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上50個經典命題 (二)
德謨克利特——原子與虛空生成宇宙
德謨克利特被馬克思和恩格斯稱為「經驗的自然科學家和希臘人中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百科全書通常是指一大套書,是對人類過去積累的全部知識或某一類知識的書面摘要。在西方這個詞最早出自希臘語εγκμκλιοδ(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ια(Paideia),含義是「普通教育,從字面上說就是一個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應該學習的藝術和科學知識」。後傳為新拉丁語詞「encyclopaedia」,被選中作為一本覆蓋各科知識的參考著作的書名,隨後又進入英語,百科全書按辭典形式編排,系統概述人類各個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識,分綜合性與專業性兩類。但百科全書不同於辭典等其他的工具書的特點,即在於其知識性,百科全書比其他工具書使用更多的圖像來輔助知識的介紹,對條目的闡釋也比其他工具書詳細。
百科全書是人類知識的總體概括。如果有人具備了百科全書一樣淵博的知識,我們就稱其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Demoritus)就是這樣的人物。他被馬克思和恩格斯稱為「經驗的自然科學家和希臘人中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德謨克利特比蘇格拉底年長一歲,在約公元前460年出生於色斯雷的阿布德拉。在當時,此地十分繁華。發達的海外貿易和來自各地的商人讓這座海濱城市充滿生氣。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德謨克利特,也在多種文化的熏陶中獲得了廣博的知識。小時候,他作過波斯術十和星象家的學生,接受了神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知識,對東方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成人後,他來到雅典學習哲學。後來又到埃及、巴比倫、印度等地遊歷前後長達十幾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裡的數學家學了二年兒何。他曾在尼羅河的上游逗留,研究過那裡的灌溉系統。在巴比倫他向僧侶學習如何觀察星辰,推算日食發生的時間。這些閱歷,成為德謨克利特廣博知識的深厚源泉。
德謨克利特的知識,除了得益於他的廣泛涉獵,更是得益於他自己的勤奮與努力。他在學習和研究的時候非常的專心,經常把自己關在花園裡的一間小屋裡。一次,父親從小屋裡牽走了一頭牛,他都沒有察覺在多年的遊歷之後,德謨克利特回到故鄉,任過該城的執政官。在繁忙的政務之餘,他始終沒有放棄追求哲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德謨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學、倫理學、邏輯學、認識論、心理學、物理學、數學大文地理、生物學、醫學、政治、法律、軍事、文學、修辭學、音樂、繪畫和技術等許多方面,據說一共有52種之多。他提出了圓錐體、稜錐體、球體等體積的計算方法,對邏輯學的發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即使當時的各種科學遠沒有我們今天發達,能廣泛涉獵如此眾多領域,並取得切實的成果,也確實是令人讚嘆不已、敬佩不己了。
但當時的人們似乎並沒有這麼想。德謨克利特經常外出旅行,結果花費了父親給他留下的絕大部分財產。他又整天寫著在他人看來「荒誕」的文章,並在花園裡解剖動物的屍體,以至有人認為他發了瘋。那些凱靚他財產的人,便控告他浪費祖產,對族中的事不加理會,把好好的園子變成了雜草從生的荒地。根據當時的法律,犯了這種罪的人要被剝奪一切權利並被驅逐出城外,禁止在木上接受葬禮。但是,聰明且能言善辯的德謨克利特在法庭上據理力爭,向城邦同胞誦讀了他的《大宇宙》,最後,他被判無罪,不僅獲得了金錢的獎勵,還獲得了一尊屬於自己的銅像。最終,活了109歲高壽的德謨克利特受到了國葬的禮遇。
德謨克利特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對原子的認識。需要說明的是,上古時代的原子論不是科學理論,它只是一種哲學的推測。德謨克利特指出,宇宙空間中除了原子和虛空之外,什麼都沒有。原子一直存在於宇宙之中,它們不能被從無中創生,也不能被消滅任何變化都是它們引起的結合和分離。原子在數量上是無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樣的。一切物體的不同,都是由於構成它們的原子在數量、形狀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原子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它們沒有「內部形態」,它們之間的作用通過碰撞擠壓而傳遞。根據這樣的理論,德謨克利特還提出了他的犬體演化學說,即在一部分原子由於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個原始旋渦運動中,較大的原子被趕到旋渦的中心,較小的被趕到外圍。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狀結合體,即地球。較小的水、氣、火原子,則在空間產生一種環繞地球的旋轉運動。地球外面的原子由於旋轉而變得乾燥,最後燃燒起來,變成各個天體。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里沒有神存在的空間,充滿了唯物論的色彩。他認為除了永恆的原子和虛空外,從來就沒有不死的神靈。他甚至認為人的靈魂也是由最活躍、最精微的原子構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種物體。原子分離,物體消滅,靈魂當然也隨之消滅。德謨克利特還區分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他認為感性認識是認識的最初級階段,人的感官並不能感知一切事物,例如原子和虛空就不能為感官所認識,當感性認識在最微小的領域內不能再看、再聽、再嗅、再摸的時候,就需要理性認識來幫助,因為理性具有一種更精緻的工具。他把感性認識稱做「暖昧的認識」,把理性認識稱為「真理的認識」。這些觀念,都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畢竟,他提出的這些觀點,離這些觀點被普遍認可的年代,相隔久遠。
智者感言:
現代科學的發展,早已把人類的認識深入到了原子內部。但如果沒有德談克利特們天才的猜測,我們的認識是不可能發展到這個程度的。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人類的榮幸。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自覺地意識到並珍惜這種榮幸。看看那些揮霍青春的放蕩少年少年不知愁滋味,實在是令人惋惜。等到「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時候,後悔真的來不及了。在這個意義上說,德談克利特堪稱青年楷模,在今天也是。
第歐根尼——別擋住我的陽光
「一個哲人,即便他身為奴隸,也是他人的自然統治者,就像醫生是病人的導師一樣。」
在《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則趣聞:一位古希臘哲學家外出旅行走到一條洪水泛濫的河邊,站在岸上無法過河。有個經常背人過河的人,見他在那裡為難,便走過來把他擱在肩上,很友好地背他渡過了河,他很感激這個人,站在河岸上抱怨自己貧窮,無法報答行善的人當他正思索這事的時候,看見那人又在背別的人過河。哲學家走上前說:「對於剛才的事我不必再感謝你了。我現在知道,你不加選擇的這樣做,只是一種怪癖。」
這位出語不凡的哲學家,就是古希臘時期犬儒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在哲學史上特立獨行的人物第歐根尼(Diogenes)。
公元前404年,第歐根尼出生於小亞細亞黑海邊的辛諾普。後來,他到雅典,拜蘇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為師,開始了自己的哲學之旅,也開始了一種犬儒主義的生活。
安提斯泰尼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並從蘇格拉底那裡繼承了剋制、節慾的精神和誨人不倦的傳統。他自己生活十分儉樸,並免費招收家境貧苦的學生。這位老先生的哲學,被賦予一個聽來頗有些怪異的名字:犬儒主義。而這種哲學的典型實踐者,就是第歐根尼。但這位老先生,對學生要求十分苛刻,常有學生因為他的嚴格要求而離開他。據說他當年也曾試圖打跑第歐根尼,但這個倔強的學生硬是堅持了下來。
第歐根尼將老師的教誨變成了自己實際的行動。他自稱為「犬」,衣衫檻褸,放浪形骸,留下了很多特立獨行的故事。他住在大木桶里,一根橄欖樹枝、一件破淚外套、一個討飯袋、一床不見本色的被子,就是他的全部家當。原來,他還有一隻碗。但後來他看到一個孩子用雙手捧水喝,他感嘆道:「這個孩子教育了我。」於是那隻碗就被他扔掉了。第歐根尼就以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對犬儒主義哲學的理解。
當時的雅典人一定富於寬容精神。第歐根尼這樣一個十足乞丐相的人物,還可以從容地宣揚自己的哲學。他是一個目中無人的傢伙。在當時雅典的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大白天打著燈籠走路的人,他就是第歐根尼。有人很好奇地問:「你在做什麼?」第歐根尼回答:「我在找人。」還有一次,第歐根尼去觀看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別人為勝利者戰勝所有的人而熱烈歡呼的時候,第歐根尼很是不屑地說:」他只是戰勝了所有的奴隸。」但雅典人還是認可了他的存在。有一次,一個青年砸壞了他的大桶。而更多的雅典人則把那個青年鞭打了一頓,並替他做了一個新桶。
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就這麼一個「上不得檯面」的人物,卻得到了當時雅典的統治者亞歷山大的賞識。這位亞里士多德的學生,不惜屈尊親自到大街上去拜訪第歐根尼
但第歐根尼並不買賬。在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僕從來到他的木桶外的時候,他依舊故我,在做著自己愛做的事情,根本不理睬這位雅典的征服者。
亞歷山大問:「你知道我是誰嗎?」第歐根尼頭也沒有抬。亞歷山大繼續說:「我是亞歷山大大帝。」第歐根尼抬起蓬鬆的頭,白了亞歷山大一眼,又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情。亞歷山大也有些掛不住了,但他還是保持了謙恭的神態,對第歐根尼說:「說吧你打算要什麼,我可以賞給你任何你想要的東西。」第歐根尼又抬起頭來,對亞歷山大說:「我只請求一件事情——別擋住我的陽光!」
第歐根尼有過一次當奴隸的經歷。在一次航行中,他被海盜俘虜,並被送到奴隸市場上去拍賣。拍賣者問他能做什麼,第歐根尼回答:「治理人。」有意思的是,真的就有人看中了他的這個才能。一個叫做塞尼亞得的科林斯人把他買下來,讓他給自己當管家,並給自己的兒子當家庭教師。第歐根尼做得很敬業,他把家務管得並並有條,他教出的孩子個個德才兼備。這為他贏得了尊重,也為他的晚年打下了基礎。第歐根尼的朋友們不忍讓他當奴隸,就試圖為他贖身,結果被第歐根尼一頓臭罵。他說:「一個哲人即便他身為奴隸,也是他人的自然統治者,就像醫生是病人的導師一樣。」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他的主人經常說:「一個傑出的天才走進了我的家門。」被給予這樣的評價的人,還會被視為一般的奴隸嗎?
