「族權與王權又對立又統一,構成了楚國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的主要矛盾。就王權來說,對族權是務必嚴加控馭的。當族權與王權協調時,它是王權的肱股,族長奉職於廟堂,族兵效死於疆場。反之,當族權與王權敵對時,它就是王權的禍患,族長可能成為政變的主謀,族兵則可能成為叛軍的主力了。」(54)。由此可見項氏的內部紛爭亦是人才外流的一個原因。有史可考的尚有項襄,在漢二年,曹參攻定陶時投靠了劉邦,被劉邦封為桃侯,並賜姓劉,其子劉舍還在景帝時為丞相(55)。除此外尚有「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56)。

總上所論,西楚集團的內部矛盾亦是導致其人才外流的根源。

4,西楚集團的內部鬆散決定了人才的外流

項羽驅逐懷王后建立西楚王國,西楚王國從建立起內部就紛亂不止,派系繁多,勢力盤根錯節。所以項羽的西楚王國冒似強大,實則不堪一擊,幾乎都是靠項羽一人硬撐下來,這點鮮明的對比就是楚漢期間的勝利幾乎都是項羽親征的結果,而其他戰場不是戰敗就是投降,這裡除了項羽的個人能力外,內部的鬆散亦是很大的原因。

首先,項羽在西楚建制方面,亦有其恢復舊楚制度的一面,亦有適應新制度的一面,學者卜憲群指出「楚漢之際楚制的復活與楚舊制相比也略有變化......項氏還設郎中,都尉,司馬,將軍,上將軍,郡長等......項氏的分封制當為楚舊封君制的擴大化,可視為一種新楚制。」(57)。項羽恢復舊楚制顯然有拉攏舊楚勢力以及地方勢力的意圖,而採用新制度則是為適應新的局勢來加強中央集權,典型的例子是在西楚王國採用郡縣制度。從西楚的建立開始項羽就在走鋼絲,在新舊勢力之前徘徊。連接不斷外部的戰爭也使得他無法完成一個由鬆散集團到強力集團的轉變。

我們來看項羽建立西楚王國後重要的官職安排:令伊(楚官,相當於宰相)靈常,右令伊項伯,左令伊呂青,柱國(楚官。相當於總理大臣)陳嬰,柱國項佗(後期任),大司馬(相當于軍事總長)龍且,大司馬周殷(後期任),大司馬曹咎(後期任)(註解11)。看西楚重要職務的安排,亦見西楚內部的繁雜,陳平曾指出「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58),西楚人才的關鍵問題被陳平看的一清二楚,項羽缺少骨鯁之臣,所以陳平的用金子收買分化西楚君臣之策才可以有效進行。身居西楚高位的大多是各個派系勢力的代表。八個西楚重臣,只有三個大司馬是項羽的心腹,令伊靈常不知其何來歷,從姓氏靈或是地方勢力的代表(註解12);項伯,項佗亦是項氏家族各個勢力的代表(註解13);呂青,陳嬰是起義軍元老。從結局看除了龍且,曹咎戰死,其他六位後來皆投靠了劉邦,從這可以看出西楚王國內部四分五裂,各有勢力,沒有多少向心力凝聚力可言。

在項羽陣營中,被重用的外姓將領基本都是本來就有大量軍隊的人物,如英布、蒲將軍、龍且、吳芮、呂臣、陳嬰,這些人的軍隊最初並不比項氏少,甚至比項氏多,比如陳嬰最初擁有2萬軍隊,遠遠超過項氏最初起兵的八千人,他們嚴格意義上不算項羽的部屬,只能算是和項氏結盟的盟友,一旦時局發生變化,他們完全可以脫離項羽,我們剛才所列舉的這些人中,唯獨沒有離開項羽的只有龍且,因此對於根基淺薄的項羽來說,他沒有不依賴這些人的理由。

西楚內部上層存在派系紛爭,同樣下基層地方勢力亦是異常龐大。楚漢戰爭期間,多數地方勢力參與戰爭,如蕭公角抗彭越,被彭越所殺(59);楚將軍薛公於東阿被彭越所殺(60);柘公王武等人(註解14)投降劉邦,又反,被曹參;灌嬰擊破;留公救齊亦被擊破(61);楚將公杲在魯北被灌嬰擊破(62);項羽使薛公、郯公復定淮北,郯公在下邳被灌嬰擊破,薛公被殺(63);終公守成皋,被劉邦所破(64)等等。楚制度中公者即為縣令(註解15),以上所敘述的諸公未見其功績,卻在楚漢戰爭中或處於戰事之關鍵或屬於重要之角色,估計是地方勢力,項羽不得不在一定的時候所依靠他們,而他們或是能力不足或是隨風倒,亦可證實西楚國內部基層之鬆散。

