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古典單曲丨來看看張昊辰的《百鳥朝鳳》吧丨附作品介紹與樂譜

《百鳥朝鳳》

改編:王建中

鋼琴獨奏:張昊辰

時間:2007年中國國際鋼琴比賽頒獎音樂會。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百鳥朝鳳 純音樂 - 民歌古曲新演繹 嗩吶新風情

淺析鋼琴曲《百鳥朝鳳》的藝術魅力

  導讀:鋼琴曲《百鳥朝鳳》採用中國傳統樂曲的發展手法對原旋律和段落結構做了適合鋼琴演奏技法方面的調整,對其進行精簡和統一,在吸收民族色彩和聲與嗩吶演奏技巧的同時創作了新的鋼琴織體,尤其是在變化音的裝飾傾向上擺脫了裝飾的附屬地位,形成了中國鋼琴音樂中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本文通過分析該曲的結構、節奏、和聲、裝飾音等方面來闡述其作品的藝術魅力。

  《百鳥朝鳳》原是流行於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地被稱為「鼓吹樂」或「鼓樂」的民間吹打樂合奏曲,後由嗩吶演奏家任同祥將其整理改編成為嗩吶獨奏曲,樂曲形象地描繪了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表現了廣大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充滿了活潑、粗獷的生活氣息。1973年,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又將嗩吶獨奏曲改編為鋼琴獨奏曲。

  在嗩吶獨奏曲的結構基礎上,王建中結合新的音樂審美方式和創作手法對原曲的旋律和段落結構做了適合鋼琴彈奏技法方面的調整,在吸取嗩吶吹奏特色的同時,通過運用中國傳統樂曲的發展手法,對其進行了精簡和統一,並加入了富於民族色彩的和聲,運用鋼琴的倚音、顫音、琶音、泛音和刮奏等手法來模仿鳥鳴與自然界的各種音響效果,描繪了質樸豪爽的鄉村生活的場面和自然界百鳥爭鳴、生機盎然的情景,展現了一幅韻味獨特的風俗音畫。下面通過幾方面來分析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的藝術魅力。

  一、結構

  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為多段體結構,改編後的鋼琴曲儘可能地保持了原曲中北方吹打樂曲緊湊明快的音樂特點,在中國傳統音樂結構特點的基礎上來整體布局,並對傳統結構進行了藝術處理,使整部作品形成以主題和三個模仿鳥鳴的插段為主體的變奏迴旋曲式,較長的引子和尾聲使樂曲的結構看起來有些複雜。以簡化的圖示可以表示為:引子+主題旋律+鳥鳴段1+主題旋律+鳥鳴段2+主題旋律+鳥鳴段3+尾聲(28+54+84+42+13+46+2+59)。

  二、節奏

  古人認為,樂曲的節奏可以根據演奏者的需要自己決定,這樣就給演奏者留下了極大的創造餘地,也給欣賞者營造了自由想像的空間。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在節奏上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節奏特點:自由隨意。但是與傳統音樂明顯分段結構的區別是:鋼琴改編曲各段落之間過渡銜接自然緊密,速度由慢到快非常富於邏輯,並且在樂曲的高潮部分採用了傳統的音樂手法,即用快速多次的同音反覆來烘托熱烈的氣氛。全曲的結尾乾淨漂亮,使得整首樂曲顯得技巧華麗、一氣呵成。如第186小節標有Piacere(隨意處理)記號,音樂為散板節奏,無節拍;然後是標有Tempogiusto-Vivace記號的一段,要求速度漸快至急速;緊接著是模擬蟬鳴聲的一段,速度是Tempo rubato(彈性速度),節奏自由;第五段是樂曲的高潮部分,速度為Prestissimo(最急板),其間還通過menomosso(稍慢)、rit(漸慢)、allargando(寬廣的)等速度、力度的標註來提醒演奏者,從而使全曲在平靜中達到高潮。

  三、吸納地方音樂

  通過採用中國傳統音樂中比較有特點的表現形式也可以對表現作品中的中國風格特徵起到較好的作用,如樂曲中出現的三段鳥鳴聲的模仿。與此同時,王建中在《百鳥朝鳳》原曲的基礎上,又在樂曲的第二段加入了新的音樂因素――河南豫劇,又名河南梆子。這是一種廣泛流行於河南、陝西一帶傳統的戲曲劇種。新加入的河南豫劇這一題材,形象地表現出北方勞動人民質樸、直爽、火熱、友好的性格特徵,也更好地體現了我國豐富的地域鄉土音樂文化。我們不得不佩服作曲家的高明,使中國的民族器樂嗩吶和西洋樂器鋼琴這兩個極難相容的個體達到了水乳交融的效果。