第歐根尼在這個家庭里安度晚年。後來,他遵從了犬儒主義的教誨以自殺的方式在他認為合適的時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死後由塞尼亞得的兒子安葬,也算是得以善終吧。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這是很多人爭吵不休的問題。
有人主張物質主義的態度,將幸福成功的人生歸結為「五子登科」——房子、票子、位子、車子、妻子。甚至很多時候,為了得到其中的一種或者凡種,不擇手段,害人害己。這種態度是不足取的。
物質是基礎,這是客觀事實。我們不會將第歐根尼的生活作為美好生活的樣板,就是因為這種洒脫是脫離了物質基礎的。但基礎就只是基礎,而不能成為凌駕於一切因素之上甚至取代一切因素的東西。如果在物質基礎方面的要求超出了合理的範圍,物質就起消極的作用了。
別擋住我的陽光,這種洒脫的內在精神,就是將人性的東西超脫於物質的束縛之外從人最本真的存在狀態之中,感受人的價值。自覺具有這種意識的人,是思想者。努力向這種精神靠攏,則是我們作為普通人應有的價值取向。
仔細想想,如果我們得到了金錢,但棲牲了健康,得到了地位,但失去了友誼,佔有了婚姻,卻找不到愛情,滿足了感官,卻空虛了心靈。那些美好的東西,對我們還是那麼美好嗎?
所以,人生的最佳態度是:在考慮得失之前,先找到你的陽光。
第歐根尼——別擋住我的陽光
「一個哲人,即便他身為奴隸,也是他人的自然統治者,就像醫生是病人的導師一樣。」
晏嬰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一位有名的人物,有一次,他被派出使趁國。趁國人試圖奚落晏嬰個子接,就不讓他走城門。而在城門旁邊新開了一個小門,讓他從小門進城。晏嬰說:「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那些負責接待的人聽了嘆服晏嬰的機智,只好請他從正門進了城。
晏嬰的回答是典型的三段論格式。「使狗國者,從狗門入」是大前提「今臣使楚」是小前提,「不當從此門入」是結論,絲絲入扣,嚴密工整,楚國人當然無話可說。而最早對三段論進行專門研究的,就是古希臘第一位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
公元前384年,亞里士多德出生於希臘名城色雷斯的斯塔齊拉(Stagira),他的父親是馬其頓王阿穆塔的宮廷醫師,但去世較早。18歲那年,業里士多德被送到柏拉圖的學園學習,直到柏拉圖逝世才離開在學園裡,亞里士多德是最出色的學生,也是最不好管的學生,經常和柏拉圖因為觀點上的差異吵得一塌糊塗。當時柏拉圖己經是年屆6O的老人了,而亞里士多德只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有些人看到這師徒二人剛才還親密無間、轉眼間面紅耳赤,很不理解,亞里士多德說:「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
柏拉圖去世之後,亞里士多德離開雅典,開始了自己的遊學和研究生涯。公元前343年,他被邀擔任馬其頓王子的教師。這位王子,就是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當時的亞歷山大只有13歲,性格暴躁,狂傲不羈,酷愛馴服烈馬並樂此不疲。亞里士多德也竭盡全力教育這位似乎永遠精力過剩的王子。一位希臘學者說:「有一段時間,亞歷山大就像熱愛親生父親那樣愛戴亞里士多德。他說自己雖然從親生父親那裡獲得了生命但是另一位父親卻教給他生活的藝術。」亞歷山大在寫給亞里士多德的信中也明確表示:「就我而言我寧願在對善的認識上,而不是在權力和領土的範圍上取得勝利。」從這些材料來看,亞里士多德是一位成功的「王者之師」。
12年後,亞歷山大去開疆拓土,而亞里士多德則來到雅典城,在東北郊呂克昂的阿波羅神廟附近的一個運動場創辦了自己的學園。在這裡,亞里士多德開創了一種教育的新傳統——在散步的時候討論和研究學術問題。與柏拉圖的學園相比,它更注重實際,研究問題更注重提出疑難,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嘗試和探索。德國學者馬克斯?克魯澤對亞里士多德有一段精彩有趣的描述:「請你們想像,一下他的形象:細小的雙腿、凸起的肚子、光禿禿的頭和近視眼。他發音有缺陷,學生們經常模仿他的聲音嘲笑他。這位偉大的哲學家衣著考究,喜歡美食,他經常在燒熱的植物香料油里洗澡,然後再把這些油賣掉。」
但亞里士多德還是很受歡迎。經常有學生在和他的探討中發現新的東西。有這樣一則材料可以證明:有一次,一位學生在與亞里士多德散步的時候,突發奇想,問了亞里士多德一個奇怪的問題:「先生,請告訴我,為什麼心懷嫉妒的人總是心情沮喪呢?」亞里士多德略作沉思,回答說:「因為折磨他的不僅有他自身的挫折,還有別人的成功。」
亞里士多德對後世的貢獻,集中表現在他的作品中。據說,他的全部著作多達l000多卷。僅就流傳下來的47篇著作來說,亞里士多德對研究涉及邏輯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語言學和天文學等學科,幾乎覆蓋了當時所有的知識領域。三段論的研究,就是亞里士多德獨創的研究方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求知是人類的本性」是亞里士多德在他的代表作《形而上學》的開篇第一句話。他對自己的代表作的定位是:「這裡所要討論的主題是大家用來闡釋事物的原因與原理的所謂智慧;因此,如上所述,有經驗的人較之只有些官感的人為富於智慧,技術家又較之經驗家,大匠師又較之工匠為富於智慧,而理論部門的知識比之生產部門更應是較高的智慧。這樣,明顯地,智慧就是有關某些原理與原因的知識。」他將知識分成感覺記憶、經驗、技術、智慧五個等級,並將探尋智慧的任務交給了從事「物理學之後」(他的著作《形而上學》,直譯就是《物理學之後》)研究的哲學,為哲學的發展確定了明確的方向。
給亞歷山大當老師的經歷,最終還是給亞里士多德帶來了一些麻煩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突然病逝,馬其頓也迅速成為眾矢之的。雅典成為反馬其頓運動中心。作為亞歷山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自然是政治打擊的重點對象,被控以「裹讀神靈」的罪名。為免重蹈蘇格拉底的覆轍亞里士多德離開雅典,到優卑亞島避難。次年,這位被馬克思敬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的思想者,因病逝世,在惶惑和不安中離開了世界
智者感言:
對於知識的嚮往與追求,成為人類歷史進程中永恆的主題,就如那些成悲或喜的愛情歌曲,從古唱到今。
但不可否認,這種本性的實現,還不能盡如人意。這主要表現為兩種情況:
有些人,因為物質的局限,得不到求學求知的機會。曾經有一幅希望工程的宣傳畫那位「大眼睛」渴望知識的眼神,至今讓人震撼。時代的發展產生了很多的變化,但那些仍然在渴望中無奈的「大眼睛」們,甚至沒有機會去「求」。
另有一些人,因為知識以外的原因,得到了足夠的財富,卻也忘卻了求知的本性。知識被庸俗化為精裝書和陳列品,成為裝飾門面的樣子,卻全然不顧書上蒙塵。甚至有些地方還有所謂的「讀書不如打工」的新讀書無用論。貌似合理的經濟「算計」,更讓這些人與求知的本性失之交臂。
當然,更多的人,正在自覺地將對知識與智慧的追求作為提升自己的手段。有錢也好,清貧也罷,用自己的方式感應本性的呼咦,用認識的深入升華自己的體驗。有這些人,知識就有價值,世界就有意義。
讓我們都加入到這些人的隊伍里來吧!