西楚王國內部集團的鬆散,使其缺乏足夠的向心力,凝聚力,不但對外作戰效率低下,而且其內在成員亦無同舟共濟的精神,存在勝則挾敵自重,敗則各奔東西的局勢。由上所論,西楚集團的內部鬆散亦是導致其人才外流的根源。

5,劉邦與西楚集團的關係決定了人才的外流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知道劉邦的豐沛故人集團是個嚴密的利益性集團,故項羽想分化瓦解劉邦集團難上加難。反之,劉邦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其出身楚集團,和諸多西楚權貴有交情而對其分化瓦解收買。

典型的如項伯,正是因為張良曾經和其有過命交情被劉邦收買。同樣楚漢時期另有兩個事例不容忽視,漢二年四月,劉邦兵敗彭城,項羽手下大將丁公「丁公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公曰:「兩賢豈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65)。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寧陵侯呂臣的功勞有一項:「為上解隨馬」(66),學者周騁懷疑其人就是蒼頭軍領袖呂臣,因為「所謂解追兵,無非是與追擊者套交情,而能如此者,肯定是大有面子之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有此面子者,也只有陳勝、楚懷王的老臣呂臣能辦到。」(67)。從這個兩個例子看,劉邦和西楚集團內部權貴有藕斷絲連之關係,並利用這種關係多次在自己危機時救命,而西楚內部集團的鬆散亦使這些西楚權貴們樂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兩方之間的交情,甚至劉邦戰敗時,不少劉邦的將士暫時寄居在項羽那裡,轉而又投奔回來(註解16)。而項羽勢弱時,這些人憑藉和劉邦的老交情或恩惠又重新轉變立場,改做劉邦之臣,可謂是萬全之策。

由此可見,劉邦出身於楚集團,與西楚集團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而這種關係使得劉項就算對立,其屬下依然保持相當的友好關係,而人才流動亦是牆頭草的生存之道。

總上所論,天下大勢,集團背景是楚漢時期人才背楚亡漢的主要根源,而把它簡單的歸結於主觀用人,失之淺薄。

四:劉,項用人優劣之探討

通過上面的研究,我們可以斷定楚漢時期人才背楚亡漢主要是客觀局勢所左右,在主觀上劉,項都是求才若渴,欲收天下之英才為己所用。雖然兩人都有用人才的主觀意願,但是是否在實際用人方法上策略上有所優劣呢?我們來具體探討這個問題。

在楚漢時期,劉,項的用人方法一致公認的是劉邦慢而少禮,但是能饒人以爵邑;項羽恭敬愛人,但是不能給人以利。後世把這種現象當成項羽小氣或剛愎自用。由上面論述可知,項羽「行功爵邑,重之」的主要原因不是其人小氣或妒忌賢能,而是有客觀形式所決定。如果把這個當成用人的方法略顯淺薄。

1,項羽的用人手段

關於項羽的用人手段,由於史料的缺失以致歷代研究者都沒有涉足這個課題。從零散的歷史資料或可以勾勒項羽的用人手段。早期,項羽叔父項梁在吳中陰以兵法收羅人才,項羽亦參與之「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68)。這裡項梁陰以兵法不知道其何手段,想必有一套用人方法,項羽以後的人才運用上必然受其影響。項羽出身軍事世家,又以帶兵起義出身,項羽早期的用人經歷都以軍事帶兵有關。「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韓信語);「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為士卒先」(隨何語)。項羽早期的用人主要體現在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精神力量,由此項羽軍也顯示強大的戰鬥力,史記多次有項羽出現而漢軍畏懼逃走的描寫,亦證明項羽在當時具有偶像般巨大精神作用,一致項羽死後,魯地不下「(劉邦)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69)。

僅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在早期軍事領域中項羽是無敵的,但是隨著項羽由軍事家轉變為獨霸一方的領袖是不夠的。項羽成為政治家時在用人上不但保留了軍事上與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作風,而且增加了不少政治權謀的手段。這種轉變是從巨鹿戰後開始的,項羽利用滅王離軍的威勢震撼諸侯,又以章邯的威脅整頓諸侯,最後用分封來打動諸侯,把諸侯牢牢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對章邯項羽也顯示恩威並用的手段,先是武力打擊,再是許諾封王,「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70),可見這種手段的有效。