  四、和聲

  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綜合運用了傳統的功能和聲與民族的色彩和聲,使樂曲的民族特點十分鮮明,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作曲家中西合璧的創作思想傾向。樂曲一開始的旋律音調具有北方民間音樂粗獷、爽朗的典型風格,而此後發展的旋律流暢而富於變化,不論是用移調加花的手法還是改變節拍強弱的手法,在生動活潑和千變萬化之中曲調的結尾音總是落在調式主音上,給人以純樸而穩定的感覺。樂曲中和聲的進行多與旋律進行方向一致,使和弦的連接避免了功能性的解決和傾向性進行,減少了和聲的動力,使其成為旋律起伏的一種背景式烘托。其中最具有特點的和聲語彙有:1、樂曲中多次出現了三度疊置和聲與非三度疊置的四五度疊置五聲性和聲的交替與結合使用以及各種縱向結合,在縱向結構的橫向展開中則有大量平行四五度進行,其銜接自然而然、一氣呵成;2、在分解和聲的進行中,隱藏了主和弦持續的特徵,這種做法減弱了單純的持續音給人造成的單調感,也是對傳統持續音手法的一種發展,同時也是多聲創作手法中突出單聲的一種表現形式,如第46-51小節;3、以變化音、顫音與小二度、純五度的疊置來渲染群鳥爭鳴的場面:從88小節開始,音樂出現鳥鳴聲,由兩隻布谷鳥的叫聲(第92-106小節)到野雞(第107-114小節)、黃鸝(184-186小節),再到蟬鳴(233小節)及至各種鳥鳴聲的出現,熱鬧的音響將樂曲推向高潮,使全曲在歡騰中結束。4、復調性與音型化的和聲織體:將和弦以加音分解和弦的形式或者固定音型的形式構成音樂織體,既可以保持和聲構成的基本原則,又可以避免單調乏味,增強旋律流動的可聽性與表達效果的豐富性。

  作曲家在保持音高材料與和聲進行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鋼琴織體的改變形成變奏,一方面體現了中國風格鋼琴曲對音高材料存在較大的依賴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作曲家對鋼琴語言和鋼琴這件西洋樂器的駕馭能力;同時暗示了隱藏在演奏的二度創作中的中國風格式處理的可能性,即在織體形式、節奏和速度布局等與演奏技法結合較緊密的地方可以有更多音響實際操作上的探索。

  五、中國風格的裝飾音

  大量有效果的裝飾音的巧妙運用是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重要創作手法,更是民族風格、民族韻味得以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在中國風格鋼琴音響的創作中,模仿民族樂器的音響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尤其是通過在演奏技法上對中國傳統樂器的借鑒來達到音響上中國化的目的,這種基於音響實踐的探索不僅為創作,更主要是為演奏的二度創作提供了更多的表現空間;出於音樂表現與民族韻味的需要,在中國風格鋼琴曲中模擬民族樂器演奏和自然界音響的多種音程結合與裝飾音的使用,可謂惟妙惟肖、生動活潑,所以在演奏中國鋼琴改編曲的時候,應準確理解作品的內容和情緒,從中國傳統音樂中吸取養分,通過適當的演奏技法來正確體現作品的民族韻味,使聽眾能夠從鋼琴音樂中體會到民族音樂的神韻。根據北方傳統民間音樂作品改編的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在創作上更是充分挖掘了鋼琴這一樂器的音區潛力,高達頂沉至底,反覆跑動而遊刃有餘,使得小二度的音響效果偏於極端化,更甚尖銳。所以,我們在彈奏時要注意音色清脆明亮,情緒詼諧調皮,這樣才能體現出嗩吶的音色特點。同時,在彈奏整首樂曲時,不僅要注意彈奏的氣息,注意音與音之間的關係,還要注意手指觸鍵離鍵的靈敏度,彈奏要均勻整齊,聲音清楚乾淨,音色清亮透明。

  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中最精彩的就是裝飾音的大量運用。通過創造性的裝飾音、不協和音、半音進行等鋼琴織體,在傳統鋼琴演奏技法上結合新的音色技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各種各樣的鳥鳴聲,惟妙惟肖地再現了嗩吶演奏法的趣味。如曲中第22-26小節的小二度裝飾音,是一種嗩吶上的微分音效果;再如樂曲高音區多次出現的以單倚音模仿嗩吶的「疊音」技巧,還有模擬鳥鳴效果的大小二度、三度、四度和五度的結合。這些描繪性與模擬性的奏法不僅豐富了和聲語言與鋼琴的表現手法,而且也更好地體現了民族韻味,使得樂曲增色不少。