伊壁鳩魯——快樂是幸福生活的起點和終點
當有人問他什麼是哲學的時候,他回答:「哲學就是一帖治療靈魂疾病的藥劑。」
一個事業有成的富人,卻因為得不到快樂而苦惱,於是,他帶著足夠的錢,開始尋找快樂的旅程。他很真誠,但也很失望。直到有一天,他看見一個衣衫楹樓的樵夫,自由自在地哼著小曲,才被樵夫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他回到家裡,很快成為樂善好施的快樂人。
快樂也有秘訣嗎?很多人會認為沒有。但至少有些人會認為是有的哲學家伊壁鳩魯(Epicuru。)就開列了一份清單,為我們展示了他發現的秘訣。
伊壁鳩魯出生於公元前341年的薩摩斯,但父母親都是雅典人,他在18歲時搬到雅典,之後曾去過小亞細亞,並在那裡受到德謨克利特哲學的影響,大約36歲的時候,伊壁鳩魯在雅典創辦了自己的學校,並建立了一個學派——伊壁鳩魯學派。這個學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動。據說他將學校建在自己的花園中,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因此被人稱為「花園哲學家」。由此伊壁鳩魯學派也稱花園學派。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陌生人,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在學園的入口處,常常擺有麵包和瓦罐,以供學生享用。伊壁鳩魯的著作多達300部,題材無所不包:《論情愛》、《論音樂》、《論公平交易》、(論人生》(共4卷),以及《論自然》〔共37卷),不過由於一連串的災難,他的作品幾乎全部散失,現存的只有3封書信和一些殘篇。我們只能從這些倖存的斷篇殘鐵中發現和感受他的快樂哲學。
在伊壁鳩魯的學說中,最富有特色的就是他對快樂的推崇。伊壁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我們認為快樂是幸福生活的起點和終點。我們認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我們從它出發汗始有各種選擇和避免,我們的目的是要獲得它。」他說:「如果我把口腹之樂、性愛之歡、悅耳之娛、見窈窕倩影而柔情蕩漾一概擯棄,那我將無法設想善為何物。」
但這種快樂並不是指滿足肉體上的快樂。他說:「當我們說快樂是終極的目標時,並不是指放蕩的快樂和肉體之樂,就像某些由於無知、偏見或蓄意曲解我們意見的人所認為的那樣,我們認為,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不受干擾,構成快樂生活的不是無休止的狂歡、美色魚肉以及其他餐桌。上的佳肴,而是清晰的推理、尋求選擇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靈魂不得安寧的觀念。」在他看來,最應當排除的觀念就是關於死亡的觀念。他說:「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大,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
為了進一步表明自己的觀點,伊壁鳩魯將人生的慾望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自然而且必要的,主要包括:朋友、自由、思想(關於焦慮的主要原因:貧、病、死、迷信)、食物、蔽風雨處、衣服;第二類是自然但不必要的,主要有:廣宅、私人浴室、宴飲、僕役、魚、肉;最後一類是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主要有名望和權勢。對不必要的慾望不要屈服,對自然的慾望要追求,這就是所謂快樂的秘訣。他也是這一秘訣的典型實踐者。伊壁鳩魯和他的追隨者們,辭去了雅典商業界的工作,以簡樸換取獨立。他們在住宅旁買了一座園子,種了一些供廚房用的蔬菜,他們的食譜既不奢侈,也不豐盛,但是有味道、有營養。生活簡樸並不妨礙他們感到自已是有地位的人,因為他們同雅典世俗的價值觀拉開距離,不以物質標準衡量自己。他的學校男女都招收,還有奴隸,鼓勵他們在一起生活和學習享樂。伊壁鳩魯的學校以充滿友誼而著稱。伊壁鳩魯本人生活也並不奢侈。他沒有華屋美舍。飲食也非常簡單。伊壁鳩魯喝水而不喝酒,一頓飯有麵包、蔬菜和一把橄欖就滿足了。他曾經對一位朋友說:「送我一罐乳酪,好讓我想要的時候飽餐一頓盛筵。」這與那些將伊壁鳩魯歪曲為一個追求低級趣味的輕薄小子的說法,相去甚遠。
與這種觀念相聯繫,伊壁鳩魯十分看重哲學,看重學習的價值。當有人問他什麼是哲學的時候,他回答:「哲學就是一帖治療靈魂疾病的藥劑。」而當有人問他什麼時候開始學習哲學才合適的時候,他的回答更富有哲理:「青年人傾心哲學,為時不早,老年人傾心哲學,為時不晚。」當然,這種價值也是與快樂聯繫在一起的,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切善的根源來自口腹之樂,就是智慧和文化也必須與此相關。」伊壁鳩魯和他的快樂哲學飽受非議。但他的學說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成為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的崇拜者中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和政治理論家如牛頓、加俐略、霍布斯和盧梭。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也是關於伊壁鳩魯的。
智者感言:
很多時候,我們擁有快樂,卻忽視了快樂是可以消失的東西。在不知不覺的揮霍中讓快樂如流逝的時光,在我們的指間消散。更多時候,我們渴望快樂,卻發現那個所謂快樂的東西,只是屬於別人的。留給我們自己的,只是忙碌、煩惱、鬱悶和憂傷。這樣我們就會很苦惱。因為,我們能感受到的快樂極其短暫,而我們要承受的「悲情時刻」確實那麼漫長。
但如果我們沉溺於此,我們只能使自己更加痛苦。所以,解決問題的惟一辦法,就是——給自己找一個快樂起來的理由。其實,仔細想想,世間很多的無奈,都是緣於一種對完美的苛求。俗語云:十事九不全。在錯過火熱的太陽之後,我們只要留心,就不難發現月光和星光也是別有風味的.這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別有一番新天地」。
真實的生活是簡單而瑣碎的。能從這樣的「日常」之中發現那些使我們快樂起來的東西,哪怕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也足以愉悅我們的身心,滌盪我們的心靈。有什麼不好?這也是一種發現。用我們教育孩子的理念說,「體會發現的樂趣」。
質問神聖是伊壁鳩魯的快樂,品味平凡是我們作為普通人的快樂二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西塞羅——友誼能使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德行是友誼的基礎,也是友誼的孕育和保護者。
在羅馬共和國的歷史上,有一位最短命的執政官,叫做卡尼紐斯?萊維奢斯。他只當了一天的執政官就逝世了。後來在一次演說中,演說家談到這件事情時,不無諷刺地說:城們曾有一位始終保持警覺的執政官在他的任期內連一覺都沒有睡過,」一位聽眾聽後,很不滿地說:『時於這樣一位尊貴人物,你卻連一次禮節性的拜訪也沒有!」這位政治家慢條斯理地說:雌說我沒有拜訪過他?我已經上路去拜訪他了,不料死神比我走得更快。」
這位出語不凡的演說家,就是占羅馬最有才華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曾經做過羅馬共和國總督、元老院元老和執政官的四塞羅。他還是這一時期重要的哲學家和散文家。
公元前106年l月3日,西塞羅出生於羅馬城東南沃爾斯克地區的阿爾皮努姆小城,他的祖父是一位有聲望的市府官員,他的父親是一位思想開通的羅馬騎士。西塞羅從小就十分聰明,後來隨父親移居羅馬之後,西塞羅除了學習拉丁文之外,對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有過一段時間的軍旅經歷,也做過律師,但他最終還是選擇用自己的口才和思想征服公眾。儘管與當時的權貴人物多有摩擦,西塞羅的才華還是為他贏得了尊敬公元前63年,西塞羅當選為羅馬最高行政長官——執政官。此後他成功地制止了喀斯林的暴亂預謀,並被授予「國父」的稱號。這是他一生事業的頂峰。後來西塞羅的命運就急轉直下,因為得罪了凱撒,他被宣布放逐,後來放逐令雖然被取消,但西塞羅在古羅馬政治舞台上的表現已經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最終,西塞羅還是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公元前43年,西塞羅被列入不受法律保護的名單,被一位當政者派來的劊子手殘酷地殺害了。