後世都認為項羽剛愎自用或自持勇武不屑於用人才,這種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范增被項羽尊為亞父,韓信,陳平都是項羽親自提拔,對王陵等人的拉攏可見項羽相當重視人才。至於有人以項羽親征勝利,不親征則失敗認為項羽個人能力強而不重視人才,這種說法是沒有看到西楚內部勢力的紛亂而導致項羽無法盡用人才的尷尬。

恭敬愛人,禮賢下士一直是項羽用人的核心思想,這種核心思想使得「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陳平語),使得敵方亦讚歎其「仁而愛人」(高起、王陵語)。這種核心思想是個性使然還是家庭熏陶(註解17)不得而知,或兩者皆用。後世或有看到項羽這種核心思想,但是忽視項羽用人權謀的一面。以遠者近之,賤者貴之,這種傳統權謀之術收諸侯以為己用;以權利平衡來維持西楚王國的內部矛盾;甚至還以他人之軍為我所用(註解18)。由於史料的缺失,對項羽的總體用人手段亦是很難一窺全豹。

2,項羽的用人缺失

無可瑋言,項羽在用人上亦有很多缺陷。下面根據有限史料來探討項羽用人的失誤。

第一缺陷是不善於用小人。陳平曾指出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多不歸附項羽,估計除了得不到封爵行賞外,主要還是項羽不善用小人。鴻門宴前劉邦左司馬曹無傷眼見劉邦將為覆滅,暗中通信項羽,以求封賞。雖然曹無傷是典型的小人,但是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內線。但是項羽顯然不屑用這等小人,輕易就賣給了劉邦(71)。

第二缺陷是個人能力太強,不能發揮屬下的獨立性。滅秦戰爭及楚漢戰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項羽的帳下將領基本都是屢戰屢勝;而失去項羽的統率,幾乎都是屢戰屢敗。典型的如英布在巨鹿之戰英勇無比,但是後來背叛項羽輕易就被擊敗。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了項羽個人能力太強,而且也不注重培養手下獨當一面的能力,以致手下對其有嚴重的依賴心理。另一方面項羽對其士兵的巨大精神力量使得其他人無法有效的用來獨當一面,可以說項羽的軍隊被項羽培養成失去項羽就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雖然在軍事上項羽是無敵的,但是顯然達到這樣的形式,顯然不利於屬下的培養。韓信亡楚歸漢,很大程度上亦是在楚營得不到發揮的緣故。

第三缺陷是不能全面的用一切手段拉攏人才。學者閻盛國總結劉項在勸降方面的優劣認為「(一)劉邦的勸降態度是積極的,主動的;項羽勸降是被動的,消極的。(二)劉邦『降城即以侯其將』;項羽以人質威脅。(三)劉邦對待投降的將士優禮有加,破格提拔任用;項羽大肆殺戮,很少利用」(72),雖然其總結有不少片面之處,不過卻指出一個很關鍵的地方。項羽相比劉邦,多是運用戰爭手段,而沒有充分發揮勸降,收買,拉攏等多方面手段。

3。劉邦的用人手段

劉邦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以善於用人著稱,大多研究者都是從劉邦用人的態度研究,得出劉邦虛己聽人,能夠納諫,放手用人,賞不移時,用人唯賢,取人以實以賢。這些主觀的用人意願實際上項羽劉邦皆在伯仲之間。這裡來探討下劉邦的用人手段。

劉邦的出身和經歷對其用人的手段有重大的影響。劉邦早年是屬於黑社會流氓分子,結交官吏豪強,還曾跟從「恐怖分子」張耳游(73),後來為秦的基層幹部。可以說基層官場和黑社會是最鍛煉人的地方,劉邦在未曾起義的時候就表現出老謀深算,善於利用人的手段。「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原從者十餘人。」(73)。

起義後。劉邦投靠各方勢力,但是一直保持著一個小集團的獨立性以及多方面收攬人才擴大集團的實力。滅秦期間劉邦對各方勢力收買,欺騙,瓦解,武力攻取等各個手段並用得到大量兵力人才,到關中又約法三章,以收買秦人之心,鴻門宴前,劉邦已經匯聚10萬大軍。楚漢戰爭期間更是把這種手段運用的爐火純青,幾乎瓦解了項羽的全部勢力。