  大量裝飾音的運用是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中最有特色的一種創作手法,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此曲中的裝飾音與西方音樂中裝飾音的區別:樂曲開始的第一個音就是倚音形式的裝飾音#D,由於它與E音相伴隨,可以說具有E宮七聲調式傾向。但#D同時也可以成為B宮的角音和A宮古音階的變徵之聲,因此當第3小節B和第5小節A的低音出現時,正可以看作是對#D的呼應。這一裝飾性變音可以說代表了一種綜合性的調式色彩,這種情況在引子部分比比皆是,純四度的音響效果不僅可以看作是對民族樂器笙的模仿,更可以看作是一種雙調性的體現。

  第88小節開始出現了第一次鳥鳴段的模仿,下方譜表的持續音型是E-#F-B三個音,首先在92小節出現的第一聲鳥鳴是#E,它可以是B宮的變徵;97小節出現的#A第二聲鳥鳴,它可以是E宮的變徵,構成了B-E的兩個中心。而更妙的是116小節開始的又一種鳥兒的歡叫,其上方譜表#E #F #D E #A B的音高可以是E宮七聲、#F宮七聲、B宮七聲的音階材料,而E-#F-B恰恰是其下方譜表的持續音型。

  第二段鳥鳴第186小節出現重升F,看上去它與E宮大三和弦似乎並不搭界,但結合後面出現的#B倚音和#F小三小七和弦,我們看到了其中的聯繫。#F宮的變徵是#B,但#F卻是以小三小七和弦的面目出現的,這就帶有同名大小調綜合的特徵。那麼前面的重升F就是E宮的關係小調#C的#Ⅳ級,由於這裡的音型帶有明顯的模進特點,因此也可以推論是#C宮同名大調的變徵。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看似裝飾性的音符其實都與一些臨時的中心音存在聯繫,尤其是具有古音階特徵的變徵之聲,從開始直到結束都始終有它的身影,而《百鳥朝鳳》作為流傳於北方地區的嗩吶曲,變徵之聲也正是北方地區民間音樂中常見的代表性特徵音。這樣的裝飾意味顯然不同於西方裝飾音的概念,不僅僅只是「修飾旋律的音」,也可以成為對中心音的功能支持,對民族樂器音響的模仿,甚至能成為一種風格的標誌。可以說,它就是中國風格的裝飾音。這部作品在具有裝飾傾向的變化音運用上,存在著多種解釋形態和隱含的功能邏輯作用,使它成為更為多變的音響表現手段,擺脫了裝飾的附屬意味,構成中國鋼琴音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六、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首鄉土氣息濃郁、音樂風格熱烈、展現百鳥爭鳴場景、讚美華夏民族美麗文化意象的鋼琴改編曲《百鳥朝鳳》是真正中國化的作品,它繼承了中國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中民間音樂的成分,又包含著地域鄉土音樂文化。樂曲模仿了嗩吶的樂器表現功能,生動表現了各類飛鳥鳴禽的叫聲,活潑歡快,詼諧爽朗,富有生活氣息,閃耀著鮮明的中國音樂風格,向人們展現出東方音樂的迷人魅力。作曲家通過深入挖掘旋律的主題特點,形成了以漸變式發展為主要特徵的音樂發展手法,用主題、和聲等創作手法之外的其它因素構建整體結構,如速度、織體、音色等,形成了帶有濃郁民族風格的中國傳統音樂的特徵。這些特徵也為演奏者提供了一條分析演繹的思路,即必須深入到實際的音響中去尋求鋼琴的表達方式才能獲得中國風格的合理詮釋。總之,王建中先生的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表達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情感,傳承了中國傳統思想的「感、知、悟」三大要素,體現了音樂美的境界,不失為中國鋼琴作品中一朵奇葩。  

   參考文獻:

   [1] 吳修林:《中國傳統樂曲鋼琴改編作品的演奏特色》,《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2] 吳岩:《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鋼琴創作與作品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魏延格:《論王建中的鋼琴改編曲》,《中國音樂學》,2009年第4期。

   [4] 劉承華:《中國音樂的神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建中:《王建中鋼琴作品集》,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版。

   [6] 楊文:《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民族化特徵》,《音樂研究》,2005年第8期。

   [7] 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年版。

   [8] 陸敏:《中國傳統名曲欣賞》,安徽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9] 卞萌:《中國鋼琴文化之形成與發展》,華樂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簡介:程超,男,1976―,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鋼琴,工作單位: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推薦閱讀:

古典道法研修高級班
古典之美-凱拉·奈特利
中華詩庫::古典詩庫::詩體風派雜引
古典詩人隨筆 辛棄疾
古典情懷在心頭

TAG:介紹 | 古典 | 作品 | 樂譜 | 看看 |