後世的人們記住西塞羅,不是因為他的上述經歷,而是他留給我們的精神產品。西塞羅是一個著述等身的人物。他的著作涉及修辭學、哲學、政治學等等諸多領域,形式上也包括論著、隨筆、對話、演說、書信等等多種形式。對後世影響比較大的著作有《論國家》(或稱《論共和國》)、《論法律》、《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論榮譽》、《布魯圖斯》、《論演說家》、《論神的本性》、《論目的》《論安慰》、《霍廷西烏斯》、《論學園》、《圖斯庫盧姆談話錄》、《論創意》、《論占卜》、《文集》、《論不善與至惡》、《論命運》《我的執政官》、《我的時代》、《為米洛辯護》、《書信集》等。從這一長串的成果,我們就不難想像在遙遠的古羅馬的西塞羅,是怎樣的激情澎湃、慷慨陳詞。我們這裡引用的名言「友誼能使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就是出自他的名篇《論友誼》。
《論友誼》又稱《萊利烏斯》,寫於公元前44年,是「作為一個最親密的朋友給他的朋友的一件禮物」,為四塞羅的好友阿提庫斯寫的。在這篇對話體的作品中,西塞羅比較系統地論述了友誼的性質、起源、好處、擇友的標準,友誼所應遵循的規則,以及友誼與美德、年齡、性格、愛好等的關係。他認為,友誼是不朽的諸神賜予我們的最好最令人愉悅的東西,是最合乎我們天性的東西,因而也是最崇高的東西。就其本性來說友誼是出於一種本性的衝動,是朋友之間的一種親善和摯愛。西塞羅還提出:德行是友誼的基礎,也是友誼的孕育和保護者。」一個人,他的真正的朋友就是他的另一個自我。」
值得一提的是,西塞羅專門論述了友誼與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友誼有數不盡的好處,「它無疑是。個絕好的東西,因為友誼能使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能給我們以力量和信心。」雖然我們能從友誼中得到許多物質上的好處,但如果友誼是靠物質的好處維繫的話,那麼物質上的好處的任何改變都會使友誼解體。所以,真正的友誼並不是為了索取或得到回報,而是出自一種心靈的傾向,即某種天生的愛的情感在這個意義上說,形形色色的好處,不過是友誼的自然結果,而不是友誼的追求目的。
西塞羅還對如何對待友誼談了自己的看法。例如,他制定了友誼的一個規則;不要要求朋友作壞事,如果朋友要求你做壞事,你也不要去做。」這條規則適用於一切不道德的行為,尤其是叛國。」基於此,西塞羅明確提出:「讓我們把這定為友誼的第一條規律:我們只要求朋友做好事,而且也只為朋友做好事。」此外,他還認為,「友誼的另一條有益的規則是: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分寸的善意而妨礙朋友的大事。」與不分青紅皂白的「為朋友兩肋插刀」相比,西塞羅的友誼規則的確有更多可取之處。
智者感言:
友誼和愛情一樣,都是一種神聖的情感,都是永恆的話題。但二者也有不同。即使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歹徒,他對愛情的執著也是值得讚歎的。而對那些為非作歹的傢伙的朋友們,我們只能用為虎作悵、沈潛一氣之類的詞來形容,這種友誼並不被普遍認可。
何以如此?西塞羅給了我們很好的提示:友誼不能以利益為目的不能是非不分.我國也有類似的說法,如孔子說的「損者三友」與「益者三友」。從這個意義上說,交什麼樣的朋友,是我們時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的一種定位。朋友是自己的鏡子,也是自己的影子。
所以,交友務必慎重。
盧克萊修——人的真正財富是擁有簡單平和的心靈
「盧克萊修在他的時代獨自進行了一場壯烈的戰爭,他當然是一位最偉大的哲學詩人。因為他,以及後來的卡塔路斯、西塞羅和維吉爾,拉丁文學才走向成熟。」
維娜絲,生命的給予者,
在悄然運行的群星底下,
你使生命充滿航道縱橫的海洋,
和果實累累的土地,——
因為一切生物只由於你才不斷地被孕育,
只由於你才生出來看見這片陽光——
在你面前,女神啊,在你出現的時候,
狂暴的風和巨大的雲塊逃奔了,
為了你,巧妙多計的大地長出香花,
為了你,平靜的海面微笑著,
而寧靜的天宇也為你發出燦爛的光彩!
上面的詩,出自一位詩人和哲學家二位一體的人物之手。這位古羅馬的哲學家就是盧克萊修,上面的詩歌就摘自他的代表作、哲理長詩嶸物性論》。
盧克萊修生活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54年前後,是羅馬共和國末年著名的哲學家和詩人。從哲學淵源來說,盧克萊修繼承了德謨克利特的物質主義和伊壁鳩魯的倫理觀,將伊壁鳩魯學派的傳統完整系統地展示出來。難能可貴的是,雖經歲月洗禮,他的哲理長詩《物性論》還是得以流傳至今並保存完整,成為人類文明的優秀遺產其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
盧克萊修在哲學上的主要貢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他以人量的口常論據和經驗事實,論證了原子論的基本觀點豐富了伊壁鳩魯的物理學。他用詩的語言,一再重申:「除了原子和虛卒,一切都不存在。」在混沌之初,萬物皆無形,當各種形狀不同、大小各異的原子在運動中漸漸結合,從而產生了水、氣、火、上,在此基礎上又形成廠太陽和月亮,行星和恆星。無邊無際的太空中,新的世界在誕生,舊的世界在消散。一股原初的霧氣從大氣中分裂出來,漸漸冷卻,成為人地。地震並不是因為神靈的怒吼,而是地下的氣體擴張而造成的。閃電和雷鳴也不是神靈的呼吸和聲音。而是雲層凝縮和撞擊的自然結果。下雨不是朱庇特神的恩惠,而是地卜的水受熱蒸發,再遇冷凝卻而成。身體中的各部分並不是因為我們的使用才產生其形成源於自身的運行。:原子也不是有計劃、有智巧的排列自己,它們的運動都是散亂而無目的,在無垠的時空中,無數的原子以各種方式聚散離合,在世間形成了萬千不同的事物。……在生物產生之初的太古時代,世上產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或殘腿、或少手、或無嘴、或缺臉,……它們都希望維持自己的種類,但是卻並沒能成功,因為自然否定了它們的存在,使它們既不能覓食,也不能繁殖。……如此,便有很多動物由於無法維持生殖之鏈而滅絕。……那些缺乏自然所賦予的「保護」特質的生物,也只能在其他生物的攻擊中迅速滅亡。
其次,他以原子論為思想根據,系統批駁了當時盛行的宗教迷信。他提出:人的靈魂是一種元氣,它是一種精細的,遍布全身的物質,將生命力賦予身體的每一部分。靈魂隨著身體一起成長,一起衰老,當身體死亡,靈魂的原子也隨之消散。生命對於我們並不是一種自山的形式而是一種債務。當我們用盡短暫的生命,耗盡所有的能量之後我們就要像享用完盛宴的客人,滿足地起身離席一樣,離開我們生命的桌子。死亡本身並不可怕,我們對死亡以後的懼怕才使它變得可怕:但是世界上並沒有什麼來世,地獄是那些無知、好鬥和貪婪的人構想出來的,大堂則是「智者的靜謐祠堂」。他認為:「真正的虔誠不在於頭戴面紗,……不在於對每個神廟的頂禮膜拜,也不在於在祭壇上灑下獸血。……更重要的是要以冷靜頭腦判斷事物。……心靈的恐懼和陰鬱不會被陽光帶走,只能被自然規律驅散。」
此外,為了反對神創世界的謬論,盧克萊修還較為詳細地闡述了生物進化和文明起源的思想。文明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盧克萊修在他對古代人類學的摘要概括中有所闡釋:社會組織使人類在對抗比自己強壯的野善時取得勝利,獲得生存。人類在木頭的摩擦中發現了火,將手勢發展成語言,在鳥兒的鳴叫中學會唱歌,人類馴服野獸供自己驅使,也用法律和婚姻馴服了自己。人類觀測天文,量度時間,學習航海,歷史是國家和文明起源、發展和衰落的過程。但是每次歷史轉變,都把習俗道德、法律、藝術等文明遺產傳承了下來。「就像接力賽跑的運動員,傳遞著生命的火炬。」
最後,在倫理學上,盧克萊修對美德的認識也是十分深刻的。美德不是對上帝的恐懼,也不是對快樂的躲閃逃避。它存在於由理性引導的各種感宮的和諧運動中:「人的真正財富是擁有簡單平和的心靈。」這種超然是盧克萊修的理想。他舉例說:婚姻是好事,但是熱戀則是瘋狂會把清澈和理性的心靈破壞殆盡。在情慾的迷亂中,沒有什麼婚姻、國家和文明可以找到健全的根基。
一位西方學者這樣評價盧克萊修:「盧克萊修在他的時代獨自進行了場壯烈的戰爭他當然是一位最偉人的哲學詩人。因為他,以及後來的卡塔路斯、西塞羅和維吉爾,拉丁文學才走向成熟。」聯想到拉丁文學對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我們不能不重視這位神秘的、富有傳奇的人物
智者感言:
心靜自然涼。一句禪語,卻與盧克萊修的命題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心靜不易。就連那些得道高僧,也有時難免世事煩擾,因一絲雜念,亂了自己的修行。對於我等凡夫俗子,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與其說心靜是一種境界和智慧,不如說是一種追求和嚮往。身在塵世中,心往世外想,不執著於名利,不讓物慾過多佔據我們的忍想,不因他人的態度改變自己的標準,也就夠了。
有一句廣告詞說,人到中年要靜心。其實,每個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應該把靜。。當成一種有益的追求。
奧古斯丁——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內心
奧古斯丁哲學的目的是用哲學的手段論證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們尋求上帝的路徑
人生愉快的心情,不僅來自突然的、出乎意外的遭遇,也來自預定的、自尋的煩惱一個人不能感到饑渴,便享受不到飲食的樂趣。酒鬼先吃些咸澀的東西,引起舌根的不快,然後飲酒時酣暢地消除這種苦味。習慣規定訂婚後不立即結婚,使未婚夫經過一個時期的想望,成婚後時妻子更加愛護。
對於可恥的、卑鄙的樂趣是如此:對於許可的、合法的快樂是如此對於最真誠的正當的友誼也是如此;甚至對於兒子的「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也不例外。無論哪種情況,事前憂患愈重,則所得快樂也愈大。
這種對快樂的認識,出自一位主教的傳世名著《懺悔錄》。這位主教就是古羅馬時期教父哲學的集大成者奧古斯丁(AurehusAugustinus)。
公元354年11月13日,奧古斯丁出生在北非的塔加斯特城(今天的阿爾及利亞的蘇克阿赫拉斯)。這個地方在當時屬於羅馬版圖。奧古斯丁的父親是城裡的一名小市民,也不信奉基督教。他的母親是一名基督徒,並對奧古斯丁產生過重要影響。從7歲開始為了實現父親追求功名的夙願,奧古斯丁先後到馬都拉和迎太基等地學習文法和雄辯術並對西塞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歲時,奧古斯丁開始對哲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隨即潛心研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並板依摩尼教。後來,奧古斯丁發現自己在思想上和基督教更為接近,就在386年飯依基督教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教父生活。曾經放蕩形骸的奧古斯丁,在阪依基督教後,閉門思過、清心寡欲,成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典型。391年,奧古斯丁被升為希波城(今天阿爾及利亞的彭城)的神甫。395年,他被任命為該城主教。此後,他致力於基督教的傳教事業,為基督教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教會稱為「偉大的教父」、「傑出的大師」、「上帝的使者」和「西方的導師」。
奧古斯丁是一個多產的哲學家。他是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中著述最多的人。到427年,經他本人修訂的著述,已經達到93種,此外還有大量的書札和零散的佈道言論。其中,(懺悔錄》和《上帝之國》是他的代表作,《駁學園派》、《獨語錄》、《論自由意志》、《論真宗教》和《論三位一體》等,也產生過較大反響。正是在這些著作中,奧古斯丁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學體系。
奧古斯丁哲學的目的是用哲學的手段論證基督教的信仰,指引人們尋求上帝的路徑奧古斯丁認為:人可以懷疑一切,惟獨不能懷疑自己思維的確定性。基於這種認識,奧古斯丁認為,真理之所以是真的,不是因為人的認識或者思維的結果,而是因為它們分有了絕對的真理。他的所謂「絕對的真理」,就是上帝。所以,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真理的形而上學根源。人的理性,不是創造真理,而是發現真理。」不要到外部去尋找要轉入你自身。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內心。」他甚至用生動的語言給我們描述了他自己尋找真理的過程:「我進入心靈後,我用我靈魂的眼睛——雖則還是很模糊的——瞻望著我在靈魂的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這光,不是肉眼可見的、普通的光也不是同一類型而比較強烈的、發射更加清晰的光芒普照四方的光。不,這光並不是如此的,完全是另一種光明。這光在我思想上,也不似油浮於水,天覆羽地;這光在我之上,因為它創造了我,我在其下,因為我是它創造的誰認識真理,即認識這光;誰認識這光,也就認識永恆。惟有愛能認識它。」這裡,奧古斯『j」就明白無誤地將上帝等同於永恆,並將其設定為人的理性的終極目標。他的關於「信仰為了理解」的主張,以及對上帝的三位一體的論述,在某種程度上說,都是證明他堅持的一個基本觀點:上帝只能信仰,不可認識。
根據他對上帝的崇敬,奧古斯丁把人類歷史看作是按照神的意志和救世計劃發展進步的過程。他把教會和世俗國家分開,認為教會是善占統治地位的「上帝之國」的摹本而世俗國家不過是惡占統治地位的「人間之國」。這種「教會高於國家」的思想,為後世教會與世俗君主的權力鬥爭埋下了種子。
公元430年5月,入侵的汪達人圍困希波城。在這一年的8月28日,奧古斯丁因病去世,到另一個世界去繼續他的佈道和言說。留給後人的是他為基督教建立的百科全書式的完整體系。他對神的敬畏和追求,以及這種追求之中表現出來的不屈精神,也成為西方文化發展中的一道風景。
智者感言:
從立場來說,奧古斯丁完全是教會勢力的代言人,對於他的觀點也與這種立場有很大關係。就這一點而言,我們是他的對立面。根據很多人的邏輯,對這奧人,我們就算不是「必欲除之而後快」,起碼也要「避之猶恐不及」才是。
但如果客觀地說,我們不得不承認:奧古斯丁敏銳的思考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注意、引起我們啟示的東西。如果我們把他的前提取掉,完全可以從這些思考當中,發現真正推動我們認識前進的真理。奧古斯丁的那個在人心中的「真理」,是不是也包含這樣的意思在裡面呢?如果我們對這些視而不見,而以「批判」的名義把這位主教「打翻在地」,甚至「永世不得翻身」,就有些不妥了。
所以,即便一個人是反動的,我們也不要在真正了解之前,先戴上有色眼鏡,甚至一棍子打死。每一個傑出的思想,都能夠給我們啟發。每一個有啟發的思想,都足人類文明的結晶,都是人類思想的成果。
愛留根納——信仰應當服從理性
黑格爾認為,在中世紀,真正的哲學是從愛留根納開始
「加洛林文藝復興」是發生在公元8世紀前後歐洲中世紀歷史上的重要的社會文化現象,是一場適應鞏固封建制度需要,莫定西歐統一的基督教文化基礎的思想文化運動也被稱為是『歐洲的第一次覺醒」。這次文藝復興時期取得的主要標誌性成果主要有:一是開始了基督教教義和宗教活動的初步規範工作。查理大帝在位期間,統一了《聖經》文本並將其譯成了拉丁文,從而成為後來天主教通用的定本二是開始出現初步系統的宗教教育機構,出現了粗糙的專門教育機構——宗教學校和收集人類已有知識和文獻的機構——圖書館;三是改革拉了文,學習新文字。拉丁文在某種程度上幫助規範了各地區的民族語言,在今天的英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中都有拉丁文的印記四是形成了君主獎掖學習和研讀的風氣。在查理大帝的倡導和鼓勵下在當時神職人員中,學習拉丁文,研讀宗教典籍和古代文獻蔚然成風可以說,是查理大帝促成了日耳曼文化同古典的和基督教文化間的第一次融合。
在「加洛林文藝復興」時期,有一個愛爾蘭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中世紀哲學的發展導引了一個新的方向,這就是被稱為「中世紀哲學之父」的愛留根納(JohnScotuoEriusena)(羅素認為應該稱為約翰?司各脫,而不是約翰,司各脫,愛留根納,但我們還是遵從習慣稱他為愛留根納)。
對於愛留根納的生平,我們能知道的並不是太多。根據那些零星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這位博學多才的愛留根納大約在公元800年前後出生,在843年前後,被禿頭查理(查理大帝的孫子,他領導的西法蘭克王國是今天法國的前身)請到巴黎講學,後來還被任命為宮廷學校的校長。在這位法蘭克帝國的庇護下,他建立了中世紀第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完成了《論神的預定》、《論自然的區分》等在當時產生了廣泛影響的著作。