劉邦對人才的運用並非是單方面的收攏利用,而是利用加控制。楚漢時期各個勢力如牆頭草,根據不同的利益隨風倒,而就算是自己的親信也難保不會背叛自己。劉邦在控制這些人才方面煞費苦心。劉邦對人才的運用有如下原則:一,大量任用,只要有才能的人,均放手使用,使其有發揮的餘地,如韓信,陳平,儷生,英布;二,時刻警惕,對有可能坐大威脅自己地位的人,劉邦時時刻刻都保持高度警惕,時刻加以控制。如懷疑蕭何,多次收韓信兵權。三,在各大同盟勢力安排自己的親信加以制衡,如在彭越勢力安插親信儷商,派劉賈協助彭越作戰,明則幫助彭越,實則控制彭越,又如韓信帶兵打仗一直有自己親信曹參部跟從,而韓信副手有自己親信孔將軍,費將軍擔任。四,建立以自己豐沛故人集團為中心的政權,劉邦在楚漢戰爭期間就確定了以豐沛故人集團為核心的政權,漢朝最重要的職務三公基本都是豐沛故人集團的成員所擔任。

經過劉邦的種種努力,這些人才終為其牢牢的控制,使牆頭草們再難隨風倒。

4,劉邦的用人缺失

歷代研究者多稱讚劉邦善於用人,其實劉邦的用人缺陷亦是不少。總結起來大概有兩處。

第一缺陷是慢而少禮。陳平曾指出士廉節者多不歸附劉邦。從歷史根源上看,劉邦向來流氓作風,早期即「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74),這種慢而少禮的態度曾經使不少人才不願意歸附,如魏王豹「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復見也」(75),甚至引發刺殺案,貫高、趙午等十餘人「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殺之」(76)。

劉邦的慢而少禮在當時是公認的陋習,如蕭何語「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77);如四老語劉邦「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78)。

劉邦的慢而少禮無疑也給自己帶來人才不願意歸附等多種麻煩。

第二缺陷是多疑猜忌。關於信讒多疑,在有些方面可以使劉邦提高警惕,防止君權外瀉。但是也帶來不好的影響,如劉邦無端懷疑蕭何,造成君臣糾紛;如劉邦因為陳豨賓客盛甚而起疑心,造成陳豨背叛;如因為劉邦的猜疑使得英布韓王信,盧綰都紛紛背叛,甚至臨死之前欲殺連襟樊噲。劉邦的多疑猜忌也使得劉邦終生都處在平叛之中而不得安生,導致劉邦的手下紛紛背叛。

5,劉,項的用人優劣之比較

楚漢期間,劉邦,項羽雙雄並立,使得整個楚漢期間的人才流向實際上也是劉項之間的人才競爭。所以有必要比較其用人優劣。

兩人在用人都有優勢的一面和劣勢的一面,劉邦優勢的一面體現在比項羽更老辣,更懂的人心需求,通達人情世故,並且善於驅使駕御人才為己所用,多方面的利用一切辦法拉攏利用人才。劉邦也善於給人才發揮的空間,並對其控制在自己的利益範圍內。劉邦劣勢的一面體現在慢而少禮,多疑猜忌,使得不少賢能之士,好禮之士,道德高尚者,清談名流者不肯效勞,而猜疑亦使其手下離心背德。

項羽優勢的一面體現在比劉邦更具有人格魅力的感召,使得眾多將領以及普通士卒皆效之死力,在戰爭上無往不利。項羽的個人能力也讓敵我雙方信服,其略施恩惠就能做到恩威並用,使其歸附人才死心塌地。另項羽恭敬愛人,禮賢下士更是得賢能好禮,品格優良的廉節之士的效勞。項羽劣勢的一面體現在不能發揮屬下的獨立性,不能全面利用拉攏人才。這樣就使得很多人才流失到敵人那邊,水至清則無魚。而其個人能力太強,事事親躬又使屬下對其嚴重依賴,無法獨當一面。

楚漢時期,劉項的用人手段各有優劣,各有其稱讚的一面,亦有其不足的一面。總體說來劉邦的老謀世故略勝項羽的血氣方剛,最大的利用了人才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而竭制了人才對自己不利的一面。

五:結論

整體而論,楚漢時期人才的背楚亡漢其決定於當時的客觀局勢,無論其表現在項羽不肯封爵行賞還是表現在項羽不肯用效,甚至項羽用人唯親,其根本所在不是因為項羽小氣,劉邦大方。而是在於天下大勢決定項羽已經無地可封,無爵可授;在於西楚內部的派系勢力使得權貴勢力位於高位,地方勢力把持基層,使得項羽無法重用心腹,提拔賢才;在於劉邦與西楚權貴的老交情以及西楚內部權貴的內杠,使其勾結外敵,隨風搖擺。

總而言之,楚漢時期人才的背楚亡漢是個普遍的現象,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前人把其歸於領袖的用人態度以及手段而沒有從天下大勢,實際背景去探求,顯得太淺薄,太片面;失之簡單化,臉譜化,無助於對歷史真相的研究與探索;也難以解釋清楚全部資料所隱含的矛盾性,複雜性;更沒有理清歷史資料的前因後果與人物之前隱含的複雜的關係。放眼整個歷史進程來探討這種人才流向的根源方或則可以借一管而窺全豹。而筆者做的僅僅是一個開始,希望有識可以給一個更合理,更具體,更全面的探討。

參考文獻:

(1)(30)(41)(73)史記《高祖本紀》

(2)(12)(31)(52)(56)(59)(60)(68)(69)(70)(71)史記《項羽本紀》

(3)揚雄《法言義疏》

(4)史記《淮陰侯列傳》「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

(5)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兵初起,以卒從項梁,梁死屬項羽為郎中,至咸陽亡從入漢,為連敖典客,蕭何言為大將軍」

(6)史記《淮陰侯列傳》「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

(7)史記集解張晏曰:「郎中,宿衛執戟之人也。」

(8)安作璋《秦漢官制史稿》附錄之王克奇《論秦漢郎官制度》

(9)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漢王賜噲爵為列侯,號臨武侯。遷為郎中,從入漢中」「沛公立為漢王,拜嬰為郎中,從入漢中」

(10)(28)(33)(47)(77)史記《淮陰侯列傳》

(11)史記《陳丞相世家》「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

(14)張傳璽《秦漢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13)(15)(27)(29)(32)(37)(58)史記《陳丞相世家》

(16)(18)史記《黥布列傳》隨何語:「大王提空名以鄉楚,而欲厚自託」

(17)史記《留侯世家》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

(19)(73)(76)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20)史記《淮陰侯列傳》蒯通語

(21)(39)(46)(53)(78)史記《留侯世家》

(22)(48)汪夢川《論周秦時代的功利潮》

(23)趙文潤《重評劉邦項羽的成敗原因及其是非功過》,《人文雜誌》1982年6期

(24)邱永明《劉項用人得失和漢楚戰爭成敗》,《歷史教學問題》1991年1期

(25)(35)王銘《楚漢戰爭與劉邦、項羽用人》,《蘇州大學學報》1986年3期

(26)蔡偉《千古一宴,盡顯英雄本色》,《書屋》二〇〇二年第六期

(31)(74)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34)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

(36)周騁《解讀項羽》

(38)周騁《漢高祖三題》

(40)(49)夏增民《劉邦與其功臣集團關係析論》

(42)劉敏《承襲與變異:秦漢封爵的原則和作用》,《南開學報:哲社版》2002年3期

(43)(45)史記《黥布列傳》隨何語

(44)史記《秦始皇本紀》

(50)羅新《從蕭曹為相看所謂「漢承秦制」》,《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5期

(51)(55)(66)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54)張正明《楚國社會性質管窺》,《楚史論叢》初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57)卜憲群《秦制,楚制與漢制》

(61)(62)(63)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64)漢書《高帝紀》

(65)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67)周騁《<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釋讀》

(72)閻盛國《論劉邦,項羽的勸降行為及其對成敗的影響》,《張家口師專學報》2002年10月,第18卷第5期

(75)史記《魏豹彭越列傳》

註解,1:項羽本紀中在鴻門宴的時候陳平已經為都尉,而陳平世家中以定殷,項羽派人拜為都尉,似乎陳平沒有做過都尉。但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又言陳平「以故楚都尉」,很可能陳平當時地位稍低於都尉或還沒有正式做都尉,定殷地後,項羽正式拜為都尉,並賞賜金子。