在基督教哲學的歷史上,愛留根納是第一個明確提出「信仰應當服從理性」的人。教父哲學認為信仰高於理性,理性必須服從信仰,甚至有的教父哲學家提出「真哲學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學」的觀點以突出信仰的地位。而在愛留根納看來,信仰固然不容否定,但信仰並不能凌駕於理性之上。」為了達到真正的、完善的知識,最勤奮、最可靠地探求萬物的終極原因的途徑就在於希臘人稱之為哲學的那門學科之中」。與教父哲學相比,愛留根納並不否認聖經和教父們的權威,但他把強調的重心移向了哲學和理性。如果哲學與宗教、理性與信仰之間出現了矛盾,我們就應當服從理性。」即使權威產生自真正的理性,但反過來說,真正的理性卻從不產生自權威。因此,一切權威,只要它沒有被理性確證,就是相當軟弱的,真正的理性依靠其內在的威力不需要任何權威的支持」。
在關於自然的認識中,愛留根納也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見解。他認為自然「乃是一般名稱,指的是全體存在的與不存在的」,是「心靈所能了解的或者超越心靈力量所能及的全部事物」。愛留根納首先區分了四種自然:(1)創造而非被創造的自然,它包括存在和不存在的-切的原因,指的就是上帝;<2)被創造又能創造的自然,它是眾多的創造的原因,指的是存在於上帝之中的諸理念,其統一就是邏各斯;(3)被創造而不能創造的自然,它是由於在時間和空間中產生出來而被認識的指的是世界七的萬事萬物,是上帝理念的表現;(4)不創造又不被創造的自然,作為一切事物的終極目的指的仍是上帝。這樣,萬物產生自上帝,又復歸於上帝。上帝創造萬物,無非是說上帝現存於萬物之中,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本質。整個自然在上帝這裡達到了統一。為了說明這一點,愛留根納還提出了區分存在與不存在的五種方式,將人視為一種特殊的存在。他甚至提出:所謂天堂和地獄,都不是具體的地點,而只是人的心靈狀態。
愛留根納的這些觀點與教會的正統立場相去甚遠,這也直接導致了對愛留根納的迫害。教會在宗教會議上譴責愛留根納,給禿頭查理施加壓力,要求懲治愛留根納,只是沒有得逞。在禿頭查理去世之後,愛留根納的去向就成為一個歷史的謎團。
愛留根納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黑格爾認為,在中世紀,真正的哲學是從愛留根納開始的。恩格斯也充分肯定了愛留根納的貢獻,認為「他的學說在當時來說是特別大膽的;他否定『永恆的詛咒』,甚至對於魔鬼也如此主張,因而十分接近泛神論」。聯想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不得不對愛留根納的膽略感到由衷的敬佩。羅素認為愛留根納是「公元九世紀最令人驚異的人物」,是對愛留根納貢獻的最好說明。
智者感言:
信仰與理性,本來不是互斥的。但在中世紀的特殊時期,二者何為先的問題,卻成了一個立場問題、態度問題,甚至會有人因此遭受厄運,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為什麼會這樣?錯誤不在於信仰什麼或者不信仰什麼,而在於把自己的信仰視為惟一正確的東西,以自己的信仰作為衡量他人的標準黨同伐異,在普愛和慈悲的假面下,進行那些命人髮指的勾當。
就如我們不能剝奪信徒信仰的權利一樣,不信仰也是同樣重要的權利。信仰不能越界、不能泛化、不能超越一切。宗教崇尚信仰,科學強調理性,哲學注重思辯,史學尋求真實,每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每一個學術領域,都有自己特定的東西。在一個領域的至高無上者,在另一個領域裡,可能處於從屬的地位,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學會謙虛和寬容,是一門學科長期存在的必備素質,也是每個人容身於世的根本。
安瑟倫——信仰了才能理解
安瑟倫是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家、神學家,唯實論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稱為「最後一名教父和第一個經院哲學家」、「真正的經院哲學之父」。
坎特伯雷位於英國東南部,屬於有懊格蘭花園」之稱的肯特郡,是不到4萬人口的古城。公元597年,傳教士奧古斯丁受教皇委派,從羅馬赴英國傳教。他在40名修士的伴隨下,來到作為撒克遜人肯特王國教城的坎特伯雷。當時國王是個異教徒,但王后原是法蘭克公主,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幫助下,奧古斯丁在這裡站穩了腳跟,成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並把基督教傳播到整個英格蘭。因此,在英格蘭,坎特伯雷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基督教信仰的搖籃。16世紀宗教改革的浪潮席捲歐洲。英國教會也向天主教開火,斷絕了與羅馬教廷的一切關係,改稱英國國教,又叫聖公會。它的首任主教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英王的加冕禮就由他主持。這位大主教還擁有管轄」個主教區的權力。這樣,坎特伯雷就成了英國的宗教首都。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教區建築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坎特伯雷作為宗教聖地,曾經和很多文化名人有著不解之緣。安瑟倫(Anselmus,也譯作安瑟爾漠)就是其中的一個。安瑟倫是歐洲中世紀經院行學家、神學家,唯實論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稱為「最後一名教父和第~個經院哲學家」、「真正的經院哲學之父」。
1033年,安瑟倫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皮埃蒙特的奧斯塔城。他曾經在法國學習,並在1060年加入本篤會。後來,他又加入了該會在法國諾曼底的貝克修道院。當時著名的學者蘭弗朗克在該修道院任副院長,併兼任修道院學校的校長。1063年,當蘭弗朗克離開貝克修道院以後,安瑟倫接任了他的職位。在安瑟倫執掌學校期間,該修道院學校迅速成為當時歐洲的神學研究中心。1078年,安瑟倫成為該修道院的院長,並教授神學。同年,他前往英國拜訪了己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蘭弗朗克,當1089年蘭弗朗克去世以後,安瑟倫又接任了他的職位。安瑟倫死於1109年4月21日,1494年被封為聖徒,1702年被封為教會博士。安瑟倫的主要論著有《獨語》、《宣講》、《論語法學家》、《論真理》、《論選擇的自由》、《論魔鬼的墮落》、《上帝為什麼化身為人》、《論純潔受胎和原罪》、《對於人類救贖的沉思》、《論上帝的預知、預見、恩典同自由意志的和諧》等。
在哲學史上,安瑟倫由於提出了對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而著稱於世。他對信仰的尊崇是這種證明的前提。作為一個基督教哲學家,安瑟倫極力主張理性應當服從信仰。他認為,沒有上帝的指示和啟示,我們就不能找到上帝,只有信仰才能使我們接受上帝的指示和啟示。所以,信仰是基督徒的出發點。他的著名格言是:「我絕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他強調指出,基督徒應當由信仰進展到理性,而不是山理性出發達到信仰。當他不能夠理解的時候,更不應當放棄信仰。當然,安瑟倫並非簡單地否定理性的作用,而是強調信仰「邏輯在先」的重要性:「當我們有了堅決的信仰時,對於我們所信仰的東西,不力求加以理解,乃是一種很大的懶惰」。
從上述原則出發,安瑟倫力圖在哲學上論證他所篤信的上帝存在。他在《宣講》一書中,提出了所謂「本體論的證明」。安瑟倫首先斷定人心中有至高無上者的觀念,繼而宣布至高無上者不可能只作為觀念存在於人心中,它必然也在現實中存在,上帝就是這樣的至高無上者,最後推論出。七帝必然存在於現實中的結論。按照這種證明,_上帝的存在是一個必然的真理,否認上帝的存在必然導致邏輯上的自相矛盾,因而證明上帝的存在不需要藉助有限的經驗事實,而只需要藉助先驗的邏輯力量,僅僅從概念就可以推演出上帝的存在。
他的這個論證遭到同代人高尼羅的駁斥。高尼羅認為安瑟倫所證明的最偉大的存在不過是「海上仙島」。高尼羅還用「上帝能否創造一塊自己也搬不動的石頭」的問題來為難安瑟倫。在後世的哲學家中,笛卡爾、萊布尼茨、黑格爾等人肯定和修改了安瑟倫的論證。黑格爾甚至認為:「安瑟倫是這樣一個人,他鼓舞了經院哲學家的哲學,並民把哲學和神學結合起來了。」而托馬斯?阿奎那、洛克、康德等人則明確反對這一論證特別是在康德哲學中受到了致命的打擊。這些都是後話了。
智者感言:
上帝的存在是否需要證明?