2:都尉又稱郡尉,一郡之最高軍事總長。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

3:漢朝建立的時候,張耳已死,其子張敖繼承其王。

4:據史記記載:項羽因為張良從劉邦而遷怒於韓王成,或是項羽欲吞併韓地的借口。但是張良跟韓王成未獻一計,對韓王成的安危絲毫未放在心上,可見身在「韓」營心在「漢」。

5: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劉澤封侯戶數萬二千戶,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則記載萬一千戶,不管是萬二千戶還是萬一千戶都屬當時最高戶數。

6:據史記《高祖本紀》「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另史記《魏豹彭越列傳》「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東,都平陽,為西魏王」可見東魏之地被項羽所佔。

據史記《留侯世家》「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另史記《項羽本紀》「乃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以距漢。」可見舊韓之地亦被項羽掌握。

7:荀悅《漢紀》說宋義是舊楚的令尹。就算未必屬實,宋義亦是舊楚集團核心人物,以致懷王與其合謀壓制項羽為首的新勢力。

8:舊楚集團統治的楚國亦是個鬆散集團,被懷王依為左右手的宋義被殺,呂青投靠項羽。其他勢力也如陳嬰,吳芮,英布也站在項羽一邊。可以算是兵不血刃的解決了舊楚集團。

9:考項伯在楚漢時期兩次行為,一次勸說項羽不殺劉邦之父,二是盡殺英布妻子兒女,使英布和項羽在無緩和餘地。都是有為劉邦而謀的最大嫌疑。

10:項伯的位次在功臣侯表中缺,但是按司馬遷記載的功臣侯表列在第14位,可見其對劉邦的功勞之大。

11: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靈常以荊令伊漢五年投靠劉邦,不知其何時為西楚二把手的。項伯在鴻門宴為楚左伊,而呂青投靠劉邦亦是左伊的身份,估計項伯已升至右伊。龍且早在項梁時期亦是大司馬,曹咎在守成皋時為海春侯大司馬,前期未見其蹤跡,亦是後來所封。周殷亦是後期才出現大司馬,故為後期所封。

12:據《廣韻——姓氏急就篇》「靈氏:齊靈公之後或雲宋公子靈圍龜之後」而彭城乃戰國宋之都城。

13:不少學者認為項佗,項他,項它乃一人,如果是一人,項佗從項梁時代就獨當一面帶兵救魏,項羽時代曾經為魏相,魏步將,後又為西楚柱國兼任碭郡長,後投靠劉邦被封平皋侯。屢敗卻屢坐高位,亦可能是項氏家族中一大勢力,所以才屢屢被重用。

14:柘公王武據史記《曹相國世家》《樊酈滕灌列傳》記載,其人在劉邦彭城敗後,反劉邦,被曹,灌擊破。據史記集解徐廣曰:「柘屬陳。」陳地又屬西楚地,亦應該是項羽手下的縣令,劉邦攻來投靠劉邦,劉邦戰敗又反劉邦。還有程處,柱天侯,羽嬰等人或則情況相同。另有魏公申徒或情況相同或如史記集解張晏所云:「秦將,降為公,今反。」

15:《漢書.高帝紀》注孟康曰:楚舊僭稱王,其縣宰為公。陳涉為楚王,沛公起應涉,故從楚制,稱曰公。當時劉邦只是一縣之長,故稱公。同理這些諸公都是一縣之長

16: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堂陽侯孫赤「坐守滎陽降楚免,後復來,以郎擊籍」。據史記《韓信盧綰列傳》韓王信「及楚敗滎陽,信降楚,已而得亡,復歸漢」

17:項氏之地曾經被魯國統治幾百年,項燕上代很可能就是魯人。懷王奪項氏軍權安慰項羽,給項羽魯公虛號,魯地在項羽死後為項羽守禮,劉邦又以魯公安葬項羽,亦可見魯與項氏的關係密切。項羽受魯風影響亦屬正常。

18:史記載,項羽曾經以陳平帶領舊魏之兵進攻殷王司馬印。而諸侯之內既有項羽使者,如張耳之項嬰;亦有魏之相項他。可見項羽亦是以他人之軍為己所用。


推薦閱讀:

溫柔男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一個細節,看出哪個男人才是潛力股
女人光長的好看沒用,會穿衣的女人才最漂亮!
曲終人散,傷心人才懂
只有深愛的人才會讓你笑的最甜,卻也讓你痛的最真

TAG:人才 | 漢人 | 背景 | 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