對於一個信仰者而言,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虔誠的信徒,關注於信,而不會追求為什麼信、信有什麼好處之類的問題。所以,向一個皮誠的基督徒證明上帝的存在,只會被嗤之以鼻。
對於一個不信的人來說,這種證明也是無價值的。如果我不信,上帝是否存在對我而言有什麼區別呢?有了上帝,因為我並不信他,不會讓我得到恩踢;沒有上帝,因為我不寄希望於他,也不會損失什麼東西。
那為什麼還要證明上帝的存在呢?無非是想通過這種證明,使不信者開始信仰,使信仰者更加堅定。這種證明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現,至於那塊上帝也搬不動的石頭,勢必成為這種證明的「死穴」。
有句俗話說得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羅吉爾·培根——危險莫大於愚昧
羅吉爾?培根可以說是舊時代最後一位具有科學思想的學者,也是新時代最早的一位科學思想家。
在英國泰晤士河谷地,有一座名為牛津的小城。這座小城之所以名滿天下,是因為這裡有一所英語國家中最古老的大學——牛津大學。城市與大學融為一體,街道就從校園穿過。大學不僅沒有校門和圍牆,而且連正式招牌也沒有。但就是這所學校,為英國培養過」位首相和2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時間簡史》的作者史蒂芬?霍金、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數學家安德普?懷爾斯等,都曾經在牛津大學學習過。在牛津大學的聖芳濟院里有一塊碑石,碑石上的部分銘文是:「羅吉爾?培根,偉大的哲學家……通過實驗方法,他擴大了……科學王國的領域……在漫長的一生的孜孜不倦活動後,在公元1294年,他安息了。」
在提到「培根」這個名字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想到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那位「弗朗西斯?培根」。實際七,在他之前,還有一位命運坎坷、成就卓越的行學家和科學家——羅吉爾,培根(RollgerBacon)。
約1214年,羅吉爾?培根在英國索默塞特郡的依爾切斯特出生。他曾經在聖芳濟派修道院當過僧侶。在1230年前後,羅吉爾?培根到牛津大學學習,畢業後又到歐洲的學術中心——巴黎大學留學。1250年36歲的培根從巴黎回到英國後,被牛津大學請去任教,講授數學、物理學和外語等課程。他學識淵博,通曉多種文字,在數學、力學、光學、天文學、地理學、化學、音樂、醫藥、文法和邏輯等多方面都有研究,因此被人們尊稱為「萬能博士」。但他並沒有因為多才多藝而生活得更為舒適一些。他曾經因為冒犯了聖法蘭西斯派的領袖被判入獄,在獄中他度過漫長的十年,並要求他不許看書,不許寫作,更不能做實驗。後來他又被教會監禁,長達15年之久。之所以受到如此迫害,是因為他的思想觸動了經院哲學最敏感的神經。
羅吉爾?培根首先是一個傑出的哲學家。他的唯物主義思想,成為後世哲學進展的理論先驅。他認為,人們的認識存在四種阻礙,即「屈從於謬誤甚多、毫無價值的權威習慣的影響;流行的偏見;以及由於我們認識的驕妄虛誇而來的我們自己的潛在的無知」。在他看來,「從這些致命的流毒造成了人類的一切罪惡」。所以,要認識真理,「首先必須認清這四個原因的暴行和毒害的一切罪惡,譴責它們,並將它們遠遠地排斥在科學考察之外」。羅吉爾?培根認為:「危險莫大於愚昧,……最有價值的事莫過於研究清除愚昧黑暗的學問,全世界的幸福都取決於此。」那些「研究清除愚昧黑暗的學問」是從哪裡來的呢?羅吉爾?培根進而提出人類知識的三個來源:權威、理性和經驗。需要說明的是,羅吉爾?培根明確提出權威「必須以理性為基礎」,並認為離開理性基礎的權威「會引起誤解」。
羅吉爾?培根在哲學史上的傑出貢獻,主要表現在他對經驗的重視上在他看來,「獲得認識有兩種方法,即通過推理和通過經驗」。經驗包括外部經驗和內部經驗,而內部經驗分成七個階段:「純粹和科學有關的啟發」、「德行」、「聖靈的七種禮物」、「至福」、「精神的感官」、「效益」和「極樂」。在這裡,他的思路是很不清楚的。但在他的那個時代,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
羅吉爾?培根也是一位被忽視的偉大科學家。羅吉爾?培根可以說是舊時代簸後一位具有科學思想的學者,也是新時代最早的一位科學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大著作》無疑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其結構之完備和材料之新穎當時沒有一本作品能與之媲美。羅吉爾?培根的貢獻首先表現在他對實驗方法的強調上。他認為:「凡是希望對於在現象背後的真理得到無疑的歡樂的人,就必須知道如何使自己獻身於實驗。」他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積極主張並且從事科學實驗活動。羅吉爾?培根通過實驗證明了虹是太陽光照射空氣中的水珠而形成的自然現象,並非是什麼上帝所造。他研究過平凸鏡片的放大效果,並且建議可以用這些鏡片製成望遠鏡。培根通過實驗進行科學研究之後,認為人應當能夠造出自動舟船和車輛,也可以造出潛水艇和飛機那樣的東西。
英國科學史家丹皮爾說得好:「培根自己在精神上是一位科學家和」位科學的哲學家。他出世過早,常常不自覺地和自己狹窄的眼界的局限性發生衝突」「他雖然竭力掙扎,但總不能擺脫中世紀的心理習慣」在他的研究中,這種混亂也隨處可見。例如羅吉爾?培根也像鍊金術士一樣,曾企圖尋找能使一切金屬變為黃金的「哲人之石」。這種努力當然是徒勞的,但很多有價值的科學發現,就在尋找的過程之中呈現出來。
智者感言: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未知的東西?這好像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知之為如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不知道,去學習、去探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不就可以擴大我們的認識了嗎?
但這之所以成為問題,就在於有些人是這麼說的,但不是這麼做的。有些人,按照「無知者無畏」的方式,不懂裝懂,將那些自己知識視野之外的東西,全部用一種野蠻的方式進行處理,並認為這種手段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結果,愚昧代替科學,專斷扼殺探索,新知的萌芽,就在這些陰影的籠罩下枯萎了。
好在人類社會的總體進程不會被這零星的陰影破壞,才有我們今天的百花齊放、芳草滿園!
托馬斯?阿奎那——哲學是神學的脾女
他一共提出了證明上帝存在的五種形式,這五種形式被簡稱為通向上帝的「五路」。
古時有一家人都是獃痴。父親想讓兒子去長安城買奴僕,交待其子說:「我聽說賣奴的人大都先把奴藏在別處,然後與買主商定價錢遇到這樣的賣主,必能買到好的奴僕。」兒子到了長安城裡,在賣鏡子的市場中行走。他看見鏡子里的自己的身影,便指著鏡子里的身影問:「這個奴賣多少錢?」賣鏡人見他是個獃痴,就騙他說:「這個奴價值十千。」他便付給賣鏡人十千錢,把鏡子揣到懷裡回家。父親問道:「你買的奴在哪裡?」兒子說:「在我懷裡。」其父便取了鏡子來看,但見一個眉須皆白、滿臉黑皺紋的老頭兒,氣得破口大罵。母親抱著一個小女孩走過來奪過鏡子就看,正看到自己與小女孩的身影,便大罵道:「你這個傻老頭子,真是蠻不講理!我兒只用十千錢就買回來母女兩個奴稗,你為啥還嫌貴?」
這種「買奴」的故事,只是笑談。但哲學曾經被「賣身為奴」,倒是真的出現過。提出這種觀點的人,就是中世紀基督教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托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
大約在1225年前後,托馬斯?阿奎那在義大利玻里省阿奎諾的羅卡西卡城堡出生,當時,他的父親是一位伯爵。小托馬斯5歲的時候就被送進卜西諾山修道院接受教育。14歲的時候,他進入那不勒斯大學,並在讀書期間加入多明我教團。1241年,托馬斯?阿奎那被派到巴黎大學深造,並在那裡師從阿爾伯特(AlbertusMagnus約1220-1280),學習亞里十多德的學說。阿奎那從此與哲學「結緣」。此後不久,他又被阿爾伯特帶到科隆繼續學習。1252年,他被推薦到巴黎大學任教,但不久就被排擠出來。1259年,托馬斯?阿奎那到教廷供職,並在此期間閱讀研究了大量亞里士多德的著作。1269年,托馬斯?阿奎那重返巴黎大學。在這裡,他通過與保守派和激進派的論戰,確立了自己的學說體系和學術地位,成為經院哲學發展的頂峰。托馬斯?阿奎那著述很多,除了對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進行大量註疏之外,他的主要代表作還有《反異教大全》和《神學大全》等。
托馬斯?阿奎那的核心主張,就是用亞里士多德哲學取代奧古斯r式的柏拉圖主義,作為教會的理論支柱,並在哲學與神學的結合中證明上帝至高無仁的地位。而在那個時候,基督教會正統神學家們正努力用柏拉圖的先驗論哲學來闡述神學教義。面對日益興起的唯名論哲學,這種思想體系已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托馬斯?阿奎那的學說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托馬斯?阿奎那首先論證了哲學與神學的關係。在他之前,奧古斯丁主義把哲學與神學混為一談,而激進派的拉丁阿威洛伊主義將這二者視為毫不相干的兩個領域。而在托馬斯?阿奎那看來,理性的哲學思維,不過是從受造物出發,終結於上帝,神學則是從上帝開始,最後下降到受造物。在認識上帝方面,二者「殊途同歸」。而就二者比較而言,神學高於哲學以及其他一切科學,這是因為神學的確定性「來自上帝的光照」。所以,「神學可能憑藉哲學來發揮,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是借它來把自己的義理講得更清楚些。因為神學的原理不是從其他科學來的而是憑啟示直接從上帝來的。所以,他不是把其他科學作為它的上級長官而依賴,而是把它們看成它的卜級和奴僕來使用。」「哲學是神學的嬸女」的觀點,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提出來的。
為了說明這種「主僕關係」,托馬斯?阿奎那改造了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他一共提出了證明上帝存在的五種形式,即「第一推動者的證明」「第一作用因的證明」、「必然存在者的證明」、「從存在等級出發的證明」和「事物最高指揮者的證明」。後來,這五種形式被簡稱為通向上帝的「五路」。
柯托馬斯的著作廣泛運用亞里士多德的哲學範疇和邏輯方法,重新論證了基督教的信仰,使之成為一個全新的體系,這對基督教思想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1879年,羅馬教皇利奧十三頒布教諭,規定以托馬斯主義為天主教的官方神學和哲學。新托馬斯主義在西方思想界中的活躍表現也成為西方文化領域值得關注的現象。但也有人不看好他,羅素就曾經明確地說:「阿奎那沒有什麼真正的哲學精神。他不像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那樣,始終不懈地追逐著議論。他並不是在探究那些事先不能預知結論的問題。他在還沒有開始哲學思索以前,早己知道了這個真理;這也就是在天主教信仰中所公布的真理。若是他能為這一信仰的某終部分找到些明顯的合理的論證,那就更好,設若找不到,他只有求助於啟示。給預先卜的結論去找論據,不是哲學,而是一種詭辯。因此,我覺得他是不配和占代或近代的第一流哲學家相提並論的。」這種評價的個人色彩過於濃重了些,但也不失真實。
智者感言:
上帝是不是存在?這個問題的意義其實是很有限的。對於虔誠的信徒和徹底的無神論者來說,這都是一個假問題。因為,對於那些頂禮膜拜的人來說,他只要信仰就夠了而對於那些無神論者來說,上帝的不存在也不需要證明。所以,在很多時候,總是因為一種人試圖說服另一種人,或者兩種人都想爭取各種各樣的「中間」的人,才會有論證論爭和論戰。在血腥的時代,還會以殘酷和黑暗的形式,伴之以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所以,在考慮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先給我們自己定一下位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屬於哪一種人?
答案與科學無涉,而與立場有關,這是很多類似問題的共性。
艾克哈特——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別
艾克哈特關於神和靈魂的思辮無疑深刻地影響了後世德國哲學的思辮精神。
在西方,「神秘主義」(mysticiss)一詞出自希臘語動詞myein,即「閉上」,尤其是「閉上眼睛」。之所以要閉上眼睛,乃是出自時通過感官從現象世界獲得真理、智慧感到失望。不過,神秘主義並不像懷疑主義那樣放棄對真理的追求,它主張閉上肉體的眼睛同時卻主張睜開心靈的眼睛,使心靈的眼睛不受現象世界的熙熙攘攘所干擾從而返回自我,在心靈的靜觀中達到真理、智慧。因此,辭書中對神秘主義的解釋一般是『通過從外部世界返回到內心,在靜觀、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狀態中與神或者某種最高原則結合,或者消融在它之中」。作為一種宗教觀念和哲學觀念,神秘主義普遍地存在於世界各大宗教和哲學傳統中。就西方而言,神秘主義思想可謂源遠流長但作為一種獨立的哲學體系,神秘主義最初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猶太哲學家斐洛的哲學中。公元3世紀,普羅提諾所創立的新柏拉圖主義哲學把神秘主義進一步系統化為一個相時完整的體系。由於普羅提諾所代表的新柏拉圖主義哲學旋即或為基督教哲學的理論基礎,所以神秘主義也就或為基督教內部的一個與經院哲學既分庭杭禮,又相互補充的重要哲學思潮。
13-14世紀,在德語地區出現了一股神秘主義思潮,被稱為「德國神秘主義」,這一思潮最貢要的代表,就是被稱為「德國思辨之父」的艾克哈特(MeisterEckhart)。
1260年,艾克哈特出生於德國圖林根的一個騎士家庭。他在青年時期加入多米尼克修會,曾擔任過該修會在薩克森等地的分會長,後在巴黎與科隆等地講授神學。由於他的神秘主義異端思想,晚年曾受到教的迫害。其主要著作是《德語佈道集》。我們對於他的「神」靈魂」等觀念的理解,也主要是根據這部著作。
關於「神」,艾克哈特對上帝的理解明顯地表現出脫離基督教神學正統的傾向。他首先在「神」和「神性」之間作出了嚴格的區分,強調「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別」。他所理解的「神性」,指的是一種絕對超越的存在,這種存在不依賴於任何關係,甚至也不依賴於同自身的關係因此,神性是不可認識、不可表述的。對於神性來說,最適當的方式就是沉默。惟一談論神性的可能性在於,否認神性具有被創造的、受限制的存在的任何屬性,僅僅以否定的表述來談論它,否認它有任何屬性,有任何能夠歸屬於造物的「謂詞」。這個隱秘的、不可說、說不出的神性與基督教正統神學所說的三位體的神是什麼關係呢?在艾克哈特看來神性必須走出自身,而且它也能夠走出自身,能夠讓其從自身涌流而出一旦神性進入某種關係,它就成了神。」神並不是在自身中是神,而是在造物中是神」。因此,上帝在一切之中,一切在上帝之中。一切都來自[帝,又都回歸L帝。上帝無處不在,又不在任何地方。艾克哈特最終得出了世界和神同樣永恆的結論。
關於「靈魂」,艾克哈特十分看重人在宇宙中佔據的高貴地位。這種高貴的特性不言而喻在十,人擁有一個按照神的形象創造的靈魂。如同上帝是三位一體一樣,靈魂也是由三種力量構成的,即記憶、理性、意志。記憶是一種保存的能力,它把其他能力交付給它的東西保存起來理性是理解的能力,當理性的對象是上帝時,其他一切力量都必須協助它;意志則根據其意願來提供和禁止一切。艾克哈特把靈魂看作是一種多層次的存在。在這些層次中,有一個特別深邃的層次,它直接地與靈魂自己在神裡面的原型與靈魂的理想的存在相聯繫。艾克哈特將這個層次稱之為「靈魂的火花」。憑藉它,人以某種方式分享了神的本性。
艾克哈特哲學的最高理想就是靈魂返回到自己的原型,返回到上帝與上帝合一。為了返回統一性,靈魂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擺脫一切被創造的東西,返回自身,聚精會神,力圖在自身中,在內心的最深處,達到自己的原型。艾克哈特稱這一過程為「隱遁」。隱遁並不是世俗生活的隱遁,而是心靈的隱遁,是靈魂不為塵世的萬千景象所引誘。最終的結局,是靈魂就達到一種艾克哈特稱之為「真正的寂滅」的狀態。這種寂滅艾克哈特有時又稱之為靈魂的死亡,它直接匯入了神的本質,靈魂從而也就達到了與神契合的境界。此時,在神和人的靈魂之間已經沒有任何區別。這種狀態中,人的靈魂最終與神達到了完全的合一。從「大道隱於世」到「物我相忘」,艾克哈特以徹底的遺忘作為虔誠信仰的結果,與當時的正統觀點形成對抗。
艾克哈特關於神和靈魂的思辨無疑深刻地影響了後世德國權學的思辨精神。他把靈魂與上帝的契合純粹看作個人的事情,看作是內在世界的一個過程,也為即將到來的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他的神秘主義思想體系也與近現代神秘主義思潮有著密切的聯繫。謝林、黑格爾、海德格爾等人都曾給予艾克哈特的思想以很高的評價。
智者感言:
作為旁觀者,我們對神和上帝,只是一種籠統而模糊的認識。我們可以對聖經故事發些感慨,也能對基督徒的表現作出評價。但這種感慨和評價,基本上是出於我們自已的立場,說的是自己的話、教益也基本上是自己的了。但在一個基督徒的眼裡,同樣的故事、同樣的表現,卻是意義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不是虔誠的教徒,在教徒五體投地、頂禮膜拜的時候,知道自己不會去那樣做就行了,沒有必要去潮笑這種行為。當然,如果有人試圖對你的旁觀行為指手畫腳的時候,你也不能逆來順受。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於神與神性的區別,表們要關注的不是區別本身,而是考慮這一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推薦閱讀:
※做人的涵養(很經典)
※三百六十五句經典之言 (下篇)
※生活中的經典語錄
※相機入魔 經典:美能達a7000
※齊魯周易網 >> >> 擇吉版 >> 歷代經典 >> [專題]擇日 >> 《玉匣記》民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